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程不我欺:送孩子去补习班有用吗?

[复制链接]
6212 0
超越时光 发表于 2020-5-26 12:26:5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不我欺:送孩子去补习班有用吗? 第1张图片


“你家孩子报补习班了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想十个家长里九个都报过。疫情期间线下补习班不能开课,催生了线上教育的空前繁荣。没办法,现在社会资源竞争激烈,人人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唯一的方法就是占用孩子的业余时间,早点积累知识储备了。

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记得之前在新东方工作时有位家长向我吐槽,说自己的孩子成绩比较差,她每次开家长会都恨不得把自己缩在角落里,最怕班主任突然的关心。痛定思痛之下,她花高价在武汉本土某一对一机构给孩子报了名,一补就是一学期,花了好几万。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班主任再开家长会,她信心满满坐在第一排,打算接受来自班主任的褒奖,谁想到一扫班级排名:孩子倒数第一。当时她心态就崩溃了,上学期还是倒数第十呢,怎么突然成第一了?难道是后九名集体转学走了吗?

无独有偶,去年12月份,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8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结果:

约五成的学生有过校外学科补习的经历,但语数外三门学科的课外补习,对学习提升的作用分别只有0.6%、2%和2.2%。

也就是说,家长们在课外补习上花了大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是却偏偏没取得什么效果。

然而,谁也不敢抑制家长想要给孩子报补习班的热情。


程不我欺:送孩子去补习班有用吗? 第2张图片


教育部前几天专门发布了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我认为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许找错了病因。我所了解到的真相是,大部分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班并不是想超前学习,而是为了“让孩子跟得上同龄人的进度”;以及,“大家都补了,孩子不补我紧张”。

是否需要送孩子上补习班?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家长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1.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

2.相比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家长更应该做哪些事情?

一、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

“有病乱投医”,成绩不好就补课,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成绩不好,就开始盲目找人补课。

绝大多数孩子成绩差,无非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不想学:学习态度有问题,孩子不想学习,学习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这样的孩子,你就是天天给他补课,一样学不好。那些花了10几万补课费,学习成绩依然很差的学生,往往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学生。

第二,不会学:如果学习态度还可以,成绩不好,基本上就是属于“不会学”类型的学生了,这类学生,不仅对知识的理解有问题,而且往往伴随着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如果单纯给他“就题论题”,不从根本上、系统地接近问题,补课再多,也不会见效。

不同的年龄段,成绩差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小学阶段,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是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学习习惯没有问题,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折不扣地完成,成绩一般不会差;

初中阶段,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初中的孩子,如果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般也不会差;

高中阶段,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往往是学习能力的问题,而这个学习能力,既包括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必然有的学生,学习从来不记笔记,不整理错题本,不进行复习,即便是上课时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考试时依然考不好。

至于老师的好坏对孩子成绩的影响,其实是次要的(我并不是说老师的好坏对孩子的成绩没影响)。对自己想学的孩子来说,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对他成绩,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除非你把他扔到寸草不生、没有任何教育资源的地方去,否则,他一定能找到机会和学习资料来自学。

你可能会反驳我:“谁说自己愿意学的孩子遇到什么老师都没关系?如果遇到好老师,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他肯定能更加出色啊;如果遇到差老师,毁灭了他的学习兴趣,他不一样也会失败么?”

毋庸置疑,好老师对于好学生,确实能起到成绩“加速器”的作用,但鼓励学习兴趣这件事情,还真不是仅仅靠一个好老师,一段好的学习经历,就足以造就的。

任何老师其实统统都是学生生命中的短暂过客,尽管我们常听成功人士说客气话:“某某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但我更愿意相信家庭教育的持久力量。

至于差生,我觉得上补习班多半会害了他们。

不想学习的孩子,如果他们遇到普通老师和差老师,结果不外乎:补课没有用,补课让学习能力更低下。我大概算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我遇到好学生的时候,能把题目讲解得非常清楚,但我没有办法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主动爱上学习,这是实话。其实就算是业务过硬的好老师,也未必都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因为补课的时间太有限,方法也太单一了。坊间一直流传一句话:学某思老师可以把优秀的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是无法将差生变得优秀。

说到这里,稍微总结一下:

1.补习班对自己愿意学习的孩子基本没用,不补习孩子一样学得好。

2.补习班对自己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基本没用,补习也是枉然,甚至更糟。

3.补习班对愿意学但不会学的学生,在遇到好老师的时候,才有效果。而且这个“好老师”,指的不仅要有能把题目讲清楚的能力,更重要的还必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孩子掌握方法,而不是记忆结果。

可是,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好老师,究竟有多少呢?

二、相比把孩子送进补习班,家长更应该做哪些事情?

许多考上清北,甚至哈佛、耶鲁的孩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曾表示,他们从小都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但总是最努力的,一直没有放弃。所以你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知道要把孩子送去补习班学习,却忽略了最重要的那一点,那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成为“愿意学习”的孩子。

花钱补课,不如花时间陪孩子,这个道理,越早知道越好。如果你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就开始陪伴孩子学习,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么一般来说,到了四年级以后,家长就可以逐步放手了,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都会逐渐提升,越往高年级,家长的作用就越小。

然而,现在的家长,往往是反过来,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不问,等孩子大了,出了问题了,甚至问题很严重了,才想办法去解决,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于事无补了,不仅家长没有办法,老师往往也没有办法了,这个和医生看病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我并不反对家长送孩子上补习班,因为补习班毕竟能够缓解家长的精神压力。

当周围的人全都把孩子送去补习班的时候,不送的家长,难免会产生“焦虑感”、“负罪感”,以及“悔恨感”……你会不停地想:假如我当初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他的人生会不会就因此而不同呢?(尽管多半不会,但如果足够有钱,有个安慰剂也挺好)

不过,在送补习班之前,我建议家长们做好这样几件事情:

首先,认真筛选补习教师,有几种老师千万不能选——光盯着提分,不停灌题,不给孩子独立思考机会的老师不能选;只看答案,不注重推理过程的老师不能选;只教具体题目,不讨论学习方法的老师,不能选。

另外,永远不要把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任务丢给补习机构,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做好下面这几件事情,把孩子培养成愿意学习、乐于学习的人。

1.培养阅读兴趣;

2.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想法,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选择;

3.鼓励孩子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4.把每件事情都看作学习的机会,多向孩子提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室外活动。

学习的意愿才是取得好成绩的根本,一味让孩子被动补课,那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全文完)

(本文为程不我欺原创,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程不我欺,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