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冷暖“两极反转”?欧洲多地出现强降温背后“推手”究竟是谁?

[复制链接]
23679 1
牵牛花 发表于 2024-4-30 16:14:2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3月以来,欧洲大部地区经历了一场较长年同期显著偏暖的升温,多地创下历史气温新高。然而,4月15日,一股强烈的冷空气从北极地区南下,席卷了欧洲中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气温骤降的同时,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也随之而来。
那么 欧洲气温急剧变化其背后“推手”究竟是谁是否具有极端性接下来欧洲天气情况如何?
冷暖“两极反转”?欧洲多地出现强降温背后“推手”究竟是谁? 第1张图片

2024年4月14日至18日欧洲平均气温变温图 图片来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舒楠表示,降温幅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是此次欧洲降温天气的显著特征4月15日之前,欧洲气温明显偏高,然而其后,气温显著下降。可以看出,冷空气活动有一个明显的转折。数据显示,欧洲中南部等地降温幅度达10至15℃,高海拔山区降温幅度达15至20℃,德国北部、波兰南部、捷克东部、斯洛伐克北部、罗马尼亚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降至0℃以下。
突如其来的低温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还给农业、交通、旅游等领域造成一定影响。由于前期气温偏高,农作物发育期较同期提前,对出芽的农作物影响尤为明显。
冷暖“两极反转”?欧洲多地出现强降温背后“推手”究竟是谁? 第2张图片

2024年4月14日至23日欧洲日最低气温≤0℃天数图 图片来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这次欧洲大幅度降温的原因主要是由强烈的高空槽和冷涡系统共同引起的。”杨舒楠分析,欧洲地区的气旋系统活跃,冷涡带来的冷空气从北极地区南下,与高空槽相结合,导致气温急剧下降。此外,欧洲地区气旋和冷涡系统较长时间盘旋,导致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从4月底起,欧洲中东部地区将转为高空脊控制,气温逐渐回升,由较长年同期偏低逐渐转为偏高。
冷暖“两极反转”?欧洲多地出现强降温背后“推手”究竟是谁? 第3张图片

2023年8月22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街头,一名女子用小风扇降温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与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联合发布的《2023年欧洲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欧洲成为变暖最快的大陆,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大约两倍。
这意味着可能会出现更频繁、更剧烈的天气事件,所以亟须高度重视极端冷、热事件引发的风险,积极探寻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途径和措施,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提高联合应对能力,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王婉
编辑李倩 赵晓妮 苗艳丽
发布:刘佳
审核:段昊书


上一篇:中国气象局:4月强对流、冰雹、暴雨等预警信息均为历年同期发布量最高值
下一篇:连续7年严重财务造假,高层大面积“协同作案”!员工超5000人的国企爆雷将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理解、并作出改变,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导致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不重视秸秆、薪柴大自然馈赠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燃烧产生的烟尘微小颗粒补给到地球上空,以助形成云和雨水,同时遮挡强烈的太阳光,增加降雨,给地球降温,保护地球,就难以解决极端高温和干旱的气候问题。当云烟稀少,云层薄了,缺少云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比二氧化碳更易导致高温,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全国禁止农村燃烧秸秆这几年,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频发。当今社会主要污染源在城市、工厂、汽车尾气,禁止农村燃烧秸秆这种方式减碳会破坏大自然的平衡,导致城市特大暴雨、冰雹、农村严重干旱现象。农村燃烧秸秆、薪柴产生的烟尘微小颗粒能凝聚空气中的水分,形成云和雨水,是雨水形成的载体,白天太阳照射下,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地面的水蒸发到地球上空,夜晚气温下降,水分冷凝在地球上空的烟尘微小颗粒中,日夜交替循环,不断积累形成云,就如晚上的雾水凝结在植物的叶子上一样,缺乏载体水珠在半空中是挂不住的。春天之所以雨水充足,除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特殊位置形成的特定气候、温度外,还有就是经过一个冬天低温少雨、长时间烟尘微小颗粒的积累,有充足的云烟。最近这几年发生的长时间大范围的森林火灾或许是地球的自我调节,因为云烟稀少,雨水少了,高温干旱极端天气频发,地球过热,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大自然通过森林大火,将燃烧产生的烟尘微小颗粒补给到地球上空,保护地球,一下子补给太多烟尘微小颗粒,加上大城市上空污染物、灰尘微小颗粒较多,凝聚大量的水汽易造成罕见特大暴雨、冰雹、暴雪现象。2023年北半球秋天出现洪水,冬天出现极冷、特大暴雪,2024年三月出现洪水,跟加拿大持续几个月的山火产生大量的烟尘微小颗粒有很大关系,地球上空的云烟多了,雨雪就多了,云层厚了,遮挡住太阳光就会出现极冷现象。台湾周围都是海,蒸发到地球上空的水分会更多,以往年降雨量是内陆的三倍,2021、2022年却连续2年出现严重干旱,是因为全国禁烧秸秆,云烟少了,雨水就少了。地球温度过高,或许会通过火山喷发的方式释放多余的热量,内地极端干旱,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或许是最近这几年地震频发的原因之一,若引发大的地震,尤其是在大城市,有很多东西可能会瞬间归零。秸秆、薪柴是大自然馈赠的污染较少的很好的可再生能源,老祖宗用了几千年了,秸秆最有效的利用就是让农村地区用来做生活燃料,再将草木灰还田作肥料,全部在田里燃烧会白白浪费了这些能源,也会造成一定污染,燃烧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会被农村绿色植物吸收光合作用,应当鼓励或者补贴些钱给农民,让农村燃烧秸秆、薪柴生火做饭菜、烧水供暖,用秸秆、薪柴代替部分燃气和煤炭(燃气和煤炭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较多,而烟尘微小颗粒较少),每天烧一点,在时间上均匀地给地球补充烟尘微小颗粒,也不会造成多大污染,这样可减少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充足均匀的降雨,有利于农业生产,减少由于干旱引起的沙尘暴天气,净化空气,有助于水力发电等等,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8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