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谈谈文化性抑郁

[复制链接]
37638 0
yu6366 发表于 2020-12-1 00:49:4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来是一个想法,结果越写越长,那就发文章吧。
是对这个回答的回应:
如何看待 2020 年 10 月 13 日凌晨一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


首先,不同意这个回答。
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生活中的艰难、窘迫、不如人意之处都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好像一切苦难的根源都深植于文化之中,而且这个文化是数千年如一日,不曾改变,遗害万代。
这在文化人类学中叫做「文化本质主义」。
它指的是教条式地把一些固定的特性或本质作为普遍的东西归于特定的文化或群体。
用僵化的、非历史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属性,仿佛这些属性是天然的、自有永有的,而非建构的、变化的、有机的、与其他环境和社会要素不断交融与渗透的。[1]
以文化本质主义理解社会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大家都熟知的,比如早期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著的《菊花与刀》,台湾通俗历史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这种类型的读物在大众传媒领域传播极广,被接受程度很高,原因就在于它们将极为复杂的行为决策和实践逻辑超级浓缩简化成几个抽象的文化概念,套用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经验中,有意忽略了与历史、与周遭、与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
这是最初在社会科学中直接拿过来自然科学的方法论犯下的错误,因为很多在自然科学中可以限定的条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根本做不到。
人是活的,人有自主性,环境是复杂的,时间是变化的,甚至研究人员自身的存在和观察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决定性的影响。这在量子力学出现前的自然科学界很难想象。但是现在已经成为共识。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化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力的工具,但把文化看作具有某种僵化、孤立、不变属性的观念受到了各方强烈的批评,到了上个世界80年代往后,文化本质主义基本上就被扔到废纸篓里了。
不过遗憾的是,在学术圈以外,在大众传媒领域,文化本质主义仍然是最好卖的,这也是无容置疑的事实。
「中国文化致郁」,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贩卖市场的文化本质主义理论。
很多人buy这个理论,其实也很正常。因为人都对自己生长的环境最为熟悉,埋怨起来最为方便。
天下父母皆祸害,不见得大家的父母都是祸害,但极少见天下儿女不埋怨父母的。直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是罪人。
那么说到「文化抑郁」,中国或者具体的说儒家文化里有没有致郁的因素?有。欧美清教徒文化里有没有?也有。应试教育体制下有没有?有。快乐教育有没有?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也有。
快乐教育更适合“普通”孩子,很多“不普通”的孩子是被排斥的,而往往这些孩子在应试教育下往往更有发展空间。所谓的“快乐教育”对社会化能力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时候转学来美国的中国孩子难以适应。
再说,儒家文化到底是什么?500年前、20年前、今天的儒家文化是一个文化吗?就算退一步说,儒家文化“本质”没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具体生活中的实践也没改变吗?就算生活实践没有改变,落实到个人身上不会受到个人主体性的调控吗?
很多拿来就用的人根本没想这么多。
在他们眼中,儒家文化就是一个教条,一种实践,一个不变的意识形态,具有塑造和决定每个个体命运的神奇力量。
他们总是从自己的个体经验出发,缺少对历史、对现实多维度多层次的观察和理解。以便利的手段把对文化的刻板理解套用在自己的私人经验中,再扩大到对整个现象的诠释。
不好意思,我这里又要说这是一种「学生病」了。
大概不少人不爱听。
但没办法,在学生这个阶段生活经历极其有限,对自我私人经验深度关注,以及受制于大脑神经发育的不成熟对信息和理论以片面化的教条化的方式去理解,这些都有助于形成“本质主义”的思维习惯。
而依赖“本质主义”路径的宣告通常都充满激情和号召力,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知乎平台上,有振臂一呼、万人跟随的力量。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都是这样的私人经验。看到自己的经验被人认可,自然是惊喜万分。
但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写这篇文章。
因为这种抱团取暖是有毒的。

首先,它不符合事实。
把复杂事情简单化,并以此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极大概率会养成偏激、固执、原教旨主义型人格。
现代人抑郁原因极为复杂,远非一个东亚文化可解释。更何况与清教徒禁欲主义比起来,儒家文化明显更能入世、享乐、圆融、宽容异己。很多人出国以前,都会往东亚、中国、乃至儒家文化上找原因,因为这就是最熟知的环境。直到在国外发现欧美所谓快乐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二十几岁同样状况百出,和中国并没有显著不同,才开始反思这种“文化本质主义”的倾向。
在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所做的世界各个国家自杀率排名榜上,排名靠前的是前苏联国家,东亚韩国排名最高,第十名,接下来就是极多的非洲国家,美国排38位,
中国排多少?143位。一共183个国家。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90年代之前,中国是世界自杀率排名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然而从2011年开始,中国一下成为世界自杀率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自杀下降率全世界排名第一。
不相信这个数字吗?
事实上,2001之后各国的自杀统计数字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在这之前很多国家没有专门统计自杀的部门。而今天中国的统计数字与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数字也是一致的。除了发现自杀率下降以外,还发现两个特点,一个是女性自杀人数高于男性,一个是江浙一带自杀率高于其他地区
至于说自杀率为什么下降,学者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一个是女性地位的提高,过去农村女性的自杀率排世界前几位,近几十年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的机会增加,都极大的改变了女性的命运。第二个是城市化的发展。90年代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虽然不一定达到城市中产白领的水平,但是物质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生活更有盼望。第三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第四是老年人福利的改善。过去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自杀率也一度飙高。第五是整个国家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脱离贫困的人口比例显著增高。这对自杀率的降低也有重要作用。
这些才是事实。
那问题来了,如果实际情况是自杀率减少,为什么我们整天听到这方面的新闻?
这个就不用说了吧,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力度、流量的效应,这些已经有太多人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文化抑郁论抱团取暖有毒的第二点,是它会造成「自证预言」效应。
自证预言指的是当你接受了一种观察视角、一种观点和理论看待和诠释自己的生活时,你会有意无意按照这个视角和理论指引生活,及至到最后果然发生同样的遭遇,证实了理论在你身上的预告。
这其实非常可怕,你以为只是抱团取暖,感觉有人懂了你,你肯定是对的,都是他们的错,这样很爽。然而当这种观点深入人心之后,产生的就是一种毒瘾,它会让你寻找更多的认可、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然后吸食这种“同情”和“安慰”,欲罢不能。
相信“文化致郁论”,不仅对实际情况没有帮助。反而因为过早合理化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就不再寻找其他致病的源头、以及治疗的途径。在对文化或环境众口一词的讨伐中,发泄自己对家庭、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然而这种发泄是极为负面的,因为它并没有为抑郁找到真正的症结,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出口,反而是越来越多的累积在心中越来越强烈的愤怒、委屈、苦毒、和怨恨。
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中为什么ta没有抑郁”会成为ta肩头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过度依赖对文化和环境的指责让ta完全失去了回答这个问题的能力。
这就好比孩子跌倒了,你拍打着地板说地板啊地板你太坏了。
注意,我不是否认文化和环境的因素,不是否定地板上可能是有一个坑,让孩子跌倒了。文化和环境的因素一定是有的,
但不是唯一,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一旦把环境作为决定性因素,这人自救的通路基本就堵死了。
“抑郁的人无力自救”也是同样的迷思。而且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环境决定论的依赖,导致了这种现在广为流传的迷思。
无法自救?那只能死了?
因为环境就这样,文化就这样,它们都不可能为了你而改变的。
那才是绝望。
获得拯救的改变,必须产生于自己。必须要把对文化对环境的判语放下,把对自己的判语放下。能判自己死刑的,不是环境,只能是自己。
了解并承认抑郁的发生是一件极其复杂和多样的机制,而非让自己陷在对“假想敌”的仇恨和诅咒中,是走向治愈的第一步。
青春期这一段本就是极为动荡的时期。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下都一样。抑郁甚至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
前几年写《标杆人生》的作者,儿子吞枪自尽。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绝不是一个致郁的环境。夫妻关系恩爱,父母对孩子完全的接纳,同一家庭的其他孩子都很幸福快乐,父亲的书还带给那么多人希望。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不应该抑郁的环境。
但还是发生了。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现在对抑郁的真正成因及其与周围环境和身体环境的关系知之甚少。这应该足以让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抱有起码的敬畏。




对抑郁的了解和干预手段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学习、试错、调整、再尝试的过程。
好在今天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已经开始重视。除了专家的努力,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学校的老师都应该组织起来学习有关心理和精神卫生方面的常识。特别如何是判断这方面出问题的讯号以及病人的求救信号。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专门扶持帮助出现问题的人。
至于说贩卖文化致郁这些,真的希望,就到此为止吧!
相关回答:

参考


  • ^《文化研究导论》,作者: 阿雷恩·鲍尔德温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译者: 陶东风



上一篇:神经衰弱的六大症状表现
下一篇:什么是政治性抑郁?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8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