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吗?

[复制链接]
67250 0
呵护拥有 发表于 2024-3-2 14:30:3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吗? 第1张图片


现代商业社会繁荣发展的本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一个经济体内人们的收入,这一点不言而喻,而我们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也从过去的数百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突破一万美元。
但眼下,随着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面临的更多不确定性,我们的收入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很多人都在网络上反馈这几年赚钱越来越难,这可能不是一个个例,而是更普遍的事实。
根据统计局2月29日公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人均名义国民总收入(GNI)以美元计算为12597美元,由于经济承压和人民币贬值,这也导致比上年相比下降0.1%,这是29年以来的首次减少。
什么是GNI?
GNI是指一年内个人和企业在国内外获得的收入的总额。通过表示在国内创造的附加值总额的GDP加上与海外交易来带的利息和分红等净收益额来计算。
29年来的首次减少,其中当然有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但这背后也说明了最近数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而随着人口结构的进一步变化,我们几乎能够以肉眼可见的发现,这一压力正在越来越大。
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吗? 第2张图片


世界银行以人均GNI为标准,划分了高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4类。
每年7月都会修改标准,目前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是超过13846美元,比去年上升了5%,而2022年,日本的人均GNI为42440美元。
而2023年我国的人均GNI与前一年相比有所减少,比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低了9%,在2021年,我们离高收入国家的标准曾缩小至1%,但从2022年开始再次扩大。
2021年,可能是近年来的一个峰值,当年度我们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巅峰,尽管新冠病毒依然存在,但我们较好的控制和恢复,也在全球一众主要经济体中遥遥领先。
但2021年后,房地产行业调转向下,房地产的不景气严重拖累了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和家庭收入增长发,以人民币计算的人均GNI也只增长了4.7%,增长与2022年的5%相比也有所放缓。
宏观经济的严峻形势,首要影响的就是就业群体。
就业的好坏,除了失业率数据之外,还可以从失业保险支付人数窥见一二;截止2023年底,我国失业保险支付对象为352万人,这个数字看起来不高,但比2022年底增加了55万人,这也是可确认的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
人均GNI是29年来的首次减少,失业保险支付人数也是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巨大的结构性难题。
货币贬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023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0467元,比上年平均水平贬值了4.5%,贬值的背后是美联储连续数年的加息。
这也给人民币的汇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高收入国家是世界银行的一个标准,人均GNI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均GDP,这两者相差并不悬殊,但在迈入高收入国家之后,剩下的那道关卡,其实也就只剩发达国家了。
一旦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那么基本上就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天花板。
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吗? 第3张图片


而我们要想成为发达经济体,前提是先要成为高收入国家。
最新的2022年数据显示,全球有67个国家和地区属于高收入国家,而发达国家全球仅仅只有31个。
这两者的差距在两倍左右,而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标准差不多也是两倍。
目前高收入国家的标准差不多是13846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是人均GDP三万美元以上,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国际影响力、文化、国家和生活品质等因素。
当然,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仅仅只是衡量人均GNI,这并不代表也不意味着生活品质的高低。
举个例子,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我们离高收入国家已经很近很近了,但在其他方面,我们的成本压力可能要高得多,例如养育成本。
我国的人均GDP和养育成本之间的倍数,应该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除此之外,我们的房价和收入之间的比值,在全球可能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一线城市,一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可以达到50,这差不多意味着需要50年不吃不喝才能够买房,而在日本,哪怕是东京都这样的地方,房价收入比也只有几年。
所以,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能决定我们生活品质的高低,真正衡量成本的,可能还是在一些大宗商品例如房子车子,还有教育和医疗成本上。
这些才是现代社会决定生活品质高低的基石,当然还有各种福利假期和保障体系等等。
我们离高收入国家更远了吗? 第4张图片


收入的本质当然就是为了消费,而在一般消费品上,其实差距依然也有。
例如,我国人均肉类消耗70千克一年,而美国这个数字是117千克,其中占多数的是牛肉,而不是猪肉。
收入的增长,其实就是体现在GDP数字的变化上,而GDP要增长,从宏观上看就是GDP总量一年高过一年,微观上看就是有人借贷投资比储蓄更多。
花的比挣得多,或者说印的比储蓄的多,只有这样,经济才会源源不断向上增长,生产力才会因为投资和技术的发展而提高。
当这些要素的增长大于印钞的速度的时候,我们的购买力就会显著上升,亦或是等待资产价格的下跌。
例如更便宜的汽车、和房子。
汽车行业是一个非常值得说道的行业,十年前钱更值钱,人民币的购买力也更高,但并没有体现在汽车上,十年前的汽车动辄售价十几万,哪怕是在当时不那么被看好的国产车,起售价也在十万以上。
但到了今天,钱更不值钱了,货币的购买力已经在下降,但汽车反而越来越便宜,一些新能源混动汽车起售价更是只有七八万元,汽车价格的高低,不仅仅符合规模效应,有时候还依赖于市场的竞争或垄断。
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我们消费频次的高低,享受物质生活的幸福指数,在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它也决定了我们买车、买房乃至结婚生子的简易程度。
因此,实现收入的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但增长也必然会面临放缓的疲态,此时,最好的结果就是要么继续增长,要么把生活成本拉低。
客观来说,我们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很长。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上一篇:人大代表姚劲波:规范房产中介垄断行为,禁止“独家代理”“二选一”
下一篇:刚刚!万科股债大跌,发生了什么?美股科技巨头公布业绩,这一板块随之大涨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3 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