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复制链接]
35353 0
许锅锅 发表于 2023-8-30 10:49: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盼望着,盼望着,神兽终于要开学了!然而,老母亲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家长群的一则通知愁秃了头。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1张图片


“大家把这次升旗仪式当作一个实践活动,当作一个项目来做。”
“资料什么的,都是大家去搜集、去找,需要大家出谋划策。”
看到这里,屏幕前的家长们都懵了:没有方案、没有形式内容、没有具体要求,这是要我们做什么呢?搜集资料好像也没有太大帮助吧?
再往下看,“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学校只给了一个主题”,老师好像也挺无助的。
在网上一搜,原来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不止是我!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为了花里胡哨的“开学仪式感”,浪费着精力和脑细胞。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2张图片


气球、拉花、小零食,老师和家长们费尽心思,把教室弄得像派对,把开学弄得像狂欢,孩子吃过了、玩过了,什么意义都没留下。
还有老师反应,学校没有专项经费,却要求老师搞开学仪式,老师、家长只能自掏腰包。前脚集资买礼物,后脚掏钱办仪式,老母亲不想花的钱又增加了!
更令人崩溃的是,除了开学仪式感,学校还有中秋节仪式感、教师节仪式感、国庆节仪式感、重阳节仪式感、新年仪式感……
不如家长们后半年别干别的了,合伙开个活动策划公司吧。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3张图片


家长们吐槽是一方面,冷静下来也要想想,开学仪式到底是好是坏?孩子需要怎样的仪式感?
01
仪式感,让新学期开个好头
开学仪式感这件事,并不是这两年才兴起的,而是自古有之。在古代,开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起,合称为“人生四大礼”,可见开学仪式的重要性。
古时儿童进入私塾读书,需要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静心,由教书先生用毛笔沾上朱砂,在学童眉间画上一个红点,寓意为“启智”。
这些步骤看似繁琐,却是尊师重道的象征,既体现出古人对学业的重视,也意味着孩子身份上的转变。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4张图片


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是人们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中间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仪式感有助于让孩子收心,从假期状态迅速过渡到学习状态,为新学期做好身与心的准备。
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开学第一天,同学们会对教室进行大扫除,由班主任给全班同学开班会,还会收假期作业、发放新学期课本。
同学们在一起劳动,亲手打扫自己学习的环境,能够增加对班级的归属感、认同感。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5张图片


通过班会,老师可以对同学们提出新学期的要求,进行思想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大家在班会上分享假期见闻、学到的新技能,也能够增进对班级同学的了解,提升对班级的感情。
开学仪式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方法和形式得当,仪式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02
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反感的并不是仪式感,而是“开学仪式感”中那些乱象,反对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仪式感。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6张图片


图片来源:小红书@杭州卷不卷
比如说,一些班级把教室布置得花里胡哨,还购买一堆零食饮料,看起来很漂亮,孩子玩得很开心,却没有起到任何教育作用。
还有一些开学仪式,存在“文不对题”的情况,说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活动形式却是聊天、玩耍。要问孩子学到了什么,更是一问三不知。
这样的“开学仪式感”,就是纯粹的“面子工程”,不仅无法起到过渡的作用,还可能让孩子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方面,孩子们来到学校,只顾着吃吃喝喝、玩耍打闹,根本不会收心上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室是学习上课的地方,不是用来开联欢会的。如果过度强调玩乐,孩子就会混淆课堂的真正含义,认为什么都可以在教室里做,老师课堂管理的难度直线上升。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7张图片


更令人担忧的是,孩子可能会养成攀比的习惯。各个班级都在搞开学仪式,网上关于“开学仪式感”的帖子琳琅满目,如果孩子与其他班级的开学仪式进行比较,很容易显示出差距。
有的孩子不明白仪式背后的意义,只看到隔壁班的同学有一桌子的开学礼物,自己却只有一张小贺卡,于是就闹脾气、不情不愿。
久而久之,孩子对开学的要求越来越多,自主性和自驱力却越来越差。
03
回归课堂,是最好的仪式感
开学仪式乱象频出,连央视都坐不住了,发出锐评:“开学仪式感,重在开学,而非仪式。”
的确,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任何课堂内外的活动,都要围绕这一核心目的来开展。
开学仪式虽然不属于常规的教学活动,但也要服务于育人的宗旨,重在培养孩子积极正向的思想品德,同时教会孩子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因此,开学仪式感应该把重点放在开学、放到回归课堂这项任务中来,把孩子放在学习和活动的主体位置,围绕孩子的需求来设计仪式。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8张图片


仪式感不仅体现在学校,在家里,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做这些事,让开学更有仪式感:
● 与孩子聊一聊和学校相关的事
● 检查假期作业,盘点假期收获
● 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 包书皮、买文具、收拾书包
●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 和同学们约定开学要做的事
父母陪孩子这样做,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开学的准备,迎接崭新的生活与挑战。
被“开学仪式感”暴击的家长,别为了面子丢掉里子 第9张图片


网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人为什么需要仪式感?”
高赞回答说:“仪式感为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和动作,标定它背后的精神内涵。”
开学需要仪式感,孩子也需要仪式感,来标定它对于学习和校园的特殊意义,但不应以折腾老师和家长为代价,也不应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
简约而不简单,庄重而有意义,才是家长和孩子都需要的仪式感。


上一篇:“海淀学生”的瓜,让我破了大防
下一篇:裁员降薪如约而至,铁饭碗不铁,下场韭菜在何方,你准备好了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