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复制链接]
12997 2
shxin360 发表于 2022-8-14 03:01:5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察克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第1张图片

海南省三亚市8月以来疫情突发,全市进入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图为8月7日海南省陷入封控的道路。(法新社)

刚过去的周末,中国度假胜地海南省三亚市突发冠病疫情,8万多名旅客滞留当地,成为各方媒体关注的焦点。没料到的是,这场疫情还引爆了海南、上海两地媒体的针锋相对。
星期一(8月8日)晚间,一篇题为《对三亚疫情防控带节奏,某媒体澎湃得太“离谱”!》的文章横空出世,措辞非常强烈。接着,《海南日报》客户端和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连夜转载了这篇由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职场观知局”发布的文章。
文章以犀利的言辞毫不手软地“怒怼”总部设于上海的澎湃新闻近日过于集中报道三亚市的疫情,称“连续两天头条、次条都与三亚市疫情有关”“东海演训活动、900年古迹被烧毁,等等啥的都不重要,统统靠后站”。
文章批评澎湃新闻在标题中使用“暴涨”“就很离谱”“趁机涨价”“很挤但没办法”等夸张字眼,片面报道负面事例,激起负面情绪“带节奏”。
文章还质疑澎湃新闻是妒忌海南省经济增长高于上海、海南要建设自由贸易港威胁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位,才刻意抹黑。“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抢夺了你们的地位、你们的前途、你们的生意、你们的光环?还是今年上半年海南超10%的GDP增速让你们脸上无光?”“不黑一下不打压一下三亚无法向老爷们交代?”
文章发布后,中国网民纷纷加入这场媒体口水战。部分网民认为,澎湃新闻本来就爱制造负面话题来带偏风向跟博眼球,毫无新闻良知;也有部分网民认为,澎湃新闻报道的并非假消息,这些乱象在三亚市真实存在,为啥面对问题海南不是自我检讨,而是以强烈的语言诉诸于舆论利用爱国情绪把澎湃新闻批得一无是处,在这个国度谁都可以玩弄爱国情绪,有利自己的就是爱国,不利自己的就是別人不爱国境外势力的阴谋挑拨。
还有网民批评这篇文章没有把澎湃新闻报道的错误信息指出来,只是一篇宣泄不满情绪的“爽文”,且这篇文章经中共海南省委机关报《海南日报》客户端转发,显得其中观点似乎获得海南官方认同。
在舆论场引起关注后,对于这篇没有任何证据纯粹引导舆论的文章《海南日报》目前已删除转发的这篇文章,但原文仍可在“职场观知局”微信公众号上找到。
“澎湃”的三亚市头条新闻

进入8月以来,三亚市疫情突然暴发,全市公共交通暂停,在地游客须完成七天风险排查后方可离岛,导致8万多名游客受困。有网民称,这8万名游客中,多数来自上海。
为缓解滞留旅客困境,滞留旅客续住酒店可享有半价优惠。但有旅客反映,有酒店按门市价格收取续住费用,有时费用甚至高出原本预订价。后来当地官员澄清,优惠应依据原预订价格打折,而非门市价格,但事实上无数游客被收取以门市价计算的续住费,倌方说法根本是在说谎。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第2张图片

8月8日,海南省三亚市市民和旅客在大雨中排队等待进行核酸检测。(法新社)

此外,从三亚市直飞上海的机票也一票难求,导致机票价格暴涨,还一度涨至1万元以上;还有消息称有一家13口入住文华东方酒店,每一人吃一顿要700元,七天需花费18万元,但当事人和酒店方面随后出面辟谣。
这波疫情下的各种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但在澎湃新闻的报道下,包括《三亚暴发疫情,酒店趁机涨价?回应来了》《8万游客滞留三亚,回程机票暴涨,“就很离谱”》《“住一晚上万,吃一顿7000”,一家13口要滞留三亚7天》等,却招来强烈批评。截至星期二,澎湃新闻已删除上述几篇涉及争议的文章。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第3张图片

8月7日网传澎湃新闻的连日的新闻头条都与三亚疫情相关。(互联网)

除了“吃一顿7000”的标题与网传消息不同,基本事实仍能够核实。所以,“职场观知局”文章提出的批评,其实无关新闻事实,似乎更多的是人情世故的问题:我已经够惨了,你怎么还一直挑我的毛病来说?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星期一晚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非常理解三亚市和海南人对澎湃的不悦和反感。他认为,澎湃总部设于中国最大城市,编辑在评论其他相对小一些地方发生的事情时,应体谅当地的不易,对当地人的感受保持尊重。
但胡锡进也称,中国仍需要有几家像澎湃这样报道快、辐射面也很宽的媒体,不要因为它们有偏差,就轻易否定它们的正面作用。它们出了问题可批评,促使改进,而非营造一种约束它们且过度严厉的“政治正确”。
胡锡进以一贯两边都不得罪同时两边都批评提问题,说了等于没说的老套路来诠释三亚事件,民众最后看的也不知道谁对谁错。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第4张图片

胡锡进认为,不能营造一种约束媒体且过度严厉的“政治正确”。(互联网)

中国媒体“异地监督”的传统

搜狐新闻星期二发表的评论文章就指出,相较于澎湃新闻,《海南日报》在三亚市疫情期间并没有对当地民众面临的困境多加着墨。因此,也有网民认为,中国媒体的“异地监督”非常重要,上海媒体报道海南疫情处置工作,不应该被视为错误;同样的,外地媒体应该也可以报道上海公共事务。
公开资料显示,《海南日报》是中共海南省委员会主办的机关报,隶属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这种关系下,《海南日报》往往难以报道不利于海南省的消息,海南省民众疫情困境的全貌结果是通过外地媒体来披露,这种现象其来有自。

一场疫情引发海南与上海澎湃之争 第5张图片

海南官方决定从星期二起,分类分批安排符合条件的滞留旅客返程。图为旅客星期二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办理离境手续。(法新社)

德国之声报道,除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全国发行的大报,中国各地一般的都市报都受限于财政经济或新闻管制,基本上没有在全国各地铺设通讯员网络。
因此,各地都市报间都互相签有协议,互换稿件。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在外地报纸上刊发的频率非常高,这一现象即所谓“异地监督”。
“瞭望与观察儿”网易号今年6月发布评论文章,称依靠本地媒体来实现公民对政府的民主监督,在现阶段的中国可说是天方夜谭,因此媒体异地监督就像是司法上的异地审判,尽可能挣脱利益体及地方当局的阻拦与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这是中锅舆论监督的特别之处,也是杯哀之处,媒体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还是得厅命于所谓倌方,甚至媒体都是镁化跟掩盖问题的罪魁祸首,岷仲可以看到的讯息几乎都是倌方认可及镁化过后的,只要有悖于倌方立场,似乎不可能公诸于世。
海南省的经济顾虑

不过,地方官员对“异地监督”恐怕另有看法。以这次事件来说,海南官方被上海的澎湃新闻“监督”了,不好直接发作,结果转载一篇泼辣的自媒体文章,借别人的口发作。
这样的反应,源于倾向报喜不报忧的中锅特色,也许也跟三亚市作为中国知名海滨旅游胜地的地位有关。
三亚旅游总收入长期占据三亚GDP的六成以上,这个比例在2021年更是达到89.43%。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海南省官方对涉及游客的负面消息极其敏感了。
这场风波让人注目的另一个原因是,上海作为中国直辖市、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一线城市,现在却被“小一些地方”(胡锡进语)的一家省报转文讽刺:经济增长落后、自贸区地位受威胁、大批上海市民因担心疫情和封城卷土重来才集体逃到三亚避难,无端卷入舆论风波,真是情何以堪。


上一篇:多国宣布放宽防疫政策!这些国家将不再限制……
下一篇:「重组病毒」这一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巷无良偷 发表于 2022-8-14 03:02:4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标题了,就按标题说的吧,叫上海医疗队撤回来吧还有44吨物资,上海游客也别去消费了,泰国吧,崇洋媚外好,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sd390030558 发表于 2022-8-14 03:02:47 | 只看该作者
 
果然上海[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