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复制链接]
98012 0
钱劲 发表于 2024-5-17 12:03:1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1张图片


作者 | 张文曦
编辑 | 苏炜
  题图 | 《非正常死亡》
上铺上垫巾,拉上帘子,让病人脱下裤子、张开双腿,再将闭合的窥器放进病人体内,打开窥器,观察宫颈和阴道的情况,根据病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取标本,最后进行记录。
这样的流程,广州一所综合性医院的妇产科医生李梦奇,每天需要在门诊进行20多次——这还是在病人不多的情况下,门诊量大时,她每天需要给30多名女性做这样的妇科检查。这样的工作节奏,她已经保持了5年。
与医生日复一日的重复操作相对的,是许多女性做妇科检查时的感到陌生、不安与忐忑。“恐惧、冰凉”,是王瑾瑜第一次做妇科检查时的直观感受。她记得当时医生一直让她放松,但是她实在做不到。躺在检查的床上,她感觉到一个冰凉的器具伸进了自己的身体,撑开后用棉签取了一些东西,结束了这场“磨难”。检查结束后,她发现自己有出血的情况,直到第三天才陆续消失。
王瑾瑜不解:为什么只是取一个样本,就需要把窥器撑得这么大呢?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2张图片


很多女性对妇科检查感到害怕和恐惧。(图/视觉中国) 
鸭嘴钳,这个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器具最近频繁地闯进了公共领域。之所以说熟悉,是因为几乎每一个女性在妇科检查时都会使用到它;而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从未正式地讨论过这个放置于女性最私密之处的医疗器具。
以《当代女性刑具——鸭嘴钳》为标题的一篇帖子,点燃了舆论场上关于妇科检查和鸭嘴钳的激烈讨论。截至发稿前,该视频在小红书上的点赞量已经超过25万次。在视频中,博主“山shan羊”认为,现在妇科检查中使用的鸭嘴钳并不完全符合女性身体结构,期望能有更合适的器具得到普及。
在采访了妇科医生和相关人员后,我们发现,我们对于鸭嘴钳、对于女性身体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鸭嘴钳,“当代女性刑具”?
提起妇科检查,几乎每一位做过的女性都会有抱怨。
从患者的角度看,女性对妇科检查的恐惧不难理解。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就诊者需要将双腿架着张开,躺在病床上,将自己身体最脆弱的一部分展现在一个陌生人面前。不仅如此,相对于体温显得格外冰凉的医疗器具,其“侵入式行为”更加让人感到不安。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3张图片


妇科医生在使用鸭嘴钳抽取病人的宫颈样本。(图/视觉中国)
除此之外,个别医生的“暴力妇检”也是部分女性害怕妇科检查的原因之一。
“从问诊开始,诊室大门敞开,候诊的人直接在门口围着。医生大声问:‘你有性生活吗?怀孕了吗?同房过吗?’”“在做检查过程中,我和医生说感觉到不舒服,医生却反问我:‘你不是已经有过性生活了吗?’”许多女性在网络中分享曾经的不适经历。
比起检查力度过重导致的身体疼痛,隐私和尊严得不到保障所带来的恐惧更加隐形。有网友直言,“击碎一个成年女性的自尊心只需要去做一次妇检”。
对妇科检查的恐惧的负面影响,比人们想象中大。有不少女性会因为对妇科检查的恐惧或羞怯而选择迟迟不去就诊。
根据《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2022》,在所有受访者中,高达70.6%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内至少出现过一种妇科症状。然而,在受访的出现妇科病症状的2224名育龄女性中,只有不到六成的女性选择就医。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4张图片


近日,互联网上掀起了一阵关于妇科检查器具鸭嘴钳的讨论。(图/@山shan羊)
博主“山shan羊”是互联网上第一批对鸭嘴钳进行讨论的女性之一。前段时间,她得了巴氏腺囊肿(一种常见的女性妇科问题),紧接着,她便开始了解妇科检查的流程。她很不解:为什么女性的睫毛夹可以设计出这么多不同的款式,而跟女性健康真正相关的器具却如此单一?
“这个令人惧怕的鸭嘴钳,是否就真的没有替代品?”追问由此诞生。
妇科检查的最优解在哪里?
从业16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利芬认为,鸭嘴钳的作用在于撑开阴道,让宫颈充分暴露,让医生更好地观察患者阴道情况,宫颈是否有异物、出血等情况,检查子宫有无包块,从而更全面地把阴道情况、宫颈的情况检查到位。
不少人提出,应使用窥镜或尺寸更小的鸭嘴钳来作为妇科检查器具。而实际上,此前早已有此类设计的雏形。为何妇科检查不采取像窥镜这类体验感更好的器具呢?
和网络舆论上几乎一边倒的对鸭嘴钳的批评声音不同,医学从业者对这一讨论普遍有着在旁人看来略为“泼冷水”的看法。在妇科医生看来,到底是否存在一个更合适的、能够投入使用的妇科医疗器具,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存疑的。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5张图片


(图/《中国医生》)
首先是检查效果。
刘利芬告诉我们,尺寸更细小的窥镜无法起到像鸭嘴钳一样的作用。医学界以前也曾试过对鸭嘴钳做出改变,尝试在鸭嘴钳上面装软硅胶或推进器,但最后并没有实施。原因在于,虽然改良的初衷是为了减轻女性的疼痛,但有时候结果并不符合临床要求。
“正常女性的宫颈大概像一个冬枣一样大,如果说鸭嘴钳或窥镜设计得过小,就无法让医生看到宫颈的全貌。而且,阴道是有皱襞的,如果没有完全撑开的话,皱襞里异常的情况就无法被发现。同时,鸭嘴钳还需要起到固定作用,因为我们做宫颈筛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查),要拿小刷子刮一下宫颈内部。”刘利芬解释,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减少疼痛而使用小尺寸的软硅胶工具或者小的窥镜,有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检查和操作。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6张图片


(图/《白色巨塔》) 
其次是就诊成本和就诊人员的接受程度。
“鸭嘴钳,我们一般叫窥器,算是一个非常简单、实用的器械了,只要一两块钱,带灯的窥器顶多可能就30多块钱。而且它拿取方便,基本上当场拿来就可以用。”
至于一些网友所提出的用以取代鸭嘴钳的充气窥镜,李梦奇表示,这还需要考虑到大部分医院的诊室条件,“用什么充气、是不是每个诊室里面都还需要配备充气装置,还有充气窥镜使用后的消毒怎么办,其实这些都是问题和成本。而且窥器需要辅助用于一些手术操作,如果使用有热量的器械,会不会造成充气窥器的损坏和爆炸,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这意味着,如果将鸭嘴钳换作充气窥镜,有可能会造成就诊成本从几元飙升至几百元。而能承受这种涨幅的女性患者,自然也会大大减少。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7张图片


(图/《白色巨塔》) 
对比一些发达国家或者私立医院的医生一天只需要看几个病人的接诊量,国内公立医院便捷的就诊体验往往和医生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并存。
李梦奇算过,自己看一个病人,只能赚几块钱。作为医疗从业者,她觉得其实很少医生会存心刁难病人。“如果一天只需要看十个病人,肯定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她要求自己对病人态度良好,动作尽量轻柔,言语尽量安抚,但是内心里,她也希望病人能体谅在巨大接诊量下疲惫而仍要尽责的医生。
李梦奇对记者说,如果确实在检查方式上有更多要求的话,或许可以考虑私立医院,但一定要注意辨别。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8张图片


(图/《实习医生格蕾》第九季)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在西班牙做妇科检查的经历。区别于在国内直接在仪器旁脱下衣物,她在西班牙做妇检时有独立的卫生间更衣,再用一次性的布包裹身体,隐私性大大提高。但检查后生成报告的效率则极为低下,需要等待10—15天。效率和体验感,有时确是一个难以兼顾的难题。
并且,如果想在公立医院中把鸭嘴钳换成窥镜,除了就诊成本和时间增加外,还涉及到医院层面的审批、新技术的审批以及科室的改建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一句“取代”就能解决的。
“看不见”的鸭嘴钳,终于被看见
女性患者普遍最为关注的妇科检查不适感,在医学从业者看来,可能是一个或多或少难以避免的问题。
曾获“微博2019健康医疗最受欢迎医生”的“妇产科的陈大夫”认为:“再舒适的窥器,也得暴露宫颈,这就必须要撑大。撑大就会面对适应不良的问题。”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9张图片


“妇产科的陈大夫”对鸭嘴钳进行讨论。(图/@妇产科的陈大夫)
面对妇科检查,女性患者的紧张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种不适感。妇科检查羞耻感可能来自对男性医生的担忧,或潜意识里仍把妇科疾病和“不洁”挂钩。这种耻感很多时候直接导致了有些女性在检查时格外紧张,双腿过度紧绷,反而不利于顺利完成检查。
在这种情况下,刘利芬建议病人可以主动告知医生对检查的恐惧,让医生做相应的安排。“妇科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只是为了避免疼痛而不去做这些检查,或草草让医生检查完,这样多少会有些得不偿失。”刘利芬说道。
而回到这场以鸭嘴钳为中心的讨论,许多医生像李梦奇一样,担心一些全盘否定鸭嘴钳的声音、类似“鸭嘴钳打开时等于生产开了七指”的谣传,会让这场讨论逐渐走偏。
在李梦奇印象中,有些来自某欠发达地区的病人,第一次来做妇科检查时就已经是宫颈癌晚期。在她看来,本来病人就会因为对妇科检查的羞耻感而不愿就诊。过度放大妇科检查的恐惧,反而可能会造成更多女性不愿来看病,更加抵触妇科检查,从而阻碍女性对自身健康的自查。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10张图片


女性应对妇科问题进行及时自查。(图/视觉中国)
然而,尽管知悉了鸭嘴钳是现有的妇科检查的最优选择,但这能证明对于鸭嘴钳的讨论都是毫无意义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博主“山shan羊”发布视频之后,很多女性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不少医生私信和评论。他们中有人对她用“刑具”一词形容鸭嘴钳表示不满,也有人花了很长时间翻阅学术文献,指出了她视频里第一个例子中关于窥阴器的论文的错误。
博主“山shan羊”告诉我们,被指正之后感到很高兴,非常期待关于鸭嘴钳的任何形式的回复和讨论。她仍然希望妇科的常规检查能通过器具的改善变得更友善一些,“包括做检查时的床架子,设计时或许也没有带上多少人文关怀的视角”。刘利芬也表示,欢迎更多专业人士对窥阴器提出建议,从而使其得到改良。
即便鸭嘴钳是目前为止在器材上的最优解,也不代表妇科检查的方式、环境、关怀没有再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妇科检查之痛,要怪鸭嘴钳? 第11张图片


(图/《实习医生格蕾》第十一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女性的需求一直处于“看不见”的状态。从办公室的空调温度到汽车座位的高度,再到药物试验阶段的实验者性别偏差,世界对女性的忽视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没有这次讨论,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个妇科检查器具的名称,不知道女性需要面临的妇科检查的问题。
来自互联网的讨论,让人们更加关注现实中女性的身体需求,关注她们可能面临的耻感。只要讨论在持续发生,我们才有可能看见高铁上的卫生巾,看见妇科检查的鸭嘴钳,看见牛仔裤上的口袋。而对更加适合女性需求的器具的不断精进和革新,才可能持续进行。
“医护是离病患苦难最近的人,我们都期待革新。”博主“山shan羊”在朋友圈转发了自己的视频,配文写道。
 (应受访者需求,李梦奇、王瑾瑜均为化名)
校对:黄思韵
运营:小野
排版:甘妙
[1]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研究报告2022》


上一篇:海景房狂飙10年:价格下跌,击碎中产的海景梦
下一篇:vivo Y200:一部超越预期的千元机!好看 好用 耐用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9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