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热门] 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基本研究方法概述(一)

[复制链接]
97900 2
鹰云共翅 发表于 前天 14:22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基本研究方法概述(一) 第1张图片


如何进行有效的国际关系研究?理论究竟是单独还是结合其他学科与知识维度来决定国际关系的研究路径?
一、研究国际关系的哲学路径
柏拉图
《理想国》——应该进行统治的是那些在哲学和战争方面出类拔萃的人,这些理想的统治者是“哲学王”,柏拉图提出了阶级分析和辩证推理。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亚里士多德
聚焦于实际内容(探寻理想的国内政治体制)和方法论。分析了168个城邦的宪法,第一个使用比较分析方法思考国家之间的相似与不同。并得出结论:国家兴衰主要是因为内部因素——至今仍存有争议。
霍布斯
《利维坦》设定了自然状态,没有政府权威或市民秩序的世界,人们生活在对自身安全的持续担忧之中。人性恶推广到国际层次,在缺少国际权威的情况下,国际社会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或无政府状态。解决路径是——建立一个对权力加以集中和绝对控制的单一国家-利维坦。
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述了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类似霍布斯语境——人首先关心生存或自保。并用猎鹿博弈和对兔子的追逐说明了国家行为面临的困境-缺乏在共同利益方面的合作。但卢梭反对利维坦,强调社会契约、国家提供公共物品、个人权力集中让渡给公意的较小规模的共同体中。
康德
《普遍历史观》、《永久和平论》,构想了世界联邦来促进和平,由接受法规制约的共和国组成。缓解人的不安全感,新的联邦秩序优于利维坦,又比卢梭的小规模共同体更有效,尽管不否认人的自私本质,但人可以通过学习来采用世界大同主义和普世主义。
1.早期哲学家引导当代国际关系学者考察领导人的个性,认识一个国家国内层面的重要性,对国家和自然进行类比,并对国际共同体进行描述。霍布斯等启蒙学者更多的是进行形而上的理论思考或演绎,很少进行像后世学者那样的历史文献考证或数学统计分析等形而下的研究。因此,如果按照现代科学理论标准衡量,其思想无疑具有缺陷。例如,汤普森认为,洛克对于人生而具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的定论具有缺陷,但因为是公理,往往可以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如对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2.历史和哲学对基础性问题——人性、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主要特性——进行了研究。
3.思考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或伦理性要素,国家的作用应该是什么?国际社会的规范应该是什么?国际社会如何加以建构以便实现有序?什么时候战争是正义的?应该对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吗?人权应该被普世化吗?哲学不能回答具体问题,但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具体之无用成其根本之大用。
二、 研究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义路径
传统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包括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制度研究方法。而现代的政治学研究方法逐渐强调科学化和跨学科思维,一是来自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二是来自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输入和输出、规律等)、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政治控制论、涵盖反馈和自控)。在科学化研究的趋势下,理论(theories)、命题(statements)、假设(hypotheses)、概念(concepts)、变量(variables)、测度(measurements)成为整个研究的核心概念和过程。而案例研究(case study)、调查(survey)和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是整个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
(一)行为主义内涵:个人,不论单独还是集体,都以某种模式化的方式行事。提出假说,系统地从经验上验证这些假说。
(二)戴维·辛格对战争相关系数的研究:为什么会有战争?并不聚焦一场改变历史趋势的大战,而是寻求在不同战争中发现某些模式。
提出的具体假说:国际体系中联盟承诺的数量与发生战争的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国际体系中大国的数量与战争的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战争的数量和冲突的烈度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三)对影响违反人权条约的国家行为的假说:不遵从国际条约义务既非随意也非蓄意。
动因分析:国家缺乏遵守意愿?没有国际执行方面的威胁?国家缺乏执行新标准的能力?
(四)变量的操作困难、对数据和方法的关注已经淹没了其研究的实质内容,人和社会的本性被忽略。
五)假设、假说、理论、原理的主要区别
1.假设:一般是某个理论的不可能存在的条件,指如果;凭空构想;科学家提出解释事象的主张而尚未证明的,称为假设。
2.假说:是对一些现象提出的可以被接受的说明。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
3.理论:是指关于事物的理解和论述,用来解释一种或一系列现象。理论的反义词是实践,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原理:指具有普遍意义基本规律,或者是规律的阐释。原理是在人们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5.四者的关系:假设为论证假说提出限定性条件,假说是理论的前身,理论是原理的前身,从假说到理论,再到原理,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一切的理论在没被证实之前都是假说,理论是证实了的假说,原理是对理论的归纳,并运用于实践。
三、研究国际关系的历史路径
历史研究通常具有还原主义视角——强调个体案例和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通常更强调系统视角——强调整体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解释。20世纪初之前,欧美的国际关系大多数学术机构仅仅从属于外交史研究而已。外交史和国别史对今天依然重要。基辛格的《大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外交史的诸多案例来体现他的地缘均势思想和大国平衡战略。
从过去的事件中破解行为模式,得以开始解释各种不同事件之间的关系。例: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战争的潜在根源和直接根源作出区分,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的是雅典的权力增长,让斯巴达恐惧自身权力的丧失,变革中的权力分配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潜在根源。
历史的类比方法:将2003年伊拉克战争同越南战争类比,美国都是针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敌人开战,都采取了支持国家建设的战略,分别称作“越南化”和“伊拉克化”。但不能忽略历史案例的类比差别和有限性:越南历史悠久、在对华和对法战争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伊拉克历史很新、种族和宗教严重分裂、不同团体目标不同。美国对越南是帮助抵抗苏联支持的北越侵略;在伊拉克的主要目标是将萨达姆赶下台,怀疑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次才是建立民主制度。
历史类比中不同偏好的人会得出不同教训:1.仍旧以越南和伊拉克为例,现实主义认为是美国国内政治制约了军事权力的进一步投射,或者认为美国没有以权力界定利益;自由主义认为美国就不应该卷入战争,与美国并不相关,建设别国成本高昂,而且削弱了美国的制度霸权。2.著名的“慕尼黑类比”与“赫尔辛基时刻”,前者强调安全合作的风险和对修正主义对手的绥靖、后者强调安全合作的收益以及制度对国家的安全现状偏好塑造。
(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影响
1.1648年当代国际体系的起点说——发展了主权的概念和实践。对让·不丹的“主权属于共和国的绝对的、永久的权力”进行发展。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
2.君主权力大增——路易十四、彼得大帝、腓特烈二世等。制度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军队的建立和维持-军事权力增加了。雇佣兵制度的弊端和开始常设国家军队。
3.产生了新的核心国家集团——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英格兰、法兰西和尼德兰联邦。
4.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出现了(稳定预期促进了长期投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个体理性导向利益最大化,国家减少干预,市场看不见的手总体上促进了国家和国际体系的财富。竞争单元促进资本主义运转和经济活力,对国家经济政策和政治选择产生深远影响。
(二)19世纪的欧洲
1.两次革命的推动:1773—1785年的美国革命、1789年的法国革命,都是启蒙思想和社会契约理论的产物。
2.革命的后果产生了两个核心原则:(1)合法性。强调专制统治受制于人类施加的限制。洛克《政府论》挑战了绝对权力和国王神权天赋的观念,他强调国家是由理性的人为了保护他们的自然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和私利而创立的有益机构。政治权力最终在人民而不是领袖或君主。君主的合法性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2)民族主义。建立了大众和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社会阶层无关。
3.拿破仑战争:民族主义塑造了成功(国家动员:民族热情-大规模装备精良和情绪高涨的军队-简单的技术变革-土豆种植-仓储体系出现-战争补给能力增强)也导致了失败(西班牙和俄国的民族抵抗)。
(三)处于欧洲体系核心的和平
1.维也纳体系——五强均势、欧洲协调。2.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断。3.领袖俱乐部——塑造了新欧洲国家的独立合法性、也为殖民国家对非洲瓜分赋予了合法性。4.经济、政治、技术和政治变革改变着世界地图,具体来看分为四点:(1)工业化在国际政治上塑造了资本主义强国的垄断地位,在国内政治层面,使政治权力更多掌握在中产阶级手中,贵族阶级逐渐丧失权力。(2)人口增长率提高,商业活动随着交通走廊的稳固而发展迅速。(3)1870年意大利统一、1871年39个分裂的部分统一为德国荷兰在19世纪30年代分裂为荷兰与比利时、奥斯曼帝国逐渐解体-1829年希腊独立-罗马尼亚1856年独立。
问题1:在如此剧烈的变革过程中,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和平?
回答:(1)欧洲政治精英因害怕大众革命而团结一致。(2)欧洲核心国家面临的两个主要利益冲突都发生在文化上相邻近的领土之内而不是之间:德国与意大利统一。(3)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现象。欧洲各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殖民地本土人民的成本持续下降(武器优势、医学进步等)。兼并过程导致了欧洲身份的确立——欧洲人、基督徒、文明人和白种人。殖民主义的安全阀强化了欧洲统一和欧洲身份,也使欧洲各国免于在欧洲陷入紧张关系。最终欧洲政治对抗和经济竞争瓦解了这种稳定性。
问题2:领土扩张为什么没有在美洲发生?德国和意大利作为后起国家对殖民地缺位的反应?
回答:门罗主义。意大利1896年阿杜挖战役惨败,没能征服埃塞俄比亚;1885年柏林和会为德国让出势力范围。到19世纪末期,欧洲国际体系出现了大崩溃:联盟的僵化与均势稳定的失效。例如: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1902年英日同盟与平衡者的缺位。
对均势逻辑的小结:(1)合法性与民族主义。(2)欧洲通过均势管理的相对和平,精英对国内关注比外交政策更重要。(3)欧洲在亚洲和非洲的帝国主义帮助维持了欧洲均势。(4)均势的崩溃在于德意志帝国的快速增长和联盟的日益巩固,导致一战。
(四)两次世界大战间歇期和二战
1.三个帝国崩溃:俄国十月革命;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的外部战争和内部动乱。导致民族主义复兴。2.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现状不满——法西斯主义——德意日轴心同盟。3.软弱的国联缺乏对侵略行为的制止,也不能在经济层面治理大萧条。4.主要国家对法西斯的制衡、绥靖、追随、中立等政策立场。5.二战导致了权力的大规模重新分配——德日战败、英法衰退、美苏称霸。
(五)冷战
1.美苏两极格局。在地缘政治、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相互误解方面彼此对立。分歧投射到不同地理区域。2.发生了一系列危机——柏林封锁(1948—1949年)、朝鲜战争(1950—1953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越南战争(1965—1973年)、苏联在阿富汗的军事干涉(1979—1989年)。3.相互威慑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维持了长和平,并不断进行核军备谈判。4.美攻苏守、苏攻美守、美苏均势、苏联解体。5.欧洲地区——冷;其他地区——温或热。
(六)后冷战时代(此部分以问题导向形式梳理)
1.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发生变革,20世纪80年代末在联合国监督下由阿富汗和安哥拉撤军。
2.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多边回应与美苏和解。
3.政治开放和经济改革在1992—1993年重组的俄罗斯继续进行。
4.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
5.扩散的种族冲突出现在中部和西部非洲、中亚和印度次大陆。
6.基地组织对美国本土和海外利益的恐怖袭击、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国回应。
7.沙特、西班牙、英国、尼日利亚和法国发生恐怖袭击。
8.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
9.2011年从突尼斯开始的阿拉伯之春。
10.2013年开始的英国脱欧事件。
11.2014年中国的军事开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军事支出国;中国的南海和东海领土声索,中美对抗升级,权力转移引发的“修昔底德陷阱”恐慌逐渐抬头,中国与美国的盟国及周边其他国家冲突不断。
12.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俄罗斯,加剧了俄国邻国对其帝国扩张历史传统的不安全感。
13.2014年6月,伊斯兰国运动兴起。
14.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全球保护主义与强人政治的抬头。
15.朝鲜半岛局势的回暖与冰点交替。
16.川普政府的印太战略出台、对奥巴马亚太再平衡的延续。
17.全球化与区域化、主权与人权、国防与经济、陆权与海权、攻防平衡的矛盾
18.如果不是单极格局,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两极、多极、无极?或者是由国际组织、制度和机制、观念结构等要素来主导未来的国际体系、秩序、文化的演变?
19.相互依赖导致冲突/合作?
20.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是什么?


上一篇:77岁美国财长和丈夫超市购物,六名保镖陪伴,对食品飞涨不以为然遭批
下一篇:或迎来二战后首个极右翼政府?法国开启国民议会选举首轮投票,美国紧张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邵庄少主 发表于 前天 19:0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一个清华国际关系学院的教授说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投降等同于和平。所以,关键时刻,投降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美人新生 发表于 前天 21:27 | 只看该作者
 
分裂的西方谈国际关系哈哈哈哈哈哈哈是想让世界继续分裂吗哈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