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闲聊] 家庭成员感染了新冠,如何在心理层面上给他支持?

[复制链接]
9885 5
天才王 发表于 2022-12-20 15:16:08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不可避免地感染越来越多,如果发生在家庭成员身上,也不能从生理上帮他度过。但有的人因为感染新冠,心理压力还挺大的,会很焦虑,这时候作为家里人,有哪些能做的?


上一篇:年底,疫情又起,如何有效远程销售?
下一篇:急用钱哪些平台可以贷款,不看征信,无视黑白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哇噻大晴天 发表于 2022-12-20 15:17:07 | 只看该作者
 
已有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报告抑郁、焦虑、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都有显著上升。
PTSD被官方正式认可是在1980年,用来描述暴露在较短但具有毁灭性的事件中所遗留的一系列创伤反应。主要包括一些自然灾害、身体伤害、目睹他人死亡,以及本身被折磨或者是由于目睹其他恐怖、暴力行为导致的受害。
除去这些小概率的天灾人祸,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来自环境的威胁,使自己处于一种失衡的生活状态。
新冠是流行病,也是一系列「心理创伤事件」。

 第1张图片
以下这些建议可能会帮到你:
1、照顾他人时先照顾好自己
研究表明,PTSD 患者的照顾者容易出现继发性创伤,他们的配偶有更重的情绪痛苦和生活负担,孩子也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PTSD 会破坏对人际关系的信任,破坏情绪管理能力——很多时候,无常的反应是创伤后遗症,并不是看护者的错。
因此,在陪护 PTSD 患者时,要设置好边界:了解自己的极限,不必因自己无法治愈或让他们感觉更好而内疚;也不必因他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留出时间给自己,进行自我照顾。

2. 一起待着就很好
PTSD 患者可能很难谈论自己的创伤经历。有些人甚至会因为谈及创伤而更加痛苦。不必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知道你愿意在他们想说话的时候听,不愿意说,也可以一起做点其他的,譬如一起做手工、拼图或是看视频你的陪伴和接纳就足以让他们感觉好一些。

 第2张图片
3. 避免创伤触发点
一个词语、某个地点或某个人,都有可能激发创伤后应激症状。有些触发因素很明显,例如有些退伍军人害怕鸣笛音,因为那听起来像枪声;有些因素不容易发现,例如听到创伤事件发生时的背景音乐,之后害怕一切同类型的歌曲;此外,内在的身体感觉,例如饥饿感、疼痛感和伤疤,也可能触发应激症状。
一些常见的「创伤触发点」,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识别。然后,一起制定一个安全计划,讨论如何更好地防止激发症状,以及当症状出现了他想要你如何回应。

4. 让他知道,现在很安全
当你发现患者陷入了「解离」的状态,即:似乎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与现实脱离,或者症状的闪回、噩梦,让他陷入恐慌。你可以做点什么,来帮助他回到此时此地:

  • 告诉他那是创伤记忆的闪回,即便感觉很真实,但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发生。
  • 让他看看周围的环境,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或者切身的去感受一下。
  • 指引他做几次深呼吸,放松下来。
  • 避免做出任何大的动作,或弄出尖锐的声响,惊吓到他。
  • 如果你想拥抱他,请先询问是否可以。因为类似的动作可能会引发创伤记忆或让他感觉被困住,导致更大的激惹反应。

 第3张图片
5. 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
如果他愿意分享,试着不带期望和判断地去倾听。告诉他你很关心他的经历和感受,但不要提供评判和建议。他也有可能会一遍一遍讲述不连贯的创伤细节,这时你难免会产生害怕、悲伤和厌烦的复杂情绪。但不断地讲述是创伤疗愈的必经之路,这是变好的征兆。请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如果陪护的是儿童青少年 PTSD 患者,你可能还需要:
6. 确保稳定的生活秩序
帮助孩子维持日常的生活秩序,例如在什么时候起床,看多长时间电视,按时吃饭。定期参加治疗及娱乐活动,让孩子在有计划的生活中感到稳定和安全。
7. 告知学校相关人员,孩子经历了创伤
与其他人讨论孩子的病情可能会带来耻感,但隐瞒发生了什么也会让孩子错失社会支持。恰当的方式是让相关人员理解,什么是 PTSD,以及患者会有什么变化。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帮助孩子在创伤复原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例如让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完成课业,对孩子在学校的「奇怪」表现予以包容。

 第4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蓝在天空大本营 发表于 2022-12-20 15:17:5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我现在是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是阳康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发病过程


  • 12月9日白天,觉得嗓子里有点干,问题不大,完全不影响生活,还出去野了一圈
  • 到下午感觉就有些疲乏,晚上觉得心跳很快,躺床上心率80+,一量体温就38度了
  • 当晚体温一路升高,脊柱周围的关节疼,最高升到38.9度,吃了一片芬必得
  • 12月10日早上开始出现头疼症状,在当晚达到顶峰,感觉是在颅骨里面某一条神经疼,按摩根本无效,当晚又吃一片芬必得
  • 12月10日开始出现咳嗽症状,11日达到顶峰,但是我咳嗽一直不是很严重,而且转天就开始咳痰,这是好转的迹象
  • 发烧症状呈现非常明显的昼轻夜重,最后一次发烧是12月11日中午,再往后体温就一直都是正常的
  • 传说中“吞刀片”的症状,在10号轻微出现,一直到12月13日还存在,后来渐渐缓解
  • 12月12日终于借了一个抗原(是的,我的抗原买了半个月了还没发货),确诊阳性,其实当天已经没啥症状了,就是嗓子不舒服
  • 12月15日发现味觉减退,之前吃着很甜的冰糖,现在吃着觉得比较甜
总结:发病快,病程短,发病期症状强烈,但是总共四五天的症状就用了两片芬必得,还有很多维C。
我在发病的时候需要什么?

首先,别添乱!
这两年新冠的大名被宣传的太厉害了,好像得上了就会立马吐血而亡。很多人对新冠病毒已经不是“警惕”,而是“不合理的恐惧”。我想如果我周围人没有合理的认识,并且他们自己比较焦虑,那我是会很烦躁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容器,自己需要承载自己内心的情绪。如果你的容器承载不了你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些情绪就会溢出,它会被别人承载。因此家属管理好自己的焦虑,其实是对患者心理层面最大的保护。
那么如何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去担心具体的症状,而不是抽象的症状

我们知道新冠很可怕,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可怕呢?
我个人的体验,它的可怕就在于:发烧、关节痛、“吞刀片”、头痛。我担心的东西就从“新冠”这个宽泛的词,变成了四个具体症状。
然后就好办了,对症下药呗:芬必得缓解发烧和关节痛很合适;头痛暂时无解,看看球转移注意力就完了(我甚至怀疑阿根廷跟荷兰那场,让我体温升了至少1度);“吞刀片”就是多喝水,因为我买不到别的药了,而且类似于扁桃体发炎的症状,喝凉的电解质水就特别好。
其实你只要把你的“难受”分解成几个具体的症状,问题就不大了。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只要你能看到具体的症状,其实绝大多数轻症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患者可能更担心家属

其实我自己在阳了之后,最大的担心是传染给家人。但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别说现在居住情况根本不可能隔离开,就算把自己关在一个卧室,也很难让家人不阳——毕竟现在北京款毒株,是那种你不出门都能染上的,顺着油烟机和下水道就能跑你家来,防不胜防。
所以家属也要做好这个觉悟,自己即便N95带着,同在一个屋檐下也是很容易阳的。
索性新冠比较仗义,我身边所有阳了的小伙伴,还没听说全家人一块阳的——新冠永远给你家留一个能做饭的人。
尤其是你家里有老人小孩孕产妇,我自己虽然能扛症状,但对于重点人群真的是有些担心,那种难受真不好抗。青壮年咬咬牙就过去了,但是本身有基础病的,或者身体虚弱的人,很容易诱发更严重症状。
患者需要被“看到”

最近发现,新冠早期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就是发朋友圈。
我觉得这是一种被关注的需要,在我烧的要死要活的时候,还蛮希望能有人能够知道/看到我的情况,甚至分享一些自己的“成功经验”。
甚至在某些时刻,我觉得症状成了一种社交的谈资,感觉自己在参与一场全民运动……
可以给一些具体照顾


  • 能吃药的吃退烧药,或者感冒灵,不要重复用药,看好配料表
  • 不适合用药的,或者低烧的,可以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大腿根部、膝肘关节内侧,帮助散热
  • 有时候患者需要头部和身体按摩
  • 帮他准备好水,发烧的时候谁都不想下床跑。有条件的可以买常温电解质水,没条件的(我家附近超市,电解质水、黄桃罐头就脱销了)用清水加点盐加点糖,自己配一个也行。
  • 吃饭建议少吃多餐,想吃啥吃啥(比如我现在就想吃醋椒豆腐……)能吃下去比吃得健康还重要
心理层面上的支持,往往需要通过行为上的支持这种媒介去传递,你能轻松面对新冠,并且愿意——重点是你愿意——给患者提供照料,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支持了。
给那些还阴着的同学一些建议


  • 别担心,早晚会阳的,虽然不是100%,但大多数上班族和学生应该都跑不了
  • 准备好药,但不需要囤货,主要是对乙酰氨酚和芬必得,一盒足够;剩下的药其实就是让你自己舒服点的
  • 准备好电解质水,常温,我觉得这个东西比芬必得还重要
  • 家里开始买水果吧,一边吃着一边买新的。吞刀片的时候能吃一口凉柚子,简直不要太幸福
  • 现在药物和医院有挤兑,所以虽然都要阳,但是你阳的越晚,挤兑情况越少,如果出现重症,还可以去急救
  • 重点人群阳的越晚越好,也是怕医疗挤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周末有空我们可以聊聊心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嘟嘟8 发表于 2022-12-20 15:18:39 | 只看该作者
 
自从各地政策放宽了后,很多人开始第一次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家人阳了的也不在少数。

好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药物服用指南和居家混住方案,让大家都对避免接触、开窗通风、积极消杀这些常识耳熟能力。
心灵和身体一样值得注意,那么除了常规的防护,身为照料者的我们要如何照料确诊家属的情绪需求呢?我们邀请到曼朗上海医疗部的同事们,为有点手足无措的“大人们”提供一些切实有效且可执行的建议。


 第9张图片
曼朗心理咨询师邓思韵:
家人患病可能触会发我们的情绪,紧张、不安、焦虑、难过、失落、愤怒都是很常见的。尤其当确诊的是自己年迈体弱的父母或年龄较小的孩子时,这种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加重。

我在临床工作中看到过类似的情况,有的父母会自责没有照顾好孩子才让TA感染,认为是自己的失职导致孩子无法去学校。

重要的是,面对一些未知和不确定,我们会出现复杂的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与其去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不如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当下,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该隔离隔离,如需就医也应该及时就医。

可以帮患病的家人制定一些简单的日常安排,在不确定性中的可控因素,尽量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规律,更有利于康复。

同样,我们也作为患者的家人,自己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发生一些变化,当我们需要做主动或被动地调整来承担照顾者的角色时,也需要照料好自己,确保自己的身体的和精神状态良好。


 第10张图片

 第11张图片
曼朗心理咨询师牛思玥:
我觉得需要区分的一点是,感染的家庭成员是否在你身边。因为同一个家里面,除了口头言语上的鼓励,我们可以更多的给一些实际上的让他感觉到支持的行为。

不要自己想当然地按照你认为好的方式去帮忙,我们可以主动询问家人到底需要什么?是帮忙买菜烧饭还是补给药品还是遛狗?是帮他们送一些书籍还是陪他们说说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就算在身体不适时想吃的食物可能都是不同的。这也是我们用行动告诉家人“我们会陪着他们”,这会是极大的情感支持。

如果家人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千万不要勉强自己,坦诚告诉对方。然后,可以与家人一起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别人或别的渠道可以帮忙完成家人的需求。

如果不在一起,我觉得每天一个电话沟通,哪怕问问今天怎么样,可能对话本身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或者内容,让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也能起到缓解对方情绪的作用,我觉得这也挺重要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年轻人阳性之后其实没什么,但家里人尤其父母其实很担心,这种情况下呢,一方面从情绪上让他们稳定下来,告诉他们其实我很好,能吃能睡的,在家躺着就可以。

另一方面,还是要科普相关知识,让父母理性上了解,奥密克戎的致病性较低、病程较短,不用过于焦虑,用更加理性的思维去做判断。


 第12张图片


曼朗咨询个案经理乔铭:
有些人面对家属确诊的事实会出现很大的恐慌和焦虑,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去看好我们的身体。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

我觉得大家看一些科普还是有必要的,有心理预期在这个时间点也是比较重要的。

现在专家普遍认为,病毒传播速度也很快,可能这一个月就会有个峰值情况,所以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相信其他人也会碰到相同的情况,也会有相同的困扰,也会有相同的恐慌。

所以照顾自己的同时,也要协助家属消化情绪。不要急着去给家人指导意见,急着去跟家人讲,你要这样那样,给他们一个释放情绪的空间。

因为当对方很焦虑,很恐慌,很难受的时候,去打断别人说:别哭了,别焦虑了,别难过了,别担心了,这些肯定是没有用的。

负面情绪是我们在面对事情时自然的应对方式,强行扭转对方的情绪,只会造成他心理上更多的恐慌和焦虑。

我们可以积极聆听,给家人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不要压抑他们的任何感受,试着正常化他们的害怕和沮丧,告诉他们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其实就是陪伴,并力所能及地去倾听对方的需求。

尤其患病的家属是自己的孩子时,父母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些确定的承诺,例如“我们会尽所能保护你”“我们始终在你身边”,说话间多一些拥抱,就能很大程度地缓解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第13张图片

接下来的日子里,曼朗也将持续关注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为大家带来更多相关专题科普。
如果你有什么想听的或是需要帮助的地方,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让我们同心抗疫,共守健康。静待春暖花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把狗尾草带回家 发表于 2022-12-20 15:19:03 | 只看该作者
 
在保证药品食物日用品等生活物资充足的情况下,作为家人可提供的支持有以下三大方面:
一、科普充分了解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有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准备,这个适用于任何时期!!
其实,感染者的压力和焦虑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对未知或重症疾病的恐惧
新冠已经出现三年,并不算一个完全未知的疾病,可大多数人对于目前新冠的疾病还是存在误解,或者了解的还停留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的信息,对于感染的态度普遍还是比较负面和排斥的。
但我们都要意识到,虽然不等同于流感,但感染了新冠绝不是一定就会成为重症患者,更不是绝症,绝大多数都是轻症或无症状,尤其是如今流行的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中国新闻网,2022)。
如果不幸感染了,在警惕部分不可靠的信息来源的前提下,从官方的的网站或公众号都可以随时看到新冠感染相应的信息和指南(e.g., 人民日报, 202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及相应的健康信息是会以新冠流行病实时情况进行变动修改的,因此应以最新的发布为准。当熟悉这些信息之后,不管是感染者自己,还是身为身边人的我们都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到感染之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症状,以及感染者自己和我们能做什么。
这些信息能有益于降低我们对未知和新冠的恐惧(Berhe et al., 2022),在纠正很多人对于新冠本身持有的错误观念和信息同时,还能一定程度增加正确的新冠风险意识和自身的防疫行为(Batrae et al., 2021; Kim et al., 2021)。
二、尊重并给予关怀,积极计划身体恢复后的生活。
这点虽然听起来有点矫情,没必要写出来,但我们其实也切身体会过,人处于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即便是小感冒,也是很容易产生负面想法和感受的 (Xiao et al., 2020; e.g. 情绪低落,焦虑,害怕),更何况新冠也不等同于流感,症状也会因人而异地严重或者轻于流感。而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不适带来的负能量和情绪是能够通过影响免疫力来降低感染的家人康复的速度 (Barak, 2006)。正因为如此,这时侯我们尽可能地不要教育指责为什么没做好防疫,反而需要以打败病毒的队友或者支持者的出发点,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情绪关怀,例如:


    • 通过视频或电话交流,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目前的状态,相应地做出正向回应和安慰。在情况不允许的条件下,简单的问候鼓励信息,共情家人并表示理解和支持,也能起到效果。
    • 同时,积极计划康复后的生活能一定程度地改善他们的心情(Mental Health First Aid USA, 2020),还有可能增加他们尽快康复的决心和信心,俗称“生活有盼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慢慢脱离之前的负面情绪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乐观,这对免疫力也有保护作用,从而益于康复(Brod et al., 2014)。

因此,给予尊重理解以及积极回应在帮助感染的家人度过新冠的恢复期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同时要注意,在交流的时候,不要用爱搭不理的语气或表现出极度关切担心。因为冷漠会让他们无法感觉到心理上的关怀,但过分保护和担心的态度同样也会给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压力和焦虑,也容易想太多,萌生一些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生活不能自理,很难康复之类的比较负面的想法,以至于影响康复进程。
三、做好自己的思想准备,理解感染者的不方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不表现出过分关心和担心。
意识到感染的家人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做一些平常很容易完成的事情,例如晒衣服和打扫卫生。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一些简单但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变得困难的帮助,比如准备日常用品,帮忙照顾家里的宠物,洗碗,如果比较症状比较严重可以一起准备一日三餐。
此外,和第二点结尾提到的一样,不过分关心也不过分担心,尤其是不要在感染的家人面前表现出来,避免给他们带来额外的负面想法和情绪。
最后,处于政策改变初期的新冠感染者感到焦虑和心理压力大是能够理解的。毕竟疫情以来咱们一直坚持的是动态清零,检测到阳性患者的流调,封控以及社区、疾控各个部门的迅速反应,给所有国人或多或少都种下了患上新冠是可怕的观念,所以大多数人对于感染新冠十分抗拒,甚至视为洪水猛兽。现在政策突然放宽了,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也是正常的,政策改变可以很迅速,但大家的思维转变却需要时间。
随着大环境传递关于新冠病毒的信息转变,重点开始放在如何减少和避免感染、以及感染之后如何尽快康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地更全面地了解目前流行的新冠变异病种,到一定时候,相信大家对于感染新冠不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希望大家不做或者少做小阳人。Stay healthy, stay strong.
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天花板上吊着猫 发表于 2022-12-20 15:19:12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一个朋友群里说起这事儿。
朋友阳了,就是普通感冒症状。但她本身免疫系统薄弱,她妈妈在家庭群里劈头盖脸先是一顿骂,然后再开始给她张罗物资。其实朋友已经很小心了,出门都是口罩加保护面罩,也经常洗手,也并不像她妈妈说的那样跑东跑西,只是正常上班而已。感染新冠并不是她的错,她当然也明白她妈妈表达关爱的方式总是要先说一通,用她的话说是 「祖传的脾气差」,但朋友还是觉得有点委屈,有点儿双重无妄之灾的意思。
我觉得朋友这事儿并不少见,所以借来当个案唠两句。
伴随着逐步放开,身边转阳的肯定会增多,家人也是。如果家人本身没有基础病,并且平时心态都不错,也很少焦虑的话,那我们大可不用太紧张,因为我们的焦虑情绪反而会影响家人。所以第一步其实是自己镇定,不要给家人增加情绪负担。能做的就是增加规律的联络,询问TA的身体和健康状况。最好要知道家人的作息,不要在睡眠时间打扰TA。我自己阳了的症状之一是容易累,以前不需要午睡的,变成能昏昏沉沉睡一个下午。
如果家人有基础病,或者本来就比较容易焦虑,那要看TA是否想倾诉,如果TA想说,那我们就全心全意去听。聆听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我们给建议,而是让家人知道TA并不孤单;生病不是TA的错,给TA信心能康复,并且有你听着并支持TA。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情绪低落是十分正常的,很多负面情绪会放大。有些人会怪责周遭,比如「一定是那天坐在我边上咳嗽那个人」,这时候我们不需要反驳或者尝试帮家人放开思路,先顺着TA,让TA把槽都吐完,舒服点。很多时候我们会像我那朋友的妈妈一样,自动模式回应一句「都跟你说了少出门」,这句话无论多顺口都一定忍住忍住忍住。虽然出于关心,但在一个情绪低落的病人听来无异于说TA「自作自受」,这对病人来说就是无妄之灾。
网络时代已经给心理层面的支持提供了不少多元的渠道,不管是语音还是视屏通话,可以慢慢把家人带离那个TA脑内的场景,让TA回归现在自己的身体感觉,例如「是哦,真的可能就是那个人连累到你了,那你比TA要强,知道自己生病了就不出门了。现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力气自己煲壶热水?」或者一些提示性的问题让TA跟之前感冒作比较,「你上次感冒什么时候还记得吗?这次跟上次比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这可以让TA拿自己作为参照物来感受新冠和其他感冒的异同。如果你和家人都有时间并且网络都顺畅,那可以共享画面一起刷剧或者看看什么开心的综艺,然后一起点评、吐槽,或者计划一下身体康复之后春天哪里可以在附近赏花什么的。
心理层面的支持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殊性,相信你自己能给家人支持,你的话语有力量,用关心的话语表关心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4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