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沈志华丨回忆闻一二三事

[复制链接]
52640 0
罗嗦痛苦 发表于 2024-6-11 16:00:2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志华丨回忆闻一二三事 第1张图片


本文作者与闻一(图左)。
我和闻一(1937-2022)有点儿缘分。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各研究机构因十年动乱,少有新人入职,研究力量显得青黄不接。1978年国家出了一个政策,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人才,我就是那一年认识闻一的。当时我在北京电业管理局政治部宣传处“以工代干”(工人的身份、干部的工作),局里命我为电管局办《北京电力报》。一年下来,报纸工作已经走入正常程序,我还是想做学术研究,就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参加考试的有七八个人,就考两门,一门外语,一门写作。我的外语不行,初中学的那点儿英文撂了好几年,早就忘光了。虽说从部队复员后又从头学起,也就是刚刚入门,所以考了一个不及格。不过我的作文还行,题目是《我的志愿》,我有感而发,两个多小时,一口气写了五千多字。以我两次求学未成的坎坷经历,抒发报国无门的感慨。后来世界所就收了两个人,一个是我,作文考第一。另一个就是闻一,外语考第一。
报到的那天我们认识了,办好手续后,一起出来吃了一顿饭。闻一大我十三岁,“文革”前是中学俄语老师,酷爱俄罗斯文学。搞世界史研究,对外语要求很高,我很羡慕闻一。入职后,闻一分到科研处,我来到编辑部。社科院是我神往已久的中国最高学府,参与研究工作的至少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当时的年轻人有南开毕业的秦晓鹰、张晓华等。我没有什么学历,只是初中毕业,所以就在编辑部做校对。但我心有不甘,一方面参加所里为年轻人举办的外语培训班,一方面将我几年自学的体会写成论文《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概念及其它》,发表于社科院的《未定稿》(1979年5月)。这时,世界史所招收硕士研究生,我决定报考,并且成功了。当时研究生院刚办,还没有校址,我们都在所里学习、上课。闻一在科研处,分管研究生,我们接触自然比较多,不过都是一些事务性联系。后来我出事,离开了学术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与闻一再联系。
1990年代初我离开商界,想重归学术。那时正赶上苏联解体,档案开放,我觉得对于我们做苏联史研究的人来说,这是天赐良机。在老所长朱庭光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找到中国社科院党组书记王忍之,所谈甚欢,并达成协议:我出钱、社科院办手续,设立一个收集苏联历史档案的课题组,去莫斯科搞档案。我的俄语是在读研究生时现学的,当时急功近利,根基很差。我向王忍之要了两个人,第一个就是闻一,还有一个是近代史所的薛衔天。
1995年我们课题组第一次去莫斯科,成员有我、闻一、薛衔天和我的夫人李丹慧,她在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中苏关系。闻一的俄语水平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走访俄罗斯科学院各研究所,能够顺畅交流,谈笑风生,都是闻一的功劳。他的翻译准确、到位,连俄国人都赞不绝口。
闻一不但俄语好,厨艺也很精湛。那时莫斯科物价飞涨,五六个人在酒店吃一顿饭就要几百美元,一盘沙拉(就是几片黄瓜)竟要十五美元。为了节约经费,我们每个星期坐地铁去一趟莫斯科郊外的农贸市场,买回面包、蔬菜、香肠、牛肉等,平时就自己做饭。白天在档案馆工作一天,晚上回来大都是闻一做饭。我是一点儿都不会,老薛和丹慧的手艺也不行,只能靠闻一。自己的饭食还好说,我们请俄国学者吃饭,也是闻一下厨,他能搞出一桌菜。尤其是他做的奶油牛尾汤,真是一绝,绝对可以登大雅之堂,我特别喜欢,后来回国还专门到他家里吃过两次。唯一遗憾的是闻一不饮酒,交往中少了些许情趣。
还有一件趣事,好像是第二次去莫斯科的时候。有一次丹慧急病住院,出院时我们去接她,发现我送给她的南美编织腰带不见了——那是我在墨西哥买的。因住院换病号服时没有登记,也无从索要。无奈,丹慧只好提着裤子,由闻一和老薛在两边架着去买腰带。路人皆侧目相视,还以为是“绑架”。
回国后,课题组便开始档案的整理和编目,从1917年到1991年,按时间顺序分成277个专题。从黑龙江大学到西安外语学院,从中央编译局到总参三部,我们组织了十三个翻译组。我是执行总主编,闻一任翻译“总顾问”,专门负责解决疑难问题,凡是译文拿不准的都交给他。闻一是有问必答,从未耽搁。整整七年,到2002年一套34卷本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终于出版了,其中也凝聚了闻一的心血。
后来我去了上海,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和闻一的接触就少了,但每年苏联史的学术会议上总能见上一两面。闻一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学术讨论时经常“唱反调”,凡是参加中国苏联东欧史学术研讨会的学者,都有这种感觉。闻一喜好俄罗斯文学,又做历史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很丰富,如《走进俄罗斯》(三联书店,1997)、《回眸苏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凯歌悲壮》(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之一:走出北高加索》(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很好地将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深受大众欢迎。都说“文史不分家”,在闻一身上就能最好地体现出来。
闻一身材高大,体魄健壮,身体一向很好,六十多岁时还坚持洗冷水浴,让我佩服不已。谁想到疫情期间突然传来他的噩耗,令人唏嘘。写这点回忆,以表我对这位老大哥的怀念。
沈志华
责编 刘小磊


上一篇:为什么华为的车只能越卖越贵?
下一篇: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要泡汤?IT巨头各自的CEO都拿多少年薪?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5 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