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新闻] 澳大利亚首次封锁,美也准备撤侨,西方敲丧钟,拜登果然不可靠?

[复制链接]
89070 4
ssg0214 发表于 2021-8-14 12:13:3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大利亚首次封锁,美也准备撤侨,西方敲丧钟,拜登果然不可靠? 第1张图片

日前,根据媒体消息显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确诊一例本地社区新冠病例。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澳大利亚首都领地首席部长巴尔宣布,将从12日当天进入“全程封锁”状态,为期一周。“这次是今年以来直辖区面临的最严重公共卫生风险,短期迅速封锁是遏制病毒传播最好的方式,”巴尔声称到目前为止,确诊病例感染源头不明,当地卫生部门正在进行大范围地排查行动。

由于“德尔塔和拉姆达”等变异新冠肆虐,澳大利亚国内疫情实际上并不乐观,最大城市悉尼是疫情“震中”,近来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新冠疫苗接种速度缓慢,一旦疫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增加,势必会造成更无法想象的后果。尤其是首都堪培拉是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大使馆,办事处以及多个重要部门都在首都,所以哪怕是只有一例,也非常有必要“封城”。要知道倘若澳大利亚疫情持续升级,国内很可能会引发越来越激烈的抗议浪潮以及社会混乱。


澳大利亚首次封锁,美也准备撤侨,西方敲丧钟,拜登果然不可靠? 第2张图片

就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封城的当天,美国被曝出准备从驻阿富汗大使馆撤出外交人员,“撤侨”或在9月底完成。据悉,塔利班可能在30天内包围阿富汗首都,并在90天内接管该市。若消息属实,美国在这个时候“撤侨”,很显然是打算“一走了之”。从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出美军到现在撤出本国公民,证明了阿富汗当前局势严峻的同时,也证明了美国如今的实力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在阿军事存在的事实。

结合两起事件,或许表面上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实际上美国“撤侨”此举,不仅让莫里森敲响丧钟,也让西方开始“绝望”。美国不再是以前那个能依仗霸权为非作歹的国家了,若该国继续沉浸在霸权的幻想中,毫无疑问只会陷入深渊。而正如拜登所言“美军是时候回家了”,也即将成为事实,因为美国伸向世界各地的触手,早就在无形之中被炸断了。


澳大利亚首次封锁,美也准备撤侨,西方敲丧钟,拜登果然不可靠? 第3张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如果继续跟着美国在世界各地搞事情,到了关键时刻,美国还能给予什么样的帮助?就更别说,以美国自私的性格是否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就拿澳大利亚来说,该国如此“信任”美国,为了登上美国的战车不惜损失自身的利益,结果呢?当莫里森向美国发出求救信号,希望该国提供疫苗时,却遭到了美国无视。仅凭这一点就足以看出拜登不可靠,可当时的莫里森并没有醒悟。

如今澳大利亚为了防止疫情扩大,紧急封城,但该国可不是受到受疫情困扰的国家。因“德尔塔”陷入疫情漩涡的,还有美英等国。美国衰落已是既定的事实,而该国的国内危机也越发严重,或许就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西方正因新冠疫情面临新的洗牌。至于美国,在与中国关系紧张之际,西方也会逐渐开始认清该国的“真面目”。(哆啦)


澳大利亚首次封锁,美也准备撤侨,西方敲丧钟,拜登果然不可靠? 第4张图片



上一篇:审判加拿大间谍震慑西方!澳大利亚急了,要求中国释放澳在华间谍
下一篇:澳大利亚独占澳洲大陆,为何没有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把你藏在心底吧 发表于 2021-8-14 12:14:04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崇尚自由,就不要封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唿嚘 发表于 2021-8-14 12:14:2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撤侨不仅让莫里森敲响丧钟,也让西方国家开始“绝望”。同时中美关系紧张之际,西方国家也开始认清老关的“丑陋的真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竹叶舟 发表于 2021-8-14 12:15:10 | 只看该作者
 
离经叛道的会越来越多,这就是美今后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无事0305 发表于 2021-8-14 12:15:30 | 只看该作者
 
奧防疫是很严格的,首都一例就要封城可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