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 芯片与科技法案》,这会带来哪些 ...

[复制链接]
86600 5
丶浅柠檬 发表于 2022-8-10 13:49:2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进展:
财联社8月9日电,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2芯片与科技法案》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3日,白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下周二将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以补贴美国的半导体产业。这项法案将为研究和美国的半导体生产提供约52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法案还包括对芯片厂的投资税收抵免,估计价值为240亿美元。

拜登周二表示:“这项法案将为我们在美国制造半导体的努力注入活力。”

这项法案授权在10年内拨款2000亿美元,以促进美国的科学研究。国会仍然需要通过单独的拨款立法来资助这些投资。

美国商务部上周五对本地芯片公司表示,补贴将“不超过确保项目在美国境内运作所产生的金额”,并补充说,该部将阻止“各州和地方之间的竞争性补贴”。

商务部还承诺,在补贴中优先考虑“承诺在未来投资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公司,而不是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该立法并不禁止接受政府资助的公司回购股票,但禁止将资助资金用于回购。


上一篇:谈谈为什么反感美国?
下一篇:中美暂停「气候变化合作」,为何美国着急了?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xiantao61 发表于 2022-8-10 13:50:01 | 只看该作者
 
先说结论:英特尔或是最大赢家,台积电和三星面临两难选择,最大败笔是针对中国的「二选一条款」,对中国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于芯片法案的具体细节不再赘述,接下来分四点聊聊芯片法案的影响、特别是对行业和我国的影响。
1、芯片法案,到底是什么

7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芯片法案。8月9日,拜登正式签署,法案成为法律。经过三年的拉扯,靴子终于落地。
法案的全名,叫「芯片与科学法案」,总额有2800亿美元,分5年完成。按当前购买力计算,这个法案已经超过了二战后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马歇尔计划」(约1900亿美元),也超过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约18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法案由三部分组成。大家更关心的芯片法案,只占其中的520亿美元,剩下的部分大都用于各类科学研究和创新,包括新型能源、航空航天、生物环境等等。还有第三个部分,用来为最高法院提供安全资金,这部分内容存在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加速整个法案的推进和通过。
2、为什么要出台芯片法案

美国之所以要大力推行芯片法案,有明和暗两个主线原因。明线是对美国科技和芯片行业本身的推动作用,希望借此重新夺回芯片制造和产能的全球第一把交椅。要知道,目前全球芯片产能80%来自东亚,主要是台积电和三星,剩下15%产能在美国,欧洲只有可怜的5%。这对于欧美的各大芯片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情况。
所以,法案也更加倾向于对芯片制造的支持,特别是高端先进工艺,并非雨露均沾。想靠买二手设备、随便拉一条中低端产线骗补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芯片法案的暗线,就是对中国的针对和限制。我看了一下法案原文,一共1034页,「中国」一共出现了11次,每一次都是作为特别关切国家(英文叫foreign country  of concern)而存在的。
3、芯片法案的主要影响

尽管芯片法案只占总金额的18.6%,但风格却非常凌厉狠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禁止接受法案资助的企业,在中国和其他特别关切国家扩建芯片制造的产能
换句话说,这份法案就是一份排他协议。一旦你决定接受资助,就不能在中国继续投资建厂了,特别是高端先进制程更是直接锁死。如果要给这份排他协议设一个期限,法案也明确写了:10年。
说白了,就是逼着所有半导体公司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虽然说是所有半导体公司,但其实这个范围也并没有很大,两只手应该能数得过来,比如台积电,再比如三星。而在大陆生产28纳米以下先进工艺芯片的公司,只有台积电。
早在今年4月,台积电就宣布要在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并在全球范围内设厂。7月底,三星更是财大气粗的宣布要投资2000亿美元,在美国建11座芯片工厂。英特尔更是力推IDM2.0,不仅在美国投资超过千亿,也要在欧洲十年投入800亿欧元,专攻先进芯片工艺研发和产能提升。
这么多钱从哪来?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芯片法案。
在500多亿美元的总金额里,既有真金白银的直接投入,也有针对先进制造的25%税收减免,也有间接用于科研、创新、国防等用途的基金。
芯片法案本身,只是美国布局的一环、组合拳里的一拳。事实上,美国要锁死中国芯片的科技树,已经是司马昭之心了。除了二选一的芯片法案,也在同步收紧芯片制造设备和EDA软件,并且将限制范围从之前的10纳米扩大到了14纳米。此外,拜登还在推动「四方芯片联盟」,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就连老妖婆佩洛西窜访的时候,都要点名会见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这些操作的针对性,都不要太明显。
不过,当年推出马歇尔计划的美国可以说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但现在美国的影响力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从四方芯片联盟各个成员的态度就可以见一斑,直到目前韩国和中国台湾对于这个联盟的态度都非常模糊。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半导体公司最大的市场,包括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公司都在中国大陆有多个芯片生产基地。做芯片和做玩具做衣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从建厂选址到后续开工运营,并不依赖于廉价劳动力,反而依赖高素质的人才,以及一系列供应链配套,并不是说迁走就能迁走。半导体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砝码。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靠一个联盟,就让让这些大公司白白放掉多年积累的利益,并且直接针对他们最大的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资本和政客都不傻。
所以靠嘴炮不够,就用钱来补贴。但行业普遍认为,这次芯片法案最大的受益者是英特尔。毕竟英特尔是美国唯一一个能整合全球芯片产业链、有能力进行高端芯片工艺制造和研发的公司。英特尔的IDM2.0战略,和美国芯片法案,究竟是怎样的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相信大家也有自己的判断。
但对于三星和台积电这些公司来说,肯定就不如英特尔这么简单直接。特别是法案中的二选一难题,简直就是把这些公司架在火上烤。一边是美国在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优势,特别是EDA和高端设备这两个杀手锏,以及竞争对手英特尔明显获利的现状;另一边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就像一列高速列车刚刚起步,现在不上车之后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些公司该如何选择,或许决定了未来五年全球半导体发展的方向。
4、中国该如何应对

这个芯片法案最大的败笔,就是增加了对中国的二选一限制。法案里也写到,如果接受资助就要同时接受审查,一旦发现违规,甚至会收回补贴。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条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对掌控芯片产业的急迫和饥渴。
但不管这些公司如何选择,中国发展自立自强的芯片产业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应对方式反而非常简单,那就是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美国急了,我们不能急,急也没用。
关于国产芯片,一直有很多误区。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认为钱能解决一切。造芯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并不代表有钱就能造好芯片。如果没把握好钱的使用,反而会滋生新的问题。从早年间的汉芯事件,到最近一段时间接连爆出的芯片大基金高管被查、紫光集团高管被查、工信部电子司领导被查、国开行高管被查,就是典型反例。
从这个角度,美国的芯片法案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几乎全部资金都用于高端先进工艺的研发和制造,战略舍弃掉成熟工艺和芯片设计。
与其把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不如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篮子。
另外一个误区,就是对「自主可控」的狭义理解。针对这个问题,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和孙凝晖院士曾经专门撰文就对此做过深刻阐述,强烈建议所有对中国科技发展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学习。在这篇《探索我国信息技术体系的自立自强之路》中,就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是构建开放可控的国家技术体系。我的理解,是既不要妄自菲薄,觉得我们处处技不如人悲观丧气,也不能盲目追求狭义「国产」带来的安全感。用文中的话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抵制「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关门主义倾向。
第三个误区,就是很多人都在迷信的「弯道超车」。但真正开车的人才知道,弯道并不能超车,强行超车只会翻车。但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让人们看到了「换道超车」的威力。传统车企积累了几十年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壁垒,在新能源车领域被完全绕开了,取而代之的是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这些新兴技术,也帮助成就了比亚迪、宁德时代、蔚小理这些新能源车企。在跟随并寻求超越的同时,寻找换道的新机遇,或许是中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应该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包括量子计算机、超分辨光刻设备、类脑芯片,以及前面说的新能源、智能驾驶等等前沿领域,中国有着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
在摩尔定律的黄昏、传统硅基芯片逼近原子极限的现在,换道的机遇或许离我们并不远。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职单位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1149716410 发表于 2022-8-10 13:50:35 | 只看该作者
 
天天指责别国补贴的美国也开始搞补贴了,美国这个法案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因为他是逆市场潮流的
2800亿里面只有520亿是半导体的还要分5年,这个法案半导体部分其实就两点:

  • 围堵中国
  • 半导体制造回流美国,最好掏空韩国、中国台湾省,
这个法案不是单纯的扶持本土半导体产业,要求拿了钱的不能投资中国,其实主要影响的是韩国的三星和海力士。对岸?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不用美国禁,对岸就给卡死了,知道第一个来大陆搞半导体制造的是谁吗?就是前两天嚷嚷要给台湾捐钱后悔来大陆投资的曹兴诚,这在当年是禁止的,所以搞个和舰然后不敢承认。台积电也几次主动要求在大陆设厂,台湾当局有种种规定阻碍,比如台湾晶圆厂赴大陆投资制程技术必须落后该公司在台湾制程技术一个世代以上(具体规定见下图,注意这个政策只针对大陆),这还是2015年修改过的,之前是必须落后两个世代以上,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台湾晶圆厂和液晶显示器面板厂。

 第1张图片
至于半导体制造回流美国,这个美国真的太天真了,最后应该只会便宜了intel。老巫婆在台湾跟三个企业界人士吃饭,一个张忠谋,一个现在的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还有个和硕的副懂,摆明冲着半导体去的,张忠谋直接说
不看好台湾半导体移植到美国和日本等地。
这个看好才是见鬼,也是这个法案逆市场的地方。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半导体设计、EDA等美国领先,制造、封测等就差很多了?其实答案也简单,就是这个又累又不挣钱。
美国发展半导体制造没戏,这跟美国通信没戏一个道理,对美国而言都是“夕阳产业”,他们不是不重要,他们都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对人才而言没有“钱途”。美国的人才首选都是硅谷、华尔街、医生、律师、文体明星等,根本轮不到半导体制造,钱少又累。
所以美国意识到自己通信不行,制裁华为也发展不起自己的,为啥美国通信行业就是发展不起来呢?除了AT&T当初被拆分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夕阳化了。同样的对美国而言,半导体制造就是“逐渐淘汰”的夕阳产业。
另外一方面跟半导体的分工有关,美国倡导的是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他们拿取利润最高的品牌以及最先进的技术部分,加工制造就向其它地区转移。在整个半导体行业呢,美国最擅长的就是IP、EDA工具、IC design等部分,这部分利润大,日本的半导体被美国制裁过后来把控了材料等领域。

 第2张图片
半导体分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使得arm快速发展,再搭上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这些厂商都找台积电,台积电也是在这段时间起来的。但是你以为这样就够了吗?台积电在这段时间(2014年开始)还执行了一个很出名的“夜莺计划”,组建一支300人以上,24小时不间断的研发部队996算个屁,相关报道很多。这种事情你放到美国试试?这么累的工作给多少钱?台积电在台湾招聘的员工(这个行业基本都是硕士起步)一年总包中位数在40万人民币左右,国内的中芯国际啥的更低。半导体设计什么样的呢?现在国内应届生开的薪水是35万—40万。请问有选择谁去做半导体制造?美国更是如此。
美国的优势是什么呢?土地、电什么的便宜,然后最大头的人力资本不行,加班不可能像像东亚这样卷,不会这么勤奋要的还更高。所以去美国的代价就是成本迅速拉高,不看好才是正常的。
具体到产品,之前美国希望ASML禁止出口DUV给中国,EDA也要禁,KLA(科磊)的总裁确认已经收到了美国政府发来的限制向中国大陆出口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所需设备的备忘录
然后你看看这股价

 第3张图片
KLA是做检测的,他兼并了很多企业,规模很大,但是替代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对国内的北方华创等能都是机会,看看国内这些设备厂商的增速。真要禁止KLA绝对很难受,它将近1/3收入来自大陆,丢掉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

 第4张图片
这也是三星、海力士要面对的,真要去了,未来还真的不看好。所以尹锡悦这么舔美的都躲着老巫婆不见也是有原因的,唯一的悬念就是能不听美国爸爸的话吗?

打击中国半导体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低价倾销,然后鼓吹造不如买,培养买办阶级代言人,可惜这么多年的努力让我们川宝看穿了。退而求其次的应该是鼓励美国风头投资控股、收购中国半导体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晓樱控 发表于 2022-8-10 13:51:01 | 只看该作者
 
该法案有三个目标;激励美国国内半导体生产;减少对台湾领先芯片的依赖;并帮助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汽车行业。

1、对于Fab来说,钱不算特别多,但绝对不少,主要受益者是美国本土芯片制造厂商——Intel

累计52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还要分五年发。
针对于芯片生产的补贴,将分批发放。今年将补贴190亿美元(折合约1283亿人民币),未来四年每年支付50亿美元(折合约338亿人民币)。用于研发的资金同样采取分批发放形式,今年至未来四年依次发放50亿美元(折合约338亿人民币)、20亿美元(折合约135亿人民币)、13亿美元(折合约88亿人民币)、11亿美元(折合约74亿人民币)和16亿美元(折合约108亿人民币)。
——台积电2021固定资产投资是280亿美元。
2021年台积电固定资产支出8388亿新台币。
还有,固定资产折旧四千多亿新台币。

 第9张图片
2、所以对于非美Fab来说,喜忧参半。

举俩例子,
三星西安厂存储器累计大概25万片/月的规模。
无锡海力士存储器有18万片/月的规模,还有刚从Intel手里接盘的大连Fab 68。
两家的二期项目都是刚投产不久。
占了全球存储器大概15-20%(大概吧,按营收算)。
如果去美国投资,那这些产能的先进程度会被逐渐拉下,然后竞争力下降,甚至亏损。
如果不去美国投资,又很难拒绝。
两难。
3、中国大陆地区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占比不小——但可能没你们想象的那么高

大陆地区2021年半导体设备支出大概是300亿美元,是全球最高的地方。
但相较于我国的雄心壮志来说,占比还不算太高——不到30%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全世界半导体设备绝大多数都卖到了东亚。
大陆+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占了差不多85%。

 第10张图片
美国在半导体设备里面还是最强的。
应用材料+泛林+KLA+Teradyne占了全球50%还多一点的市场。
——他们在中国市场也不小。

 第11张图片
也是因为这两年国内上了很多新项目,采购了很多新设备。
现在,部分新设备被卡了,
比如隔壁KLA家CEO在这两天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
除了公布财报,Rick Wallace 证实收到美国政府限制中国出口14纳米以下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的备忘录。Rick Wallace 指出,内容缺乏执行细节,似乎是为美国政府将推出更严格限制措施预做准备。因没有执行细节,所以不便评论。
相信知乎不少围观群众不太熟悉KLA,这家公司在晶圆制造检测设备领域一家独大,部分环节近乎垄断。

 第12张图片
4、国产化进步很大,但距离先进制程还有差距。

国产化突破的最快是在材料上面,迭代快,下游需求量大,CMP、气体、靶材什么的,甚至成为了某厂一供。
设备上进步也很快,比如精测、中科飞测已经开始跟KLA竞争了,但整体来说,大部分企业的设备还是在跑验证阶段,能大量出货的还是中微、北方华创、盛美那几家。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利好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的法案,尤其是英特尔、GF等企业是最大的受益者;在芯片制造的推动下,部分芯片设计也可能开始回流。
(淦,Intel卖掉Fab 68是有消息吧)
但对于海外企业来说,CHIPS法案并不是那么的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Alex晓熊 发表于 2022-8-10 13:51:10 | 只看该作者
 
拜登上任后,一直在鼓捣一个十分“重磅”的芯片法案,旨在实现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复兴”,同时试图遏制并孤立我们半导体产业。
去年,美国就一直和日本在搞一个半导体产业联盟,来对我们半导体产业围追堵截。
但这一年过去了,美日搞的这个半导体产业联盟,实际效果并不怎么好。
于是,今年拜登就极力推动一项芯片法案。
该法案在7月19日获参议院通过,8月4日获众议院通过,不出意外的话,今晚22点拜登就会把这项芯片法案签署生效。
该法案的核心内容,主要就是三部分:
1、建立所谓的“芯片四方联盟”(Chip 4),成员包括日本、韩国、美国,还有我们的对岸。
单单这个成员构成,就很显然是在针对我们,并且遭到我们严厉反对。
这个“芯片四方联盟”,只是去年美国和日本鼓捣的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又一个变种说法。
美国现在非常喜欢搞这种换名大法,换个名字,就可以继续又画个饼。
2、美国计划给芯片企业研发和工厂建设发放520亿美元补贴,来拉拢三星和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到美国建厂,为此美国还给力度比较大的税收优惠,提供为期4年的减免25%税收政策。
美国此举就是为了让半导体产业转移回美国,本质上就是为了掏空韩国和我们对岸。
3、限制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到中国大陆投资建厂。
具体来说,该法案禁止获得美国补贴的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大陆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
不过,增产传统半导体,不受该法案限制。
通常来说,28纳米是被视为传统半导体和先进制程的分水岭。
所以该法案也被解读为,禁止这些半导体巨头在我们这里增产28纳米以下制程,但允许增产28纳米以上的半导体。
但这个留下的空间,基本就是做做样子。
因为28纳米以上的传统半导体,我们是有能力自己研发和制造的,并且28纳米以上传统半导体,我们产能是占据优势的。
三星和台积电等半导体巨头,在28纳米以上的传统半导体领域,对我们国产半导体并无太大优势,这本身也不是这些半导体巨头的重心。
三星和台积电,当前产能基本都已经集中在7纳米及以下的最先进制程。
所以28纳米以上的传统半导体,美国限制不限制并无多大影响。
关键是美国限制这些半导体巨头在我们这里增产先进制程,这个对我们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目前在大陆有投资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的半导体企业,其实只有台积电。
台积电在南京的工厂生产28纳米和16纳米芯片。
所以,目前普遍认为,台积电是该法案的首要针对目标。
美国实际上就是要求台积电未来一些先进制程的工厂,都得到美国去建。
因此,这份法案是十分霸道,且充满排他性质。
目前,韩国还未决定是否要加入这个“芯片四方联盟”。
最近,在我们军事演训之后,韩国的态度有一些微妙转变。
其中也包括,韩国就是否加入这个“芯片四方联盟”,韩方已向美方提出两大原则:
一是应该尊重“一个中国”的原则;
二是不提及对中国实施出口限制。
包括韩国认为要避免使用“芯片四方联盟”这个说法,而是称作“半导体供应链协商体”。


 第17张图片

可见,相比其他三方来说,韩国现在态度确实要谨慎很多。
但韩国的谨慎能有多大效果,我个人是比较怀疑的。
毕竟,韩国还是缺乏足够的自主性。
总体来说,美国当前试图在半导体上继续孤立并遏制我们,是很显而易见的事实。
早在上个月,就有媒体报道,美国已向荷兰政府施压,要求全球最大的光刻机企业阿斯麦公司(ASML)扩大对中国的禁售范围。
我们对此做了回应,直接说美国这样做的话,是典型的技术恐怖主义。


 第18张图片

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之前美国虽然也要求ASML禁止出口最先进的光刻机给我们,但把限制范围定在10纳米以内。
也就是可以把生产10纳米以内芯片的EUV光刻机,禁止出口给我们。
本来中芯国际2018年就下单订购了EUV光刻机,但直到现在一直没能交货。
但生产14纳米的DUV光刻机,我们还是能买到的。
今年一季度,ASML向我们出口了21台光刻机,占其市场份额的34%。
本来如果没有美国禁令,我们庞大的芯片市场,将是ASML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
但这次,美国是要求荷兰禁止出口所有光刻机给我们,也就是连生产14纳米的DUV光刻机都设限,美国这已经是完全不给退路。
其实像ASML的CEO一直在发出警告,希望美国不要这样限制,并认为如果限制对华出口DUV光刻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中断。


 第19张图片

ASML的CEO这些言论,是典型的在商言商。
但当前美国这些已经有些扭曲的政客,显然讲政治高于这种在商言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之后,美国仍然可能在关税领域,还有芯片领域,继续对我们发难。
特别是芯片领域,我们仍然是面临着被卡脖子的问题。
我们仍然急需在半导体领域,加大力度投入,尽快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
只有自强不息,才能不受制于人。
相比之下,如果美国还想跟我们打贸易战,我们是不怕的。
总体来说,2018年美国跟我们打贸易战之后,我们和美国的关系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但在这次佩洛西窜访之前,我们至少还会仍然尝试去主动维持双方关系,并主动去试着修复中美关系。
但在佩洛西窜访之后,某种层面是让中美关系阶段性的进入到一个不可逆的螺旋恶化结果。
这也意味着未来三个月,我们和美国的摊牌期,仍然还是可能发生很多变数。
在我们和美国关系很难扭转,并且双方经济又高度互相依赖的情况下,如何跟美国在激烈博弈的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经贸关系的影响,应该是最大一个难点。
毕竟现在世界经济已经很糟糕了,没人希望因为中美关系螺旋恶化,把世界经济推向一个更糟糕境地。
但我们也确实需要做好相应准备。
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足的准备。
“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大家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和尘扯 发表于 2022-8-10 13:51:55 | 只看该作者
 
简单说,这法案的意思就是拿了补贴就不能在大陆投资建厂了(先进制程),如果违反就要全额退还补贴。
但问题是,这两千多亿的总额看着唬人,实际上只有五百多亿是能确定用到芯片制造及研发领域的。
这是个啥概念呢,中国去年进口芯片就花了4400亿美元,数量级都高了一级了。
而且这个法案还是10年周期的,摊到每年能有多少钱。。。
十年后中国一年的芯片需求又得涨到一个多么恐怖的量级?
所以,对于这些巨头来说,值得吗?而且似乎违约成本不是很高的样子啊。
现在台积电已经在pla舰艇的包围圈之中了,而韩国最近风向陡然调转,肯定也是不想让美国再把三星这个最后的大腿给薅走。
所以,就这么一个金额,真的能起到作用?
而且相对之前直接执行的各种进出口以及合作禁令,这个法案的规定似乎已经显得过于柔和了。
不过那两千亿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其实还是有点意思,将会分十年投入各级教育和科研机构。这是准备卧薪尝胆,放长线钓大鱼了。
只能说想法是好的,但是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实际效果。
其实类似的思路,咱们确实也可以拿来好好学学,尤其是投资基础教育和基础学科科研,这真的才是芯片这类产业发展的正路啊。
如果对金融、宏观经济、房地产感兴趣,可以关注公众号:白菜研究所
如果你想详细了解CPA的备考过程,可以看看我整理的CPA备考攻略,方方面面全都有,我的CPA通过经验都凝炼在这里了。
CPA如何规划备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0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