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复制链接]
62301 0
对你坚定de心 发表于 2020-5-27 01:35:1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在人生最初两年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
哭闹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咬自己

宝宝说:“妈妈,躲猫”。

宝妈说:“等妈妈吃好饭再陪宝宝躲猫猫好不好”。

宝宝拉着妈妈的手说:“不要”。

宝妈故意装傻说:“不要躲猫猫啊,那好吧”。

宝宝见妈妈误解了他的意思,又着急地重复了一遍说:“妈妈,躲猫猫”。

宝妈说:“再等五分钟,等妈妈吃好饭再陪你玩,好不好”。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1张图片


宝宝嗯了一声表示愿意等,然而一分钟不到,孩子又开始緾着宝妈要玩躲猫猫,并使劲把妈妈往卧室的方向拉。妈妈不为所动,继续做宝宝的思想工作。然而孩子却不听这套,开始哭了起来,要妈妈马上放下筷子陪他玩。最后见妈妈还是不肯陪他,于是宝宝边哭边气急败坏的狠狠地在自己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同时盯着妈妈的脸,看妈妈有什么反应。孩子这种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宝爸和宝妈都吓了一跳。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两岁的宝宝从来没有出现过自虐的行为,这是第一次。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2张图片


宝爸见孩子都急得自己咬自己了,赶紧看了看宝宝手臂的情况,但见孩子的胳膊上有两排非常清晰而漂亮的牙印。于是宝爸拉着孩子手并蹲了下来说:“宝宝不好咬自己的哦,你想躲猫猫,妈妈会陪你玩的,但得等妈妈把饭吃好,晓得吗?”但孩子根本不听宝爸这一套,哭着说:“不要爸爸”。随即挣开宝爸的手,扑向宝妈,继续他的哭闹。宝妈见孩子哭闹得厉害,有点心疼,想迁就并满足孩子的要求。宝爸立刻偷偷的向宝妈摇了摇头,并用眼睛示意宝妈不要这么做。于是宝妈就停止了进一步的动作,继续享用她的美食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3张图片

从哭秒转到笑,翻脸比翻书还快

孩子见宝妈不为所动继续吃饭,立马加大了哭闹的力度,站在宝妈的身边仰头高声大哭起来。这种哭声就像冲锋的号角,让人坐立为安,也让人于心不忍。宝爸也不再哄劝,坐在边上装着认真看书的样子。就这样,一家三口一个在哭,一个在吃饭,一个在看书,各做各的事情。孩子见无人理睬,哭得更伤心了。宝妈以最快的速度把饭吃好,然后蹲下身用纸巾给孩子擦了擦眼泪,并抱起仍在哭泣的孩子走进卧室,随手把门关上。宝爸不知宝妈和孩子说了什么,不一会,孩子的哭声就停止了。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4张图片


有人说孩子翻脸比翻还要快,这不,刚刚哭得唏哩哗啦的宝宝,转眼就笑着从卧室里跑到客厅大声说道“门关上”,并用两只小手蒙上自己的眼睛。宝妈把卧室的门关上了后说,好了,可以进来了。宝宝听到指令后,跑着把门推开,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宝爸仍旧坐在沙发上,仔细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就在宝爸沉思的时候,宝宝跑了过来,拉着宝爸的手说:“爸爸躲猫猫”。 宝爸开心的站了起来,跑着孩子一起走向卧室,一家三口玩了躲猫猫的游戏。

等到孩子睡着后,宝爸问宝妈,你在房间里跟宝宝说了些什么啊?宝妈回复到,我跟宝宝说,你要玩躲猫猫,爸爸和妈妈都是很愿意陪你玩的,但是妈妈在吃饭,你要等妈妈吃好饭再陪你玩,妈妈不吃饭就没力气陪你玩,知道吗?宝宝说知道了。然后,我又对宝宝说,你心急想让妈妈快点陪你玩,妈妈是理解的,但不可以哭闹,更不应该咬自己,晓得吗?宝宝说晓得了。宝妈又说,宝宝是个爱妈妈也爱爸爸的好宝宝,好宝宝也要学会等待,是不是啊?宝宝说是的。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5张图片

男孩穷养与女孩富养的观点是错的

宝爸对宝妈说,你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很好的,有些事的确不要由着宝宝的性子来。这也就是当时宝宝大哭并咬伤他自己时,我不让你立刻满足他要求的原因。宝宝现在已经两周岁了,他已经有了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敏感而又懂得察言观色,他知道在有些事情上,可以通过哭闹争取到他想要的东西。与此同时,一旦哭闹不起作用,他就会采取更激进的办法来达到目的,比如通过伤害自己的自虐方式。如果第一次自虐得逞的话,后面碰到别的事情,他还会采取同样的手段来威胁家长。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6张图片


宝妈说是哦,这么大的一个小人,已经懂得和大人斗智斗勇了,我都提心玩不过他,怎么办?宝爸说没关系的。在家里宝宝最爱妈妈,最怕的也是妈妈。只要我们坚持原则,好的要鼓励,不好的就要帮孩子得行调整,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夫妻俩怎么做的问题。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比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更重要。也就是说夫妻关系的好坏是家庭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引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石。这一点我们俩之间必须达成一致,如此,孩子的成长就不容易走偏。

如何帮孩子塑造美好未来,先否定两种育儿观,越早越好 第7张图片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成年人要聪明,他们非常善于学习和思考。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他那双明亮的小眼睛,一旦夫妻之间出现不和眭的情况,孩子就会很焦虑。如果其焦虑的心理知期得不到缓解,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孩子出现自虐咬自己或者抓伤自己的行为,就说明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他既离不开爸爸妈妈,同时又拿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这种自虐的极端办法来进行威胁。这种时候往往考验的就是我们家长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了。碰到这种问题,我们一定不能迁就他,也不能强迫他,最好的办法就是关起门来单独做思想工作,有时还得冷处理。

有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这种思维是不对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但不是以条件作为前提,一旦落入所谓条件的陷阱,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出现彼此伤害而不自知的可能;还有说,棍棒出孝子,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这些观点都是极其有害的,不值得提倡。其原因就在于,这种观点满足了成年人把孩子当成自己附属品的自私欲望,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

据此,父母是孩子资源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做父母的无法塑造孩子的命运,而应帮助孩子塑造他自己的命运;不是父母为孩子找出路,而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路。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