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复制链接]
71603 0
齐振松 发表于 2019-12-15 18:20:3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的中国人看到来自海外英国人,第一感觉是这些红毛鬼又高又大,好强壮啊。事实上,欧洲人是到了近代,因为营养条件提高,才比东亚人高出一头的。17世纪的欧洲男人平均身高在162厘米左右,与中国人相差无己。

古人因为生活条件艰苦,素食为主,身体状况普通较弱。不管哪个民族都差不多,唯一的异数在海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尤其是他们当中的毛利人。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他们时,发现他们居然比自己还要高和壮。

欧洲人在探索海洋时,在太平洋中心的很多岛屿上都发现了相似的土著。他们显然是来自于某个大陆,然后乘船到达了各个海岛。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航海民族,用简陋的小船把自己的足迹撒遍了整个太平洋。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第1张图片

据说,欧洲人初次与波利尼西亚人打交道时,正好带着一名马来人,他竟然听懂了这些土著的语言,想来他们的语言应该很接近马来当地的某种方言。所以,这些波利尼西亚人很有可能是从马来地区驶向浩瀚大洋的。

从人类基因测试得到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波利尼西亚人与东亚民族有很多共同点。我国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骨骼,就属于波利尼西亚类型。在中国东部沿海、台湾等地都发现了波利尼西亚人的踪迹。

据估计,这些波利尼西亚人的先祖在4000—6000年前,经过台湾向太平洋扩散,远远比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更接近东亚人种。难怪在06年,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特斯说,毛利人是中国人的后代,五千年前我们还真是一家人,台湾的高山族和他们有着很多相同的风俗。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第2张图片

波利尼西亚人最大的两个分支在新西兰和夏威夷。新西兰的毛利人在18世纪时,已有十万以上的人口。他们是个尚武的民族,相互之间的战争是常事。他们还是食人族,失败的部落经常会被吃光。当然,融入国际社会后,他们把这个坏毛病给改掉了。

毛利人种植甘薯为主要食物,同时也捕食野兽和鱼类为食,再加上原先的食人习惯,充足的肉食才使他们能够长得魁梧雄壮,身体弱一些的人恐怕早就被淘汰了。

夏威夷岛的原住民也是波利尼西亚人,公元9世纪左右航海来到这里。欧洲人到来时,他们仍然处于原始部落阶段,有好多个部落和酋长。后来,一位名叫卡美哈梅哈的酋长统一了夏威夷群岛,建立一个王国。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第3张图片

这位国王还远渡到英国,拜见英国国王,希望与英国建立平等的关系,后来有一部电影专门描写了此事。对西方人来说,这是原始土著当中,最有上进心的一位。他当然没能如愿,夏威夷先后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美国的一个州。

波利尼西亚人一直处于石器时代,没有发展出金属工具。他们用并联两艘独木舟,再铺上木板的办法,建造大型的海船,原理与现代的双体船一样。船上搭建房屋,可以容纳几十人和大型牲畜,这就是他们从一个海岛迁向另一个海岛的工具。

肯定有无数波利尼西亚人葬身于太平洋的汹涌波涛中,但更多的人踏上了新的海岛,使自己的种族得以繁衍。这不仅是一种探险精神,更是现实的需要。当一座岛上人满为患时,向大海出发才是挽救全岛人的唯一途径。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第4张图片

如果未来地球上的人口饱和,我们也会像波利尼西亚人一样,乘着宇宙飞船航向无垠的太空,开辟一个个新的家园,那些宜居的行星就是未来人类要寻找的岛屿。

这种分散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也使波利尼西亚人没有发展出更高级的文明。除了航海和战争外,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一些虚无飘渺的事业上,如复活节岛的石像。

这座岛上有600多座巨大的石像,还有许多大石城的遗迹。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知道,这里的土著居民是如何把巨大的石头运到海边,以及石像的意义。这些石像本身有好几种风格,显然土著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只是连土著都已经忘记了制作石像的初衷。
欧洲一国,生活着一群原住民,共计七十万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第5张图片

比起非洲和美洲的其他土著,毛利人还算是幸运的。虽然也有过被奴役的历史,损失了大量人口。但好战而又强壮的毛利人,让奴隶主付出了更高的管理成本和代价。

进入文明时代后,毛利人的人口很快得到恢复。现在的毛利人共计约七十万,其中六十二万人生活在新西兰,其余分布在澳大利亚、英美等国。至今毛利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特点。


下一篇:未来疫苗护照会是常态吗?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