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55岁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上任副校长一年,钻研20年成功研制“脑起搏器”

[复制链接]
81305 0
马闫林 发表于 2023-12-22 19:07:46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清华大学12月22日消息:日前,中央批准:李路明同志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王希勤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55岁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上任副校长一年,钻研20年成功研制“脑起搏器” 第1张图片


李路明(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去年9月刚上任副校长
12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召开教师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同志到会宣布中央决定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陈杰同志,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游钧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同志主持会议。
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清华大学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退出领导班子的老同志,教授代表,部门和院系主要负责同志,师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官方公开信息显示:李路明1968年2月生,中共党员,汉族,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
2022年9月任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职工发展中心主任。
另据教育部官网消息:去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清华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决定,邱勇由清华大学校长转任党委书记,王希勤任清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钻研20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个“脑起搏器”
李路明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机与环境工程、脑起搏器、神经调控。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都劳动奖章等。
去年8月,学校官网上刊登了时任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李路明教授的专访。
李路明说:“过去五年,清华综合科研实力水平在快速提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在新能源、疫情防控、碳中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产出,离不开大家前期深厚的积累。”过去五年,他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科研工作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定位上更加清晰。
以他所在的科研工作团队为例,他们聚焦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将载人航天高技术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开拓了神经调控研究方向,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个治疗帕金森病的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脑起搏器,为此,实验室团队在这一方向钻研了近20年的时间。
55岁李路明任清华大学校长,上任副校长一年,钻研20年成功研制“脑起搏器” 第2张图片


李路明实验室团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动向——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引导我们的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其中立地就是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态势,实际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众多学科的介入协同才能解决。过去五年,清华准确抓住了这一科技发展趋势,成立了很多交叉学科机构,他也在牵头医工交叉研究院。医工交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一方面用工程方法解决医学问题,另一方面医学提出的问题也驱动了工程相关学科的发展。
他还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我们的实力和别人差距很大,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跟着别人学,很难做到平等。而过去五年,在学术交流上他感受到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即我们越来越能平视同行,国际同行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的意见,真正通过交流推动了科技进步。比如,为解决我国偏远地区患者的脑起搏器程控问题,清华最早研究了远程程控技术,让患者在当地的基层医院就可以得到大城市临专家的远程程控,在疫情期间成为众多患者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重要渠道,这一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并引领了全球的技术进步。
极目新闻综合清华大学官网
(来源:极目新闻)


上一篇:教育到最后,拼的是家庭的资源、父母格局和眼界
下一篇:佛山夫妻办完婚礼价值20万钻戒丢失,酒店服务员:以为丢弃了,拿回家给孩子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