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电影《误杀2》好看吗?

[复制链接]
9441 19
bisgoooon 发表于 2021-12-26 19:20:1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误杀2》如果不叫这个名字,票房可能会增加5亿
《误杀2》好看吗?
其实,相当好看!
故事的完整度、演员的表现、不俗的摄影、优质的配乐、娴熟的剪辑、恰当的情感宣泄......无不彰显了《误杀2》是一部相当优质的影片,绝对值得一看。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1张图片
但是,《误杀2》的口碑却不够好,甚至是非常差,这又是为什么?
答曰:成也“误杀”,败也“误杀”,错在蹭错了IP。
两年前,《误杀》作为超级黑马,成为那年贺岁档最大赢家。不仅让翻拍片类型完成了大翻身,还直接捧红了肖央,让他终于找到了角色定位,人设终于确定了下来。
《误杀》作为犯罪悬疑片,通过精妙的悬疑设定,让整个故事反转反转再反转,最终将酝酿的情绪在高潮之中喷薄出来,让这部影片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也成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2张图片
于是,《误杀2》在立项并投入拍摄之后,大众就自然而然地携带了“误杀”的情绪,满怀了期待。
都以为可以看到一部正经的续集,或者是一部在犯罪悬疑的设定上能牛掰的影片。
结果,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兴冲冲冲进电影院的影迷发现:特么这个《误杀2》货不对板!说好的续集呢?说好的李维杰去哪里了呢?
原作的原作《较量》都已经出了《较量2》啊。怎么《误杀》就没有去买《较量2》的版权,好好改编成《误杀2》呢?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3张图片
结果发现《误杀2》放着现成的题材不用,而是另起灶炉,买的版权是好莱坞出品的《迫在眉睫》。
可是,好莱坞的《迫在眉睫》与印度的《瞒天误杀记》压根就是毫无牵连,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作品。非要将这两部电影,生硬地捏在同一部“误杀”的IP之下,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不可承受之重。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4张图片
《误杀2》的编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迫在眉睫》进行了大手术,掐头去尾,只保留了中间的过程。而且对主角的身份进行了改编,由蓝领工人变成了电影编剧,看起来与第一部里主角影迷的身份似乎有点关系。而且,这一部的编导们还再三强调故事核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悲伤的父亲冒死也要挽救自己孩子的故事。
可是,观众并不管这些,他们不仅要“核”,更想要的还是第一部里漂亮的“壳”,要的就是那种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爽朗劲,还有双方针锋相对的尖锐冲突。这些,《误杀2》都并不足够。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5张图片
还有,就是原版的《迫在眉睫》其实也存在先天不足。
《迫在眉睫》作为一部犯罪片,在故事过程中存在一个双雄对决的局面,就是丹泽尔·华盛顿与罗伯特·杜瓦尔两大老牌奥斯卡影帝的正面冲撞,两个人看似相互对立,一绑匪一警察,但实际上他们最终联手揭开了美国医保制度的黑幕,双双成为了英雄。丹泽尔·华盛顿与罗伯特·杜瓦尔的表现都很不错,值得关注。
但是,这种精彩的双雄对决的故事对于中国来说相对较少,对于好莱坞来说,此类的影片并不少。《迫在眉睫》上映于2002年,早在1998年就有一部《王牌对王牌》,由塞缪尔·杰克逊与凯文·史派西联合主演,同样一绑匪一警察在同一栋建筑内外尖峰对决,其精彩程度,抓人的细节,比《迫在眉睫》表现的更好。而且,最终也是揭开了一大桩政治黑幕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6张图片
《迫在眉睫》相对于《王牌对王牌》来说,新鲜度并不足。而且《王牌对王牌》更具戏剧性,更刺激,更好看。好在,《迫在眉睫》的现实性更强一些,甚至推动了美国的医保制度的改革,奥巴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推进,终于让《迫在眉睫》里丹泽尔·华盛顿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题外的因素,推高了《迫在眉睫》的名声,有些虚高了。
到了《误杀2》,就只是借壳,只是一部娱乐性的商业作品,它没指望自己能改变什么,更不是《我不是药神》那样的现实类型。
所以说,《误杀2》只是借用了《迫在眉睫》的故事,然后硬往“误杀”的壳里装。结果,没有装好,观众并不买账。
对于编导来说,就是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将自己埋了进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7张图片
抛开外壳来说,《误杀2》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对是一部精彩刺激的优质商业制作。
要去看这部电影,千万要抛弃《误杀》带来的引导,一定要怀着去看一部新电影的意愿去看才好。一旦陷入《误杀》的情绪之中,几乎会百分百感到智商受到了侮辱,没有看到与《误杀》有太多相似之处。
老板陈思诚无疑是想借鉴“唐探宇宙”的打法,一集讲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可是《误杀2》走的更远了一点,起码“唐探宇宙”里的双主角秦风与唐仁保持了不变,这部新作里连主角都变了。
看起来是想学《窃听风云》的路线,主创保持原有框架,然后每一集都是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故事。可是,《窃听风云》里也是保持了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组合没变,主演古天乐、刘青云、吴彦祖三人组也没有变。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8张图片
如果《误杀2》的导演依旧是柯汶利,主演依旧是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可能效果会好一些。但是,《误杀2》导演变成了戴墨,主演除了肖央、姜皓文外,其他人员都变了,剔除了谭卓、陈冲,新加入了任达华、文咏珊、陈雨锶、宋洋、李治廷。这样,对于第一部的影迷来说,变化实在太大了。
在IP的延续上,先天不足太多了。这样子,无论怎么在细节上往《误杀》上进行靠拢,都无法满足影迷的观影期待了。
所以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处于了极为不利的地步。只是,主创们自己意识不到,还以为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将裂缝进行弥补,可以作为完美对接。
可是,硬捏的瓜不甜。不是双胞胎的两个人,无论你怎么化妆,总是不像的。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9张图片
《误杀2》,算是为翻拍片宇宙的打造,提了一个血淋淋的醒。
其实,《情圣2》相比《情圣》,也是翻拍于不同的影片,硬凑“情圣”宇宙,《情圣2》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作为极少数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可以说当初如果按时放映了,一定可以有不错的票房。可惜,因为吴秀波的突然社死,害了这部影片再也没能上映。也因此,“情圣宇宙”没能成为翻拍片拼凑宇宙的验证品,直到《误杀2》上映,才完了验证,可惜是一个哑炮。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10张图片
好吧,本想好好夸下《误杀2》的,写着写着成了《误杀2》遭遇滑铁卢的根由了。
好话干脆就不多说了,还是结合下标题算了:如果没有用《误杀2》这个片名,我相信《误杀2》的票房还可以再多5亿。这就算是我对这部影片最大的夸奖了。

电影《误杀2》好看吗? 第1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陈一笔:美国啤酒花供应商在比利时建立新的欧洲营运中心 ...
下一篇:华盛顿特区究竟算什么建设风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我是毛杰 发表于 2021-12-26 19:20:19 | 只看该作者
 
《误杀2》如果不叫这个名字,票房可能会增加5亿
《误杀2》好看吗?
其实,相当好看!
故事的完整度、演员的表现、不俗的摄影、优质的配乐、娴熟的剪辑、恰当的情感宣泄......无不彰显了《误杀2》是一部相当优质的影片,绝对值得一看。

 第23张图片
但是,《误杀2》的口碑却不够好,甚至是非常差,这又是为什么?
答曰:成也“误杀”,败也“误杀”,错在蹭错了IP。
两年前,《误杀》作为超级黑马,成为那年贺岁档最大赢家。不仅让翻拍片类型完成了大翻身,还直接捧红了肖央,让他终于找到了角色定位,人设终于确定了下来。
《误杀》作为犯罪悬疑片,通过精妙的悬疑设定,让整个故事反转反转再反转,最终将酝酿的情绪在高潮之中喷薄出来,让这部影片成为了大众热议的话题,也成了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第24张图片
于是,《误杀2》在立项并投入拍摄之后,大众就自然而然地携带了“误杀”的情绪,满怀了期待。
都以为可以看到一部正经的续集,或者是一部在犯罪悬疑的设定上能牛掰的影片。
结果,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兴冲冲冲进电影院的影迷发现:特么这个《误杀2》货不对板!说好的续集呢?说好的李维杰去哪里了呢?
原作的原作《较量》都已经出了《较量2》啊。怎么《误杀》就没有去买《较量2》的版权,好好改编成《误杀2》呢?

 第25张图片
结果发现《误杀2》放着现成的题材不用,而是另起灶炉,买的版权是好莱坞出品的《迫在眉睫》。
可是,好莱坞的《迫在眉睫》与印度的《瞒天误杀记》压根就是毫无牵连,没有任何关联性的作品。非要将这两部电影,生硬地捏在同一部“误杀”的IP之下,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不可承受之重。

 第26张图片
《误杀2》的编导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迫在眉睫》进行了大手术,掐头去尾,只保留了中间的过程。而且对主角的身份进行了改编,由蓝领工人变成了电影编剧,看起来与第一部里主角影迷的身份似乎有点关系。而且,这一部的编导们还再三强调故事核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悲伤的父亲冒死也要挽救自己孩子的故事。
可是,观众并不管这些,他们不仅要“核”,更想要的还是第一部里漂亮的“壳”,要的就是那种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爽朗劲,还有双方针锋相对的尖锐冲突。这些,《误杀2》都并不足够。

 第27张图片
还有,就是原版的《迫在眉睫》其实也存在先天不足。
《迫在眉睫》作为一部犯罪片,在故事过程中存在一个双雄对决的局面,就是丹泽尔·华盛顿与罗伯特·杜瓦尔两大老牌奥斯卡影帝的正面冲撞,两个人看似相互对立,一绑匪一警察,但实际上他们最终联手揭开了美国医保制度的黑幕,双双成为了英雄。丹泽尔·华盛顿与罗伯特·杜瓦尔的表现都很不错,值得关注。
但是,这种精彩的双雄对决的故事对于中国来说相对较少,对于好莱坞来说,此类的影片并不少。《迫在眉睫》上映于2002年,早在1998年就有一部《王牌对王牌》,由塞缪尔·杰克逊与凯文·史派西联合主演,同样一绑匪一警察在同一栋建筑内外尖峰对决,其精彩程度,抓人的细节,比《迫在眉睫》表现的更好。而且,最终也是揭开了一大桩政治黑幕

 第28张图片
《迫在眉睫》相对于《王牌对王牌》来说,新鲜度并不足。而且《王牌对王牌》更具戏剧性,更刺激,更好看。好在,《迫在眉睫》的现实性更强一些,甚至推动了美国的医保制度的改革,奥巴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地推进,终于让《迫在眉睫》里丹泽尔·华盛顿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题外的因素,推高了《迫在眉睫》的名声,有些虚高了。
到了《误杀2》,就只是借壳,只是一部娱乐性的商业作品,它没指望自己能改变什么,更不是《我不是药神》那样的现实类型。
所以说,《误杀2》只是借用了《迫在眉睫》的故事,然后硬往“误杀”的壳里装。结果,没有装好,观众并不买账。
对于编导来说,就是自己挖了一个坑,然后将自己埋了进去。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第29张图片
抛开外壳来说,《误杀2》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对是一部精彩刺激的优质商业制作。
要去看这部电影,千万要抛弃《误杀》带来的引导,一定要怀着去看一部新电影的意愿去看才好。一旦陷入《误杀》的情绪之中,几乎会百分百感到智商受到了侮辱,没有看到与《误杀》有太多相似之处。
老板陈思诚无疑是想借鉴“唐探宇宙”的打法,一集讲一个故事,故事之间并没有太大关系。可是《误杀2》走的更远了一点,起码“唐探宇宙”里的双主角秦风与唐仁保持了不变,这部新作里连主角都变了。
看起来是想学《窃听风云》的路线,主创保持原有框架,然后每一集都是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故事。可是,《窃听风云》里也是保持了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组合没变,主演古天乐、刘青云、吴彦祖三人组也没有变。

 第30张图片
如果《误杀2》的导演依旧是柯汶利,主演依旧是肖央、谭卓、陈冲、姜皓文,可能效果会好一些。但是,《误杀2》导演变成了戴墨,主演除了肖央、姜皓文外,其他人员都变了,剔除了谭卓、陈冲,新加入了任达华、文咏珊、陈雨锶、宋洋、李治廷。这样,对于第一部的影迷来说,变化实在太大了。
在IP的延续上,先天不足太多了。这样子,无论怎么在细节上往《误杀》上进行靠拢,都无法满足影迷的观影期待了。
所以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处于了极为不利的地步。只是,主创们自己意识不到,还以为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将裂缝进行弥补,可以作为完美对接。
可是,硬捏的瓜不甜。不是双胞胎的两个人,无论你怎么化妆,总是不像的。


 第31张图片
《误杀2》,算是为翻拍片宇宙的打造,提了一个血淋淋的醒。
其实,《情圣2》相比《情圣》,也是翻拍于不同的影片,硬凑“情圣”宇宙,《情圣2》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作为极少数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可以说当初如果按时放映了,一定可以有不错的票房。可惜,因为吴秀波的突然社死,害了这部影片再也没能上映。也因此,“情圣宇宙”没能成为翻拍片拼凑宇宙的验证品,直到《误杀2》上映,才完了验证,可惜是一个哑炮。

 第32张图片
好吧,本想好好夸下《误杀2》的,写着写着成了《误杀2》遭遇滑铁卢的根由了。
好话干脆就不多说了,还是结合下标题算了:如果没有用《误杀2》这个片名,我相信《误杀2》的票房还可以再多5亿。这就算是我对这部影片最大的夸奖了。

 第33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scarlet啡儿 发表于 2021-12-26 19:20:47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第一时间去看的,电影看完我个人觉得非常好看
但是后来看到很多影评都说电影怎么怎么不行,怎么怎么不好看
后来我在想,如果以《误杀1》为视角去看2,确实和1的故事形式结构都不一样,那这样来看确实不是一个系列的续作
但是就误杀2本身来看,个人觉得已经非常好看了甚至认为是最近上映的所有电影里最好看的,不要以看悬疑剧的心态去看就可以了。

 第45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a惠爷 发表于 2021-12-26 19:21:35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我自己最觉得出戏的是医院里被绑架的那些人,中间明明是有很多把绑匪制服的机会的,但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坚决地和绑匪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虽然说这个爸爸的经历很值得同情,但毕竟是个拿着枪的危险分子,我觉得毕竟还是安全第一,同情的力量还没那么强大。
肖央一个人,又是打电话又是查案的,一个人的控制力并不是那么强的。
中间部分,剧情的节奏也有点拖沓,影响了观感。有些线索和梗,好像和故事的走势并不那么契合。
文咏珊饰演的母亲,看见微博上在吹她的眼神戏啥的,但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女性角色很符号化,对剧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推动作用。
还有那个女记者的形象,是创作方着力打造的。欲扬先抑,试图给人惊喜、反转,表现她的多个层面,但这个角色仍然不怎么讨人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benb 发表于 2021-12-26 19:21:53 | 只看该作者
 
1.当你看过了一千部电影,你就知道这部电影有多烂。
2.它其实是部喜剧片,看到最后我一度认为是献礼父亲节的影片。
3.因为心脏太大,负担不了!然后再换一个成人心脏!你逗我呢!编个心脏病都不能看看书吗?
4.看病的医院与儿子住院的地,不是同一个地方吗?你这楼里没楼梯吗?送心脏换黑车,送同一个医院?我直接用救护车送不行?
4.特警单枪匹马钻通风管道,啪,被机器人吓摔了。你这是瞧不起我我我我特警的专业水平。
5.你在这跟劫匪谈判,你不疏散群众?搁一大堆记者和群众跟你闹矛盾。你这能不能专业些。
6.当我看到电压箱、消防栓、柏油马路,我就知道在广东取的景了。
7.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一充分揭露了特权阶层与平民阶级矛盾。您可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大鹏和小鸟 发表于 2021-12-26 19:22:28 | 只看该作者
 
知道在电影院看着看着电影突然要“嚎啕大哭”但强忍住的感觉吗?
原本电影院里一开始还不时爆发笑声,但突然鸦雀无声,有人开始哽咽,有人开始小声抽泣,有人默默流泪……这种情况你经历过几次?
电影结束后,大部分人都眼泪汪汪的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原本计划一起看完电影唱K的朋友跟你说心情难以平复,不想唱了……你经历过吗?

我是看完《误杀2》,经历过的这些事!这么多年了!即便是看《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也没经历过这样的状态!
恐怕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我说这些你们不一定真正理解!
不想剧透!就想告诉要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准备好足够的纸巾!放平心态!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是我庸人自扰吗 发表于 2021-12-26 19:22:44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影迷:“毫无新意,反转生硬,比第一部差远了,跟「误杀」有关系么?不是陈监制的水平“
中肯影迷:“父爱内核积攒强韧爆发力,聚焦黑暗交易的社会切面,放大反抗强权的沉痛意识,影像风格沉稳干练,好片”
电影工作者:“社会层级矛盾的尖锐议题,放到远在泰国的华人聚集区,无限放大想象空间”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还是金句频出的台词,放上几句(大意),基本就能摸到这部电影的表达了: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
2. 爸爸没有什么能够给你,只有,一颗心脏
3. ——“爸爸,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就不亮了”
   ——“因为它们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中才会发光
4. 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看完这些,你应该能感受到这部影片带给人的那种无力感,一种无论怎样设法冲出囚笼,却只能以献身为代价,去搏取正义的,小人物的惨痛。
习惯了陈思诚风格电影的人,或许会在观影中途感到意外:说好的反转呢?我买票来,不就是为了看这个的么?
他以往电影的反转,对我而言,原本也没有多大的记忆点,大部分都是裹了半天,最后费力踢出一脚的那种造作。
回到这部《误杀2》,就是在上部的落脚点上进行深挖了。很明确,这个系列要走的是血淋淋的现实批判路线,而一切的花招巧活,也是要为最终烘托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内核而服务的。
如果说,《误杀》系列第一部是用亲情题材作为情节戏剧性反转的“幌子”,那么这部,推理情节彻底为作品的内核服务。这是电影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
片中最大的反转,恰恰也最能体现父亲林日朗深挖到底、奋不顾死的决心,无论真相多么黑暗,都要紧咬不放,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最爱的儿子。巨大的黑云笼罩在众人头上,全景式的阴谋博弈轰然展开,剧情滑入更黑暗的深渊。这个意义上看,这个反转是成功的。
得益于演员入木三分的群像演技,增添了厚实感,也令风格化的升格和特写镜头得以发挥神力,让整体戏剧更为扎实。
缺点还是有的,主要在情节的编排上。父亲的铤而走险,还是缺乏更多心理过程的支撑,由和善到极端,中间部分的缺失,让观众很难填补共情。
也不用较真翻拍与否的事了,能拍这个题目,说明制片组还是有选片眼光,毋需多操心,按照正负原则,凭陈思诚的灵光头脑,下一部或许就能取长补短,做出色香味俱佳的成熟商业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释怀雪雪 发表于 2021-12-26 19:23:01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昨天跟我闺蜜去看的,她在我旁边看的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全程毫无波澜,甚至想上个厕所,一度怀疑我是不是过于冷血
首先,我是冲着第一部去看的,结果看完除了父爱还有肖央貌似没有半毛钱关系
剧情可以当个亲情片看,悬疑完全没体现出来,人物角色不饱满,除了肖央人物塑造用了点心,其他人真的嗯……一言难尽,故事不错,但是表现手法包括叙事太平,一上来就全盘托出,就为了渲染父爱?
他老婆在我眼里完全就是个不需要存在的人,没有任何推动故事发展,还有那个小朋友,演技不太行啊,还得多练练,最后葬礼的那个特写,小朋友一脸我是谁,我在干嘛
剧情bug太多了,如果只是作为一部亲情片完全OK,比如说破案不是靠警察,而是靠记者,还是靠记者偷偷溜进去看资料,就有点莫名其妙
再一个,林日郎为了查幕后主使,居然是胡编了一个卫生局局长,最后还就死了……
最后打的那个电话,这是什么牌子的手机,铃声比大喇叭还好使,而且作为最后的大BOSS,为什么不接也不挂,最后竟然有一丝忏悔?还帮助他演戏,那之前为了自保杀卫生局局长做甚?
而且楼下那么大动静,医生居然还能心无旁骛在里面做手术?我没了解过医院手术室啊,有医院的朋友可以告诉我一下是不是那么静音
再说为什么周围有那么多围观群众,又是下雨又是大晚上,还有枪杀挟持,咋那么淡定
故事发生在泰国,为什么媒体报道不是讲泰文?
里面的人也是讲中文,另外那个孕妇出来的时候一脸感激涕零说他是好人不尴尬吗,还是用蹩脚的中文,明明他是泰国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躲藏黑夜 发表于 2021-12-26 19:23:55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观看肖央的电影就会又一次被他的演技所征服。2021年终大戏误杀2戏真的太重了。事件进入的太快了,过去发生的故事随着枪响后的回忆展开,故事的发展也从这枪响的一刻起从未停下。电影的节奏太快了,把观众的心像放在洗衣机里面翻卷震荡,观影结束后也迟迟不能出戏。父爱情深,正邪对抗,戏中戏,局中局,紧张悬疑,激烈枪战,劫持犯罪,诸多紧张刺激的最能拿捏住观众的元素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产生年度票房热门误杀2。

 第47张图片
这个世界原本是很宁静的,肖央在医院的一声枪响打破这一切,他不是平白无故,也不是穷途末路,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定有原因将他逼上这条绝路。这是一场生与死与时间赛跑的迷局,肖央在破局,警察任达华在破局,媒体记者李安琪也在破局。为生命,为正义,为真相。可是在故事线的发展如同高铁列车般穿梭时,一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就如同航母掉头重新布置整个电影的节奏。

 第48张图片
你体会过生活置你于死地的感觉吗?生活会很困难,但不会置你于死地,置你于死地的是那些人。他们高高在上权势滔天,普通百姓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一辈子也无法到达那高度,也能被随意地踩死。普通百姓的生命意义根本不值一提,正义是用牺牲的生命换来的。可是总有人因不公抗争,整部影片的多数人物都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他们也许平平无奇甚至胆小懦弱,但在关键时刻总能为正义站出来呐喊助威。这群人突破着层层阻力探寻公正的真相,可是到最后呢。换来的也只有一个沉默的真相,肖央拿着枪从电梯内走出,阴暗的白光与红光相交织,当目睹市长的儿子在手术室里的一刻,市长出现在他的身后,所有的积怨与奋斗,都在下一刻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对生命的拯救。正因为肖央是善良的,在自己生死攸关的决定,也不想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生命,这种真诚就如同李思琪对待真相,任达华对待每一个公理。他们都在凭借一己之力抵抗着邪恶与死亡。虽然说死在阴暗处的人们太多了,那些已死之人永远都救不回来,每一个人也同样会面对着死亡,人终有一死,可怕的不是死亡,是没有为自己的生命而奋斗。所以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父亲,不是他用多极端的方式解决这一切,而是他想着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第49张图片
父爱如山伟大,这是与社会阴暗问题相平等的电影两大主题之一。父亲在这种绝境下,是愿意将自己的生命送给孩子的,以命换命,这样的结局是每一位观众都没有想到的。我们认为肖央会杀掉市长,杀掉秘书,杀掉所有邪恶的人,但却让他们与自己一同演完这部戏,用自己的生命为整部戏画上了句号,这也是整盘棋局中最高明的一手。一位编剧的智力是无穷的,如同iMax特别版海报笔下人生所传递的:他就是在像写剧本一般写完自己最后的人生。一位父亲可能给不了孩子什么,现在能给的也只有这颗心脏了。我不会消失,我会随着这颗心脏的跳动,一刻都不离开你们。想我的时候听听这颗心脏的声音,都是我在说:爱你。

 第50张图片
孩子接下来的人生是父亲用命换的,就如心脏的移植,生命也在接力。或许很多人看完会感觉深深的无力感,结局虽然看似圆满,但终究是个悲剧。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故事的两大主题似乎都包含在结尾爸爸的信中:无论是谁做错事就要受罚,有些事情也许永远都不会改变,但这不意味着你必须要随波逐流。有的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你要相信生活永远是充满希望的,哪怕是最微弱的一束光也象征着清晨马上就要到来。也像是那些萤火虫光亮太微小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见。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可以忠于自己,或许我们会掉入生活的陷阱,但只需要发好自己的光。

 第51张图片
猫眼评论中有一位观众的心脏也是另一个人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她当时的泪流满面,但是我在他的文字中体会到了他对那个生命的敬畏与真诚,他伴随着他身体里心脏的跳动看完整部电影,我们能够想象给予一个人第二次生命的人是如此的伟大。

 第52张图片
最后用学习的眼光看待一下这部电影,许多试听语言的手法的结合,是教科书级的慢镜头特写,无数的光影堆叠,运镜与节奏相统一,一部紧张的交响曲就此谱写。剧本的创作上也是非常完整的,戏里戏外都是故事,医院里面的人有故事,外面的人也在为真相所探寻无数个个体故事堆积在一起,形成整部电影的价值观与思想传递。故事就这样变得有张力,血肉饱满。因此,剧本强度是支撑一部影片沉浸式观感体验的关键所在。误杀2与误杀1是没有关系的,误杀系列电影好像一直在对我们诉说着这个世界的苦难与黑暗,这也是此次故事发生在泰国的原因,但其背后的真实事例恐怕在哪里都不太少。

 第53张图片
说来也奇妙,影片结尾一群经历生死的人质为劫匪致哀思,肖央真的是一个做错事的好人,这是对正义的包容,如此和谐美妙。
肖央在戏里戏外同样都被认可,期待下一个误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oiyryw 发表于 2021-12-26 19:24:46 | 只看该作者
 
趁着知乎不能评论回复疯狂水文案,这营销真是让人恶心。烂片就是烂片,别水文案水推广了。真是浪费第一部的感情和两小时的时间,电影看的煎熬和离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