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电影《误杀2》好看吗?

[复制链接]
4440081#
a惠爷 发表于 2021-12-26 19:21:35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我自己最觉得出戏的是医院里被绑架的那些人,中间明明是有很多把绑匪制服的机会的,但是没有丝毫的动静,坚决地和绑匪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虽然说这个爸爸的经历很值得同情,但毕竟是个拿着枪的危险分子,我觉得毕竟还是安全第一,同情的力量还没那么强大。
肖央一个人,又是打电话又是查案的,一个人的控制力并不是那么强的。
中间部分,剧情的节奏也有点拖沓,影响了观感。有些线索和梗,好像和故事的走势并不那么契合。
文咏珊饰演的母亲,看见微博上在吹她的眼神戏啥的,但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女性角色很符号化,对剧情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推动作用。
还有那个女记者的形象,是创作方着力打造的。欲扬先抑,试图给人惊喜、反转,表现她的多个层面,但这个角色仍然不怎么讨人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2#
benb 发表于 2021-12-26 19:21:53 | 只看该作者
 
1.当你看过了一千部电影,你就知道这部电影有多烂。
2.它其实是部喜剧片,看到最后我一度认为是献礼父亲节的影片。
3.因为心脏太大,负担不了!然后再换一个成人心脏!你逗我呢!编个心脏病都不能看看书吗?
4.看病的医院与儿子住院的地,不是同一个地方吗?你这楼里没楼梯吗?送心脏换黑车,送同一个医院?我直接用救护车送不行?
4.特警单枪匹马钻通风管道,啪,被机器人吓摔了。你这是瞧不起我我我我特警的专业水平。
5.你在这跟劫匪谈判,你不疏散群众?搁一大堆记者和群众跟你闹矛盾。你这能不能专业些。
6.当我看到电压箱、消防栓、柏油马路,我就知道在广东取的景了。
7.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一充分揭露了特权阶层与平民阶级矛盾。您可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3#
大鹏和小鸟 发表于 2021-12-26 19:22:28 | 只看该作者
 
知道在电影院看着看着电影突然要“嚎啕大哭”但强忍住的感觉吗?
原本电影院里一开始还不时爆发笑声,但突然鸦雀无声,有人开始哽咽,有人开始小声抽泣,有人默默流泪……这种情况你经历过几次?
电影结束后,大部分人都眼泪汪汪的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原本计划一起看完电影唱K的朋友跟你说心情难以平复,不想唱了……你经历过吗?

我是看完《误杀2》,经历过的这些事!这么多年了!即便是看《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也没经历过这样的状态!
恐怕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我说这些你们不一定真正理解!
不想剧透!就想告诉要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准备好足够的纸巾!放平心态!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4#
是我庸人自扰吗 发表于 2021-12-26 19:22:44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影迷:“毫无新意,反转生硬,比第一部差远了,跟「误杀」有关系么?不是陈监制的水平“
中肯影迷:“父爱内核积攒强韧爆发力,聚焦黑暗交易的社会切面,放大反抗强权的沉痛意识,影像风格沉稳干练,好片”
电影工作者:“社会层级矛盾的尖锐议题,放到远在泰国的华人聚集区,无限放大想象空间”
对我而言,印象最深的还是金句频出的台词,放上几句(大意),基本就能摸到这部电影的表达了:

  •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不是普通孩子
2. 爸爸没有什么能够给你,只有,一颗心脏
3. ——“爸爸,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就不亮了”
   ——“因为它们的光太弱了,只有在黑暗中才会发光
4. 有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看完这些,你应该能感受到这部影片带给人的那种无力感,一种无论怎样设法冲出囚笼,却只能以献身为代价,去搏取正义的,小人物的惨痛。
习惯了陈思诚风格电影的人,或许会在观影中途感到意外:说好的反转呢?我买票来,不就是为了看这个的么?
他以往电影的反转,对我而言,原本也没有多大的记忆点,大部分都是裹了半天,最后费力踢出一脚的那种造作。
回到这部《误杀2》,就是在上部的落脚点上进行深挖了。很明确,这个系列要走的是血淋淋的现实批判路线,而一切的花招巧活,也是要为最终烘托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内核而服务的。
如果说,《误杀》系列第一部是用亲情题材作为情节戏剧性反转的“幌子”,那么这部,推理情节彻底为作品的内核服务。这是电影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
片中最大的反转,恰恰也最能体现父亲林日朗深挖到底、奋不顾死的决心,无论真相多么黑暗,都要紧咬不放,这一切,都是为了他最爱的儿子。巨大的黑云笼罩在众人头上,全景式的阴谋博弈轰然展开,剧情滑入更黑暗的深渊。这个意义上看,这个反转是成功的。
得益于演员入木三分的群像演技,增添了厚实感,也令风格化的升格和特写镜头得以发挥神力,让整体戏剧更为扎实。
缺点还是有的,主要在情节的编排上。父亲的铤而走险,还是缺乏更多心理过程的支撑,由和善到极端,中间部分的缺失,让观众很难填补共情。
也不用较真翻拍与否的事了,能拍这个题目,说明制片组还是有选片眼光,毋需多操心,按照正负原则,凭陈思诚的灵光头脑,下一部或许就能取长补短,做出色香味俱佳的成熟商业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5#
释怀雪雪 发表于 2021-12-26 19:23:01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昨天跟我闺蜜去看的,她在我旁边看的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我全程毫无波澜,甚至想上个厕所,一度怀疑我是不是过于冷血
首先,我是冲着第一部去看的,结果看完除了父爱还有肖央貌似没有半毛钱关系
剧情可以当个亲情片看,悬疑完全没体现出来,人物角色不饱满,除了肖央人物塑造用了点心,其他人真的嗯……一言难尽,故事不错,但是表现手法包括叙事太平,一上来就全盘托出,就为了渲染父爱?
他老婆在我眼里完全就是个不需要存在的人,没有任何推动故事发展,还有那个小朋友,演技不太行啊,还得多练练,最后葬礼的那个特写,小朋友一脸我是谁,我在干嘛
剧情bug太多了,如果只是作为一部亲情片完全OK,比如说破案不是靠警察,而是靠记者,还是靠记者偷偷溜进去看资料,就有点莫名其妙
再一个,林日郎为了查幕后主使,居然是胡编了一个卫生局局长,最后还就死了……
最后打的那个电话,这是什么牌子的手机,铃声比大喇叭还好使,而且作为最后的大BOSS,为什么不接也不挂,最后竟然有一丝忏悔?还帮助他演戏,那之前为了自保杀卫生局局长做甚?
而且楼下那么大动静,医生居然还能心无旁骛在里面做手术?我没了解过医院手术室啊,有医院的朋友可以告诉我一下是不是那么静音
再说为什么周围有那么多围观群众,又是下雨又是大晚上,还有枪杀挟持,咋那么淡定
故事发生在泰国,为什么媒体报道不是讲泰文?
里面的人也是讲中文,另外那个孕妇出来的时候一脸感激涕零说他是好人不尴尬吗,还是用蹩脚的中文,明明他是泰国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6#
躲藏黑夜 发表于 2021-12-26 19:23:55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观看肖央的电影就会又一次被他的演技所征服。2021年终大戏误杀2戏真的太重了。事件进入的太快了,过去发生的故事随着枪响后的回忆展开,故事的发展也从这枪响的一刻起从未停下。电影的节奏太快了,把观众的心像放在洗衣机里面翻卷震荡,观影结束后也迟迟不能出戏。父爱情深,正邪对抗,戏中戏,局中局,紧张悬疑,激烈枪战,劫持犯罪,诸多紧张刺激的最能拿捏住观众的元素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产生年度票房热门误杀2。

 第1张图片
这个世界原本是很宁静的,肖央在医院的一声枪响打破这一切,他不是平白无故,也不是穷途末路,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一定有原因将他逼上这条绝路。这是一场生与死与时间赛跑的迷局,肖央在破局,警察任达华在破局,媒体记者李安琪也在破局。为生命,为正义,为真相。可是在故事线的发展如同高铁列车般穿梭时,一句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就如同航母掉头重新布置整个电影的节奏。

 第2张图片
你体会过生活置你于死地的感觉吗?生活会很困难,但不会置你于死地,置你于死地的是那些人。他们高高在上权势滔天,普通百姓兢兢业业的工作生活一辈子也无法到达那高度,也能被随意地踩死。普通百姓的生命意义根本不值一提,正义是用牺牲的生命换来的。可是总有人因不公抗争,整部影片的多数人物都站在邪恶的对立面,他们也许平平无奇甚至胆小懦弱,但在关键时刻总能为正义站出来呐喊助威。这群人突破着层层阻力探寻公正的真相,可是到最后呢。换来的也只有一个沉默的真相,肖央拿着枪从电梯内走出,阴暗的白光与红光相交织,当目睹市长的儿子在手术室里的一刻,市长出现在他的身后,所有的积怨与奋斗,都在下一刻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对生命的拯救。正因为肖央是善良的,在自己生死攸关的决定,也不想伤害任何一个无辜的生命,这种真诚就如同李思琪对待真相,任达华对待每一个公理。他们都在凭借一己之力抵抗着邪恶与死亡。虽然说死在阴暗处的人们太多了,那些已死之人永远都救不回来,每一个人也同样会面对着死亡,人终有一死,可怕的不是死亡,是没有为自己的生命而奋斗。所以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父亲,不是他用多极端的方式解决这一切,而是他想着死亡也是一种胜利。

 第3张图片
父爱如山伟大,这是与社会阴暗问题相平等的电影两大主题之一。父亲在这种绝境下,是愿意将自己的生命送给孩子的,以命换命,这样的结局是每一位观众都没有想到的。我们认为肖央会杀掉市长,杀掉秘书,杀掉所有邪恶的人,但却让他们与自己一同演完这部戏,用自己的生命为整部戏画上了句号,这也是整盘棋局中最高明的一手。一位编剧的智力是无穷的,如同iMax特别版海报笔下人生所传递的:他就是在像写剧本一般写完自己最后的人生。一位父亲可能给不了孩子什么,现在能给的也只有这颗心脏了。我不会消失,我会随着这颗心脏的跳动,一刻都不离开你们。想我的时候听听这颗心脏的声音,都是我在说:爱你。

 第4张图片
孩子接下来的人生是父亲用命换的,就如心脏的移植,生命也在接力。或许很多人看完会感觉深深的无力感,结局虽然看似圆满,但终究是个悲剧。仔细思考,我们会发现故事的两大主题似乎都包含在结尾爸爸的信中:无论是谁做错事就要受罚,有些事情也许永远都不会改变,但这不意味着你必须要随波逐流。有的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胜利。你要相信生活永远是充满希望的,哪怕是最微弱的一束光也象征着清晨马上就要到来。也像是那些萤火虫光亮太微小了,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看得见。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可以忠于自己,或许我们会掉入生活的陷阱,但只需要发好自己的光。

 第5张图片
猫眼评论中有一位观众的心脏也是另一个人的,我们或许体会不到她当时的泪流满面,但是我在他的文字中体会到了他对那个生命的敬畏与真诚,他伴随着他身体里心脏的跳动看完整部电影,我们能够想象给予一个人第二次生命的人是如此的伟大。

 第6张图片
最后用学习的眼光看待一下这部电影,许多试听语言的手法的结合,是教科书级的慢镜头特写,无数的光影堆叠,运镜与节奏相统一,一部紧张的交响曲就此谱写。剧本的创作上也是非常完整的,戏里戏外都是故事,医院里面的人有故事,外面的人也在为真相所探寻无数个个体故事堆积在一起,形成整部电影的价值观与思想传递。故事就这样变得有张力,血肉饱满。因此,剧本强度是支撑一部影片沉浸式观感体验的关键所在。误杀2与误杀1是没有关系的,误杀系列电影好像一直在对我们诉说着这个世界的苦难与黑暗,这也是此次故事发生在泰国的原因,但其背后的真实事例恐怕在哪里都不太少。

 第7张图片
说来也奇妙,影片结尾一群经历生死的人质为劫匪致哀思,肖央真的是一个做错事的好人,这是对正义的包容,如此和谐美妙。
肖央在戏里戏外同样都被认可,期待下一个误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7#
oiyryw 发表于 2021-12-26 19:24:46 | 只看该作者
 
趁着知乎不能评论回复疯狂水文案,这营销真是让人恶心。烂片就是烂片,别水文案水推广了。真是浪费第一部的感情和两小时的时间,电影看的煎熬和离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8#
汗瘴悠拷松藤 发表于 2021-12-26 19:25:14 | 只看该作者
 
不好看不好看不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89#
2B苏小三 发表于 2021-12-26 19:25:26 | 只看该作者
 
 第15张图片
不好看 ₍ ⸝⸝· ᴥ ·⸝⸝ ₎    ,我现在坐在电影院里写我的回答。
剧情背景说是泰国,除了语言和警察制服我没感受到有泰国的样子。
剧情也十分的牵强,一个人一只枪,绑匪除了锁门卡电梯,其他手法完全不专业,警察为什么毫无办法???excuse me?记者说进办公室就进办公室?我不理解
随之而来的牵强剧情带来的感情剧情一点都不感动了,真的内心毫无波澜
也许有人对这部电影是有共情的,但是我没有,勿喷,这是我个人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0090#
runquan 发表于 2021-12-26 19:25:31 | 只看该作者
 
很不好看。跟误杀比差太多了,这就是挂着续集名字的另一部电影,换个名字我根本不会去看,不敢说烂片,也很接近了。
看完的感受就是乱七八糟,乱七八糟的语言,乱七八糟的人物,乱七八糟的逻辑,乱七八糟的漏洞,乱七八糟的情节,我真的很想知道这都是什么玩意啊。
女记者天不怕地不怕敢于直面揭露所有社会黑暗哪怕丢掉职业生涯,反正就是一身正气,这可能吗?
按照剧情发展,林日朗发现孩子心脏被偷走后开始绑架计划,中间只有短短几小时,电影开头那一段锁门关电梯开枪绑架,这明明就是早有预谋认真踩点做好计划的,能接起来吗?
嫌犯投降警方还开枪?绑架了几十人结果来了个秘书长?秘书长还能控制警方?200万凑半天最后突然借了高利贷就凑齐了?警察局长一言不合就强攻?特警从天窗爬到现场就一个人去?掉下来竟然就意识不清了,一个特警,被普通人追着打?围观群众各种支持劫匪,劫匪被打死了还鼓掌?狙击手射击嫌犯玻璃没碎竟然只打了一个洞?故事的结局竟然是男主把心脏给了儿子?
太垃圾了,真是把观众当弱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34帖子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