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育儿]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复制链接]
17316 0
New筱筱超 发表于 2020-8-14 04:43:27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您好,欢迎加入百合妈妈读书会!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百合妈妈

晓兰一打开朋友圈,就感觉到十分沮丧,因为她总是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张家的孩子在假期苦练舞蹈,据说跳得有模有样,参加了个什么比赛还得了第一名;李家的孩子每天坚持练习钢琴,雷打不动,隔着屏幕都能听到琴声悠扬;王家的孩子在跆拳道馆挥汗如雨,小身板儿那叫一个壮;赵家的孩子已经学会自己洗衣服了,还晾晒得超级整齐;孙家的孩子英语讲得好流利,每天还和外教视频;刘家的孩子骑平衡车骑得那叫一个溜、酷、炫……

再看一眼自己家孩子,就知道整天抱着手机刷刷刷,怎么说也不听,说多了,熊孩子把门一关,门上还不忘贴一张“闲人免进”。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1张图片


晓兰算是个比较有觉知的父母,她知道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不求上进,不能怪孩子,自己至少有一大半的责任,从小没有给到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没有给孩子订立规则,也没有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晓兰对自己的自责要多过对孩子的不满。

她总是后悔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心扑在了事业上,到现在只能空留遗憾,她一边悔恨当初,一边又对未来充满了困惑与迷茫,就是无法踏踏实实活在当下。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2张图片


晓兰的这种状态如果不及时扭转,她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冲突很可能会愈演愈烈,孩子无法健康成长,她也无法安心做事,前路可能会真的很惨淡。

在这里,给晓兰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她。

01、全然地接纳,安然地活在当下。

晓兰:

请相信,对于你的孩子来说,没有比你更好、更适合的妈妈;对于你自己来说,也没有比你的孩子更好、更优秀的孩子。你们对于彼此来说都意义重大,非常重要,其他的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取代。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孩子的养育上有缺陷,觉得自己的孩子培养得没有那么好,不如别人家孩子优秀,请不要再自责与否定自己了。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3张图片


如果你否定自己,就等于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让孩子学会了自我否定,这也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

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努力挖掘自己和孩子的优点,在原有的养育基础上看到更多的养育可能,学习更多科学的养育知识,比过去做得更好。

这样传递给孩子的就会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孩子会敏锐地感应到,并且会因为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向更优、更好的方面发展。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4张图片


02、努力修复亲子关系,有意识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晓兰:

生命无法回头,往事无法重演。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从此刻起,你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修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本能的抗拒孩子表达情绪,总是不允许孩子有负面的、消极的、过激的情绪,或者随之而来的不良行为,因为孩子的坏情绪和不良行为会让我们感觉到很难受。

我们以为压制就可以把孩子的怒气压下去,但是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极大地破坏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5张图片


孩子的感受需要被看见,孩子的情感需要被接纳,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压制,而是应该允许孩子表达,并且视此为宝贵的亲子沟通时光,借机加深你与孩子之间的深度链接。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就会错误地以为拥有情绪是一种多余的负担,会因为拥有情绪而感到内疚和羞耻,会努力对他人隐藏自己的情绪,甚至不再拥有情绪。

当孩子的情绪没被父母识别出来或确认时,孩子长大后就做不到识别和确认自己的情绪,甚至视正常、自然的情感体验为羞耻。

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份允许,只要我们允许孩子表达,接纳孩子的所有情绪,问题可能就会就此消失,变得不再是问题。

我们不需要回避问题和矛盾,不要害怕面对未知的难以掌控与处理的事情。

许多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提前主动去问孩子,他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当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6张图片


03、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孩子丰富他的生活

晓兰:

孩子沉迷于手机,是因为他与现实的链接出现了问题,他在生活中找不到有意义的事情,才会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求归属感、价值感与成就感。所以,让孩子放下手机的办法就是多给予孩子关注,多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了乐趣,感觉到充实了,手机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现实生活毕竟比手机里的世界更精彩。

李玫瑾教授近日在直播中,也提到了如何面对孩子的成瘾性行为,她说:

“当孩子有成瘾行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他的快乐,把他从那个事情中拽出来,而不是把他唯一的、正在痴迷的快乐给剥夺掉!”

“陪孩子锻炼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最好的是两人运动,一种动作性的游戏。运动的过程他可以吼叫、可以流汗,神经系统的问题就能够从四肢中散出去了!”

心理最好的医生是运动,而运动之中两人以上的运动是最好的!”

育儿路上,建议父母换个舒服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第7张图片


写在最后:

晓兰:

人生永远没有最晚的开始,除了十年前,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上面提到的几点建议——“全然地接纳”、“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多陪孩子运动”,你可以试一试,相信你和孩子都会越来越好,你们的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我最近在读樊登的新书《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是他为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写的一本书,书中详解了如何建立起三根亲子教育的支柱: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这本书正在上海书展线下展出,头条推出了线下同款,品质有保证,需要的话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卡片下单。


下一篇:育儿路上的苦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9 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