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移民]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复制链接]
45768 0
elijah32 发表于 2019-8-3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我是小司。最近我看了一个亚非银行发布的《2019年全球财富迁移报告》。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第1张图片

2018年全球富豪拥有的总资产达到了204万亿美元,其中有10.8万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豪移民海外,而这10.8万富豪里中国大陆的富豪占了13.9%。
    2018中国移民海外富豪总人数1.5万,比前一年的1万增长50%。中国移民海外富豪人数排名第一,比位居第二的俄罗斯高出一倍。

1年的时间新增的富豪人数不会很多,富豪的财富状况变化不会很大,但选择移民的人数却陡增。

其实,早在中国银行和胡润联合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中我们便能预见这个事实。

这份《白皮书》中显示,在中国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人口中,14%的人已经移民海外,还有46%的富人正在计划或者办理移民的过程中。

中国富豪最青睐的移民国家分别是: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第2张图片

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1.顶级富豪避税

中国的很多顶级富豪都办理了离岸家族信托,通过这个信托基金去控制公司的股份。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信息能够保密、财产能够隔离,而且还能够避税。

像开曼群岛是避税者的天堂。

举个例子: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

上市主体BABA注册在开曼群岛。

马云持有阿里巴巴167,159,739股权益,占阿里总股份的6.4%。

而马云持有阿里的方式,除占其总持股的0.2%为个人持股外,其余99.8%都是通过海外实体持有的,比如离岸家族信托、海外慈善基金会、开曼控股公司,总价值超过1,700亿。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第3张图片

《中国经营报》报道:

2018年,至少20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新设立或将股权转让给离岸家族信托,其中15家系在港上市的国内企业,装入信托的股份市值约285亿美元(约2000亿RMB)。

马云、刘强东、孙宏斌、雷军等10位设立离岸家族信托的内地富豪,仅这10位,装入信托内的资产就有5,000亿。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第4张图片

我们国家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是国际上最高的个税率之一,不仅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也高于美国、加拿大等最受中国富人青睐的移民国。如果他们想少交税,除了逃税漏税这种违法行为之外,移民到低赋税率的国家或者拿第二护照,就成了他们避开高赋税的一种最佳选择。

比如,加勒比地区在最受青睐的移民流入国排名第五,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加勒比地区也是“避税天堂”,这些避税天堂的税负极低,有着便捷的金融服务设施。

2.为了孩子的教育

每个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重考试唯分数,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

相比之下,美英等国家的私立寄宿学校与高等学府的教育模式更吸引中国的富人,身边很多朋友是经历过孩子小升初的折磨后决定办理移民的。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什么有钱人都移民国外? 第5张图片

国外真就那么好?

当然国外的教育,确实比中国好,但其他方面真的就很好吗?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张维为有多年国外生活经验,一次演讲中他是这样解读移民这件事的。

以下是张教授演讲全文:

不久前,在上海某知名大学谈中国崛起与中国话语,一位年轻教师站了起来提问:“张老师,听完您的讲座,给人感觉好像中国人生活得都很幸福,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中国人要求移民,您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留在中国?”

下面不少人笑了,大概感到这是一个刁钻的问题。不过我也笑了,我告诉他:“您可问对人了,因为我认识的海外移民朋友太多了。”

我说:“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呢,因为对于移民海外的国人,我有一个粗粗的估计: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这个比例至少有70%!

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

我顺便告诉他:“如果你想移民美国,我给你支个招吧,我对纽约还算熟悉,你要从上海去纽约,不妨从浦东机场或者虹桥机场起飞,到纽瓦克机场降落,你可以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机场到第三世界的机场。如果你有胆量,我建议你还可以尝试一下在纽瓦克住一夜,看看晚上敢不敢出去散散步。”

我还告诉他一条额外的信息:纽瓦克有个医学院,一位曾经在那里学习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学院最发达的科目是枪伤科,因为那个地方时有火拼。

我们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把美国吹得天花乱坠,忽悠中国老百姓。但只要对美国真实状况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由“三个世界”组成的国家。

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那你的命运恐怕比在许多非洲国家好不了多少:吸毒、抢劫、街头火并等可能与你须臾不离,你的最大感受恐怕是失望和恐惧。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像不少中国留学生那样,进入了美国的普通中产阶级,但从过去20来年的情况看,情形也不妙,你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些年来,你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吗?你拥有的资产增值了吗?你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信心吗?恐怕给否定回答的将不是少数,说不定你还会像许多美国人一样,质疑“美国梦”风光不再的原因,甚至同情“占领华尔街”运动。

当然,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进了美国的第一世界,我也祝贺你,不过这种成功的概率比你在中国成功的概率可能要低很多。

其实,过去30来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假如你生活在中国,你的财富可能已经增加三五倍了;假如你移民去了美国,你的收入可能走了下坡路,你的财富也可能因为赶上了金融危机而缩水四分之一,今天要衣锦还乡都不容易了。

错过了中国迅速崛起的伟大时代和机遇,又赶上了西方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都是许多海外华人的心头之痛,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在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势头和规模崛起,多数人的财富在迅速增长,当然这个过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而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过去的 20来年里,多数人的财富没有增加,而是减少。

美国是否可能扭转其总体的颓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推动实质性的改革。世界在巨变,中国进步快,美国退步也快,一进一退,双方的差距就缩小了,不少领域双方的情况已开始逆转。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赶上,甚至超越西方。

我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去过无数次美国,走访了所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印象中,西方成了“发达国家”的同义词,但我在西方国家走得越多,我就越感到西方国家内部差异巨大,“发达国家不发达”的情况比比皆是,发达国家内部的“第三世界化”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2008年访问上海、北京、大连后的感叹:“相比之下,纽约更像第三世界”,这种感受是真实的。

美国所有的大城市内部都有庞大的第三世界街区,外人一般不敢涉足。法国大中城市的城郊接合部、马赛市的大片城区、意大利从那不勒斯开始的南部多数地方等等,都给人一种第三世界的感觉。

最近几年,美国自然灾害比往年多,由于基础设施严重失修,许多地方出现“逢灾必停电”的状况,成百上千万户的居民深受其害。

美国前能源部长比尔·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惊呼“美国的电力系统还停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近十年来鲜有进步,各地电网各自为政导致了效率低下、抗灾能力差”,他说“中国是美国学习的榜样”,希望美国能像中国一样大规模地投资改造自己的各种基础设施。

1100千伏特高压,所有的机器设备,只有中国生产,别的国家都没有生产,他们没有这种技术也没有这种设备。

我们的高压交流电,是全世界的标准电压,主导36项标准,在美国,整个电力系统都是讲中文的,因为美国人不会建,中国人给他们建的。

西方世界的“第三世界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法国 2003年一场热浪袭来就导致 1万多老人非正常死亡;每个新年之夜法国都有上千辆汽车被无业人员烧毁;首都巴黎的治安也每况愈下。

这些年当地华人甚至说:“巴黎只有两种华人:一种是已经被抢过的,一种是将要被抢的”;

意大利一位前领导人曾亲口对我说:“我向中国总理建议过,由中国公司出资来收购意大利航空公司和罗马机场,让中国人来管。”我自己也对希腊学者说过,希腊政府的治理水准确实不高,如果从中国派个团队,可以治理得更好。

今天国内一些人还天天在贬低自己的国家,开口闭口西方如何,对于真正了解西方的人,着实有点贻笑大方。其实西方也好,中国也好,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今天的中国人对西方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而是要平视,唯有平视才能把自己和对方都看得比较清楚、比较准确,才不会被别人随便忽悠。

国内流传了一种说法:西方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是“好脏好乱好热闹”,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多数中国人的确害怕寂寞,喜欢热闹,所以即使有“好山好水”,时间长了也寂寞难耐。但这个说法只是看到了西方“好山好水”的一面,没有看到西方“好脏好乱”的一面。

我讲的西方内部的“第三世界化”,其主要特征就是脏、乱、差,还要加上吸毒泛滥与各种犯罪情况频发。同样,中国确实有“好脏好乱”的一面,但中国壮丽秀美的大好河山还在,“好山好水”的地方也非常之多。

尽管中国也像西方历史上一样,为自己的工业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但中国模式总体上的纠错能力比西方模式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引领世界的新能源革命,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由过去解决温饱的“雪中送炭”阶段进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的“锦上添花”阶段。通过不断努力,中国“好脏好乱好热闹”一定会转变为“好山好水好精彩”,古人说的由“乱”到“治”也包含了这层道理。

还是回到移民的话题吧。

随着中国的崛起,移民问题将越来越去政治化,变成钱钟书所说的“围城”现象,即“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换一种方式生活早已是全球化后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必做过多的政治解读。

此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任何一个谣言都可能忽悠一大批不明真相的人,一个“去伊拉克可以发财”的谣言,大概可以让 10万人上当,一个“去阿富汗可以发财”的谣言,大概可以再忽悠 10万人。

这些年,中国“公知”编撰的美丽动听的美国故事早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难怪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优厚的社会福利”,对美国的资金监管、税收、遗产继承等均毫不知情,直到移民美国后才恍然大悟,但悔之晚矣。

中国人口基数大,移民的比例迄今为止仍然非常之小。以我自己的观察,即使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而移民欧美的所谓中产阶层人士,绝大多数都把自己的根留在国内,包括自己的企业和资产等,因为他们也了解至少今后的二三十年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

每年流入中国的资金也远远超过流出的资金,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从 2009年的2万亿美元一跃到2014年6月的3.99万亿美元,远远领先世界外汇储备第二大国日本的1.28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32%)。

留学人员回国已成潮流

2012年当年留学回国人员已达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70%左右,形成了“史上最大的回国潮”。

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从中长期的战略视角来看,适度规模的移民其实对中国的利远远大于弊。世界上最具有移民倾向的肯定不是中国人,而可能是盎格鲁 –撒克逊人,也就是英、美的主要族群,过去三个世纪中他们移民到了全世界。

但回头一看,效果不错,英国的影响力随其移民和语言也扩散到全世界,使英国至今享受着远超其国力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大陆过去 30多年如此大规模的留学生现象。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到2013年为止,留学生人数加在一起共305.86万人,其中72.83%学成后回国发展。假设中国移民的人数能达到留学生一样的人数,那也才300来万人,即使再增加两倍,也就是900多万,少于我们一个苏州市的人口。

这些人以后回来也好,长期待在海外也好,保留中国籍也好,加入外国籍也好,对中国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的利益已经覆盖全球。

如果有一批人愿意克服重重困难,在海外安营扎寨,并最终加入到推动中外关系的事业中来,海内外华人一起推动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这才是真正蔚为壮观的前景。

我在《中国触动》一书中曾提及,有媒体问我,你是不是认为中国已经比欧美好了,我说,我没有说过欧美比中国好,也没有说过中国比欧美好,因为这样的比较太笼统、太简单。

如果你看重的是官方汇率计算出来的人均GDP,那么非洲的赤道几内亚都比中国好,但它首都一半居民连自来水都没有。

如果你像大部分国人一样,认为只有拥有房产才有幸福感,那么中国比瑞士要好得多,瑞士住房自有率只有中国的一半。

如果你喜欢社会治安好的地方,那中国比美国好无数倍。

如果你喜欢吃西餐,那么法国更好。如果仅从有品质的生活角度来说,一个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中国人生活在上海或者海南应该比生活在纽约或伦敦自在和舒服得多。

对于一个仍在奋斗的年轻人,中国能够提供的发展机遇也远远多于西方。

中国崛起的广度和力度及其所提供的大量发展机遇,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够亲历、参与和见证这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当属真正的幸运者。

(本文综编自陈思进、观察者网、Amy姐的跨境金融圈等 )

作者:司书甲

来源:小司聊理财

小司聊理财是清华学霸司书甲创办的财经自媒体。说人话,聊财经,用通俗化的语言为大家解读宏观经济政策、房产、保险、基金等财经领域的知识。小司的使命是让大家能挣钱,会省钱。


上一篇:实拍揭秘!入籍新加坡后,中国家长最担心这件事
下一篇:英国留学必看的五大高薪专业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7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