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复制链接]
13567 5
cxf124313 发表于 2019-6-17 00:23:1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61年,郑成功亲自率领两万五千大军,数百艘战船,自金门料罗湾出发,先夺澎湖,再扫台湾,驱逐了盘踞在此地的荷兰人,收复了宝岛台湾并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1683年,康熙皇帝派遣施琅攻台,结束郑氏三代在台23年的统治,台湾归并入大清。

现在的历史课本将这两个历史事件称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统一台湾”,然而少有人知的是,无论是明郑政权还是清王朝,甚至是之前的荷兰人,从没有实际控制整个台湾,最多只控制了台湾的一半。

不信?看看1735年法国画家所画的清政府控制的台湾地区图吧。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张图片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2张图片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但有点奇怪?对比一下台湾全岛地图看看吧,正好是西边的一半。

那台湾东部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历代政权均没有实际控制过这里呢?

这要从台湾的地形和开发历史说起了。

一, 最早开发处:西南平原

从地图展现的信息可能看不出什么,大家先来看看台湾的地形图。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3张图片


这是台湾的卫星影像图,山地占全岛约70%面积,且多集中于东部,向西则逐渐过渡为丘陵与平原。当然,东部沿海地区也有一条很窄的走廊式平原,将台湾岛内分为一些地理大区,如下图所示。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4张图片


在农业时代,适合农业开发的平原是最为珍贵的,山地则很难开发,而台湾岛的平原正好又几乎集中于西部沿海,汉人移民从大陆东南沿海渡台,第一站也是这些平原地区,所以早期台湾岛上的政权几乎都是以台湾南部的平原为中心的。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5张图片


这张图是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控制台湾时的势力分布图,荷兰人盘踞精华的台南平原地区,而西班牙人控制着以基隆港为核心的台北少量盆地,此外还有原住民政权大肚王国(实际是部落联盟),最终实力更强的荷兰人将西班牙人从台湾排挤出去了。

而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明郑政权的实际统治地区则更小。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6张图片


这是明郑政权的控制范围,粉红色是明郑的疆域图,而绿色是屯垦地。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7张图片


放大些就是这张图。

那早期的汉人移民为何不继续扩张势力,逐步控制台湾群岛呢?首先是没必要,农业时代山地的价值比平原小很多,其次难度也很大,近代医疗卫生工业成熟前,在台湾这种热带气候的地区进行开发本来就不容易,山地丛林地带更是如此,极容易染上疫病,所以汉人没有兴趣跨中央山脉。

而除了这些自然原因之外,人文方面的原因也是如此:台湾原住民不好惹!

二, 原住民:平埔族与高山族

说到台湾原住民,现在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想到高山族,其实台湾的少数民族族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自然是高山族,还一类则是平埔族。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生活区域的不同,高山族是生活在山地的,而平埔族则是生活在平原地区的。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8张图片


平埔族群早在汉人于17世纪移民来台湾移垦前,便已分布在北部的宜兰、基隆一直到恒春的台湾西部沿海平原地带上,清雍正年间黄叔璥《台海使槎录》(1724年),首次使用“平埔诸社”一词。

平埔族生活在平原地区,加之与汉人接触较早,所以在生产方式上已与汉人无异,他们也服从清政府的管辖,所以清代文献对这类人的称呼是“熟番”。

而与“熟番”对应的则是“生番”,这些人就是完全没有汉化的高山族群,他们主要生活在山地,完全不受汉人政府的管辖,很显然,汉人和高山族碰到一起,一定会起冲突。

三, 原汉分治与土牛线

17世纪汉人大规模移民台湾时,汉人移民便和台湾原住民便爆发了冲突。因土地之争,甚至还发生了“刘国轩屠村事件”这类恶性事件,不过当时和明郑政权起冲突的主要还是平地原住民,郑氏还没有将势力扩展到山地(毕竟连平原都没开拓完)。

而当康熙统一台湾后,这类事情就要由清政府来管理了。

而清王朝对台湾本就相当头疼,事实上清朝政府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将台湾纳入版图的打算,其目的仅仅是消灭明郑势力而已,当时清朝甚至准备将台湾岛内的人丁全部迁回内陆,然后放弃台湾。

不过在施琅等大臣的据理力争下,康熙最终决定收台湾为版图,不过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东南沿海留个屏障,并没打算大规模开发台湾,而且为了降低治理难度,清政府还严厉限制了内地居民渡台的行为。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9张图片


这是1685年台湾府完成区划后行政区划图,下设三县:新港溪(今盐水溪)以北为诸罗县,新港溪至二仁溪之间为台湾县,二仁溪以南为凤山县。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0张图片


后因汉人拓垦范围扩张,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增设彰化县、淡水厅,这是1734年台湾道县厅界重划完全实施时的行政区划图。

只不过,由于此时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激增,人地矛盾越来越严重,所以闽南与客家移民还是大规模移民台湾,并且渐渐和台湾山民起了冲突,汉人侵犯土地,高山族则出草抵御,双方尖锐对立。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1张图片


出草,台湾原住民猎人头习俗(猎首)的别称,,与祭祖的人牲有关。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清政府当然没有意愿管理台湾山民,于是决定用省事的“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认番民自治地权。

康熙61年(1722年)起,清政府采取汉番隔离政策,官府于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来规范汉人生活区域,严禁汉人超越其区域;此碑界建物为“原汉界碑”

「凡逼近生番处所,相去数十里或十余里,竖石以限之。」——《台海使槎录》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2张图片


台北捷运石牌站前伫立的石牌界碑。

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界限划分地越来也完善。到了18世纪的乾隆年间,大陆地区的人口膨胀更甚,福建这个多山省份的开发已趋近饱和,大量移民蜂拥入台湾,原有的界碑根本无力阻拦这批移民大军,于是衙门在原有碑界外,还加了一条“隔离带”:以“挖沟推土”方式,构成原住民和汉人界线。土堆在当地土语中俗称“土牛”,然后还挖上深沟,故这称为“土牛沟”。而在地图上则常以红线延伸其土牛沟所设置区域,因此又称为“土牛红线”,简称“土牛线”。

「以山溪为界,其无山溪处,亦一律挑沟堆土,以分界线」——《清高宗实录》

这下子台湾相当于被分成了两半,“土牛线”以西为台湾汉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的生活区域,清政府在此设立县、厅等机构管辖;而“土牛线”以东则为高山族生活的山地,清政府对这个地方基本不闻不问。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3张图片


“土牛线”遗迹

不过,“土牛线”也不是绝对的,随着汉人拓垦范围延伸及清廷的开放,后期曾多次调整。不过对于私自越界,清朝律法的惩罚极重,《大清律例》中虽明文规定“凡民人偷越定界 私入台湾番境者杖一百”,但仍无法制止汉人越界开垦比如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宜兰地区因吴沙率领群众占噶玛兰族土地,使居民达数万之多,应居民要求故又增设噶玛兰厅。

1760年(乾隆25年),闽浙总督杨廷璋为厘清番界,奏请绘制新图,完成《台湾民番界址图》;1769年,福建分巡台湾道杨景素因台湾北部番界尚未厘定,在卸任前亲赴彰化、淡水,督率厅、县整顿土牛。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4张图片


《台湾民番界址图》局部

四, 开山抚番,土牛线作废

清政府设置“土牛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汉人和原住民的冲突,汉人能够不受原住民袭扰;而原住民的权益也能得到保护,不过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消极治理的态度,前期没什么,到了后期这件事情却起了麻烦。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大门被打开,19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相继入侵台湾,而当清政府提出交涉的时候,它们也理直气壮:这台湾岛东部你都没管理,可见根本不是你的疆域,我们去台湾东部转转和你有啥关系。

这下子清政府才明白了:这一消极政策存在巨大漏洞!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5张图片


牡丹社事件:1871年,琉球船民飘到台湾岛东部被台湾原住民杀死,1874年,日本以此为借口对台湾东部出兵。

1875年,打发走日本人后,清政府一改之前的消极态度,开始积极治理台湾,希望将台湾打造成东南抵御列强侵袭的重镇!

首先清政府改进行政区划,1875年(光绪元年),在台湾海防钦差大臣沈葆祯的努力下,台湾行政区域改成二府八县四厅,包括台北府的宜兰县,基隆厅,淡水县,新竹县和台湾府的台湾县,嘉义县,凤山县,彰化县,恒春县,卑南厅和埔里社厅。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6张图片


1875年台湾道行政区划图,蓝绿色系为台湾府所辖,红橘色系为台北府所辖;基隆淡水县厅界到台湾建省(1885年)时才确定。

不过大家也看到了,对于中间深处的台湾山地,清政府还是无力深入。

当然,光改行政区划没用,还需要加强治理, 沈葆祯还进行了“开山抚番”的政策——积极开发台湾后山(含括今中部山区、东部的花莲县与台东县,以及屏东枋寮以南的地区)和招抚当地原住民( “生番”)。

“要想富,先修路”,首先要修好前后山联络通道,这个工程分北路、中路、南路同时进行。北路由噶玛兰厅苏澳至花莲奇莱,共计205里;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莲璞石阁,共计265里;南路由屏东射寮至台东卑南,共计214里。而中路即是三路中至今仅存,目前被台湾定位古迹的八通关古道。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7张图片


八通关古道

此外,为加强台湾开发巩固“守边”政策目标,1875年2月,沈葆桢奏准解除对台湾的一切禁令,并大力鼓励汉人开发台湾山地。持续近200年的台湾“原汉分治”政策被取消,100多年的“土牛线”正式作废。

之后,1885年台湾建省,台湾巡抚刘铭传继承了沈葆桢的政策,并加大“抚番”力度,对于不服统治的原住民采用武力征讨,许多台湾原住民部落不是被“破庄灭族”、“丧身灭社”,就是逃离原本的活动领域,往深山迁徙。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8张图片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19张图片


台湾设省后,行政区划改为三府(台北,台湾,台南)十一县三厅一直隶州(台东直隶州),上图为1894年台湾行政区划,红色系为台北府所辖,黄色系为台湾府所辖,蓝色系为台南府所辖,灰色为台东直隶州。

不过,此时已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虽然日本政府比清政府强势地多,但仍然无法完全管控彪悍的台湾山民,于是日本人将部分土牛界线制度改为隘勇制度,但基本上沿袭旧有武力压制台湾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为何荷兰、郑成功和清朝都只能控制台湾西部,而对东部无能为力? 第20张图片


1926年日本人所绘台湾地图,黑色线段以东代表高山族区域

1902年后,为了掠夺台湾的樟脑,日本台湾总督府转向“隘勇线推进”政策,强迫台湾原住民族归顺、搬迁,致使原住民传统领地丧失。1910年,在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后,进行五年理蕃计划,以军队讨伐、推进隘勇线、架设通电网等等方法,对原住民施行镇压,在多年剿杀下,到1926年,隘勇线全部废除,台湾全岛才成为一个整体。

作者:云帆


上一篇:户口本太贵不值,右后卫有新目标,曼联盯上荷兰国脚
下一篇:荷兰这个城市为何对游客“又爱又恨”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寂寞哥 发表于 2019-6-17 00:23:4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有毒,是在为民进党的关于原住民的主张背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zs54 发表于 2019-6-17 00:24:09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是日本人的政策有效。非常讨厌日本人。但方法可以借鉴,不要一味的怀柔,没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吳亦泉 发表于 2019-6-17 00:24:48 | 只看该作者
 
提这个事了是什么意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JuriUenoo 发表于 2019-6-17 00:25:18 | 只看该作者
 
放狗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凔冽 发表于 2019-6-17 00:25:53 | 只看该作者
 
严重违反历史 误导愚弄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