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复制链接]
89490 0
啸龙呼凤 发表于 2024-3-9 18:0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张图片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美方愈发陷入焦躁不安之中,美国担忧我国将全面超越美国,甚至可能动摇其全球霸主地位。为此,近几年来美方全力遏制我国发展,但无一例外地全都以失败告终。屡战屡败中,美国开始调整策略,转而寻求复刻一个“中国”。为此,美方将这两个国家作为备选,试图用这两个国家的产业合体替代中国,亚洲版的马歇尔计划现雏形。
01.亚洲版“马歇尔”计划

自古以来,友谊并非永久不变,冲突也未必永无止境,面对利诱,敌友随时易位,国家间的角逐同样遵循这般原则。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2张图片


曾经的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发展,不顾朝鲜战争期间的恩怨情仇,积极寻求同中国重启关系,终于两国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建交协议。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一蹶不振,美国转而将目标转向中国。
近年来,美国频繁对华施压,华为、中兴、大疆等一众中国企业被美国限制,理由仅仅在于他们担忧中国如当年苏联,威胁到美国全球霸主地位。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3张图片


因此,美国就把中国列为最大的假想敌,进行全方位地打压和遏制。
然而,美方未曾预见天意似乎偏向中国,多次给予好运,助推中国成长壮大。
美国竭尽全力采用经济、技术及军事等多种措施进行干预打压,终究无法扭转中国强大之势。
为此,美国智库策划新的手段:与其与中国硬碰硬,倒不如打造一个与中国相似甚至更出色,以实现对中国的压制。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4张图片


这其实是就是针对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什么是马歇尔计划呢?
马歇尔计划是由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于1947年提出的,该计划旨在帮助战后的西欧国家恢复经济和基础设施,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奥地利。
旨在对抗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该计划为战后的全球经济体系重塑提供了模板,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并为后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5张图片


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下,西方国家提供了超过13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其中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
这些援助帮助欧洲国家解决了战后的经济困境,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复苏和发展。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6张图片


马歇尔计划通过将德国纳入西欧经济体系,削弱了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从而为美国和西方国家提供了对欧洲的影响力。
但是,这也造成了欧洲国家过度依赖美国,迫于美国的影响力而跟随美国,破坏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和平,削弱了欧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此计划对推动西欧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有效缓解了美国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7张图片


美国战时经济的产能过剩,顺利地转移到了满目疮痍的欧洲地区,拉动了美国国内的经济,进一步确立了美国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02.复刻中国经济?

鉴于当前美国局势与当年颇具相似性,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重启“马歇尔计划”或能拯救其于经济危机中。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8张图片


为此,美国拟拉拢印度及越南参与该计划,并计划将这两个国家分别打造,用这样的复合经济体达到中国的水平。
从而实现曲线救国,让这两个国家替代中国,完成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定位,进而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最终导致了苏联失去节奏,盲目地和美国进行竞赛,最终导致自己的崩溃。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9张图片


那么这样的事情会在中国身上再发生一次吗?
美国自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人口红利及庞大的自身市场密切相关。
于是,美国寻求自身的政策目标时,自然会将目光投向具备人口优势的国家,以此作为迈向“中国模式”顶峰的跳板。
毫无疑问,“印度”无疑是美国在亚洲力捧的主要对象,美国期望印度能成长为另一个“中国”。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0张图片


但是处于对印度的戒心,美国还是只将自己淘汰的产业落户印度,比如印度的高端芯片产业一路受阻,就和美国有关。
但是已经被中国突破的存储芯片,不受影响,这才是美光能够迁往印度的原因。
为了助推印度经济快速增长,西方各国联合起来,不仅给予印度经济支持,同时大肆吹嘘其强大的潜在生产力,宣称印度是未来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随着大量资本选择将生产基地迁往印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超过英国,排名全球排名第五位。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1张图片


据相关数据预测,印度的GDP大概率会在2026年前后,超过日本德国,来到第三的位置。
美国及其盟友纷纷欢欣鼓舞,认定印度越来越接近成为下一个“中国”。
不可否认,“人口优势”的确为印度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动力,只要印度把握好关键的经济机会,日后的经济实力必将有质的提升。
03.中国经济的特殊性

但是现实的情况,可能远没有美国想的那么简单。
先说越南,美国不断地越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企图把越南立成自由主义经济成功的典范。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2张图片


由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和民族矛盾无法改变,越南就成了最佳选择。
但是经过几年的试验,还是失败了,越南即使成功,最好的结果,也是类似于韩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强国。
但是问题是,出口给谁呢?另外,越南的各行各业的产业链、原材料甚至工业用电,都极度依赖我国。
所以,越南现在活脱脱地成为了我国经济版图的“延伸”,说到底还是中国制造,仅从经济层面考虑,越南发展,对中国利大于弊。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3张图片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印度,美国等西方势力总是天真地认为中国迅速崛起源于“人口红利”,然而单纯以此论断未免太过草率。
诚然,人口优势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中国人甚至东亚人的这种吃苦耐劳和服从品性,激发了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印度虽享受人口红利,但能否充分利用以及发展持续时间仍存诸多未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并未完成工业化,而且以后也有可能完成不了。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4张图片


这就意味着印度没有完整的工业链体系,比如印度目前虽然能够组装苹果手机,但是组装的零件,多一半来自中国。
印度2023年获得了可以同步于中国开始生产苹果手机,但是苹果手机之前的组装,基本上都在中国,现在印度用的各种机器,都是中文按钮,中文说明书。
为此,中国还派了不少“老师傅”过去教这些印度的流水线员工或技术工,印度工厂完全要达到中国的水平,没有10年是不行的。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5张图片


况且,印度经济增长近年主要得益于美国援助,如今美自身经济困境重重,无暇顾及他国。
美国声称印度享受“人口红利”明显言不符实,各资本若盲目涌入印度恐将面临巨大风险。
尽管印度拥有较多人口,但国内人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有文凭劳动者比例仅为9%上下。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6张图片


这直接影响服务业领先于制造业,科技企业在印度落户需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培训成本。
借助印度仿效中国经济模式也似乎缺乏可行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各国皆具各自特色,虽同处亚洲,但中印完全不同。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多次表示,印度的崛起,只有中国可以比拟,这明显也是在抬高自己的身价。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7张图片


2023年的印度,GDP虽然已经来到全球第五位,但只有区区3.73万亿美元,和中国的17.79万亿美元,还有5倍的差距。
要想追上中国,可能近几十年都不可能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这些年的发展,除了美国的提携之外,还有俄罗斯的扶持,由于以前苏联和印度关系较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就保持了和印度的关系。
我们知道,印度的武器装备,甚至包括航母,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这是因为印度的工业基础极度薄弱,没有自主生产的能力,这一点和我国的差距巨大。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8张图片


印度的战略纵深并不广,而且能源匮乏,这也是俄乌冲突以来,印度不顾美西方的压力,质疑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原因。
但是最近,迫于美国的制裁压力,印度开始放弃从俄罗斯进口低价原油,进而选择从沙特、美国等国进口。
最新数据显示,印度2024年2月份,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增长超过20%,印度想要抱住美国的大腿,就必须失去俄罗斯的一些利益,否则就会被美国敲打威胁。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19张图片


原本作为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和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大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但是印度现在也不得不放弃了。
制约印度平稳发展,还有一个致命性的因素,就是巴基斯坦的存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像是一对死敌,几十年间就发生了3次大规模的战争,小的冲突更是出不胜数。
我们知道,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一旦被战争打断,再次恢复正常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也是我们近四十年没有参与一场战争的原因,目的很明确,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美国打造两个国家合体,试图取代中国 第20张图片


另外,过分依赖美国的背后可能隐藏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印度遭受更大经济打击,但是印度为了迎合美国遏制中国,也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所以,印度的结局会很悲惨,丧失独立自主,欧盟就是很好的例子,用处也只是美国经济困难之际,当一波韭菜而已。


上一篇:机长睡醒发现副机长也在睡!飞机偏离航线,失联28分钟,机上载有153名乘客
下一篇:尼泊尔亲印党倒台,印度痛失一棋,莫迪下决心,要和中国开展合作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24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