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心理学里依恋理论中,对于具有多种不安全型依恋的混合型的人有哪些治疗方法?先天为焦虑型,后天形成回避型?

[复制链接]
72325 5
贝爷 发表于 2021-1-13 01:13:5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恋爱关系中焦虑、回避、矛盾型都有出现


上一篇:得植物性神经紊乱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抑郁症对大脑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金凤姐姐 发表于 2021-1-13 01:14:45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名努力转〔安全〕的〔恐惧型〕,来分享几点:
你有选择,你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你的烦恼不会一直持续。
有言在先!

我希望正在阅读以下文字的朋友,如果你是想转发给身边的他, “看看这个,对你有帮助”之类的。我劝你不要。这种行为隐含着“我正常你不正常”“你有问题”“我来教你如何变得更好”而这恰恰是他们最痛恨的“不认可“”不理解”的感觉。你的好意反而会伤害对方。
不安全依恋可以疗愈吗?
可以。
前提是他们自己想改变,而不是被强迫。
关于不安全依恋的自我成长

不安全依恋自我成长的3个环节:
觉察模式 - 推翻模式 - 重构模式
1. 觉察模式:重新定义爱

01 究竟什么才是爱?
朋友,首先,请你问问自己,你觉得,什么是爱?
在不安全依恋者的心里,这个答案是困惑的。
无论你是回避,还是焦虑,也许在某些时刻,你会感到爱是一种混乱的、戏剧性的、令人困惑,甚至痛苦的情感——有时必须要牺牲自己的心愿才能成全爱。
比如我的例子,作为恐惧型依恋者,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爱的本能感受是,Love  is  Sad。
    我对关系有着不信任的看法,但同时,内心对爱又有强烈的渴望甚至炽烈的情感,不知如何表达。我容易被那些飞蛾扑火的、带有一些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吸引,也很容易陷入到一种爱恨纠缠,推拉无度,喜泪交织,带有一点悲剧色彩的关系里,痛苦又无法自拔。我还会被一类特定的人吸引,即使他对我的行为,复杂混乱,根本不是健康的情感,可我仍然会流连忘返,因为,那种感觉是我熟悉的
可时,显然,这不是真正的爱。也不是健康的,可以滋养心灵的情感。
然而,大概跟你一样,当我遇到一个梦寐以求的,安全型的人,他阳光、温暖、心态稳定,我却把握不住,因为在我自己还没成长为安全型的人时,在我内心不理解、不熟悉什么是安全依恋时,这样的安全型关系,我缺乏经验,我不知如何应对。我甚至可能感到乏味,一次次错过非常好的伴侣。




02 爱的行为是习得的。


因为,如果成长经历中,缺乏好的「爱的范式」在眼前,我们很难天生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爱,不仅仅是感受,还是一种行为方式。我们对爱的理解和学习,来自最早的原生家庭,也来自过往人生的成长经历。几乎没有父母会承认,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展现爱的行为。
如果我们在原生家庭学到的爱的行为,是扭曲的,如果我们经历的关系,是戏剧化且不稳定的,我们,就逐渐发展出了不安全依恋模式。
    回避小时候,可能经常要「压抑」自己的感受才能得到认可,他的情绪长时间被忽视,情感表达得不到回应和接纳,于是情感表达就与被拒绝等痛苦感受连接在一起。久而久之,情感表达就变成很有压力的事情,他们会尽量回避,并且逐渐发展出“我不需要关系,我不需要感情”才觉得安全焦虑小时候,可能经常需要「照顾」「讨好」父母的感受,才能获得关注,他的内在力量会因被掏空而匮乏,他会对感情患得患失,逐渐发展出“你爱我吗?你爱我吗?你要不停跟我确认你爱我”才觉得安全恐惧可能经历过巨大的丧失感,比如亲人的离世,爱人的背叛,人际的伤害,导致对关系的结束恐惧,对建立也恐惧,所以矛盾纠结,演变成“远了纠缠对方,近了推开对方”才觉得安全


无论以上哪种不安全依恋,共同点是:他们在成长中,在人格稳定之前,本应获得的那些「安全的,无条件的爱」,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无法形成稳定的自信系统。当关系不顺利,就会激活自卑、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厌恶的痛苦,为了防止痛苦感受的出现,他们以回避冷漠(我不需要感情)、焦虑愤怒(求求你看看我)等方式替代。
我们都是在经历里,逐渐形成了某种「“爱”的模式」,在这个熟悉的模式里,一而再,再二三的重复,验证,重复。


03 重新定义爱
朋友,你可能需要在心里,对你向往的关系做个明确的,全新的定义,否则,我们会一次次的,无意识被卷入到痛苦又熟悉的模式中。
我希望你认真读一下这段话,我希望你背下来,把它扎根进潜意识
    真正的爱,不会带来伤害,更不会让你产生自我厌恶。爱的行为不会折磨你,让你失控。 爱的行为会滋养你,让你拥有健康的情感。爱是幸福的互动。当有人爱你,你会感到被接受、关怀、珍惜和尊重。真正的爱,带来的是温暖、愉悦、安心、稳定和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能记得这段话,你便能够判别出,哪些人需要远离,哪些人才值得珍惜。
你将不会再给那些伤害你的人找借口,告诉自己他不回复你的消息,可能是因为害羞吧...他第一次见面就向你提出过分要求,是因为太喜欢你而失去理智吧...他不停利用你是对你的考验吧...他对你言语粗暴甚至打你,只是因为太爱你了吧...
NO! 如果你知道什么才是爱的行为,你会在第一时间告诉自己,及时止损,远离他,哪怕你对他魂牵梦绕,辗转反侧,你还是要远离他。
如果你能记得这段话,你也会知道,在关系里如何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自信和自爱。
你不会在明明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还要言行不一的假分手,你不会把乱七八糟学来的套路用到你喜欢的人身上,你不会忍心要求对方承载你的负面情绪,你不会用愤怒表达你的恐惧,你不会觉得对方喜欢你,为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NO!如果你知道什么才是爱的行为,你也会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和关注,承担自己在关系里应该承担的责任。你不会自私的索取无度,也不会爱得卑微,更不会有机会被pua,因为所有的pua,本质上是一场合谋。


直到现在,当我学习重新定义爱,学习去建立一套新的爱的行为,我才明白,原来,爱未必刻骨灼心,爱可以阳光明媚,爱可以相互滋养而不是相互折磨。
我就像进入了新的国度,赞叹世界还有这样的美景。




2. 推翻模式:处理心结

前面说过,我们爱的模式,来自成长经历。痛苦的感受很相似,痛苦的成因各不相同。
如果我们想摆脱模式,
一方面,要学习什么才是能够通往幸福感的爱的行为,这是一个装修房间的过程
另一方面,我们要清理地下室,也就是处理心结,那些曾经带给我们创伤,塑造我们性格的不良体验。


多数人不愿意面对和谈论他内心深处的心结,我们会把那些事件和情绪,一起压抑到潜意识,甚至选择性忘记。
比如回避型的冷漠机制,焦虑型的纠缠机制,恐惧型的矛盾机制,都是为了不触碰潜意识里「不被认可」的痛苦感受,选择的防御行为。


我听过很多人说,”我不想面对我的情绪“(潜台词:因为那太痛苦了)
尽管逃避,能让我们获得一时的平静,可是这些情感(比如痛苦/愤怒/羞耻)并没有消失,它们深埋于内心,会在毫无觉察的时候,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这些行为,将再次引发关系的失败,从而再一次强化了内心里根深蒂固的不合理信念:
〔关系不值得信任〕〔我不值得被爱〕〔我不需要关系,一个人更好〕等等
比如,当一个回避陷入 〔这个关系没有结果,我不需要关系〕的机制,他会选择把对方推的越来越远。
当爱人越来越灰心,绝望离去时,回避会想 “看,我早知道会这样,幸亏我没投入太多感情,不然现在受伤的就是我”。于是,下一次面对关系时,他还会再次使用回避机制去面对。
从这个角度说,心结=命运。


恶性循环,只能从根源来打破。
弗洛伊德说,哪里有心结,我们就必须在哪里成长。因为那些无法突破的僵局会限制我们成长的可能。
成长是痛苦的,你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你长时间掩埋的东西。
但是“人们无法离开一个从未抵达的地方”,越是不敢触碰的情感,我们越无法摆脱。
相反,只有当情绪被充分体验和探索,我们才有机会,为全新的自我敞开大门。




如果你想改变,就必须去回顾自己成长经历中的创伤事件、痛苦回忆。
你需要勇敢的,「待在你的回忆里」,待在所有情绪里,「面对」它、「探讨」它、然后完成「向过去告别的仪式」。这样,你的新世界,才会真正到来。
否则,你会永远背着旧世界的创伤包袱,这些包袱将阻碍你开始建立新的关系。




如何梳理未完成事件?
很像拨洋葱的过程。从外到内,一层一层,从近期事件开始,到远期事件,再慢慢开封那些你刻意不愿想起的事件,甚至,进入到潜意识里模糊回忆等等。


现在,我会写出一个练习流程
好多评论说这个回答写的不错,
因为都是痛的领悟。
欢迎关个注@lolook ,擅长回答〔不安全依恋〕〔人生方向设计〕〔自我重构〕〔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北京线下面基,可在公众号里加我的群。备注知友,见面有伴手礼。
如果你现在没时间做练习,可以跳过这部分,进入第三点,〔重建模式〕。
你可以在准备好的时候回来,找些纸笔,坐下来自己梳理。(不过最好,还是可以找一位完形流派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
梳理心结练习:
A. 面对
    这部分要花一点时间。你可以从最近一次,让你对关系感到挫败的事情开始,回忆当时发生了什么?你的情绪是什么(悲伤、愤怒、焦虑)?情绪是从哪一个时刻被触发?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事件里的冲突对象,他的哪些语言表达、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认知逻辑、情绪状态,究竟是什么出发了你的负面感受?——这个人,会让你想到记忆里的谁?你将由近及远,一步一步追溯,过去人生中那些不愉快的事件和痛苦感受——找到这些事件的共同之处。直到你想起尘封内心的某个创伤事件,你可能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件事,似乎与后面的事情都有关联。你将尽可能深的回到当时的场景里,想到什么细节,全都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觉察自己的情绪,你感觉到什么?伴随一些事件的涌现,你也许会觉察到愤怒、委屈、痛苦、悲伤、思念、愧疚等等,
B. 体验
    体验这些情绪,在这些情绪里待一会。承认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哪怕是非常痛苦的。充分的表达,充分的体验,才能充分的放下。感受那些复杂又混乱的情绪,像潮水一样涌来,席卷了你问问自己,这些情绪,你希望被谁看见?想想这个人是谁?是你过去的爱人?是你的父母?是你的兄弟姐妹?是某个伤害你的人?或者是你自己?想象这个人坐在你的对面,坐在你眼前的沙发,或者一把空椅子里,(尽管他也许在你隔壁房间,也许已经不在人世,也许很久没联系),但是无论如何,想象他就坐在你对面的椅子上,看着你。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什么?
C. 对话
    以“你”开头,注意,一定要以“你”开头,展开与他的对话。把你的委屈、愤怒、悲伤、痛苦、思念、愧疚等等...说给他你可以说“你知道吗?我真的感觉很委屈..”“你知道吗?我觉得曾经你对我做的很多事情,并不公平..”“你知道吗?在我是孩子的时候,我没有权利愤怒,可是我现在真的很愤怒...”...想象他听到你对他说的这些话,他会有什么回应给你?想象他的表情,他的情绪,他的动作,他在对你说什么?别着急,请你待在这个感觉里去想象,多想象一会。尝试把他对你的回应,写下来。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越投入,你的收获越大。
D. 告别
    在没有心理咨询师带领的情况下,出于内心的防御机制,这个练习过程中,也许你未必能全程深度投入。不过无论如何,哪怕是一点点的书写,也会帮你获得一种宣泄的轻松感,同时为你带来一些觉察。无论你写出了什么,你都可以另找时间,继续这个练习,补充更多细节和回忆进来,直到你感觉,某件一直不愿面对的事情——无论是离世的亲人,残缺的成长环境,令人心碎的赡养者,带给自己痛苦的某个人等等——你逐渐可以平静的还原事件的全部,并且曾经压抑的情绪终于有机会得到释放,曾经不敢面对的事件终于有机会可以充分讨论——这一刻,你已经做好了准备,与过去告别。想象你的痛苦情绪,像潮水一样充分的涌来,再逐渐退去,体验感受的矛盾性——消极与积极并存。如果你在为丧失一段美好的关系而痛苦,承认关系中也有不完美的存在;如果你在面对一段痛苦和无法释怀的关系,尝试去确认关系里正面的部分。——我们对关系的见解越平衡,对它的认识越全面,越容易从关系的囚牢中走出
E. 放下
    为真正的放下做出努力,相信自己不会再被心结所控制。放开过去的经验,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改善现在的关系上。相信自己,能够从头开始,过上幸福的生活。


3. 重构模式:从旧世界到新世界

当你清理好〔心结〕,你准备面向未来。
在建立新的关系时,首先理解自己的关系「模式」。即使你已经做过心理测试,给自己贴上了#回避 或者 #焦虑 的标签,但你依然要花时间,在理智层面,〔识别〕自己在关系里具体的期望模式。
比如,想想以下问题,可以把答案书写出来
    你如何处理冲突?——愤怒生气?摔门离开?还是平静沟通?你一般如何维护关系?你一般因为什么事情会被「触怒」?那个愤怒按钮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你什么时候会变得不耐烦?你一般会压抑自己哪些感受?参考上面的心结探索方法,这些感受的根源在哪里?你总是期待从对方身上获取的,到底是什么?你内心深处,有哪些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你总是依赖对方来满足你?
其次,你需要重构自己的「认知模式」
举例来说,如果你发现你在关系里,最恐惧的是“被抛弃的感觉”,那么也许,“在关系里我很容易被抛弃”就是你潜意识的一个隐藏信念。
你需要在认知层面,战胜这个隐藏信念!
并且建立新的认知,比如,“现在的我已经改变了,我有能力掌控我的关系,我不再恐惧被抛弃,我有能力建立更幸福的关系”
接下来,为自己合理辩护,养成正面思考的「认知习惯」。
比如你对关系总是抱有恐惧和不信任感。当你通过心结梳理练习,理解了这种感觉源自小时候赡养者的忽视,成长中被劈腿的经历等等,你需要在意识上刷新认知,明确告诉自己,——
“是过往这些情感包袱带给我挫败的体验和感受,那并不代表所有的关系都会是这样”。

“过去他们不知道怎样爱我,这个事实很可悲,但是也只能选择接受。可这不代表我将永远面对同样的困境。”

“并且我也在改变。我将有能力挣脱过去一再重复的诅咒”

“我将在新的关系模式里重生。”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花点时间,但是我不会放弃。”

“成长从任何时候都不晚,只要我还在成长,我就会在未来遇到对的人。”

“成长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绝不会放弃去争取幸福。”

“我选择幸福。为了这个目标我愿意付出改变的行动,承担一些麻烦和恐惧。”

“我将有能力去爱。我坚信我值得被爱。”


请对自己重复上面的话。




第三,学习与情绪相处!
「用认知掌控情绪,而不是被情绪主导认知」。
不安全依恋者,都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回避情绪一上来就要断崖式翻脸,焦虑情绪一上来就要抓狂。这就是被情绪主导认知。
这意味着他们不敢去真正面对和探究自己的情绪,因此只能无限被情绪掌控。


反过来,用认知掌控情绪是什么呢?
A.   首先明确一点:决定我们对一个事件感受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认知)
“我好想你呀,你想不想我?我们多见面啊”——同样一句话,在焦虑眼里是甜蜜,在回避眼里是压力,本质上是认知模式的差异。
换句话说,如果在面对同一个处境时,我们能够尝试切换多种视角,我们的感受也会随之改变。
举例来说,一个回避深夜下班回家,看会电视,收到信息,你在干嘛?回避第一反应是”烦死了,我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整天问我在干嘛?就不能让我自己待一会吗?我不想回复”——这是习惯的认知模式,引导了烦躁的情绪。
如果尝试此刻带入其它认知进来试试,比如  “他也许不是想向我索取对他的关注,他只是担心我是不是在加班,工作会不会太累”,认知模式切换,压力感随之降低,心情平静了许多,改变了衍生情绪。
如果能够将〔转换认知视角〕变成一种习惯,将有效降低被负面情绪控制的情况出现。


B. 另一方面:请明确,情绪没有好与不好,情绪都是中性的,所以不需要去逃避坏情绪。
当觉察到情绪来的时候,别慌——先稳稳的待在这个感受里一会,用意识去觉察它——而不是瞬间变成情绪的奴隶,展开冲动行为(旧模式)
用意识,去面质(而不是压抑)情绪的涌动,问问自己,我现在体验到什么感受?这种感觉我熟悉吗?这种感受背后是什么?是我的恐惧吗,是我没被满足的需求吗?
比如刚才的例子,主人公出现的烦躁情绪,背后其实隐藏了一个〔你不尊重我,老是向我索取〕的认知判断。是这个想法引发了相应感受。
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可能,此时此刻,尝试使用一个新的行为方式,来替代这个认知,从而转换这个情绪?(新模式)
所以每一种情绪都是天使,他们带着一个message而来,等着我们去解开。
下次情绪出现的时候,先别恐慌和逃避,试试与情绪对话。然后好好的送他离开。


当然,这部分是很难的,任何人跳出旧模式都相当于走出安全区,就像你让一个社交恐惧症的人逐渐有勇气一步一步走到台前去演讲,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不安全依恋,可以疗愈,但前提是需要自己「发狠」想改变才有可能。




最后,重构行为模式。
又回到了第一个话题,爱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当然这个「行为」也包含认知。
行为是可以习得的,我们渴望什么样的关系,就要去寻找好的范式,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这部分要留给自己一点一滴去改变。


但是,好消息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发狠改变,你就会摆脱旧模式。
你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你的烦恼不会一直持续,
你有选择,
你可以选择建立更为充实和满意的关系,
你可以选择从某种循环中跳脱出来,建立更幸福的人生。
因为都是痛的领悟。
欢迎关个注@lolook ,擅长回答〔不安全依恋〕〔人生方向设计〕〔自我重构〕〔情绪管理〕方面的问题。北京线下面基,可在公众号里加我的群。备注知友,见面有伴手礼。
也向您推荐我写的另外两个回答:
如何与回避型依恋的人谈恋爱?当回避型依恋开始回避你时她(他)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uangcuiju 发表于 2021-1-13 01:15:12 | 只看该作者
 
谢邀,题主的提问让我感到你对于亲密关系的焦虑。
你提到依恋关系,所以你清楚自己的依恋类型吗?可以做一下成人依恋问卷。

所谓依恋,你可以理解为不舍,留恋,其实这个词更多是指儿童早期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或儿童对他人的期待。儿童与照顾者之间的情感是非常深的,那种相依相靠的感觉也与恋人或夫妻间那种关系非常类似,或者说同源。早期的研究就指出个体在与早期照顾者之间的互动模式很可能在亲密关系中会重复,因此就有了成人依恋。
       在观察一些恋爱中的成人时,你会发现,不同人表现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会表现出信任亲密,有些人则比较焦虑害怕被抛弃,有的人则想要逃离亲密关系。成人依恋类型就是从回避和焦虑两个维度将人分为了四类。
 第1张图片
安全型: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很有安全感,很容易亲密。
痴迷型或者焦虑矛盾型:他们很容易亲密,但时时刻刻担心对方会从关系中离开。
疏离型:不容易亲密,但是建立关系后会比较稳定(焖烧)。
恐惧型或者害怕型:一方面他们担心被抛弃,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人际并不那么信任,他们害怕受到伤害会表现出对对方的回避。

很多人会期待找到安全型的人一起生活,但是实际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因为安全型个体也是有限的,且安全型的个体也会因为环境变得不那么安全。现实的情况是一部分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和另一些不安全的个体在一起了,但他们所处的关系依然安全。

这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其实会有一定的倾向性,会倾向那些与我们早期抚养对象类似的个体。原因嘛,一方面我们与他们的互动似乎重复着与抚养者的互动,另一方面对于这种互动似乎有种执著,虽然过去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满足,但我们想要在亲密关系的养育中去“改变历史”。

所以,亲密关系中的安全不是单方面的事情,也是双方互动的结果。对于恐惧或是害怕的个体,他们一方面担心被抛弃,那是因为在早期的经历中真的体验到了被抛弃遗弃的感受,或是因为父母缺失或是因为没有足够好的父母满足需求。所以他们时刻担心被再次抛弃经历那种体验。另一方面他们会表现出回避,一方面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防御,另一方面他们形成了一些固化的信念,比如对人际的不信任,觉得自己不会被爱,觉得自己无能等等,他们担心害怕对方对自己的打探,他们害怕被看清,所以他们会表现出回避,甚至更喜欢个人的世界,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与人呆在一起的欲望。曾经有一项生理实验,针对回避型儿童,他们虽然表现出回避和漠不关心,但在经历抛弃的时候,他们呼吸,心跳,激素分泌,都与其他类型小孩儿表现一样,这说明他们内心是能感受到那种负性的体验,只是被放逐到了意识以外。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焦虑和回避两个轴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部分,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安全的。所以我们在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首先是了解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是需要腻在一起,还是保持一些距离慢慢靠近,这都是你的选择,先清楚自己。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接受的是,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被养大的,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变得很安全,允许自己一点点的去获得安全,一点点的打开自己,取得信任,慢慢去改变对于人际,对于自己的看法。最后,学会去表达,或者说学会去“要”爱。处于回避状态的我们其实有很多不舒服,很多想要对方的地方,但是往往我们因为想着止损,而把自己裹挟住。这个时候我们要么会有自责,要么在验证自己不被爱,但我们并没有看到事实本身,也没有与配偶交流,去获得对方的理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系的稳定来源于双方的安全,安全来源并非仅仅来源于对方,我们自身的养育才是安全的主要来源。

PS://不要总想着心理治疗,当我们经历痛苦的时候,也就说明是我们离成长最近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治疗的必要,学会照顾自己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text069 发表于 2021-1-13 01: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共同诱因
 第3张图片
导读:
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仿佛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虽然表象完全相反,可是内在机制却如出一辙。
正文:
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两者形成的原因都是选择权的外化。
两者的区别,无非是回避型依恋的选择权被强征而去,焦虑型依恋的选择权是自愿奉上。回避型依恋外化的选择权,是自我的情感表达。焦虑型依恋外化的选择权,是自我的理智管理。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回避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形成的共同诱因:选择权的外化。
可是,更让我感到充满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选择权外化,这么一种情况。共生期的概念,是针对婴儿和母亲关系中,存在这么一段,从婴儿视角看来,无法分辨出母亲和自己的时期。个体成年之后,会出现类似婴儿共生期这么一种情况。只不过成人的这个共生期,是通过一种更加隐蔽的形成存在。能够形成成年人共生期的前提,就是彼此选择权的交换。通过选择权的交换,交换选择权的双方,在成年人的独立世界里,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强链接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让链接双方彼此能感到十分不适,可是双方都无力挣脱。
 第4张图片
深入这种成年人的共生关系中,看不到这段关系中,最大受益者是谁。很简单,成年人的独立里世界中,必要的安全范围,良好的自我选择权,是基本的需求。可是,无论是共生期中,选择权力上交一方,还是背负了他人权力的一方,都是感到彼此困惑和不适的。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还会大面积的存在。我想,可能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大家也许能够更加全面看待这种共生关系存在的意义。
把两个人以上的个体的组织,看成一个组织,人数的多少无非就是组织大小不同而已。那么,在这个组织下,除了能够识别的个人意识,还有不能识别的个人潜意识,还存在更重要,更隐蔽的组织意识,虽然后面两者难以分辨,可是它们确实实实在在存在,并指导这个组织的行为。无论是前期原生家庭,还是后期的亲密关系。在彼此关系的组织下的个体,都是可以看成是一个小组织的一部分。回过头来看,这种成年后的共生关系,恰好就是隐蔽的组织意识下的特有产物。
 第5张图片
举个小例子,也许更能说明这种情况。假设,一个三口之家,由于异地工作的原因,家庭中的父亲,长期处于家庭关系缺位的状态。那么,假若通过拟人的视角,开启组织意识来看,这个以家庭为组织的集体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意识,是不是这个组织处于或者濒临处于瓦解的状态?否则的话,为什么会出现成员缺位的情况?一旦意识自我产生了这样的困惑,它会立刻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主动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种反应原理,也很简单,组织意识必须依附于组织存在。那么,隐蔽重要的意识,会发出什么样的指令,保证在剩余的成员之间,产生更加密切和稳固的链接,进一步避免的解散?这个动作,很简单,就是交换掉母亲和孩子的选择权。就比如,母亲会选择代替孩子产生情感体验的权力,先于孩子情感体验发生,越位替代了孩子的情绪体验发生,并表达出来。这个表达比较拗口,通俗地讲,母亲会在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情感伤害的时刻,直接代替孩子做出被伤害的情感表达。这个过程,孩子放佛是一个局外人,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的情绪体验,已经被母亲收了过去,甚至在某些瞬间,孩子还会产生自己被关爱被体贴的感觉。可是,显然这种情绪体验被收走的情况,会在更对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想要挣脱的窒息感。事实上,这个假设正是基于回避依恋特质的描述。那么,为什么组织的意识,会采取这样一种形式,来加深剩余成员之间的强烈链接呢?答案也显而易见,一旦个体的情绪选择权被回收之后,被回收着的个体,再也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情绪的接管者。于是,第二次的共生期出现了,于是组织被完整保留下来,于是组织意识安全了。正如同相处模式一样,认知和意识,一旦形成,它们也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除了隐蔽的意识活动的背后,这种行为,在短期之内,确实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依附生存。
 第6张图片
胡适成长于典型的大家庭之内,母亲并不是大房,在他年少时候,父亲已经离世。对于母亲的回忆,他是这么写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甚么事,说错了甚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藉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引用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说明他们的母子关系中,存在着选择权上交的行为。只是想通过当时孩子的视角,看待这种亲子关系中,如果出现了选择权上交的情况,这是多么的自然而然。
把个人看出成是一台计算单元,能够可见的外化,比如语言表情行为动作,好比是计算硬件;无法可见的内化, 比如思想意识潜意识,好比是软件。在第一次共生期中,肯定存在上一代对下一代之间的软件程序复制的过程,保证个体成长之后,会有一套自己独立运行的软件系统。可是,这里面的问题就在于,如果复制时期过于漫长,或者复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下一代的软件需要处理的问题,需要穿传递到上一代的软件程序中完成。很显然,第二次共生期就出现了。事实上,即便实现了程序复制,程序的迭代更新,让需要个体来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逍遥游宇KING 发表于 2021-1-13 01:16:11 | 只看该作者
 
不安全依恋模式还是有可能改变的。不安全依恋模式起源于我们童年和母亲(父亲)之间的互动模式,童年的依恋模式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是会重复。根据美国的研究,童年的依恋模式和成人的依恋模式高度关联,大约80%的人是一致的。而且将来和子女之间也会重复类似的依恋模式。我觉得其实和创伤的代际传递类似,依恋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代际传递的。看着是很容易悲观宿命。
虽然我们不能重过童年,一个成年人改变也非常困难,但是还是有一些办法:
    通过恋爱/婚姻中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足够幸运,找到一个非常有安全感的爱人。在爱情中由于你的不安全感,你会容易“作”;而对方可以接纳你的脆弱,给予安抚,继续宠爱你,不离不弃。这样的关系如果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你的不安全型的依恋可能会慢慢转变为安全型的依恋。这段亲密关系里,你的安全型的恋人好似你的父母,你从Ta那里获得的安全感,就好像重新改写和弥补你的童年和父母之间依恋关系中的不安全感。
然而,热恋的时候是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热恋的时候人一般总是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比较温暖有耐心,但是长期就不好说了。我觉得找爱人可以早点看一下或者了解一下对方的原生家庭。一般来说,比较温暖幸福原生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是比较会是安全型依恋的。
另外,亲密关系中给予和付出的平衡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安全型的一方比较作,比较需要对方更多的关注,接纳,安抚;时间长了安全型的另一方一直给予,也会觉得累和疲惫。如果没有其它地方的收获和得到,比如不安全一方在其它方面的关心,事业智力上的帮助等,这段关系可能不会长久,安全型的人可能离开太作的不安全型的人。如果这样,不安全型的人的不安全感不会改善,反而会再一次加重。
2. 心理治疗是另外一种改变依恋关系的手段
长程的心理治疗其实也是一种亲密关系。咨询师好似你的父母,提供接纳和共情。Ta每周稳稳地在那里,你逼近Ta不烦你,你疏远Ta不着急。Ta可能也会和你一起回顾造成你不安全感的那些创伤,哀悼那些未曾得到的和失去的。这样时间长了也可以使你慢慢转变成安全型。
因为咨询是付费的,这段关系是平衡的。来访者付出金钱,咨询师付出时间和情感支持。大多数咨询师又是受过训练合格的专业人士(不排除少数)。虽然心理咨询有时候也没用,有时候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也会破裂,但是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一个对的又好的咨询师,你转变的可能性和速度比谈一场恋爱应该还是要更大的。
另,<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3. 其他改变的因素
学习相关知识,觉察自己。学习和觉察可能引起改变,但是会比较慢。
生活中的其他因素,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业有成,也能给人增加安全感。而本身的生活过得比较有安全感,依恋关系也会比较有安全感。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langzhuo51 发表于 2021-1-13 01:16:46 | 只看该作者
 
咨询做多了会发现人群当中只有两个依恋类型,安全性和不安全性,因为焦虑、回避和混乱往往都会在不安全类型当中出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心理治疗完全有方法可以让我们回到安全状态,高票答案提到的自我养育,是对的。思路对的,但具体怎么操作,我尝试过使用多种不同的疗法,从情绪的觉察与调节,到cbt认知的重塑、正念,还有原生家庭溯源、伴侣疗法EFT等,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不稳定,目前发现效率最高、有持久性的的疗法是子人格。改变依恋风格,完善人格。
子人格是什么,是我们将自己内在不同状态想象成不同的“小人”,而焦虑回避混乱,都是我们在面对渴望情感联接时,不同的“保护者”,当我们去认真的靠近焦虑,靠近回避,不再把他们当做敌人,改变就此发生,不能再细讲,否则又是一大段文字,把文章贴上来,自己阅读。
你的内心有几个“小人”,理解内在子人格的世界 - 新哥know心理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2282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