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孩子听不听话,关键看有没有“满足”他

[复制链接]
47180 0
易道 发表于 2024-5-6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听不听话,关键看有没有“满足”他 第1张图片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我们常常会抱怨孩子不听话。可你发现没有,孩子有时又特别听话,耳朵特尖,你甚至没说完,他们就去行动了。比如“你去看会动画片吧!”“呦呵!”然后电视机就打开了。 可是接下来,你要他们关掉动画片,又需要费点口舌了。 “先休息会,做作业累了吧!”“好!”然后就跑出去玩了。要知道,刚开始叫他们来写作业时,可不是这样的。 前几天看一本书,上面提到“我发现没有孩子愿意来我的菜园子里帮我种菜或者除草,他们宁愿花几个小时去玩积木或者跟其他孩子追来追去,我一直无法理解这样的事。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带孩子的一些经历。我每次带小小鱼去老家的菜园子,跟他说这是什么菜,那是什么菜。然后兴奋的时候还把锄头给他,要他来锄下草。他当时可能会玩一下,可过不了多久,就吵嚷着回家。 回家又能干嘛呢?可以跟姑姑一起玩,或者在屋子前面玩沙坑。还能一个人躲在二楼,看一会儿动画片。或者看几本课外书。 瞧,这就是他喜欢做的,他会想着去做,想满足自己。可我们做父母的,却总是不知疲倦地想让孩子做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事。甚至强迫孩子去做。假如孩子不做,或者消极磨蹭,就会责备孩子不听话。还有很多父母说孩子懒惰。 我想,你肯定是没有看到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时,是多么勤快,多么专注。 2

有的老师说孩子读书不长进,很懒。妈妈也说孩子其实很聪明,就是有点懒。其实孩子并不是懒,而是对那些科目不感兴趣。
老师和父母要帮孩子打开兴趣的大门,而不是说他们懒惰。健康的孩子没有真正懒惰的,他们总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力满满。
比如数学,有些孩子非常喜欢。小小鱼就是非常喜欢数学和生物科普的。每天跟我们讲各种各样的科普知识。看到数字就会兴奋地去琢磨。 比如看到一个100000000000000的数字,他肯定会从个位一直数上去,想知道到底有多大。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无聊?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这就是无数啊,很大啊!可孩子喜欢,就会去查了,非得查到是什么单位数值。 前几天在钢琴学校那,盯着一张钢琴团购海报,看了又看。原来是看到了32888,00这个数,回来问我,这架钢琴为什么要320多万?我想肯定是后面两个计数用的0也数进去了。于是又要跟他讲这个为什么要这样。 而有的孩子,看到数字就头疼,就想着赶紧逃开。可他们偏偏会对艺术类的活动感兴趣。比如唱歌跳舞或者画画弹琴。或者是运动的时候神采飞扬。 只要你用心观察孩子们的行为,就会赞同这一点的。孩子们对于满足自己的东西都非常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很愿意听从大人的指导。 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有一篇文章说,要一个人去徒步20里,对一般人来说肯定会觉得太累了。可如果你喜欢跳舞,跳一整夜不会觉得累。因为你喜欢跳舞,而实际上,跳一整夜就相当于走了20里。 想想看,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经历。我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时,也会不知疲倦。而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所以,愿不愿意主动做一件事,关键看是不是满足了内心的需求。
孩子听不听话,关键看有没有“满足”他 第2张图片




3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那跟孩子沟通就好多了。比如规则的制定,就不能只是站在大人的角度,而更应该有满足孩子的部分。孩子们都爱动画片。那怎么安排孩子的动画时间?经常盯着屏幕,肯定会伤害眼睛。而不让孩子看,他们肯定不愿意啊。 怎么办?那就周一到周四的晚上不看,周五、周六两个晚上你自己安排,可以吗?为什么要这样,我周一到周四也要看。那几天你要上学,要早睡,还有作业,没有时间看,对不对。想想看,有两个晚上你可以看两部喜欢的动画电影,多好啊! 成交!因为有满足孩子的部分,他们就会接受。上面就是小小鱼这些年的屏幕时间安排。 只有满足了孩子需求的规则,才会真正被孩子遵守。所以其他时间,他不会打屏幕的主意。试试看,下次定规矩,一定要想着孩子的需求。 
孩子听不听话,关键看有没有“满足”他 第3张图片




4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父母会少了很多的焦躁。不会再那样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比如有的孩子,他真的不喜欢学围棋,可父母觉得有用,就要孩子去学。实际上他更喜欢架子鼓这类有活力的乐器。他不喜欢安静地端坐在那里思考。而有的孩子,他却喜欢这样的安静思考。 如果是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样的亲子关系终究是不会健康的。总有一天,矛盾会集中爆发。 在还必须依赖父母的阶段,孩子可能会选择顺从。特别是小的时候,他们也许只是当做一场好玩的游戏可有一天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孩子就会消极面对,甚至不再去触碰。 所以有的人过了钢琴10级、古筝10级,可是考级后再也不碰钢琴和古筝。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考级是回馈给父母的证书。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快乐,反而是痛苦的体验。 如果是孩子兴趣所在,当然要支持孩子一直走下去。如果不是,那就不要过于强迫孩子。 养育孩子中的很多问题,就出在是满足大人还是满足孩子。 只有那些能看见孩子内心,而不是只顾自己满足的父母,才能及时地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color=rgba(0, 0, 0, 0.9)]


上一篇:每天表扬孩子,逐渐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值得收藏
下一篇:网民为博眼球吸流量,恶意编造“家长睡觉时将婴儿压死”
标签:亲子游戏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