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聊一下美国公司的HR业务

[复制链接]
74897 0
快乐并痛者 发表于 2022-8-11 04:57:5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R人员:

对于大公司,一般采用整体HR业务外包,供应商是一种叫做PEO(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的机构,有点象劳务派遣公司,即所有员工跟PEO签合同,遭遇诉讼时PEO第一应诉。用PEO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险,比如说一家激光公司,可能会发生群体劳工说眼睛视力受伤之类的,此时就会有一家诉讼个人伤害的律所来告公司,胜诉的赔偿金额可以让公司破产,或是以一美元卖给下家,而下家只需要承诺支付个打折价的赔偿金额即可。
其次是不需要养一批昂贵的HR,一家千人以上级别的大公司只需要三五个人的HR团队,这些人很多是具有劳动纠纷的法律专业背景,可以代表公司去出庭打官司的。
对于小公司,一般是内部找两个文员兼职,总经理才是实质的HR。
招聘

低端职位比如文员、装配工一般通过contract house(合同工人力公司)。每人每月多付大约200-500刀,好处就是到岗快,还可以随时解雇,也不用考虑OFFER健保计划及其它福利。
到岗快归快,但要注意自己做背景调查。因为contract house为了赚到钱,经常会私下打破七年清洗背景的规矩,有时会把一些背景很糟的人提供给你使用。自己做背景调查也不难,网上注册一家TOP4的个人资料调查网站,不到30刀一个月,背景资料随时查,细到他曾使用过的电话、汽车、房产住址、家人姓名、超速罚款、会员资格、各种诉讼、是否有重罪记录,等等。
美国底层多数人的背景还是很吓人的,比如我们想招一个电工。结果招了两年,没有招到背景过关、又有足够技能的人。不是打老婆有暴力倾向的,就是有诈骗或其他不明的重罪标签。背景清白的,又基本技能不过关,连原理图上的符号也认不全。
培训:

基本上是外购服务,有少量项目可以使用有经验雇员培训,自行发证。比如你雇了一个叉车司机,然后让他培训其他人,操练几回,觉得OK了,就打印一张证发给新司机。这么做是归避风险,完善安全管理,公司明文规定只能持证开叉车,否则自行开叉车,属于违规,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按合同追索赔偿。
薪酬:

发薪一般需要使用软件,避免因规则变化没及时改变计算函数,而发错钱的事故。在美国ADP是最大的一家服务商,光租用他家的薪酬软件还是很划算的,每人每月2刀。代价是你公司的信息会被卖到ADP的代理商网络,时不时接个电话被推销其他HR服务。
福利这块,对外包商最肥油水的就是健保计划,一般50人小公司的健保计划佣金可以养活两个代理。健保计划真的很烦人,每3-5年就要换一换。因为竞争激烈,保险公司全都是吸引新客户打大折扣,拉客进圈之后,每年上涨保费,直到把客户逼走为止。所以小公司一般都是在四大、六大健保公司之间hopping。
虽然福利计划必须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员工相同的选择权利。但凡没出息盯着福利的销售一般都要想办法刷掉,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工程师、技术员对福利满意。最好是关键技术人员还满额投一些401K退休计划,那更能说明福利设计合理到位。
绩效:

如果只定义它是为公司发展服务,那就可以很个性化,各家小公司自由发挥。
对于HR来说,有法律风险和意义的只有“必须经过口头、书面警告才可以无谴散费炒人”这一条。实践之中,由于美国的公司经理这种代理人模式发展得特成熟,绝大多数创始人早期就会卖掉公司,而不会执掌公司。绝大多数的公司经理会给谴散费,下岗那些不想要的员工,而不是要炒,因为被炒的人领不到失业保险,还会在找下家公司工作时遇到麻烦。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况且大家都有枪,惹毛了就直接开火,因此99%的处理都是给谴散费下岗。对了,美国各州谴散费标准高低,处决于州法是偏向雇员还是雇主友好,一般比国内每年一月的标准要低,象佛州是每年工龄谴散费为一周薪。
雇佣关系:

对于公司经理(更准确地说是(公司战略)执行官,即拥有雇佣、解雇权力的经理)只拿了少少的工资钱,但却要承担被员工诉讼个人的风险。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买个保险,就是万一出现由于工作原因,被员工诉讼个人了,就可以动用保险公司基金付律师费。一般一年从4000到20000不等,保险兑付的律师费从25000到10万不等。
人力规划:

来美国才终于明白EXECUTIVE和MANAGER头衔的区别,执行官特指对股东交托的公司盈利目标服务的,因此必须被授权雇佣决策,毕竟美国大多数行业的人力成本占到4成甚至更高。另外,有很多所谓的职业经理非常懒,天天跟上司或董事搞关系,忙着安排健身,玩乐,喝酒。还有些公司的所谓CEO是假CEO,因为核心业务、大客户都是公司几个主要董事搞定的。
另一点,发现虽然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但是非一代移民,都不了解要如何支持留学生拿工作签证和绿卡。相反一门心思想留美国的留学生,那简直是专家级别的移民知识,都可以自己开家移民公司了。所以用留学生就要盯着他们最大的需求点,在留美这个问题上全力支持,才能较好地激励他们。
回顾当初收购公司所做的尽职调查,发现HR方面的业务理解非常重要。比如你想收购的公司亏损,购后首先可能要做的就是止血,裁员这个工作其实可以在收购前要求卖方做精简,尤其是相当大比例的员工是拥有很多工作年资的,按当地法律付谴散费要付到大出血。
当然,也有另一个拟收购标的,为了粉饰财务报表,故意短期解雇一部分员工,把短期利润做得很好看,然而收购方买回来发现,必须再另雇20%以上的员工才能运营。而那公司地理位置是一个小镇,只有之前解雇的员工可以被你雇佣。。。


上一篇:最新最快(技术)移民新西兰的几种方式
下一篇:看了很多帖,说美国驾照好换,但是好多人回国换的时候碰到 ...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7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