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顶级都市圈,正在加速扩容

[复制链接]
89905 0
等风的归期 发表于 2024-7-14 07:19:1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设星标!
顶级都市圈,正在加速扩容 第1张图片






1


长三角大都市圈,正在发生巨大变革!

最近,新建的嘉兴机场命名为嘉兴南湖机场,从此国内国际货运又多了一个顶梁柱;另一边,又宣布“超级环线高铁”开始通车,G8388次列车,从上海出发,串连起浙江、安徽、江苏三省,再回到上海虹桥,全程8个小时。


这条超级环线,仔细看除了经过省会城市,还有像千岛湖、黄山这样的著名旅游景区。打造了地级市经济的同时,兼顾了旅游消费。不得不说,这条环线,真是绝!


顶级都市圈,正在加速扩容 第2张图片


来源:中国铁路


超级环沪高铁一个圈画下来,把三省一市连成了一个超级经济体。以上海为龙头,三省为辅的大都市圈,以后在产业合作上也会更加高效。


这个超级经济体到底有多强,“超级高铁大环线”经过的12座城,加起来常住人口1个亿,累计GDP总量高达16.5万亿!


2023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中就有9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常州,其中常州是去年刚过万亿的GDP城市,重点是常州人口少,面积也不大,几乎完全靠着新能源起飞。


长三角区域,上承接川渝,下直达出口贸易,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而上海,作为长三角的要塞之地,作为世界之眼,更是心脏一般的存在!



2


一个圈画出来,再把产业集中起来,才能更高效的搞经济,这才是目的。

比如大虹桥,早期是交通枢纽,现在还是商贸会展中心,从几十平方公里,不断向外扩张、外溢。


现在虹桥又开始搞科创中心赋能,让大虹桥再升级。


大虹桥的打造,目的是做成全国一流商务区,这也是中央对上海的期许。


从发达国家世界级城市群的体系看,基本呈现为金字塔形,也就是一个世界级核心城市,下面是若干区域性中心城市,加上一定数量的一般城市,和数量较多的小城镇模型。


中央一直在规划这样的蓝图,赋予上海绝对的中心地位,毕竟长三角想要成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上海至关重要,虹桥至关重要。


以虹桥为起点,走向嘉兴。嘉兴一直以制造业立市,有32个工业大类,产业链垂直整合,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上规模早已超千亿。


从虹桥到嘉兴南站,仅需27分钟,这条线,每天都有无数的出差人。很多嘉兴的高端新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研发,都来自上海的张江和漕河泾科技园。


空间距离的远,时间上的近,是长三角经济能够持续繁荣的因素。

再来看苏锡常,是苏南最强的几个市,GDP都过万亿。苏州去年GDP总量全国第六,高达2.46万亿。


常州,动力电池出口量全国第一,产销量占到全国的20%,业内有句话:“得动力电池者,得新能源天下。”去年一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达68万辆,占全省产量的70%。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长三角只会搞制造,显然不止于此。


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才是长三角的核心,这两规模分别占到了全国1/2和1/3。


长三角没有华为,没有大疆这种面向C端的大科技企业,但是在芯片、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大飞机这些领域,竞争力极强。


为什么需要长三角这样一个超级城市群,是因为发展陆上交通和空天交通,打造环形高铁和机场群,才能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


经济学上有句话:成本控制和交易活跃度才是长期经济繁荣的核心。

现在的长三角产业,研发设计在上海,电池在无锡,薄膜在金华、电控电机在合肥,最后在苏州的整车厂里生产,拿到上海进行销售,这是一套完整的闭环。


这一套,拿到别的地方不行吗?当然不一样,上海周边长期以来就是出了名的制造业为主,这些地方相互之间距离近,成本低,效益高,这就是超级城市群的意义。


3


有一项数据值得大家重视,浙江2023年GDP增速6%,江苏、安徽5.8%,上海5.0%,大湾区的广东GDP增速只有4.8%。


问题来了,到底是广东发展慢了,还是长三角找到了狂飙秘笈?

当然都不是,广东作为全国GDP总量第一省,你总不能要求人家还要做增速的第一名吧。


但分项看,的确有问题。江苏,去年第二产业增速是7.1%,在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反观广东,二产增速仅3.7%,增速只有江苏的一半。二产是啥,是工业。说明广东的工业的确没法和江浙比,毕竟浙江的二产增速也高。


关键是,浙江传统上以商业大省著称,还不是以工业为主。提到浙江,都说老板多,温州小姨子被那谁带走的魔性声音曾响彻大江南北。


顶级都市圈,正在加速扩容 第3张图片


图:网络;侵删


浙江很重视制造业,2023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加14%。


去年,浙江还搞了“三个一号工程”,求发展、求改革和扩开放,通过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一揽子联动,激活第二、第三产业。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疫情那几年,浙江逆风行驶,工厂可没怎么停。


浙江在加速赶考,江苏在追赶广东,远一点的安徽则在加强融入。

历史上,安徽和江苏恰好相反,安徽重北轻南,以合肥为中心、以沿淮为重点、皖北带动皖南。直到1990年,安徽开始呼应浦东,迎接辐射。2018年,安徽被中央选中,划入长三角,从此一骥黑马出现。


经济上,承接江浙沪的产业转移,安徽成为了进步最快的“经济大省”,过去23年里,全省经济累计增长了15倍,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如今的安徽,不可往日而语。


4


虽然都在说长三角城市群各种好,但我这里不得不说说问题。


长三角城市群和其他城市间最大的问题是分工不明确,导致了惨烈的同门竞争。几乎每个城市都把加快工业发展当作本地经济的主要路径,各个区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大GDP总量,于是造成了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医药等行业上,产业高度相似。


你在做汽车零部件,我也做,最后效率低下,价格内卷。

不单是产业上如此,前几年为了弥补土地财政亏空,在城市建设上,长三角各城市管理层猛踩油门,比如南京提出要建城市综合体超50处,隔壁的杭州马上就规划要100个。最后结果就是发展质量不高,人均生产总值、地均生产总值效益低下。


要知道,长三角城市群面积仅次于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但GDP排倒数第二,人均差距更是巨大,人均GDP与五大湖城市群相差5倍,地均GDP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相差10倍。


很明显,虽然长三角超级城市群在全国来讲已经很牛了,但要打造成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群,还应沿着长江的喉咙,向外继续扩大开放,拥抱世界,而不是只盯着GDP总量,忽略了质量。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往远了看,发展长三角不是中央推着长三角向一体化发展,而是历史推着长三角必须走这条路。

眼下时局或许不尽人意,但改革必须持续进行,长三角作为全国的要塞,更要打破壁垒,做领头羊,积极走出去,这是历史的必然,就像1978年的改革开放那样,那是历史的选择!

规律不会迟到,常识不会迟到。
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新房不用怀疑,他们即将迎来最好的购买机会!属于核心资产的春天,来了!我们也会在香港、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多地进行实地考察,用事实、用数据帮助大家更新认知。


上一篇:实控人叶仙玉“出事”,殃及“果链”牛股水晶光电
下一篇:西班牙VS英格兰!西班牙6连胜却埋祸患,低调英格兰有望创造奇迹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1 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