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如果又遭遇饥荒,哪种食物是保命神器?

[复制链接]
69281 0
龙虾空 发表于 2024-1-31 18:59:45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果又遭遇饥荒,哪种食物是保命神器? 第1张图片


对于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来说,饥荒是一个久违的概念。农业技术的进步、商品流通的高效,都让文明社会没有匮乏之虞,即使碰上天灾,也足以通过各种调度来应对。所以有学者曾经说过,人类步入现代文明后,如果依然有饥荒,唯一可能就是人祸。
不过,万一真的出现饥荒呢?人类该用什么食物保命?
其实在历史上,饥荒一直跟随人类。饥荒发生率的下降,跟“哥伦布大交换”有很大关系。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1500年。《全球通史》摒弃了“古代—中古—近现代”式的西方传统世界史阐释方法,以1500年为界,将人类历史演进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各地区孤立存在的世界,不同区域的人们被大海和荒漠分隔在世界各地,后一阶段则是西方通过航海时代逐渐占据主导的世界。
大约在2.5亿年前,地球是一整块大陆,被称为泛古陆。地质力量打破了泛古陆,形成今天我们熟悉的大陆和半球格局。在这漫长过程中,地球上的不同区域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因为海洋隔离,这些动植物原本没有相互交流机会,但哥伦布航海重新把泛古陆连接,开启全球交换的新时代。长期分割的生态系统突然被混合,这种突如其来的“生物混乱”又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决定了之后人类发展的历史。
海上贸易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餐桌。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继而发现澳洲和太平洋诸岛,从此,美洲特有的作物土豆、玉米、甘薯、番茄和辣椒等传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非的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等作物则传入美洲。
如果又遭遇饥荒,哪种食物是保命神器? 第2张图片


土豆、玉米和番薯等美洲作物的传播意义巨大,对近代以来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有重要作用。
在许多西方国家,土豆都是餐桌上最重要的主食,从薯泥到薯条,再到中欧国家流行的“面团子”,材料都是土豆。针对人口激增、粮食短缺的局面,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也一直在推动“土豆主粮化”,希望这个能够大规模种植、长时间存储,而且又能提供足够营养和热量的作物能够成为更好的替代品。
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一直未有定论,较为主流的说法是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引入,也就是明朝的万历年间,时人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曾提到土豆。还有人以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为参考,书中有“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的说法,此书的大概成书出版时间是1628年,故推断土豆在1628 年前已传入中国。
一种外来作物传入后,要经过起码几十年的培育才能适应当地水土,加上古代交通不便,物流不畅,即使土豆进入沿海地区,要想扩大传播范围,进入中原乃至西部,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因此,直到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土豆才开始普遍为国人所知,并在西南和华北形成种植生产区。
有人曾这样推断,如果土豆能够早点进入中国,并能够在明朝后期逐步扩大种植的话,饥荒就不会那么严重,明朝的统治也会延长,满清不会趁机入关,也就不会有严重钳制思想和言论、最终导致国力停滞不前的清朝出现,中国历史也会就此改写。能够佐证这种观点的是中国人口的变化,从明朝后期到清朝末年,中国人口从一亿到四亿,增长惊人。土豆和番薯、玉米一起,减轻了饥馑之年的压力,有清一代,饿死人的事情极少。所谓康乾盛世,与其无底线吹捧康熙雍正乾隆英明神武,还真不如感谢土豆。
如果又遭遇饥荒,哪种食物是保命神器? 第3张图片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这种猜测只是马后炮,不过土豆确实曾经改变世界。这个原产于南美洲的作物,于16世纪被开辟新航路的西班牙人带到欧洲,并在粮食短缺的时代成为欧洲的主粮。
西班牙人引入土豆30年后,就将之出口到法国荷兰。不过,由于土豆不是长于种子,而是长于块茎,因此欧洲大陆农民对此抱有强烈怀疑,甚至认为它会带来疾病、厄运。苏格兰人甚至认为土豆会导致麻风,理由是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它。18世纪的英格兰人认为土豆是罗马天主教的侦察兵,选举时竟然提出“不要土豆,不要教皇”的口号。
但战争凸显了土豆的地位。在1756年-1763年的欧洲“七年战争”期间,尽管法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多次攻击普鲁士,摧毁地表农田,普鲁士人却靠生长在地下的土豆躲过灾难。这也使得法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正视土豆的作用,开始有意识引导农民种植。
其中,曾在七年战争时被普鲁士人俘虏,在监狱中吃了几年土豆的法国农学家巴曼奇,成为了推广土豆的中坚。1775年,路易十六取消了对谷物价格的国家控制,结果面粉价格暴涨,导致所谓的“面粉战争”,民间暴乱不断。巴曼奇趁机建议推广土豆,并高调地在上流社会举办全土豆宴。
如果又遭遇饥荒,哪种食物是保命神器? 第4张图片


俄国在七年战争之前就已经有了土豆,据说当年周游欧洲学习先进理念的彼得大帝就喜欢荷兰的土豆,专门重金购买一袋回国,种在宫廷花园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作为观赏花卉或者珍贵菜肴为上层社会专享。
1741年,宫廷宴会上首次出现一道用马铃薯烹调的菜肴。七年战争成为了俄国大量种植土豆的契机,俄国士兵将之作为战利品种在自家菜园里。1765年,俄国遭遇饥荒,叶卡捷林娜二世下令在全国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并研究其耕种技术。
历史学家威廉姆·H·麦克内尔认为,土豆是西方帝国诞生的原因。“因为土豆喂养了快速增加的人口,使欧洲一些国家有能力在1750年到1950年之间统治世界绝大部分地区,”他说:“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土豆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崛起。”另一个数据佐证了这个观点:1500到1800年间,法国一共发生过40次全国性饥荒,1523年到1623年间,英国一共发生17次全国性饥荒,这说明欧洲不能产生足够支撑其人口的粮食,直到他们拥有了土豆——这个真正的保命神器。
图源 |网络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上一篇:1月数据出来,地产人又紧张了
下一篇:小年送上天的灶王爷,居然是个“大渣男”???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