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国内首次本土检出 XBB.1.5,新一轮发烧开始?该采取哪些 ...

[复制链接]
61184 4
吖丝黎 发表于 2023-3-3 19:54:2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韦香惠)近日,关于“国内首次本土检出XBB.1.5”的相关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称自己又开始发烧,担心是否复阳。
  对此,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8日向中新网表示,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针对网友提到的新一轮发烧现象,他表示,除了少数还没阳过的人感染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



资料图:市民接种新冠疫苗第二剂加强针。 周利朔 摄
未来不排除更多地方出现XBB系列毒株的感染者
  今年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李侗曾向中新网介绍,XBB免疫逃逸能力更强,在美国等地区的新发病例中占比正逐渐升高,未来不排除更多地方出现XBB系列毒株的感染者。
  不过,李侗曾强调,我国现阶段免疫屏障比较强,近期不太可能暴发新一波疫情,仍以散发病例为主,目前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是还未感染过的人,被完全相同的毒株感染2次的可能性非常小。
  他表示,新的变异株感染者增加了,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会增加。面对新的变异株,人群的免疫屏障保护的时间会缩短,但不是完全没有效果,所以短期内再次出现一波疫情的概率很小。



资料图:候车室内,返校大学生数量增多。 王伟臣 摄
近期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无关
  对于最近一些发热病例,李侗曾认为,除了少数是还没阳过的人感染了新冠,大部分发热病例和新冠没有关系。“当然不排除有过去3个月阳过的人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发热再次就诊的情况,但没有证据显示和新冠病毒有关。”他说。
  李侗曾介绍,2020年起,复阳病例就一直存在,一些人持续两三个月还是阳性,或者曾经检测阴性后再次阳性。他表示,这部分人主要是一些免疫低下人群,多见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艾滋病免疫低下,或者肿瘤放化疗阶段的免疫下降人群。
  李侗曾指出,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两个概念。复阳是同一次感染,一般不会有传染性,不会致病。“再次感染和大家说的‘重阳’应该是一个意思,即再次感染病毒,通常和上次感染不是同一个毒株,或者遇到一个变异株后,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更高一些。”他表示,一般认为3个月内的再次检测阳性者,属于复阳的可能性大,属于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李侗曾还表示,复阳的人基本没有传染性,没有病毒相关症状,只是因为其他情况就诊发现核酸阳性或者抗原阳性。(完)


上一篇:美国旅馆业员工难找 华人消费者反映旅馆服务缩减
下一篇:赴华可用自行抗原检测后,新加坡华人飞中国最新流程来啦~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匚匚匚匚彐 发表于 2023-3-3 19:55:02 | 只看该作者
 
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当然是通过感染XBB.1.5的方式,来预防XBB.1.5啦!
待到九阳神功大成之日,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黎明来临 发表于 2023-3-3 19:55:22 | 只看该作者
 
今年2月15日,中疾控发布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其中一个重要信息是,一些前段时间在国外流行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在我国已经出现了感染病例。

 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疫情情况通报称: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近两个月半的时间中,全国一共报送1658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显示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从毒株类别上看共存在33个进化分支,而主要流行株为BA.5.2.48(占比约60.5%)和BF.7.14(占比约28.9%),两者占比超过90%,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的变异株14例,其中有5例BQ.1.1,4例BQ.1.2和2例BQ.1.8,1例XBB.1,1例BQ.1.1.17,1例XBB.1.5。这个“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的变异株病例,也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毒株。

 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XBB.1.5绰号“鹰头狮”,去年12月初才发现于美国纽约,但是传播速度极快,两周时间便成了主流毒株,世卫组织官员称XBB.1.5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今年1月底时已经成为美国东北部地区占比达75%以上的毒株,之所以传染性如此之强,原因在于这种毒株内部的突变使其更容易粘附在细胞上并且也更容易复制。

 第5张图片
不但传染性极强,XBB.1.5还具有免疫逃脱性强的特点,被认为是免疫力最强的毒株,这使得它的致病性也比其他变异毒株更强,所以这种病毒实际上非常凶猛,从其表现来看,不但能导致出现像其他新冠病毒那样的呼吸道症状,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一种需要多加注意的毒株。不过监测数据显示,它导致的症状方面的严重度并没有增加。

 第6张图片

 第7张图片
中疾控2月15日通报的XBB.1.5的出现并非首次,实际上上海地区某机构在今年1月2日通报时称上海地区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监测到25例XBB毒株,其中就有3例XBB.1.5,这也说明“鹰头狮”在我国的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它会引发又一次疫情狂潮吗?

 第8张图片
很显然,第二次疫情高峰到现在还并没有出现!那么为什么这种毒株至今没有在我国造成大流行呢?应该与我国在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形成的“免疫屏障”有关,在这段时间中,我国人群中新冠的感染率或高达90%,而每个人感染后就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大家在极短的时间中感染,那么抗体产生和延续在时间上也将相差不大,所以如今我国90%以上的人都携带着新冠抗体,这种抗体对于“鹰头狮”毒株也有较强的免疫作用,而且抗体浓度较高的时间可以持续半年之久,特别是前三个月浓度最高,所以目前来看,包括“鹰头狮”在内的新冠毒株都没有在我国引发第二次的新冠疫情高峰,预估短期内在我们引发疫情大潮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它出现了,用之前我们对付新冠的方法来对付它也是一样有效的。

 第9张图片
参考资料:
《潇湘晨报》2月18日文章《免疫逃逸能力最强毒株,XBB.1.5首次本土检出,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azhnazhn 发表于 2023-3-3 19:56:0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措施也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阿宇825 发表于 2023-3-3 19:56:22 | 只看该作者
 
v感染XBB1.5的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
年轻人我觉得还好,家里有老人和小朋友的就需要特别注意。像这种自限性疾病,没什么特效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结合疫情三年的经验教训,病毒就是攻击人体最薄弱的环节,这轮到肠道了,所以家中常备益生菌才是明智之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称肠道为人体的第二大脑,而肠道菌群是免疫系统的最大的Boss。

 第19张图片
肠道菌群核心是益生菌,特别是新生儿时期,肠道菌群中九成都是益生菌,而成年人肠道细菌中益生菌所占比例只有10%-15%,60岁以后比例则更低,到了老年,体内益生菌数量大幅减少,加上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引起腹泄和呕吐。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天生排便困难。乱用抗生素、服用避孕药、经常喝酒、爱偏食,这些恶习都威胁肠道安全,那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平时选择食品时多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比如酸奶、泡菜、茶、豆豉、腌菜。
其次,调整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此基础上建议补充鱼油、益生菌、膳食纤维(特别是平常蔬果摄入不足人群)。
即使健康人群,也建议日常服用益生菌,因为,随着年纪增长,益生菌衰减很快。
而补充益生菌,比泡菜、腌菜更安全,不用担心亚硝酸盐对身体的危害。而且优质益生菌的含菌数量、活性,比酸奶、茶都多很多。
疫情三年我家中常备的小蓝瓶益生菌。
先说说我服用小蓝瓶身体反应
本人便秘,经常两三天不排,吃了一个月变成隔天一次,虽然还没有达到一天一次的理想状态,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有人会说,“益生菌听说很不错啊,我先买1盒试一试,见效了再买。”
那我会说“算了,先别买。把钱省起来。”
因为吃一盒益生菌,肠胃里面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在争斗时期呈现弱势,这时候的容易放屁多。
吃两盒益生菌,随着有益菌数量增多,有益菌渐渐和有害菌打平手了,便便开始正常了。
吃三盒,这时候有益菌打败有害菌且开始在肠道定植,人体真正吸收大量营养物质。
吃四盒肠道稳定了,身体逐步恢复平衡和健康了!

那小蓝瓶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功效呢?wonderlab小蓝罐益生菌一罐有400亿活菌、6种菌种、99%存活率。

 第20张图片

 第21张图片

 第22张图片
如果你有以下困扰,请选择小蓝罐

 第23张图片
如何服用呢?

 第24张图片
最后温馨提醒:益生菌不是药,它是一个调理的秘方,给它一点时间,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我们每天1包益生菌吃起来,帮助健康维持平衡,守护您的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