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复制链接]
24616 0
她城他梦无他心 发表于 2019-9-4 21:38:3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1张图片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一世即位后,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本篇简要记述了革命的起因、国会内的斗争、第一次内战、克伦威尔的崛起、军队内部的冲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等重大事件。有人把英国这场革命看成是欧洲历史上的妖怪,看成是意外事件是不对的。对英国革命大加诅咒或者把一切荣耀都加在它头上也是不客观的,革命从来没有和过去割裂。革命要争取的那些原则,在革命前,人们已经说过、做过或者企求过一百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这次革命是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不仅仅影响革命导师马克思,还影响了很多其他学者,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及《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托克维尔。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2张图片



革命是国王和议会在财政问题和宗教问题上矛盾不断上升的结果。革命中出现的“无冕之王”克伦威尔荣辱一生,毁誉参半,在他身上体现出了英国革命的曲折而复杂的过程。英国革命是以“自由”传统为武器,最后以妥协而结束的,在革命当中形成的“冲突中的融合”模式对英国后来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国革命的斗争两方是国王和议会,这两方的矛盾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是财政问题;第二是宗教问题。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3张图片



财政问题,就是国王该不该征税,该征多少税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二者斗得不可开交。由于《大宪章》的限制,国王是不能随意征税的,不然就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抗。所以要征税,得经过议会正式讨论才能批准,实际上就是议会可以控制国王的财源。到了1628年,宫廷财政困难,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讨论征税问题,结果议会和国王斗争十分激烈,有27个议员还因为抵抗国王征税而被捕。不过最后斗争的结果还是议会占了上风,并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这个请愿书中有两条基本内容:第一条是再次重申了“不经议会同意不可征税”这个原则;第二条则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招募和维持常备军。
宗教信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该信仰天主教还是清教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王不仅仅与议会发生冲突,而且是和广大人民都唱反调。早在查理一世的父亲詹姆士一世在位时,就主张“君权神授”,他还动用火刑,迫害清教徒。等到查理一世上台后,宗教问题就更加尖锐。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4张图片



首先,查理一世的王后来自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她不仅天天请天主教牧师在宫中做弥撒,还鼓动一些爱赶时髦的宫廷夫人公开信奉天主教。其次,在1633年的时候,查理一世任命一个叫威廉·劳德的人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劳德提倡一种类似于罗马天主教的信仰仪式,规定圣餐仪式时牧师必须身着祭服,站在高高的祭坛边,俯视坐在下面的教众,似乎是上帝拯救信徒的中间人。但是清教徒认为每个个体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所以对劳德的这些新规定都十分反感。不仅如此,劳德还依靠星室法庭,对各种出版物严加审查,把清教徒作家处以烙刑和割耳刑等。
在1636到1638年间,国王把宗教迫害扩大了到苏格兰,引起人民的反抗,苏格兰起义因此成了英国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5张图片



为什么说克伦威尔的一生恰恰是英国革命复杂性的体现

英国革命爆发之后,过程曲折而复杂,这在一个人物的身上可以得到生动的体现,这个人就是革命过程中出现过的一位“无冕之王”——克伦威尔。
首先,克伦威尔是亨廷顿郡一个清教徒,到1640年也就是他41岁时,克伦威尔进入议会。他的政治升迁之路比较顺利,不过,克伦威尔之所以能在革命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一支有力的军队,也就是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6张图片



革命爆发后,他在家乡组建子弟兵。克伦威尔训练了一支骑兵,后来并入东部联军,他治军严格,要求士兵不仅要有良好的体质、严格的纪律,还要求他们懂得为上帝而战。换句话说,克伦威尔特别重视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他对将士的选择标准有八个字,那就是:政治挂帅、信仰第一。也正是因为治军严格有方,特的部队成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甚至后来还被称为“铁军”。
那么,为什么又说他的一生是英国革命复杂性的体现呢?
克伦威尔的一生历程,可以概括为:乡间绅士——铁骑将军——民族英雄——护国独裁——悲剧结尾。我们总结起克伦威尔的一生,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荣辱交织。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矛盾。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7张图片



这个矛盾首先体现在克伦威尔自己的身上:他本来是个清教徒,清教徒是讲求清心寡欲的,但是革命的惊涛海浪将他冲到了权力的巅峰。他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现独裁。
克伦威尔的矛盾还体现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上。赞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就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一样,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但是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就连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都这样说:“克伦威尔一半是流氓,一半是狂热分子”。而恩格斯则认为,克伦威尔“兼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于一身”。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8张图片



英国革命具有哪些特点,这场革命对后来的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英国革命的特点,简单说有两点:第一是以传统为武器,第二是以妥协而成功。
1. 以传统为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自由”,但是自由并不是这次革命新创造出来的,而是英国长久以来就存在的传统。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认为,自由即权利,这是英国人对“自由”的理解。英国的“自由”是从贵族和国王的抗衡开始的,这个抗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也就是5世纪初到11世纪初这段时间。在其他国家,比如法国和德意志,国王和贵族的冲突都会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结束,但是只有在英国,国王和贵族始终不分上下,谁也不能彻底制服谁,结果形成长期的抗衡。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9张图片



抗争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不断持续,于是就形成了历史传统:每当国王超出许可范围任意行事,贵族们就联合起来,在“权利”的旗帜下,向“暴君”要求自由,使国王就范。由于贵族对国王的长期抗争,“王权应该受到限制”的这个思想就慢慢形成了,最典型的体现就是被奉为英国宪政基础的《大宪章》,可以说这是英国自由的正式宣言书。
2. 妥协
英国革命以1688年的光荣革命作为结束的标志,是以妥协结束,以妥协而成功。
当时议会有两个政治派别,一个是辉格党,一个是托利党。面对解决专制王权和议会之间的冲突问题,本来势不两立的这两党却达成了一致。他们中的七位政治要人悄悄聚会,密谋派人把当时荷兰的统治者威廉请到了英国来,请他率领军队帮助英国人推翻专制统治,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
1640年奠定英国未来的一场革命 第10张图片



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他们接受了之前议会发布的《权利法案》,这个《权利法案》相当于人民和国王之间的一个“契约”,也是英国宪政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英国革命,也就以“光荣革命”作为完成的标志,而这场革命说它“光荣”就是因为它不流血,是妥协的结果。


上一篇:凡妮莎·柯比 伦敦戏痴在“速激”中体验惊吓
下一篇:伦敦股市3日下跌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5-18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