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香港立法限帶兩罐奶粉出境是否合理?

[复制链接]
2968431#
冰泪儿 发表于 2021-2-19 21:02:09 | 只看该作者
 
不合理。
这个政策不会给香港消费者带来实质性好处,会伤害香港奶粉供应商(很多是香港本地人)。所以即使从香港自身的角度出发,这个政策也是错的。
能从这个政策中获益的,只有劣质的内地奶粉生产企业。

第一,香港消费者长期来看不会得到任何好处
由于香港政府限制香港奶粉出口,导致现在已经进入香港的奶粉只能堆积起来,慢慢消化,甚至必要的时候降价销售、销毁。香港消费者能够获得短期的低价充足供应(这还是建立在奶粉供应商的被迫亏损基础上)。但是长期来看,奶粉生产商一定会减少向香港的供货,所以,香港消费者不会更方便的买到奶粉。

第二,香港奶粉供应商没有任何好处
奶粉供应企业以及他们内部的全体工人,努力工作,不造假掺假,不做违法害人的事情,希望能够用诚实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他们做到了。
然而政府回报他们的,就是不允许再扩大销售规模,将市场从潜在的整个中国,压缩到香港弹丸之地。这是他们诚实勤恳工作应得的回报吗?

第三,对内地消费者没有任何好处
消费者本来是有机会买到品牌更好的香港奶粉,现在很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香港奶粉代购商并非“奸商”。恰恰相反,他们背后正是大量渴望放心奶粉但又去不起香港的普通中国消费者。打击这些奶粉代购商,最终打击的仍然是内地消费者,而且是口袋不宽裕但也希望孩子和香港孩子一样健康的中层消费者。

第四,内地奶粉生产商是唯一获益的群体
内地奶粉生产商的口碑实在是太差了,我从来没在任何地方看到任何一条关于他们的正面消息。
这些企业做了很多不能做、不该做的坏事,然后呢?他们把品牌好的可靠奶粉挡在外面,把自己品牌较差的奶粉摆上了中国的所有货架,放进每个消费者家中。因为他们的市场得到了大陆海关和香港政府的双重保护(香港政府的政策奇怪之极,保护了内地劣质的奶粉企业,却对自己本土的优秀企业压制打击)。

好人受惩罚,坏人随便走,这结果不合理。
造成这个结果的法规也是不合理的。
奶粉进口关税同样不合理的。

最后,引用一小段雀巢公司发表的的立法咨询意见,作为参考事实(图片来自简直的微博)
 第1张图片

大意如下:
供应:
香港总体不存在供应短缺。只有一两个品牌中一两个品种的奶粉在零售店售罄。其他品牌的其他品种供应一直很充分。似乎完全没有必要如此立法。
而且所有关键的奶粉供应商,都能通过自己的“妈妈俱乐部”来满足香港本地需求。

自由贸易:
香港以自由贸易闻名。通过修订进出口法规,禁止未经许可出口3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很可能会损害我们在国际上引以为傲的声誉。

更多关于香港奶粉供求现状的事实,可以看@李搏扬 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2#
Valentine612 发表于 2021-2-19 21: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3#
々逆天行々 发表于 2021-2-19 21:02:49 | 只看该作者
 
合理但伤感情,合事理但未必合情理。虽然中国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各种保护本地人的制度。

我反对那种说大陆帮过香港多少之类,香港帮大陆的也不少,亲兄弟如果开始这么算账就麻烦了。

香港花很高的价格从内地购买安全的生鲜食品,这也不是大陆的恩赐,这是市场经济。但是如果按照这次这样的逻辑,这边的人连安全食品也吃不上,是不是可以不管你给多少钱,都可以不卖?

我觉得作为成熟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应该考虑的更周全,和做人一样,合事理未必合情理,人情味很重要。

将监禁之类的手段,用在那些自己跑到香港去给自己小孩买奶粉的爸妈身上,再有理,也缺少人情味,不受人待见,这是所谓软实力。用经济的方式去解决,同样的结果,影响会不同。

或许香港可以将重点放在,到香港购买奶粉是因为差价(进口奶粉大陆也有但贵很多),需要对携带出香港者(非职业水客)征收额外的税款或者其他名目的费用,对于水客则应该和其他货物一样有打击的措施。做好宣传,让人们理解,而不是自己不经意的制造隔阂,成为转移矛盾的好工具。

~~~

同样解决一个问题,可以用不伤感情被人理解的方式,也可以用简单粗暴没人情味的方式,香港目前的措施实际导致的是后者。大陆有问题这个大家公认,但如果这几天因带奶粉被监禁的人是正在哺育小孩的父母,相信这对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情感联系会是更大的损失。就像你借钱给朋友一样,借与不借,都要给个好脸。香港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是目前这种粗暴的做法,打的不止是大陆政府的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4#
七匹狼 发表于 2021-2-19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清理时效性旧帖进度到此
很合理,完全符合鄧小平同志的講話: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
單純依靠市場經濟,結果是什麼?香港本地的母親難買奶粉,影響民生了。香港政府用一點計劃經濟的手段來調節,完全合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5#
中国黄金河源店 发表于 2021-2-19 21:03:19 | 只看该作者
 
说个题外话先,我因为常常喝中药,所以有一次问我一个学医的朋友,是在医院买中药材好一些还是去药店?
       他说,都差不多,最好的药材都出口了,你是买不到的,其次的是给医学院做科研,然后好一些的去了药厂,剩下的就分给医院和药店。
       不止中药,好像中国很多品质最好的,要么是做了特供,要么出口国外,永远厚彼薄己。鸦片战争过了这么多年,出口问题上好像仍然延续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我勒个去,这是为什么。
       香港这个政策我觉得没什么不合理。我没法从经济学的道理上说这件事,但就从人情而言,首先,交易是一件愿买愿卖的事儿,不谈政府之间,就算你现在出门去门口便利店,你要买个啥,人家偏不乐意卖,你有什么法子?人家又有什么过错?
      更何况,你现在要买的是别人的口粮——如果你说奶粉不算刚需,那你自己干嘛买得那么急迫?如果香港的婴儿面临着吃不上放心奶的境遇,你凭什么要求人家把好奶粉都给你?在大陆喝不上放心奶(有质量原因,有价格差原因)你跑去说人家香港没道义——这也太没道理了吧。
      香港的奶粉也是进口的,大陆也有进口奶粉,如果这两者间质量有差异,你应该去找供应商;如果价格差价很大,这是关税问题。
      何况泱泱大国整天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连放心奶都产不出来——不种族灭亡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复兴个毛线呢。
      如果说奶粉是小事,那连小事都解决不了大事就能办了么?何况,”民以食为天“,这样的事也算小事的话,真不知道大事是什么意思。
      睡不着觉不能怪床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6#
12ss_gsc 发表于 2021-2-19 21:03:54 | 只看该作者
 
转述一位据称是香港学者的观点:
大陆人是一群蠢猪,交了那么多的税给政府,它既保证不了自己的国民最基本的食品安全,连宝宝的奶粉也保障不了,却不敢去问责收税的政府,而跑去追究一个毛都关系没有的香港政府,活该一辈子喝地沟油!
地址:周末段子荟萃 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7#
lisyou 发表于 2021-2-19 21:04:36 | 只看该作者
 
被民意裹挟出街的典型恶法。当然不合理。

就如雨天不让出租车涨价不合理。
就如控制商品房价格不合理。
就如高考地域歧视不合理。
就如利率管制不合理。
就如发行审批不合理。

有人喜欢的,就有人无法喜欢,我们讨论合不合理,和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
楼上有些朋友的代入感可真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8#
我是香菇 发表于 2021-2-19 21:05:01 | 只看该作者
 
合理。

完全反对 @李搏扬 的分析和答案。

不知道这么简单一件事情为啥能扯出阴毛论。

进口奶粉大陆也能买到,走私主要是逃避关税。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关税问题。如果大陆对婴儿奶粉收零关税,问题自然解决了。

大陆游客去买奶粉是因为香港的进口奶粉质量好,不是为了省那几个钱,说白了香港公共交通贵死人,排队过关等死人,买个iPhone省几百还有人懒得过去买,谁会为了总共就几百块钱的两罐奶粉千里迢迢过去买?所以问题根本就不在这里,解决啥啊。

但就算只能带两罐,也禁不住我今天带两罐明天再带两罐。

从只能带两罐的限制策略来看,香港政府本来就没打算打击大陆游客来香港正常买奶粉的需求。现在是因为很多做港货代购的家伙发现了奶粉的商机,大肆从香港购买奶粉到大陆出售,把香港的奶粉差不多要买空了(主要是因为大陆父母为了让下一代喝上放心奶而炒高了行情)。香港本地人买不到奶粉,才促使香港政府出这个法律。所以说白了,这个法律本来就没打算禁止你今天带两罐明天带两罐,只要是你自己喝无所谓,但是你天天一箱箱的搬奶粉,很明显是不正常的。

奶粉不是什么垄断行业,新西兰美国日本欧洲都有不少厂家。香港政府若真想做这件事,其实大有可为。上策是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如果奶粉商不提高供货量,我可以加大监管力度,查账,监察奶粉质量,手段完全合法。虽然不一定查到什么,但对企业总是一桩麻烦,提高了企业的cost of compliance。中策是花钱免灾,可以补贴奶粉企业,鼓励小奶粉厂商进驻香港,或者直接到超市里把奶粉全买了发放市民。下策是直接宣布奶粉专营,与愿意合作的厂商接管市场,谁不合作以后别在香港混了。

没听说过哪个政府以质检和监察力度和供货商谈判的。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为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汽车生产线技术,应该对宝马、奔驰、保时捷等品牌,降低汽车质量抽检,全部发给质量免检的旗帜。这是疯了么?!

有人认为香港政府首先需要保护香港人的利益。问题是限购就能保护香港人的利益吗?限购可以保证奶粉供应,但海关人员工作量增加要增发工资,查验旅客干扰正常通行,大陆旅客少了一个去香港的理由,这些同样也是香港人负担。水货经营者也有很多香港人,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

政府的职责就是保证公民/市民的利益。增加政府成本,你以为政府是谁养着的?!是不是当奴才当太久了,还考虑什么政府海关人员工作量增加要增发工资。这种混帐逻辑让人想爆粗口啊。香港政府要敢说因为保障你们的利益,会加重公务员的工作负担,所以我决定不保障你们的利益了,分分钟就被推翻了啊。

有人说奶粉是生活必需品,这未免太小看了中国人的智慧。奶粉有很多东西可以替代(别问我是什么。请自行搜索)难道没有工业奶粉之前婴儿就不活了?

大米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替代,我国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已经不只一次的发明了树皮、草根、观音土等替代食品。再不济还有棒子地瓜,每次大饥荒也没饿死所有人啊。这叫什么逻辑?是不是必需品不是说有没有这个东西能不能活,刚需和必需都是因人而异的。速效救心丸对我来说不是必需品,不代表对别人来说就不是啊。

再重申一遍,香港奶粉的短缺,其根本问题在供应商。供应商面对短缺可以提价或增加供给,却毫无作为。干涉供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古时候有个地方发生了饥荒,有个官员奉旨去赈灾,到了那里却不设立粥棚收容所。别人问他为何,他说,我见这里土地肥沃,田间荒芜,饥荒的根本问题在于大家不种田啊。所以要增加徭役,把劳动力都赶去种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啊。
设立粥棚,既费时费力,增加工作人员的负担,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可行也。

补充关于地区性歧视的混帐逻辑:

香港政府这种地区保护立法政策,是不是等同于北京上海的户口歧视呢?

不是!
首先香港政府的法律是禁止携带过多奶粉离境,而不是禁止非香港居民购买奶粉。即使是香港人带大量奶粉离境也要受到惩罚,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个政策没有什么歧视。

再然后,我们反感北京上海的歧视性政策,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护地方,而是他们保护了一群不劳而获的人,比如说高考户籍制度。
如果清华北大不拿国家的钱,是勤劳勇敢的北京市户籍人民自己用税金养活的,我不反对北京市户籍人口有优先入学权利。
如果所有的户籍福利普惠于所有在京工作依法纳税的人民,我也不反对这些福利没能惠及远在他乡的我。

所以,香港政府的政策保护的对象是在港居民(不论你有没有港籍),打击的对象是倒卖奶粉的奸商。

我是大陆人,我不觉得歧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39#
原来云是水蒸气 发表于 2021-2-19 21:05:14 | 只看该作者
 
商店老板的孩子在自己家的店里都要拿不到奶粉喝了。你还问人家想少卖点给自己孩子喝合理不合理?

问得多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68440#
1392734373 发表于 2021-2-19 21:05:50 | 只看该作者
 
合理。

港府理应首先捍卫香港居民的权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51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7 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