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陈友信: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复制链接]
90128 0
保利开发商 发表于 2019-12-9 08:50:2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6日电(张燕征)1956年,陈友信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小康家庭,先后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分别获得土木工程荣誉理学士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3年,陈友信回到马来西亚创业,并于1986年创立了英迪教育集团。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已拥有六个校区,成为马来西亚首屈一指的民办国际大学。

  在担任英迪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的同时,陈友信还担任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联合主席、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署理主席等社会角色,并于2016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简称马中总商会)会长至今。

  “目前,在所有的社团角色中,马中总商会会长这一角色有特别意义。我通过用海外华人的身份语言,不仅可以推动国际交流,还可以协助巩固马中两国的友好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马中两国互惠共利,并以海外华人身份讲好中国故事。”陈友信称。

  如今,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与20多个国家的数百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院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一万七千多名英迪学生中,也包含了一千多名来自中国的本硕博学生。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陈友信: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第1张图片
马中总商会会长、英迪国际教育集团的董事长陈友信 受访者供图



  

  情系马来西亚华文教育

  谈及为何在马来西亚创办教育,陈友信对中新经纬客户端介绍道,这与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的坎坷发展历史有关。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很难就读国内的公立大学,因为政府给华人的教育配额有限,所以有条件的家庭大多选择国外的大学,而中学教育看似是本土教育,其实是在夹缝中求生存。”陈友信称。

  据了解,马来西亚中学分为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和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国民中学以马来文和英文为主;华文独立中学由华社人士筹资建立,以华语教学为主,英文为辅,是马来西亚华人拥有办学自主权的非营利学府。教学内容有别于国家教育局制定的教育内容。

  独中的学生可以参加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总会(简称董总)主办的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简称统考(UEC)。值得一提的是,统考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却没有获得马来西亚各大学的承认。

  “相对而言,华人非常重视教育,成绩也相对优异,但马来西亚的华人独中生毕业后,将去哪里深造呢?经济较好的家庭会将孩子送出国,经济条件较差的华人学生就没有办法继续深造,这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于是,我回国(马来西亚)后,就希望创办一个不分任何种族都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民办大学集团。”陈友信称。

  陈友信强调道,“很多华人不单单将中文当成一种语言沟通媒介,而是把中文当做母语来学习,很多华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受中华文化熏陶,所以马来西亚的华人在中华文化方面的认同感比较深。”

  推动英迪学院走向国际化

  1986年,陈友信与4个朋友联合创办了英迪学院。第一年,英迪学院第一批学生只有37名,而到1988年,英迪学院新生人数就达到400人。目前,该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六个校区,包括一所综合性大学—英迪国际大学,总计17000名在校学生。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陈友信: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第2张图片
英迪国际大学校园 受访者供图



  

  据悉,英迪国际教育率先开创了与欧美名校互认学分的“双联办学模式”,为那些来自普通家庭却渴望接受国际高等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历的人提供了新途径。

  目前,英迪国际大学提供大学学士双学位课程、大学双联2+1、1+2课程、大学预科课程、本科、硕士到博士各研究生课程等。其中大学双联2+1课程是指学生可以在英迪学院修读大学第一年和第二年课程,最后一年赴国际合作伙伴大学就读,在通过该大学的学术鉴定考试后获得该大学的学士学位。

  凭借过硬的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的视野,英迪教育集团迅速发展壮大。1996年,英迪教育集团从一家院校发展成为一家总院及三家分院。同年,英迪控股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英迪国际教育集团与美国最大的教育集团—劳瑞德教育集团结为伙伴大学,使其成为国际大学网络成员,并成功将英迪的教育品牌全球化。

  “对英迪教育创办有重大贡献的是两位学者,一位是在马来西亚教育部退休的学者,还有一位是在政府大学里面的院长,他们帮英迪学院构思双联课程设计等方面作出了主要贡献。”陈友信称。

  陈友信深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陈友信介绍道,之前在马来西亚读华文中学的一名学生,统考成绩并不被政府承认,同时,由于经济限制,也没有钱去新加坡、中国继续上大学,于是选择来英迪学院完成了大学课程。“现在,这名学生也快50岁了,不仅在马来西亚拥有很大的企业,在中国企业中也担任总裁一职,可以说,英迪教育提供了在马的华人走向国际化的人生跳板。”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对国际教育的杰出贡献,陈友信于2002年获英国考文垂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荣誉法律博士学位。并在2019年获得马来西亚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册封拿督(P.M.W.)勋衔。

  担任商会会长,促进马中经济文化交流

  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促进马中两国经贸发展与投资合作,加强马中政府机构及民间工商团体的联系,多个企业联合组成了非官方、非盈利、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2016年,陈友信被推选为马中总商会会长。

  为了促进企业会员的发展,马中总商会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举办讲座例会、组织考察团以及展览活动对接等服务。“我们一年大概会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举办300多场活动,总商会各州州分会被鼓励与中国不同省份对接展览活动,为马中两国的企业家提供项目交流合作的平台。”陈友信称。

  据陈友信介绍,目前,马中总商会包括马六甲州、槟城州等9个分会,拥有1800多家企业会员,涵盖贸易、制造、金融、农业、旅游、教育、房地产、咨询等行业。

  加入总商会后,陈友信多次参与推展马中企业家大会。今年,陈友信除了主导组织第九届马中企业家大会,还首创了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MCYEC 2019),为孵化青年企业家创建平台,出谋划策。

  
「70年·华商影响力」马来西亚陈友信:让华文教育走向国际化 第3张图片
陈友信在首届马中青年企业家论坛大会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民心相通和互利共赢的重要性,马中总商会在商贸交流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方面的很多支持。我们也强调华人子弟要把马来西亚文化和中华文化都要学好,这样才能从政治、经济各方面促进两国的深入交流。”陈友信称。(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上一篇:马来西亚客家菜厨师:新鲜食材做出好味道
下一篇:马来西亚的这座小城,甜的太上头了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7 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