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复制链接]
82386 0
杉杉来了 发表于 2024-3-17 19:02:1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智漫谈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1张图片



作者:姜姝,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原标题:《被删除的照片:英国王室的困境》










(正文约28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当威尔士王妃凯特在去年圣诞节向桑德灵厄姆外的人群挥手微笑时,没有人想到那是她近几个月来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随后她便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今年1月17日,肯辛顿宫宣布了凯特接受腹部手术的消息,但没有提供相关细节。白金汉宫在同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威尔士王妃希望公众能够理解她为孩子们尽可能保持正常生活的愿望,希望对她的个人医疗信息保密。”事情到这一步,都还算正常。


1月29日,也就是凯特接受手术近两周后,王室宣布王妃已经出院,但并未安排其公开露面,这与其之前她生下路易斯王子后七个小时就离开医院并接受记者拍照和采访的强大形象截然相反,这也因此开启了公众间对“凯特王妃阴谋论”的谣传。直到3月10日的“P图照事件”激化,本意是为阴谋论降温,却直接让舆论局势更加失控。从「凯特王妃去哪了」升级至「凯特王妃已死」,谁该为整场事件买单?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2张图片

▲ 图为英国全国性报纸上有关肯辛顿宫3月10日发布的经过修改的母亲节照片的报道,其中指出了照片中12处可能经过修改的痕迹


就像白金汉宫在1月下旬发布的公告中所称,“威尔士王妃希望她的个人医疗信息保密”,英国王室成员在长期以来一直辩称他们有权期望一定程度的个人隐私。英国王室曾对重要成员的健康状况保持隐瞒,例如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曾未对外公开其肺癌情况,直到其死亡之前,伊丽莎白和她的新臣民都没有对这个消息的公布做好准备,民众一直相信国王的健康状况良好。



事实上,此次凯特王妃希望能对其个人情况保密并进行私下康复时,许多英国民众是表示强烈反对的。这位王室成员的神秘疾病以及长时间消失引发了人们对其病因甚至生死存亡的猜疑,推特上也掀起了#WhereisKate的话题热潮。相关谣言已经在网上流传数周,随后“P图照事件”持续发酵、威廉王子以“个人原因”为由取消参加其已故教父的追悼会、“英国王室克妻论”被此起彼伏地热议,舆论的激化广度和烈度已经远超英国王室的预期控制。实际上,此次“凯特王妃阴谋论”及其后续影响首先突显了王室成员私人和公共生活之间越来越难以把控的界限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3张图片



虽然有关王室成员的各种“八卦”与英国君主制本身一样古老,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发生了巨大转变。直到20世纪60年代,时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知道事情已经发展到了需要改变的地步。她的前任所享有的保密权已经消失,君主的政治权力较以往受到了愈发严重的限制,社会对传统制度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于是,当时的宫殿助手以及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决定允许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一部纪录片,干脆直接向英国民众曝光宫殿城墙内的生活。



正是从那时起,王室的私人生活逐渐不再被视作是一种隐私,民众对了解王室成员私人生活的期望显著上升,甚至认为「私人生活公开化」是王室的一项义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君主制有利,因为这能够帮助王室获得在公众间的影响力;但有时公众要求的比个别王室成员愿意给予的还要多,这也埋下了隐患。就像这一次,虽然有些人认为凯特王妃是具有隐私权的,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公众有权知道更多实情。公共政策学家劳伦·罗斯瓦恩(Lauren Rosewarne)博士表示,“从某些方面来说,凯特被认为是公共财产,因为她是由公众支付费用的,也正因为她是一名‘公务员’,‘退出聚光灯’这种想法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起作用。”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4张图片

▲ 深受喜爱的王室成员凯特正在庆祝她的40岁生日,时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其合影,向她表示祝贺


事实上,英国王室近年来「私人生活公开化」的趋势有时已经超出了其可承担能力,这要么是受苛刻的规矩所束缚,要么是被迫的结果。为了维护公众关系,英国王室会沿袭一些传统礼仪,有些是比较苛刻甚至可以说是违反科学与人性的。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王室女性生产之后第一时间以得体的装束亮相于媒体。与此同时,哈里王子与梅根的多次“出卖”,不仅让英国王室许多本意隐藏的家务事被迫公之于众,更重要的是,这让民众对于王室私人生活的获知欲大大增加,并且将对王室一切私事的知晓权更加「合理化」为作为民众的权利。


这其实相当可怕。由于对隐私模糊的界定,一种「无差别公开」似乎成为了王室必须履行的义务,再加上人们偏偏喜好戏剧性强的故事,于是对戴安娜王妃的意外、查尔斯与卡米拉的不道德关系、安德鲁王子的丑闻以及凯特王妃的生存现状的公开都成为理所当然。将私人生活公开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王室其乐融融的积极形象和作为凝聚力的象征意义,但现在却适得其反地成为王室把自己逼到困境的枷锁。

王室应该如何平衡个人私生活与公共生活,这已经成为现代君主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虽然王室成员确实也是需要隐私权的个体,但他们也需要加强其在民众间的存在感,以保证君主制的顺利延续。就像伊丽莎白女王曾说,“我需要被看见才能够被相信”。当下“凯特王妃阴谋论”不断升级,恰恰体现了如今人们对权威机构信心的丧失。民众开始不愿意接受简单的回应,反而对背后存在着“一种难以理解的巨大阴谋”的结论深信不疑。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5张图片



与此同时,媒体在现代社会君主制试图摆脱神秘感并与民众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普通民众在其生活中很难与王室产生直接接触,媒体就充当了二者之间的沟通桥梁,既能满足民众们的好奇心,又使得王室能够维持其存在感和影响力。


英国王室与媒体技术的互动始于1934年,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BBC广播电台发表了皇家圣诞致辞。从此,通过媒体转播重要事件便正式被定为仪式,英国王室非常清楚此类仪式有可能吸引整个国家甚至是全世界观众的关注。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从上午10点持续到晚上11点30分,由BBC全程直播。当时,56%的英国人口观看了这一重要仪式,神秘与庄严感在媒体的实时转播下被放大。随后,电视画面很快被发送到加拿大美国等地,该仪式也因此成为二战结束后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活动之一。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6张图片

▲ 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坐在王位上,接受坎特伯雷大主教(中,背对镜头)、达勒姆主教(左)以及巴斯和韦尔斯主教的效忠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王室的重要礼仪庆典依托媒体的力量,成为传播、构建和巩固英国社会秩序、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媒体的传播,在当时尤其是电视的直播,让普通人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我很重要」「我是国家的一员」的感觉,为民族国家的想象提供了重要途径。此时的女王似乎就是英国母亲的象征,王室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也上升到了整个国家层面的团结,君主制观念根植到人们的生活经历、情感和日常生活当中。



但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对王室的相关报道愈发多元化。王室的负面新闻不仅渐渐有利可图,成为了新闻机构赚取利益的油田,而且也在哈里王子和梅根的信息曝光下被媒体“发扬光大”。本次“凯特王妃事件”自始至今,媒体承载了很大的助燃作用。其实各家新闻媒体从分析“关于凯特王妃的信息不透明现象的不寻常性”开始,就已经将后续舆论的生根发芽埋进了阴谋论的土壤。随后,不仅凯特王妃的“消失时间线”“手术前后对比”“与威廉多次公开互动的状态分析”在BBC、《卫报》等英国本土权威性媒体团体上层出不穷,而且“情人”“被捅伤”“生命垂危”“被王室遗弃”等这些戏剧性字眼更是在诸如《太阳报》、《镜报》等靠娱乐煽情为生的小报上此起彼伏。庞大的自媒体在舆论走向中塑造的“病毒式传播”更是不言而喻。


奇怪的是,事到如今,王室都没有站出来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对于王室而言,无论是从分享私生活的情分,还是终止谣言的本分来说,它都本应有个表态,那样的话,凯特王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死亡”了。


凯特王妃“已死”,谁是“凶手”? 第7张图片



作者简介:
姜姝,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国际机制


上一篇:解禁步枪!菲律宾新规直追美国
下一篇:普京高票当选再创历史,西媒:200年来执政时间最长的俄领导人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8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