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复制链接]
72123 0
小受来找你 发表于 2022-4-27 19:09:1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编者按】
许久以后,谈起2022年的上海春天,你会想起什么?
封控、核酸、囤菜、居家办公……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原本的“日常”,也让一些“非常”成为“寻常”。
对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你我而言,这注定是段百感交集、不能忘却的日子。有人失去、有人伤痛、有人挺身而出,还有更多人默默守护。
奔忙的日与夜中,我们发现并记录了一些面孔:他们是社区干部、外卖骑手、一线医护、友善的邻居、小区志愿者、感染新冠的人……
如今,站在春天的尾巴,距离社会面清零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再度回访。
感谢他们的坚定与勇气,让这个春天没有缺席。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1张图片
制图 王璐瑶
疫情期间,想联系到一个居委书记并不容易。
在上海市虹口区,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把居委办公电话和个人手机号码张贴在各个楼栋的电梯间,他告诉居民,“有事情就打我电话,肯定会出现打不通的情况,没事,不要不好意思,打不通你就继续打。”
4月4日,在刘苗每天接听的数不清的来电中,他和一位医务工作者通话时说着说着就哭了。医务人员急切想返岗,而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刘苗必须细细了解并说明所有情况,两人的对话叫人心疼。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2张图片
刘苗在进行每日记录。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20多天过去了,澎湃新闻记者回访刘苗,听他讲讲社区里发生的事。从防疫初期的紧张慌乱,到现在邻里间互助鼓劲,配药就医、物资问题逐步解决,新生力量加入志愿服务,一些美好的改变正在社区里发生。
以下是刘苗的讲述:
爱心物资在楼栋间流动
3月8日晚上,一个楼栋出现密接,我们7位居委工作人员就进入了战斗。4月1日,小区整体封闭管理、足不出户后,很多工作都在不断完善。从筛查阳性和密接人员,恢复保供物资,再到对各楼层全面消杀,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很多居民的支持。
疫情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居民有过抱怨和不理解,最后又通过共同的力量化解了。
比如生活物资,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除了米面粮油、蔬菜肉类,有的需要油盐酱醋、餐巾纸,还有的需要药物、尿不湿、奶粉,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初期备货的确不足。政府物资只能抓主要方面,这时就需要邻里间的互相帮助。
在二号楼,有些租客平时不开锅,收到政府保供菜也没法做饭,就在楼组群里喊话,很多居民主动站出来,说我家有多余的锅、有菜刀、还有几双筷子。这些租户以年轻人为主,得到帮助后,每次都很积极参与楼组的志愿活动。
还有些居民药物没了,配药可能没有那么及时。初期,我通过楼组志愿者咨询,有没有人使用某种类型的药,现在基本是公开求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胰岛素,很多居民缺乏,大家在群里沟通后,谁家有可以拿出来临时应急。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3张图片
香港丽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苗一边核查信息,一边接听电话。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我们居委会也得到过居民帮助。当时办公物资储备不足,打印公告需要大量A4纸,有居民家里小孩上网课储备了很多,就主动捐赠了部分A4纸。这种事情很多,来往之间,居民和居委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就在采访前(4月25日22时许),我还在解决物资。二号楼有人在群里说没东西吃,我了解情况后就在群里发消息,很快就有居民联系我。一小时左右,我收到了4盒鸡蛋、30个土豆、3袋大米、9把挂面,就拿着袋子上楼收,全部汇总后放在楼栋大厅,通过群公告告知大家,有需要的自取。居民偶尔会发发牢骚,但只要他把困难说出来,我们都会尽力解决,1000多户居民只要有一二十户捐点东西,就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至少能解燃眉之急。
每个楼栋的大厅也设置了爱心交换箱,志愿者每天消杀,很多家庭把多余的物资放在箱子里,供给楼里有需要的人。我每天晚上12点扫楼,7座楼13个大厅,小区里有些流浪,我会把快递往大厅里挪一挪,在群里通知居民及时取走,每次我都发现箱子里有些东西,即便今天用完了,明天一定会有人放入新东西,哪怕是一包纸巾。我每次看到都很感动。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4张图片
刘苗和社区居民打招呼
老少轮番上阵当志愿者
疫情之前,楼组骨干基本都是60-75岁之间的老人,因为退休了才有工夫做志愿者。
疫情初期,这些老人对居民熟悉,带头完成了许多工作。慢慢地,他们带出新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登记时摸清居民情况,老人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现在,每次核酸检测主要靠年轻志愿者在做。有些独居老人,志愿者主动协助登记二维码,上门帮忙清理垃圾,护送上下楼,进出门的时候协助做好消毒。发放物资也跑在前面,每天都要搬运近千件物品。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5张图片
社区进行核酸检测
尤其是年轻租户,他们以前很少参与社区工作,疫情中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他们既提供体力,帮助楼栋分发物品,也擅长网络,可以帮助老人采购物品。五号楼有2个租户,几乎是在楼里比赛做事情,这幢楼几乎所有的政府保供菜都由他们分发到居民家门口。
这次疫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城市并不是熟人社会,通过疫情,很多小区居民从门对门相见不相识,到达现在人人熟悉,互相帮助、鼓劲加油,这是疫情之后恢复生产生活、恢复社区建设很好的基石。疫情只是暂时的,家园建设永远在路上,我相信疫情之后的邻里关系会更加和谐。
从3月8日到现在,我除了去街道开会、有紧急任务,基本上不外出,也没回过家。我一直跟大家在一起,不仅带领他们干,也喜欢观察他们如何干,这是一个微妙又令人激动的变化历程。疫情中涌现的各种力量,如果能凝聚起来,对于社区将会是一笔财富。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6张图片
4月26日晚,通过多户居民捐赠,刘苗为二号楼居民筹措到了许多食物。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7张图片
志愿者发放物资。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8张图片
志愿者运送物资
1383户居民没有被遗忘的
疫情发生后,我所在的嘉兴路街道成立了生活保障组,每个社区的居委书记都在群里。凡是居民有用药或紧急就医需要,在微信群里收集信息,每天统计后报到街道,街道安排了配药志愿者,这是最初的配药通道。
不足的是,多个社区汇总到一起的用药量非常巨大,志愿者的力量远远不足,每天都要跑多个地点抓药,回来还要到不同小区分发。我们小区3700多人,药物需求量很大,这个通道不能及时满足需要,所以我们自主成立了配药突击队。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9张图片
抗疫突击队的志愿者
小区有一位配药领队,每天收集各个楼栋的紧急配药信息,一名居委干部配合她,在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缓解了单一的街道配药渠道供给不足的现象。
有些通过配药是无法保障的,患者需要放疗化疗。社区里每天有几位老人需要外出就医,我们在前期信息摸排时,了解到这方面需求,会帮老人研究医院有没有开门,如果没问题就登记放行。有些人可以自行前往,有些由街道提供保供车辆。
4月24日有个非常难忘的时刻。有两位老人,儿子70岁出头,母亲92岁,子女都在国外,他们要去第一人民医院。确认医院和科室开放后,我说同意他们去看病,但是交通怎么解决?儿子说,“我打算用轮椅推去”。年纪这么大肯定是不可以的,我们通过生活保障组微信群及时汇报街道,有专人对接,安排了为数不多的保供车辆将老人送到医院。
有些病人可以独自看病,有些是老人就允许一名陪护,如果没有陪护可以找志愿者或楼里熟人陪伴,办好手续就能出去,凡是放出去的居民都有记录。现在看病问题不能说全部解决,有些老人会觉得还能克服,再忍忍,这些不是紧急的,但凡是紧急的病重的,我们一定是第一时间打通就医通道。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10张图片
4月24日,有老人外出就医,街道和居委协调车辆将老人送医
小区居民都知道我的手机号,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有些老人不用手机,每层的楼组长会专门照顾他们。
我们还有个举措叫“白天见人,晚上见灯”。对于高龄、独居老人,白天虽然足不出户,但我们要通过门铃或电话问候,知晓老人的情况;晚上有巡逻队,七八点看看老人家里灯亮不亮,灯亮就代表正常,假如灯一直关着或亮着,可能就需要穿上防护服前去敲门。
平日里,社区就有这项巡查走访制度,疫情期间也没有落下,有时和老人聊一两句,或者就是敲敲门有声应答就可以了。
我们1383户居民没有被遗忘的。如果说不足,最开始可能对租户有些疏忽,政府保供物资是以户为单位发放,但是小区里有些合租人群,租客间不熟悉也不好分物资,我们起初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来摸清情况,就把小区里的空关户和已转运家庭的物资调配给租户。
上海春天·面孔|“哭了”的居委书记把手机号贴在各楼栋电梯间 第11张图片
参与抗疫的部分志愿者和医护人员
手机号贴在每个电梯间
为了方便居民,小区32个电梯间都贴了居委办公电话和我个人手机号码。从3月8日到现在,我每天都有很多未接来电,很多消息未回复,不敢休息,打个瞌睡可能就会错过很多。
去年8月,我来到香港丽园工作,给每幢楼建立了微信群,1383户有1100多户都在群里,没想到疫情期间能发挥重要作用。
七个楼栋群我都在,一般性消息由群主转发,像做核酸、出现确诊等重要信息,我亲自转发。比如每次转运阳性人员时,我都会在楼组群发布信息,要求大家足不出户、禁止使用电梯、所有志愿者回到家中,大家也就懂我的意思了。
去年8月到11月,我陆续加了300多个居民为微信好友;这次疫情发生后,好友激增,仅香港丽园的居民好友就有1400多人,每个人我都备注了楼室号,但好友太多了,我确实没时间看。
每天只能优先关注群消息,7个楼组群和街道工作群都是置顶的,有人会@我,我看到问题就尽快去解决。如果居民有私事,我告诉他们,直接打我电话,打通电话是幸运,但是肯定会出现打不通的,没事,不要不好意思,打不通就继续打。但是别私信给我,我来不及看每个人的消息,一般都是晚上12点巡查完小区后,才有空回复消息。
我每天睡眠很少,晚上就睡在办公室,旁边放着电话座机。有时凌晨三四点睡觉,六点多就陆续有居民打电话,今天做不做核酸,今天送不送菜。我自己称重瘦了7斤,刚到小区的时候,居民也知道,个子不高肚子蛮大,现在肚子小多了。居民看到我都说,书记你瘦了,我说不瘦怎么办。不是吃不上饭,而是没有时间吃,吃着饭一个电话打来,有时是接物资我就直接跑出去了,回来饭凉了,也没时间热。
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停奔跑。只有奔跑了,居民才能感受到你在干活,才对你有信心。社区工作难免听到一些抱怨牢骚,甚至是让人发火的话,但一线社区工作者没有选择,只能用心靠近居民。当我们入党宣誓的时候,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括弧只为好人服务,我们面对的是所有人。
等疫情结束,我会把各种信息进行复盘,希望居民间的团结自治、互帮互助能够传承,还要带着楼组长、志愿者把社区卫生打扫好。我个人可能要出去理发,近2个月头发已经很长了,假如直接回家,小孩可能不认识我了。我有2个小孩,这么久没回去,只能偶尔通过视频聊几分钟,他们也知道我忙,所以等疫情结束后,回家带他们玩一玩,弥补一下。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刘威


上一篇:女性应全身心为家庭付出吗?46岁副教授:牺牲自己做好妈妈不公平
下一篇:布里吉特真旺夫!38岁律师女儿助阵继父,穿花裙亮相长得太像妈妈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10 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