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汽车] 这些车企都在裁员?

[复制链接]
26695 1
不认识你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产汽车已宣布于6月21日关闭其位于江苏常州的乘用车工厂。由于销量减少,日产汽车决定削减在华产能约10%。
这些车企都在裁员? 第1张图片


朝日新闻报道截图
数据显示,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总产量为 160 万辆,其中常州工厂占其产量的 8%。从销量来看,日产在华已连续五年呈同比下滑趋势。日产发言人表示,“这是为了优化生产”。有内部人士爆料,工厂关闭后,大部分被裁人员会给至少N+1赔偿金额,但也有少部分高层去其它基地或辞职走人。
这些车企都在裁员? 第2张图片


图片来源:东风日产
现阶段,“人员优化”在汽车行业不是新鲜话题。
据外媒报道,截至6月17日,特斯拉最新“所有人”邮件列表中有12.1万人,对比去年12月底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14万人(包括受薪员工和小时工),该公司员工数量已削减14%。今年4月,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了裁员信息,裁员比例超过10%。与此同时,马斯克在邮件中表示:“特斯拉将在未来几周内进行全面审查,向表现出色的员工授予股票期权。”
今年以来,无论是销量出现下滑的传统汽车制造企业,还是风口上的新能源车企,甚至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都陆续传出裁员消息。在内卷加剧的当下,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一致的目标。
降本增效,人员优化
在前不久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交税和创造就业机会。然而,当前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卷下去不是办法”,业内裁员的情况普遍存在,广汽集团也不例外。
前不久,广汽本田在生产员工中征集自愿离职人员,已有约1700人应征,占到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今年1至4月,广汽本田销量为14.16万辆,同比下滑19.01%。
不只是广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5月30日发布的内部文件显示,大众汽车集团为旗下所有公司设立了一项名为“KI 10”的绩效项目,旨在三年内将固定成本和人员成本降低20%。这份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等人发布的文件显示,中国激烈的市场环境给公司的财务业绩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大众迫切需要专注于一个更有效率的组织,利用跨实体和部门的协同效应,以实现间接人事成本降低20%的目标。
对此,大众中国称,该项目由总部提出,是以2023年为基准,2024、2025、2026三年实现效率提升20%,降低包括差旅、行政等间接的人力成本,但不等同于裁员。
如今,新能源汽车不断抢夺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销量下滑面对转型问题是不争的事实。另一边,看似发展势头强劲的造车新势力则在“扩大规模”和“人员优化”之间反复横跳。一款产品火了迅速扩大规模,发展不及预期则快速减员。从业者讨论“新势力待遇好,赶紧上船”似乎还是昨天的事,很快,他们的话题又换为“领大礼包了吗”“毕业了吗”。
2023年,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里首家盈利品牌。这一年,理想汽车营收首次破千亿,净利润超过100亿。但近期,理想汽车同样在进行人员优化。相关信息显示,理想汽车整体优化比例超过18%。根据理想汽车2023年财报,公司近3.16万人,同比增长63%。按照优化比例计算,这轮优化超5600人。不过,在开启大规模裁员后,理想汽车又召回了部分关键岗位的被裁员工,目前已经有测试端员工接到召回通知。
这些车企都在裁员? 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理想调整员工结构的原因,与发展势头不及预期有一定关系。被寄予厚望首款纯电动车Mega出师不利,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推进节奏也受到影响。理想汽车多名高管曾数次宣称Mega要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销量第一名,要成为理想汽车今年80万辆销量目标的重要支撑。但现实是Mega上市后遭遇重大舆情,销量未达预期。
产业洗牌,利益重构
汽车行业内卷带来的压力,正持续释放。
从2023年年初开始,一场席卷汽车产业的价格战持续蔓延,汽车行业利润率居于低位。从全年销量来看,价格战并未带动市场总销量的额外增长,但改变了销量在不同品牌之间的分配,不少车企的利润也因此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汽车行业累计收入为30742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为26882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为1428亿元,同比增长29%;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6%,处历史低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文章中表示,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行以及上游碳酸锂成本的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但相对于整体工业企业利润率的平均水平而言仍偏低。
崔东树分析认为,当前汽车行业燃油车仍有盈利,但市场萎缩较快;而新能源车市场虽高速增长,但亏损较大。
目前,多数新能源车企尚未实现盈利,而“价格战”让不少车企更是陷于被动之中。从盈利能力来看,在电动化转型中被频频质疑的丰田,其2023全年利润甚至超过中国目前排名前十车企利润的总和。
与此同时,汽车产业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在同时进行。在传统内燃机时代,丰田、大众等整车制造企业占据了汽车产业链绝对的话语权,但如今,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等零部件供应商崛起。
对于正处于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关键时期的传统燃油车企来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更新生产线等。在这一过程中,原先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所积累的大量人员可能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导致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销量虽仍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38%。而在2021、2022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率分别为157%和93%。
在复杂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强调“长期主义”的重要性。曾庆洪表示,搞新能源汽车就是为了环保、节能、能源安全。今后应该是多能源结构,长期主义来看应该是共存的,不能全部“一刀切”。在曾庆洪看来,汽车行业要“坚持长期主义,着眼长远发展”。
在汽车产业竞争加剧、利润摊薄的今天,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为应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内部调整不可避免。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行业的洗牌不光是企业的优胜劣汰,也是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一次考验。
作者:刘珊珊


上一篇:李湘女儿生下来就是为了享福?14岁已经是名媛!混迹英国顶级圈子
下一篇:散瓶价跌破2100元,公司出手取消大箱投放,能否稳住价格?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三号酷鹿泽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蝴蝶效应是。人更穷了,之前卖10要能买的起,如今卖8万买不起了[哭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28 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