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头条] “国家的孩子”不忘草原母亲恩情

[复制链接]
33661 0
zgm330330 发表于 2021-6-24 22:35:0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一场爱的传递,是来自人类共通的灵魂与大爱。

从江南到塞北的这场“生命迁徙”,相隔千里亦非血亲,如今生死相依、骨肉相连。当年被送往草原的3000多名营养不良的孤儿,最大的7岁,最小的只有几个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家的孩子”,他们有共同的母亲——草原母亲。

“接一个,活一个,养一个,壮一个”。草原母亲用她们博大的胸怀和温暖的爱,含辛茹苦将这些孩子养大,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他们。

当年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柔弱之肩扛起国家诺言,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最近,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获得“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

领养了6名孤儿的张凤仙,为让孩子吃上他们喜欢吃的大米饭,在冰天雪地中赶着牛车走了三天三夜,把政府协调来的大米领回了家。有一次,张凤仙领养的几个孩子拿饮牛槽当船在湖上玩,她得知后发疯似地跑到湖边,把孩子们抓上岸,一边打,一边大哭:“你们淹死了怎么办,你们淹死了怎么办?”

有了草原母亲的精心养育,“国家的孩子”开始了全新生活。通嘎拉嘎记得,母亲为了照顾她,辞掉了工作;丹达嘎说,他一生坚守着母亲做人的信念: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娜仁花说,草原的路有多长,母亲的恩德就有多长……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这些孩子成年后,有些选择外出拼搏,有些选择留守家乡,但无论是谁,都不曾忘记在祖国正北方,有他们亲爱的母亲在翘首等待,有一片土地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成群大雁飞向四面八方,‘国家的孩子’遥望北疆,万水千山隔离不断对您的思念。风中的额吉,您是孩儿一生的信仰……”一名“国家的孩子”在母亲节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时光从青青草原流淌而过,任凭风吹雨打,厚重的历史印迹不会被消磨。这段佳话背后,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情和担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注脚。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国家的孩子”与草原母亲的故事,为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风从草原走过,吹散了多少传说。这段佳话流传下来、历久弥新,被草原上的奶茶和美酒酿成了永恒的赞歌……

“国家的孩子”不忘草原母亲恩情 第1张图片


部分“国家的孩子”及其亲属合影。(受访者供图)

来源:参考消息网


上一篇:有学者认为“两岸猿声啼不住”有错误,建议改一个字,这合理吗?
下一篇:梁振英:在香港“中国共产党员”这几个字完全可以大胆说出来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