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复制链接]
59523 0
牵你手呀 发表于 2020-10-12 12:50:3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老师送礼

加拿大的学校里也会给老师送礼。这里的小学一般除了音乐、艺术、体育等个别科目之外,所有学科都是一个老师教授,一年换一个老师。每个学年结束时,孩子们都会自发的给老师写贺卡、送礼物,是孩子发自内心对老师的喜爱和感激的表达。有心的孩子会早早开始打探老师的喜好,但是往往礼物都不会超过$10、$20,太贵重的老师也不会接受。老师也会给每个孩子准备卡片和礼物,大家人手一份,也是礼小情意重的模式。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3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4张图片


女儿七年级结束时,准备了小礼物和礼品卡送给老师。老师一看到自己喜欢的店的礼品卡,就说,看来你早都知道我的喜好了。女儿很得意。孩子跟老师的关系礼貌又平等,严谨又轻松。


我们在英语学校上课,每学期结束时,会给老师买一张贺卡,每个同学签名、写上自己想说的话,然后每人凑$5,大家一起给老师买个礼品卡或者相应价值的礼物。有一次我们给女老师买了一个手镯,老师非常开心,马上戴起来。加拿大人就是这样当面拆礼物以表示喜欢,老师也专门在她家组织烧烤,请同学们都去做客。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5张图片

英语学校的同学一起在老师桑德拉(下中)家里吃烧烤。



去年,女儿参加学校的排球队,两个教练一直在课后、周末的业余时间带着孩子们训练比赛,持续了两个多月,每次去不同场馆比赛、训练,老师都是自己开车、自己解决吃饭,连一瓶免费的水都没有。最终,排球队取得学区第一名的好成绩。最后一场决赛前,家长们自发凑钱给老师买礼物,觉得老师很辛苦,想给老师多凑一些钱,但都知道太重的礼物老师不能收,会让老师很为难。决赛结束后,家长们在球场给老师送出大家准备的礼物,一张感谢贺卡,一张用镜框镶裱的全队合影,一张购物卡。老师当场拆开礼物,非常感动。同学、老师、家长们一起合影留念,场面温馨感人。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6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7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8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9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0张图片

在加拿大,学生自发感谢老师送小礼物是很正常的事,老师会欣然接收,但收的是谢意不是贿赂。所有的事情都在明面上,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传统,是礼仪更是愉快的回忆,都是孩子自己操办。在加拿大处理和老师的关系简单直接,不纠结更不用暗自攀比。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1张图片

每个队员在排球队的合影照上面签名、写下感谢和祝福,送给两位辛苦的教练。



“Network”
我们搬家后,要尽快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不久,先生结识了义务帮助新移民就业的吉姆。吉姆刚刚退休,是一位很了解当地情况的中产人士。根据先生的专业工作经历,吉姆建议先生在当地的范莎学院再读一个专业文凭,并且在原有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网页设计,能为以后的就业增加更多的机会。吉姆在和他建立过联系的新移民中找到一位正在范莎学院读相关专业的女学生,让先生约她见面聊聊。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2张图片



先生和女学生见面后,了解到一些情况。女孩是和父母从韩国移民的,高中毕业不久直接到范莎学院读书,专业和先生要读的并不是同一个专业。先生请她喝了咖啡,然后互留了联系方式。后来吉姆问先生有没有和女孩联系,先生如实告知,吉姆说不能只见一次面,要时不时的写邮件、或者一起喝咖啡,多了解情况。即使不能马上获得有用信息,也许将来会有用,而且多认识一个人,总是有好处的。看的出,吉姆和很多加拿大人就是这种社交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3张图片



之后吉姆和先生见面,说的最多的就是“Network”这个词。“Network”直译是网络的意思,但这里人把社交称为“Network”。吉姆说,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发展事业,就要花很多的时间经营“Network”,通过认识新人获取更多信息,再通过新人介绍新人结识更多人,定期约见、交往,慢慢扩大“Network”。信息交流、资源互动的社交网络越成熟,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就越大,这在加拿大是非常重要的就业渠道和方式。Net+work大概就是特指为就业或者拓展业务而有意进行的人际交往。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4张图片



吉姆所言极是。在加拿大,找工作的捷径就是熟人推荐。相同专业背景和条件下,在职员工推荐的成功概率远远大于陌生的应聘者。很多企业常常是在没有熟人介绍的最后一步,才会登招聘广告。加拿大对于人的信用度非常看重,介绍人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担保人,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有靠谱介绍人的人选。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5张图片



个人的“Network”都如此重要,企业更不必说了。先生曾经做志愿者的平面设计公司,老板名叫威尔,几岁时就随父母从越南移民到加拿大,成年后跟一位法裔女子结婚,生了一对混血儿女。威尔虽是亚裔面孔,但思维和行为方式完全是加拿大人。他经营的平面设计公司规模不大,但业务很稳定。威尔除了定期参与当地设计师协会的活动之外,还经常参与当地企业家、商业名流的聚会。这些聚会大都需要购买门票,而且很多活动费用很昂贵,有的一场门票高达数百加币。参与这些活动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在社交场合扩大人脉,扩大隐形的客户和合作伙伴,同时也在当地商人的圈子里增加曝光率,为企业发展铺路。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6张图片


从现象上看,这类似于我们国内社交的饭局酒局,但本质上最大的区别是这里重在资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社交活动都是自费或者是行业组织的会员活动,即使个人单独约见也多是简单的“Coffee time”,很少有暗箱操作的权钱交易。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7张图片



总体来说,加拿大人注重社交,很多成功人士往往首先是社交圈的佼佼者。在职场,人品和情商是对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考量,和同事的融洽相处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张卡片
有一天先生刚到单位,主管走过来说,我这里有一张你的卡片。先生很意外,接过来一看是同事柯蒂斯让主管转交的一张感谢卡,感谢先生对他的帮助。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8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19张图片



柯蒂斯是个高高大大的加拿大小伙子,平时独来独往,相对来说性格比较自我,工作中自己单挑一摊儿,总是一副不需要别人帮助、也不帮助别人的样子。其实柯蒂斯工作挺卖力,只是有时不太注重小节。比如每次休息时间,规定的半小时或者十五分钟,其他人都按时返回各自的岗位,他有时会晚几分钟。因为每个人的岗位都是固定的,他的位置上空着就很显眼,有时也会因他的迟到而让别的同事临时顶替。为此主管提醒过他好几次,其他同事他颇有微词。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0张图片

员工就餐休息区。





有一天,临下班时大家都在紧张工作。柯蒂斯虽然也一直在忙,但眼看要忙不完了。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1张图片


主管跟先生说如果有时间,帮柯蒂斯扫个尾。先生结束自己的工作后,问柯蒂斯用不用帮忙。柯蒂斯说这些本来都是他的工作,但今天实在太忙了,一直没停,如果能帮他一下就太好了。先生二话没说,马上投入工作。在先生看来临下班之前,大家互相帮助是很正常的事,但柯蒂斯平常和同事交往不多,自己的人缘也不好,本来以为先生的帮助也只是做些辅助工作,没想到先生完全当成自己的工作,做了很大一部分,他从心里非常感动。
于是,不善言语的柯蒂斯写了一张感谢卡,没有直接给先生而是给了主管。加拿大人很注重交往的仪式感,一句口头的谢谢和一张感谢卡,带给人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2张图片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宿舍楼


很小的一件事,对柯蒂斯无疑是一场生动的教育;一张小卡片,对先生也是莫大的鼓励,也给周围同事带来很多思考,同事之间的相处既要平等、随和,还要特别注意细节,同时在他人需要的时候要不计前嫌,助人一臂之力。


故事还没有结束,没想到就因为对柯蒂斯的帮助,先生被同事们一致推选、获得了公司“额外帮助”的奖项,除了奖品之外,还收获了大老板亲自签写了贺卡。
又是一张卡片,不是打印的,是老总亲手写下的感谢。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3张图片



如此平常的一次互助,获得了如此多的荣誉,说明加拿大职场对人际关系、互帮互助的提倡和褒奖;“额外帮助”奖的设立,也是企业文化理念的建设和体现,尤其是对柯蒂斯这样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是非常好的现身说法。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4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5张图片

老总亲自培训新员工。




放假之前,先生收到了第三张卡片,是公司主管亲自写给每个员工的,感谢大家一起工作的愉快时光,并每人附上一份小礼物。虽然只是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对员工的尊重和感谢是主管必须履行的职责。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6张图片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7张图片



在加拿大,主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特权,所谓的“特权”就是比普通员工做的更多、责任也更大。职位越高越要服务员工,主管服务员工,员工服务于客户,整个社会大环境处处体现“服务于人”的理念。

“三张卡片”的故事是加拿大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一个侧面的生动写照。移民到一个全新的国家,就像被移植的草木,完全不同的空气、土壤、气温、湿度,要想发芽、生根,只能快速适应、成长,否则很快会枯萎、败谢。观察、学习、思考、适应这里的风土人情、交往习惯、方式和尺度,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我亲历的加拿大”之人际交往实录(下) 第28张图片


(温馨提示:所有文字是建立在亲身经历上的个人感受,望不同经历、不同观点者勿喷,致谢。)

我认识的加拿大“难民”

新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难吗(上)

我所不知道的加拿大(二)


上一篇:贴心!加拿大政府再砸3000万助新移民定居安顿服务
下一篇:中秋、国庆餐桌哪种进口水产品最网红?加拿大龙虾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