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复制链接]
7 0
汤金鑫 发表于 2023-10-16 07:45:4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各方普遍指出,以色列政府存在着严重的瞒报伤亡行为,以军的阵亡数字绝不是几百人。6月16日,以色列国防部称以军在15日遭受了一场“最致命的袭击事件”,8名士兵遇袭死亡,以军在加沙南部宣布“局部战术停战”。
对于以军的这一决定,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予以强烈谴责,称其不可接受。然而内塔尼亚胡很快发现,他的执政生涯,正接近于走到尽头。
随着以色列军队宣布在加沙南部“局部战术停战”,人们看到,内塔尼亚胡与以色列军方的分歧正在加大,以军似乎越来越不听内塔尼亚胡的话。果不其然,内塔尼亚胡政府再一次迎来了大“地震”。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第1张图片


据观察者网6月18日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以色列战时内阁已正式解散。这则消息意味着,内塔尼亚胡已经很难整合以色列各方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的目标和诉求,越来越多的政治力量正在离开内塔尼亚胡,他正在成为一个“光杆司令”。
要知道,以色列派出地面部队进攻加沙等重大决定,都是由以色列战时内阁做出的。离开了这一机构的帮助,内塔尼亚胡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去随心地调动以军,更不可能要求以色列军队执行新的重大任务。
对于以色列战时内阁的瓦解,内塔尼亚胡解释称,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本尼·甘茨在6月9日就宣布退出了紧急联合政府,该内阁本身就是按照甘茨的要求组建的,因此战时内阁已经“不再被需要”。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第2张图片


需要指出的是,内塔尼亚胡的此番解释有着避重就轻的嫌疑。首先,甘茨带领自己党派退出内塔尼亚胡的执政联盟后,内塔尼亚胡所在的党派无法在国会中形成优势,以色列面临着一场新的议会选举,而甘茨所在党派的民调支持率要高于内塔尼亚胡所在党派;
其次,与甘茨一起退出紧急联合政府的,还有战时内阁观察员加迪·艾森科特、以色列文化和体育部长吉利·特罗珀,这使得内塔尼亚胡政府备受打击。尽管内塔尼亚胡尝试挽留这些官员,但他们已经决心与内塔尼亚胡分道扬镳;
最后,甘茨呼吁以色列提前举行大选,换掉内塔尼亚胡。如果他成功当选以色列总理,他将会制定出一份完美的加沙战后方案。由此一来,内塔尼亚胡正面临着严重的执政危机,他的政治生涯有可能会提前结束。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第3张图片


要知道,以色列民众当前也在责怪内塔尼亚胡政府,指责内塔尼亚胡政府迟迟没有解救出人质,在情报工作上也是相当失败。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内塔尼亚胡还能用战时内阁当“护身符”,来暂时稳住自己的位置。
如今,内塔尼亚胡正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压力。多方人士警告称,解散战时内阁只是开始,“好戏”还在后面。一旦内塔尼亚胡下台了,国际刑事法庭有可能逮捕他,追究他的政治责任。这样一来,内塔尼亚胡将会身败名裂。
内塔尼亚胡能否度过此次危机,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点为,内塔尼亚胡能否拿出一些新招,解决以色列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面临的问题,包括解救人质,和加沙地区战后的相关安排;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第4张图片


第二点为,内塔尼亚胡所在党派能否赢得以色列议会的选举,他本人能否快速地组建起一个稳定的新内阁,结束以色列的政局动荡。如果组建新内阁失败,内塔尼亚胡可能还会面临着来自国内的追责。
从当前情况来看,内塔尼亚胡失败的概率很大,他很可能已经走到了执政生涯的末尾。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分歧很严重,内塔尼亚胡很难整合各方的诉求和利益。
以色列战时内阁解散,内塔尼亚胡谴责以军 第5张图片


近段时间以来,以色列的激进派要求内塔尼亚胡全面大打,彻底摧毁加沙,甚至对黎巴嫩开战;温和派认为,以色列光采取军事行动无法解决现有问题,必须拿出政治解决方案,以色列应该考虑与哈马斯签署停火协议。
正是在多股力量的夹击下,以色列的局面很僵,内塔尼亚胡本人也是左右为难。如今,以色列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也远不及预期,这使得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上一篇:越南准备款待普京,美国却拿通缉令说事,称“普京不该自由行动”
下一篇:反制起效!中方宣布调查欧盟猪肉,不到24小时西班牙发出谈判请求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