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如何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防疫?

[复制链接]
45032 20
luka-_-O 发表于 2020-11-23 08:58:2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防疫?


上一篇:领尚橱柜化身厨房守护者,开启美好“食”光
下一篇:暖气房居然甲醛超标?领尚空气净化器来拯救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飞老 发表于 2020-11-23 08:59: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强国纯手敲 拿走麻烦点个赞赞~
2020的开局比往年应该讲更乱一些,四个天灾:美国流感、澳洲大火、非洲蝗虫、中国新冠降临。其中,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中国表现最严重,但是,从总体看,中国这应对是很棒的。中国的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再这场战役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独善其身,病毒无国界,团建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在新冠病毒面前,我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疫措施给其他各国树立了典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战“疫”经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前疫情在世界爆发,全世界各国应联合起来,这是自然对全球人民的考验,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战疫的胜利。


后续观后感找不到问题入口可以私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m小暗 发表于 2020-11-23 08:59:39 | 只看该作者
 
九章都更了,可以从俺回答里看,俺不会放链接呜呜呜
在经历中学习——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防疫
——2020.3.9
本期学习强国针对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防疫的视频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先生主讲,中国为防治疫情在世界蔓延所采取的坚强有力举措,不仅让中国人民对打赢疫情防控战充满信心,也给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不仅是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中国故事”、发出的“中国声音”令世界动容。疫情中,世界看见“中国担当”。
  国有国的气质,大有大的样子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看到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中国看到顽强不屈、逆境奋进的中国看到迅速出击、蹄疾步稳的中国看到担当有为、守护世界的中国这是以行动诠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这是以行动践行阻止疫情蔓延的大国担当。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我毫不怀疑中国对透明度和保护世界人民的承诺。”连日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每次公开讲话,都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病毒的阴霾,遮不住四面八方的“阳光”。疫情之下,由“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和“中国担当”所构筑起来的大国形象更显丰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追根溯源2012 发表于 2020-11-23 08:59:5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对比,就没有优秀。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紧锣密鼓的防疫之战中,我脑补了如下一场对话:
新冠:「尊敬的智人你好,我是网巢病毒目/冠状病毒科的 SARS-Cov2、俗称新冠病毒,是 2003 年非典 SARS-Cov1 以及 MERS-Cov 的远房亲戚。
我从蝙蝠体内传染到了东南亚地区的穿山甲,进行了一系列的突变和重组,已经具有了和 1918 年那次大流感的 H1N1 病毒近似的传播能力、致死率和潜伏期等。
目前我们已经到达了地球,为了我族在世界上的发扬光大、遂决定征讨你族,你们抹干净脖子等着受死吧!」
 第1张图片
人类:「作为一种病毒你永远不会知道,在这 100 年间我们人类的医疗技术和卫生条件进步到了何等地步。
一战那会我们甚至没有抗生素可用,也不清楚你们长什么样子;而如今,全基因组测序已经足以让我们把你们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从头到脚每一根「汗毛」都看的清清楚楚。
我们甚至准备了好几个对你族类有效的药物,怕是你还没从穿山甲身上跑出来就已经被消灭的无影无踪了。」
新冠:「哦?是么,看来你们比起一战那会已经聪明多了,看看你们是怎么对付我的吧」
第一回合:中国
1918 年期间,中国的疫情并不严重,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情况最好的地方了,当时疫情最严重的香港 + 上海两个地方两年加起来才不过死了 2000 多人,还不如美国死亡高峰期的一天人数多,如下图所示:
 第2张图片
一百年之后,2020 年的中国新冠曲线,这次我们情况比较严重:
 第3张图片
纵坐标是对数曲线,初期由于防控的不及时,导致了疫情大规模爆发,一段时间之后有所改善。
大概一个月之后新增确诊人数逐渐减少,3 月 19 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为 0;疫情已经被控制住了。总计死亡人数 3245,之后如果不爆发的话不太会增加了。
由于当年中国没有爆发所以也没有做什么措施,防控层面来讲相对于 1918 年较为优秀。
第二回合:意大利
一战时期,意大利因战争死亡人数为 46 万,而流感爆发时期,仅军队当中死亡人数就达到了 7 万,疫情爆发时期大概死亡人数在 10 万左右,图中灰色的线是因病死亡人数,大部分都是流感导致的:
 第4张图片
100 年后的今天,意大利最初发现了一例的时候立即封锁了中国的航线,算是反应比较迅速的。
然而由于伊朗已经落陷、光封锁中国已经没什么用了。
意大利的疫情开始爆发,最严重的伦巴第地区成为了第二个武汉,医疗系统被击穿、死亡率飙升;医学生提前毕业,退休工作者返回岗位,但即使如此也远远不够。
政府下令要优先救治更可能活下来的年轻人,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面临着「看着病人去死」的巨大心理压力。
有一位护士绷不住自杀了,甚至有医护人员声称「我要是被感染了恐怕也排不上队」。
3 月底的意大利完全就是人间炼狱,我国湖北死亡率在 2.4% 左右,湖北外死亡率约 0.4%。
而 3 月 23 日的意大利全境死亡率约 9%,最严重的伦巴第地区死亡率超过 12%,确诊 27206 死亡 3456,尸体多到运不完。
与之相对的、虽然政府已经下令封城隔离,然而意大利人似乎对于「隔离」这个概念理解有些问题,他们还是会每天出门买烟、加油、跑步,甚至还和邻居一起开 party,不得不说他们可能真的不理解传染病的威力。
 第5张图片
看总体感染人数的话,意大利还会继续上升,不过相信最终数字也不至于到当年的程度(因为封城是多多少少有效的)。
而死亡率方面,即使在现代医疗的加持之下,新冠的死亡人口占比也是远超了 1918 流感(7% vs 2.5%),负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爱新觉罗·绵奕 发表于 2020-11-23 09:00:49 | 只看该作者
 
你也是来白嫖的吧 我也想要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琳玉蝶梦 发表于 2020-11-23 09:01:36 | 只看该作者
 
我猜你在写学习强国第三讲 来知乎白嫖
—————————
我写跑题了 不放了 呜呜呜 没看视频就写了
———————————


 第11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呼市刀刀 发表于 2020-11-23 09:02:24 | 只看该作者
 
《从国际角度看中国防疫》

今年的开局比往年应该讲更乱一些,人祸不断、天灾猖獗。大的是四个:美国流感、澳洲大火、非洲蝗虫、中国新冠。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的数据,已经有2600万人感染,住院人数40万,已经死了14000人,超过往年的平均数,而且死亡人数还在增加。
澳大利亚火灾烧了半年多,一半的国土受灾,据他们的专家预计10亿以上的动物给烧死了,有些是它的国宝,人员死亡几十个人。
非洲的蝗灾从东非开始,越过了红海,越过了波斯湾,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了。23号,咱们中国农业部已经派出权威专家组到巴基斯坦去帮它了。
“正大于负”的国际舆论氛围
新冠肺炎在中国表现最严重,对中国冲击最大,虽然早期应对有点问题,中间过程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今天要强调的是,从总体看中国这个应对是很棒的。
以英文世界为例,我觉得国际社会的评价总体是非常积极的。
另外外国舆论也有一些比较正面的东西, 日本有一个现代科学网站,也有一篇评论文章,对中国截止到2月20号左右的反应给予高度评价,文章作者指出,中国这次在应对危机当中反映出来的国家能力无与伦比,他计算中国的空运能力是日本的4倍,铁路运输能力是日本的90倍,所以结论是什么?他说结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一个不可挑战的国家。
危机应对彰显中国综合实力
总结一下,国际社会现在对中国的肯定大概三个方面:
第一领导力,领导人敢拍板,敢承担责任,像武汉这种交通枢纽特大城市整个就封了,这个魄力是一般国家领导人没有的,我们做了体现领导力很强。
第二组织力,这里面就表现在军队,一声令下马上行动,然后党员、党组织都有很强的组织力。
第三动员力,这次有一个特点,就是全民参与的。防疫战是全民整体所在,每一个人都是参战者。基层干部下沉给封闭社区送菜,这叫社会动员力。
工业能力
1. 10天建立一个野战医院。
2. 口罩一个月产能增加70倍。
科技力
1. 7天分离出毒株,而且非常透明,马上公开,别的国家就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基本数据研制它的疫苗或其他抗病毒药。
2. 北斗在雷神山、火神山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无人机监控,对物流进行优化。
感谢金灿荣专家的授课,本人深受学习,从国际角度了解到了中国防疫的阻击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海洋精灵 发表于 2020-11-23 09:02:31 | 只看该作者
 
《抗击疫情的中国担当》     
        《形势与政策》课程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让我认识到中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展现的大国作为。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想到一个词——多难兴邦。“或多难以固起土,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左传》”        
        防止疫情蔓延,展现负责任大国作为。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迅速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牢筑防止疫情蔓延的防线。中国有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能够用十多天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医院,紧急建设多所方舱医院,迅速组织各方力量调派330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迅速隔离感染者,关闭学校,延期开学,为隔离的人配送医药和食物。   
        更可贵的是,为阻止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世所罕见的措施,众所周知,湖北是个GDP经济大省,武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对如此规模的省份和城市实施进出管控,代价难以想象,做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需要足够的担当,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做到了。中国对待疫情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令其他国家敬佩,展示了对本国和世界负责的大国作为。   
       分享经验,为世界防疫做贡献。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心,积极应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疫情形势就已经发生巨大的积极转变,虽然还面临一些难点,但就总体而言,疫情形势已经积极向好。同时,面对全球疫情蔓延,中国积极分享防控经验,主动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防疫作出重要贡献。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领导迅速作出决策,公共卫生体系全面启动,整个社会充分参与,民众理解并接受防控措施。此外,中国还大力开展国际合作,第一时间测定病毒基因组序列,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确定方案,并向世卫组织通报,和全世界研究机构分享、等等。   
        中国积极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合作,分享自己的经验,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在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同时,也在为世界人民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积极提供援助,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疫情在世界蔓延,当几周前疫情在中国爆发时,国际以各种形式援助中国抗击疫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表达令人动容。而今,全球疫情形势严峻, 中国也第一时间向多个国家伸出援手,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检测设备, 并派出专家提供支持, 展现了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的患难真情, 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中国已经尽己所能向各国提供援助, 是“投桃报李”的回馈和感恩, 给其他国家伸出援手是“感同深受” 的理解和“休戚与共”的支持,展现了“合力致远”的大国担当。自疫情发生以来, 多国向中国提供支持和帮助, 让广大中国人民感受到了温暖, 中国深知疫情带来的恐慌和焦虑, 愿尽己力, 把温暖和安心带给其他正遭受病毒折磨的世界人民。      
        疫情之下, 中国所构筑起来的大国形象更加丰厚,中国担当更加深入世界各国人民的内心。 我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更不能代表全中国人民, 但是我可以代表我自己,坚定信心, 众志成城,与祖国一起,坚决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向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日益强大的祖国致敬!






我在综合我看到的答案借鉴出来的一千字小论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CelestiaForum 发表于 2020-11-23 09:03:02 | 只看该作者
 
封城、延长假期、推迟开学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之下,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虽还远没有到可以让人放松警惕的时候,但日常的社会秩序在经过长时间停摆之后,开始了逐步恢复的过程。
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当下,我们已经能看到这场必定被载入史册的疫情爆发,也如 SARS 疫情一般暴露出了中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诸多漏洞。在付出了难以计量的生命、健康和经济代价之后,思考疫情之下暴露出来的各方面问题,以防未来新的潜在疫情的爆发,成为痛苦之后必须要重视的议题。2 月 23 日,一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思考》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杂志上发表。作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等。
他们在文中指出了我国在突如其来的病毒面前暴露出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的问题和短板,其中包括了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应急响应机制、科技创新、医疗供给与储备等十个方面。比如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早期预案缺失,是造成后续阶段花费巨大成本、举全国之力抗疫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疫情背后,作者还认为公共卫生体系在疫情面前暴露出了长期的系统性问题,包括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仍较薄弱、分工协作机制不全等问题,这导致庞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在突发疫情面前未能及时给出应有的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文章还认为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这也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文章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指出了十个方面问题。01向公众报告不够及时有度,初期科学防控预案缺乏作者直言,2003 年 SARS 期间以及疫情结束后中国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此次疫情中继续重现。“早在 2011 年中国 CDC 与美国 CDC 相关专家就已经撰文,在总结 2003 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简称 SARS) 以来中国防控新发传染病能力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提出了中国在新发传染病侦测能力上的显著差距。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差距仅仅被认识,而未被更多重视和及时改进,成为了潜在的危机。这在此次疫情早期防控中完全暴露。”相关回顾性论文指出,2019 年 12 月中旬密切接触者之间就已发生人际传播,此后的 1 月 1~11 日已有 7 名医务人员感染,12~22 日,又有 8 名医务人员感染。但公众甚至医务人员并未及时获得准确消息。与此相反,1 月 1 日,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 8 名人员被警方以 “散布谣言” 处理。直到 2020 年 1 月 20 日,钟南山院士才公开宣布这种疾病呈现了人传人的特点。回顾这一过程,作者认为,在疫情发生的萌芽阶段,地方政府应该及时倾听和回应专家意见,并合理合情地向公众报告。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门和疾病防疫部门应该在 “内部知情期” 就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预案,既要有最好的预期,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次疫情防控早期的预案是缺失的,在这 3~4 周防控初期的 “误判”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众甚至是医务工作者的警觉和防护意识,进而加大了后阶段疫情防控的难度。这些早期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后阶段花费巨大成本、举全国之力抗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13张图片 图 | 2 月 1 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到达湖北恩施开展检测工作。
02
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疫情面前,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本该是抵挡疫情的强力武器。但文章指出,公共卫生体系在面对这次新冠疫情的冲击中,问题突显。首先,公共卫生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仍较薄弱,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国大多数城市在公共卫生资源统筹、体系建设、条件保障方面较弱。其中就包括了此次疫情的中心、原本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武汉。其次,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全、联通共享环节欠缺,存在 “防控 - 治疗” 分离的问题。这种分离问题在疫情当中表现为临床重治疗却往往忽略人群疾病流行模式的改变。公共卫生也不能很好发挥疾病早预防、早发现的作用。在此次疫情发生早期,临床医生从个案诊治中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及人传人的可能性,但是却没有一支专业高效的公共卫生队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及时确诊问题。这也正是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联通环节欠缺的直接体现。03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执行功能分属于高校公共卫生学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此导致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存在分割。第四,全国大多数地区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少,公共卫生在体系 (软、硬件) 建设层面的投入低,公共卫生人才流失严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与国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不足之处。从公卫人员配备数量上看,中国 CDC 只有大约 2100 名员工,美国 CDC 的 24000 名员工。而在国家总人口上,美国人口仅为中国的四分之一。
 第14张图片 图 | 新冠病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04
应急响应机制难以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疫情防控中无论疾病处于何种阶段,是否伴有肺炎,只要是感染、亚临床感染甚至无症状携带者,都应该是防控对象。但作者指出,此次疫情爆发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似乎放在 “肺炎” 上,关注点容易被理解为一个临床问题的防治上。由此看出,我国目前虽已建立起以 “明确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为核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但就全国范围而言,疫情来势之凶猛,远超预期,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件响应机制尚不足以应对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外,疫情发展过程中应急启动医疗机构分区诊疗、全面隔离确诊与疑似病例、有效切断传播途径的举措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各级 CDC、科研单位与临床医疗机构间存在的信息共享不畅、相互联动不够等跨部门协作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疾病应急防控中的重大阻碍。
05
科技创新成果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针对性不强,数据共享及转化应用渠道不通畅,缺乏相关安全等级实验室临床问题导向的针对性不强表现为缺乏对重大传染病发生、发现、确定的系统性整合式全链条研究。仍严重存在论文导向的问题,多数研究成果不能对传染病的快速有效防控起到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其次,针对传染病的药物和疫苗研发体系建设、能力建设、资金有效投入和人才储备滞后。由于新发未知传染病快速蔓延的特点,新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往往滞后于疾病的传播,对于疾病的控制目前还只能依靠已有药物的试验性治疗。第三,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及时向临床诊治应用的转化渠道不通畅,数据共享公开的文化尚未有效形成。第四,缺乏高安全等级医学研究实验室。


06医疗供给和战略储备不足。口罩告急、防护服紧缺、各地医务人员支援武汉,以及兴建雷、火神山医院的画面一度成为全国人民在此次疫情中的共同记忆。而这些画面也体现出,我国在应对新发突发特大传染病疫情时,应急医疗人员、场地和医疗物资方面普遍存在短缺的情况。这背后亦有值得关注的深层原因。首先,应急医疗服务提供方面,我国各级传染病医院承担主要的救治职责,但由于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的日常培养缺乏综合导向,导致医务人员对多人群、多症状、复杂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综合治疗能力较低。与此同时,虽然自 2018 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规定二级以上医院要设 “感染病区” 作为辅助,但现实就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感染病区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尚不能在疫情发生时有效形成体系救治患者。而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和检测试剂的短缺,则反映出了我国各个省市在公共卫生应急投入、相关医疗物资既有储备、产能储备等均存在重大短板。
07
一些干部专业化能力不足及缺乏循证决策能力的短板。论文认为,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核心是从被动应对模式转化到 “预防 - 主动” 的积极防控管理体系,而在转变当中,干部队伍显然是极为重要的核心群体,一方面他们需要对疫情有整体了解及防控布局,同时需要及时向地区主要领导作专业汇报。随着疫情发展迅猛,没有专业背景的卫生主管部门领导在巨大压力下,更加容易暴露出难以应对的短板问题。此外,地区主要领导是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指挥主体,在公共卫生事件萌芽阶段的早期判断与应对上,应更加主动及时组织专家团队提供决策建议,而并非等待上级意见。而病毒的爆发地武汉作为国内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及病毒研究最豪华的专业阵容所在地,此次专业团队在当地政府早期疫情判断及应对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似乎没有得到最大发挥,是需要深入思考与反省的。
08
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能力存在较大缺陷。从训诫风波、论文风波、发布会风波、领导口误风波、蔬菜风波、双黄连风波、免职风波、红会风波再到李医生风波,也暴露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情能力不足。其中的问题包括舆情应对理念落后、舆情应对能力不足、“体制内舆论场”和 “民间舆论场” 分歧日甚。
作者认为,及时澄清事实,公布实情,消除谣言应该远比简单的 “删帖” 更有正面效果。当前,正值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关键期,必须尽快分析当前舆情中的问题,及时回应舆论关切,才能有效澄清事实,起到答疑解惑的效果。


09
疫情发生后 “次生灾害” 研判和应对体系有待加强。在封城、延迟开学等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疫情传播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清醒地认识到本次疫情将对中国经济、卫生保障体系乃至社会稳定等领域带来的潜在冲击。2003 年的 SARS 疫情对当年的经济走势形成了明显冲击,在疫情最为严重的二季度 GDP 增速较一季度回落 2 个百分点。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间,可以预见的是,本次疫情也一定会对中国经济形成十分巨大的下行压力。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首当其冲,第三产业增速将较上年底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落;疫情导致的返工延迟、农民工推迟返城等因素将对第二产业的增速产生明显拖累。因此,如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此类 “次生灾害” 的影响,提前研判未来走势和进一步加强应对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如何健全均衡的医疗保障体系也是预防 “次生灾害” 的另一重要方面。
10野生动物市场监管乏力。作为疫情的源头环节,食用野生动物和相关的管理问题再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而监管乏力的问题也在疫情中集中暴露出来。野生动物是许多严重新发疫病的自然宿主,有数据显示目前 70% 的新发传染病,均来源于野生动物。
文章认为,我国在管理野生动物的非法捕猎和买卖运输等,由于理念缺位和市场监管乏力,国内依旧存在公然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以及以食用为目的非法捕猎、运输、买卖等乱象,正是由于对野生动物保护不力、对违反者的惩罚力度不足,导致了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出现,并最终成为全国性公共卫生事件。




11
民众的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亟待提升。在这场影响全民的防疫工作中,公民的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着疫情的防控。比如在特殊时期里,故意隐瞒病情的案例一再发生,造成多起群体性感染事件和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此外,在疫情防治时期制造和贩卖假口罩、恶意造谣或发布误导信息、盲目抢购各类物资、聚集性病例、歧视武汉人等也时有报道。论文认为,上述问题的发生,有些是因为民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不足,对传染病缺乏应有的认识;同时也暴露出社会公德、秩序缺失和法制观念缺失的问题。
这些不仅会造成疫情的扩散、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也使得公共财产遭受损失、社会秩序遭受破坏,表明我们国家在提升公民素质的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w佳业投资 发表于 2020-11-23 09:03:59 | 只看该作者
 
从苹果公司的角度来看中国防疫效果行不行?
苹果刚刚关闭了大中华区意外的所有直营店,只有中国直营店和服务在逐步恢复。
关于此次新冠病毒,樱落网翻译了数十篇相关的译文,有兴趣的可以访问一下:
樱落网在这里摘录几段分享一下:
Liu LiSong
在中国生活
lives in China

问问苹果和他们的投资者。

他们刚刚决定关闭大中华区(中国大陆、TW、HK和澳门)以外的所有直营店。关闭时间为两周,以观察事态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的苹果服务也将逐步恢复,甚至这次也在遵循中国官方的指导。

问题的关键不是事实是什么,因为事实是显而易见的,而是你是否愿意相信一个事实:

中国的制度、中国的计划、中国的模式,比你们先进得多,效果好得多,而且更加注重REN权。
Yuming Feng
赫尔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至今)
Researcher at Helmholtz Centre for Ocean Research (2012-present)

这是真的。爆发,遏制,复苏,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知道这真的因为我经历过。中国的这些措施是如此果断和雄心勃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团结精神。我从未在西方看到过这些积极因素(直到最近才有一些类似中国措施的火花,但温度要低得多)。

你对其可信度的怀疑只反映了你对这个国家及其公众与ZF之间独特关系的了解有多差。这并不奇怪,但确实非常值得信赖。躺在这件事上什么也不干对中国ZF来说是一种死刑,因为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责任,将在中国祠堂的大厅上标出。
Ziran Su

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公众最关心的是隔离自己切断传播途径,直到潜伏期结束。

所以政府首先封Suo了“震中”,几乎每个人都不得不在家里自我隔离。这实际上是一个严格的控制措施,但它是有效的,因为虽然病毒是可怕的,但只要你控制感染人数,它仍然可以在控制范围内。

在主要城市及其邻近郊区的几次封Suo之后,中央ZF开始从全国各地调集资源。对于那些在家里孤立无援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用品,这需要零售商与物流部门高度合作。正是在春节期间,大部分物流公司都停业了,所以政府动用JUN队转移生活必需品,包括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

第三,人们需要戴上外科口罩。市面上仍然存在着由自由市场主导的低产量和高价格等问题。因此,政府控制了手术口罩和N95口罩的价格,鼓励捐赠手术口罩和其他医疗设备,如呼吸机、消毒剂等。这些医疗用品的生产后来开始迅速增长。同时,中央ZF向灾区拨付资金,支持灾区的基本运行。

接下来,全国医疗队开往湖北。每个省负责湖北的一个城市。据我所知,有500名医生(大多数是流行病学家)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工作,那里收容了最严重的病人。最好的医学专家去最严重的地方。许多医生死在前线,这就是爆发期间医疗系统的运作方式。

现在,经过两个月与这个隐形敌人的斗争,显然这些措施是有效的。现在政府把重点放在从国外输入的病例上,对输入的病例进行严格监控。

因此,综合上述所有努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病例数量在下降,经济复苏令人难以置信。
樱落网专业翻译海外优质素材(包括新闻,问答,评论等),每日更新十数篇。
樱落网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本站:
添加公众号:樱落花影 点击菜单栏直接访问(这个最方便)
 第17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