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京东Q3财报透视:营收增速放缓、用户数下降,突围路径在哪?

[复制链接]
21389 0
等待、 发表于 2018-11-20 13:28:25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营收增速首次低于30%,活跃用户数首次出现环比下降,京东正在寻求差异化的突围路径,一是技术与物流,二是开放平台。
《财经》记者 管艺雯/文 宋玮/编辑
由于明尼苏达事件悬而未决和全球经济环境处于疲软期,截至2018年11月16日收盘,京东市值为305亿美元,较明尼苏达事件前8月31日的452亿美元,京东的市值在两个多月内缩水了32.5%,而作为前述事件之后发布的首份京东财报(2018年Q3财报),必然会受到媒体和投资者的重点关注。
京东CFO黄宣德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向分析师表示,对明尼苏达事件“真的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可以分享,也无法进一步评论”。
负面新闻和下行的经济环境正让京东的业绩持续承压。本季度,京东营收1048亿元,同比增长25.1%,增速为连续9个季度以来最低增速,且首次低于30%;年度活跃用户数为3.052亿人,去年同期2.663亿人,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比第二季度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减少了860万;本季度毛利161亿元,毛利率为15.4%,较去年同期的15.5%小幅下降;过去三年间,京东商城的经营利润率从2015年的0.1%提升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2.2%。
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京东在财报中表示其GAAP下净利润为30亿元人民币,增速200%,这一在公关口径中的“创京东上市以来的单季新高”,实则并非如此。
本季度由于京东投资的英国奢侈品电商Farfetch今年9月在美上市,由此给京东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为36亿元人民币,因此如果扣除该公允价值变动,京东本季度在GAAP下是亏损的。
或许是基于提振投资者对京东的信心考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出现在了京东Q3财报解读会议上,这也是明尼苏达事件之后,刘强东于公开场合的首次发声。
刘强东在电话会议中明确了自己目前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他表示,“现在整个京东集团的管理团队已经成型且非常稳定,对于比较成熟的业务,我们的管理团队都可以处理好。”
互联网观察家尹生向《财经》记者表示,“到了目前阶段,京东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从一个阿里的颠覆性竞争者,过渡为比较有力的一般竞争者,这时京东必须重新考虑自己作为差异化竞争者的战略,而非对阿里采取进行全面反应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投资到强化竞争力和能带来价值的关键领域。”
透视财报,我们可以看到京东正在寻求差异化的突围路径,一是技术与物流,二是开放平台。
聚焦技术与物流
本季度研发投入成为高频词,京东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34.5亿元,同比增长96%,占总收入的3.3%。今年前三季度京东在技术研发的投入达到86.4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不包括京东数科的研发投入,而去年全年这一项的投入为66.5亿元。可类比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阿里在产品开发的费用为83.65亿元,略低于京东。
2017年初,刘强东曾提出“全面技术转型”的战略方向,称京东将用第二个十二年的时间,把第一个十二年里所有的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让京东变成一家纯粹的技术公司。
在本季度电话会议中,刘强东谈到京东明年的增长策略时表示,“今年京东集团对研发投入非常高,经过这一年多的内部研究,我们整个集团也在对这些研发项目进行一些梳理。因此,我们明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与今年差不多,基本上不会出现增长,明年集团在技术的收入上也会有很好的表现。与此同时,京东物流的净利润率也会有大幅的改善,明年我们净利润率的表现会好于今年。”
京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具体研发,比如京东的开放人工智能平台NeuHub,可通过图像审核、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接口,支持各项应用业务。
根据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今年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基于NeuHub平台的情感分析能力,京东智能客服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630万次服务,其中90%的问题都能由智能客服独立解决,日均接待量较今年618期间增长了72%。
今年8月,京东自主研发区块链服务平台“智臻链”全面开放,接入超过500家国内外Top品牌商、超过3.5万个SKU、12亿条溯源上链数据;同月,京东面向零售店运营推出全链路数据平台“祖冲之”,主要从门店动态、营销、选品、选址和舆情等五个角度帮助实体零售店进行数据化和可视化精准运营。
在物流这一优势领域,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在全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为1190万平方米;智能物流方面,京东在全国布局了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配送机器人覆盖城市超过20个,无人机在6个省份开展常态化运营;今年9月10日,京东集团在东南亚地区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在泰国正式建成,这也是京东物流搭建全球供应链基础网络的重要一步。
今年618期间,刘强东曾确定了京东未来10年的国际化战略方向,“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是京东的战略重点,未来十年希望把这一套创新的供应链服务管理体系带到全世界,服务更多消费者,成为一个全球化的物流和供应链企业。”
而在今年5月底的菜鸟大会上,菜鸟总裁万霖曾表示下一步是“新物流时代”,问及新物流对于整个阿里战略的地位,万霖向《财经》记者表示,“新物流是链接新制造和新零售的,因为新零售是与人、货对接,新制造是未来实现柔性生产,中间要链接起来需要新物流,才能够把生产端和销售端完全透明化。”
此前京东物流和菜鸟都提及了“把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帮助实体制造企业创造利润空间”,可以看到,这两家公司都在试图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开放出去,都试图“重构”整个物流业。
开放平台能否成为增长引擎?
本季度京东实现毛利161亿元,毛利率为15.4%,较去年同期的15.5%小幅下降。事实上,京东自营业务对集团整体提高毛利率的能力接近触达天花板,基于此,京东需要探索更多的增长空间。
本季度,京东集团GMV同比快速增长30%,达到3948亿元,其中,第三方平台GMV同比增长40%,对整体GMV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同时黄宣德透露,日用品GMV占本季度履约GMV的比例超过50%;本季度由于广告和第三方物流的增长,净服务收入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首次占总收入的10%以上。
今年7月16日,京东商城开始实施轮值CEO制度,京东集团CMO徐雷兼任京东商城首任轮值CEO,他认为,“大量的品牌入驻和签约商家,使得开放平台正在成为京东增长新引擎。”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约20万个签约商家。
互联网观察家尹生对《财经》记者表示,“从长远看,开放平台最后比的是整个生态的生产率,在这方面有机会和阿里竞争的可能只有整个腾讯生态,京东只是腾讯生态的一个成员。”
半个多月后,今年8月,为提升京东商城的组织效率,京东商城按照业务逻辑将现有机构整合为创新、销售、平台、技术、营销、客服售后、业务支持七大虚拟板块,同时取消原有体系划分,对不同体系中的类似职能进行相应整合,进一步提升整体协同效率。
内部提升组织效率的同时,京东也需要探索外部的增长力量,这其中,京东将目光放在了时尚领域、低线城市以及中低收入客群等身上。
时尚领域拥有超高毛利,本季度季度,京东引入了欧舒丹、HOUSE 99和赫妍等美妆品牌以及菲拉格慕、Furla等时尚品牌在其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此外,John Galliano、Buccellati、上下以及其他主要国际品牌也入驻了京东旗下奢侈品官方旗舰店平台TOPLIFE。
低线城市的用户群体也越来越为京东所重视,徐雷在电话会议中透露,“我们发现一些品类,特别是电子消费品,在低线城市线下依然有增长空间;此外,在京东品牌市场渗透较高的一二线城市,仍然存在大量可供挖掘的中低收入客群。通过产品品类的交叉渗透,我们也会挖掘现有用户,进一步提升ARPU值和留存率。”
因此,依托京东物流的布局,京东将持续渗透到低线城市,近期加大了在低线城市的营销力度;另外,京东目前用拼购、小程序、开普勒等去中心化、非开放性货架的业务模式,试图吸引更多低线城市用户和女性用户。
截至11月16日收盘,京东的市值比拼多多仅仅高出85亿美元,不足100亿美元。如果说京东曾是阿里的颠覆性竞争者,那么现在京东必须重新考虑自己作为差异化竞争者的战略,然而,技术、物流依然需要长期投入,开放平台受制于天的持续主导地位,在低线城市将直面以拼多多为首的微信生态电商,京东的突围之路并不好走。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