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汽车]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复制链接]
65869 20
狂虐家强 发表于 2024-7-12 16:57:4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编辑|贾桂鹏、孙浩南


进入2024年以来,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的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大势所趋。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张图片




官方信息显示,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而且,百度还表示,“萝卜快跑”公司推出了其最新一代(第六代)无人车,该车型已接入百度ApolloADFM大模型。


对于人们最关心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百度表示,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的自动驾驶能够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2张图片




针对百度对于“萝卜快跑”安全性的解读,我们也有一些疑问,因为,“萝卜快跑”前几日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话题刚刚上过热搜,就拿自身安全性“捆绑”C919是否合理呢?随着自动驾驶的政策逐渐松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


雨中停车,路上撞人,但安全性堪比C919飞机?


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作为对比,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单量,大概也在20单。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3张图片




这也意味着,在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势头已经追上了传统出租车。而且数据显示,武汉市民对乘坐全无人驾驶车出行服务满意度,普遍较高,萝卜快跑APP用户满意度评价达4.9分,其中5分满分好评占比高达94.19%。相关新闻的下面,也是好评如潮。


据了解,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全面应用了“百度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该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安全”,不仅利益相关的企业如此宣称,专家也持如此说法,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在接受采访时说,“无人驾驶安全性比人类高N倍”。


虽然,有无数的技术数据可以证明其安全性,但鉴于该项技术尚未大规模铺开,很多人依然无法摆脱一种认知惯性:在复杂的路况里,机器的计算会真的比人脑的判断更加精确吗?


但同样在近日,“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行人躺在出租车前,交警正在现场,事故造成了部分车辆拥堵。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4张图片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关注,随后有媒体采访了百度。根据百度回应,事故是出租车与一名闯红灯人员发生轻微接触,并且行人“经检查无明显外伤,目前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和休息”。


这个事故的出现,让很多人在吐槽自动驾驶的安全性问题,并且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关于萝卜快跑存在安全隐患的新闻了。6月底,武汉暴雨的那几天,有网友发文称,乘坐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车辆时遇到暴雨天气,车辆在暴雨中自动停靠在路边,停留了一个小时才继续运行。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5张图片



对此,萝卜快跑客服表示,突发情况下自动驾驶车是不支持乘客中途下车的,这是为了确保乘客安全,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及时联系安全员或者行程专员中途下车。


不过虽然两起事故听起来夸张但并未有较大伤亡,如果是人为操作的话,各种交通事故也不会减少,我们还是应该以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即便都是小事故,但放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上也是大影响。为此,百度在今日还特地强调“基于大模型技术重构的自动驾驶能够做到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安全水平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只不过,这种夸行业对比显然没有得到网友的信服,反而有些同情C919。


科技旋涡认为,从常理也能判断,任何一种技术在现阶段恐怕都不太可能完全避免事故,但哪怕不起眼的小事故,碰到无人驾驶都可能演变成较大的话题,这大概也是创新的“宿命”。很多创新在出现时,都会伴随着巨大的质疑和苛刻地审视,如今这种现象,也在无人驾驶身上重演了。


爆火背后的真相是乌龙


起初,人们只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人工智障事件,但后续的热度让人们知道了这一切的源头。


近几天,打开新闻和短视频软件,总能看到各种有关萝卜快跑的新闻和讨论,而在微博的武汉地区热搜榜上,萝卜快跑的相关热搜也出现了霸榜的情况,甚至一度盖过了油罐车事件。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6张图片




有关无人驾驶出租车安全问题的讨论只是其中微不足道部分,真正掀起热度的是有关抢占出租车司机饭碗的价格问题。


7月10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的中国蓝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的视频内容。其标题赫然写着“武汉投入一千多辆无人驾驶车”“几个月订单就超过500万单”。对于没有关注过百度的普通群众,很容易理解为,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投入了1000辆无人驾驶车,且短短几个月就拿下了500万次订单。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7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45%这个数字,本意是指,全无人驾驶车辆(没有安全员)的订单,占整个萝卜快跑所有无人驾驶订单(有安全员和没有安全员一共)的45%。


但在最近的传播中,这一数字代表的意义也逐渐变样,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订单已经占到了武汉整个出行服务的45%,大为震惊。也正是这一数字的错误理解导致大家认为网约车司机的饭碗被抢了,进而将问题升级到了民生层面,加重了普通群众的恐慌情绪。


而在此期间,一心研究网红经济的红衣大叔周鸿祎也参与了此次的热点事件互动。他建议,司机可以把无人驾驶车买下来,“萝卜快跑也赢,自动驾驶技术也赢,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也赢了,”周鸿祎谈到,还有个好处就是司机不用每天开十几个小时疲劳驾驶,每天这个车在外面替你干活,最辛苦的就是车了。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8张图片




随着话题发酵,传闻的愈发离谱,武汉交通运输局的相关负责人也不得不出面辟谣,表示目前萝卜快跑在武汉只投放了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占日均运营网约车的比例不足2%。


到此,这起略显乌龙的事件才算回归到正常范畴。有人曾展示了萝卜快跑的收费账单,上面显示打车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有平台补贴和优惠活动,如此才让不少人恐慌的内心得以平和。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9张图片




相较于我国人们关注的民生问题,外国网友来中国旅游时也体验到萝卜快跑,他们更惊叹于科技的进步,并且语气中还有一些羡慕存在。


网友喊话马斯克,无人驾驶已成热门


自动驾驶开始出圈,正从科技的浪潮之巅,走向人们饭桌上的闲谈。不止国人,连海外博主也被无人车折服,亲自体验后大为感慨:好像来自科幻电影一样。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0张图片




还有海外网友喊话马斯克,“特斯拉的Robotaxi要提速了”。语气中明显是有些酸,又有些期待。而马斯克对此的回应则是十分淡定的再次重复了一遍之前定下的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产品发布日期。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1张图片




在海外市场中,特斯拉无疑是推动自动驾驶最积极的厂商,今年4月6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特斯拉将在8月8日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4月底,马斯克访华引发了“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入华”的猜想。随着时间的临近,这也将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催化剂之一。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2张图片




我国近年来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其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其中,我们看到一线城市、龙头公司均积极参与,出现海内外产业齐头并进一同发展的局面。


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行业管理,深化试点示范,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3张图片




国内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启,上海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即将上路,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湖北发布表示,截至2023年底,武汉全市开放里程和开放区域数量保持全国第一,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区。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布了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裹动科技有限公司(AutoX)、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首批获得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


就国内而言,在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个厂商也在技术和市场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百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萝卜快跑的累计服务单量超600万次;一季度内提供的乘车服务约82.6万次,同比增长25%。财报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一季度,武汉全市无人驾驶订单比例已超55%,并在4月份继续上升至70%,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快速上升至100%。


据了解,小马智行已经完全具备了满足L4级全无人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全无人车辆能够轻松应对复杂的城市路况以及各种极端场景,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已实现了全天候常态化运营。


“自动驾驶”安全性接近大飞机C919,“萝卜快跑”武汉事故该如何解读? 第14张图片




目前,中国主要车企均布局了自动驾驶业务,吉利、长城、长安、东风、一汽红旗、上汽、奇瑞宣布实现了L3级别智能驾驶布局,其中吉利、长城、东风已经进入L4/L5级别智能驾驶领域。这也为日后自动驾驶的发展打下来非常好的基础。


科技旋涡认为,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竞争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技术创新正推动汽车从传统单一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平台转变,带动产业链的重构和新兴产业的崛起。


写在最后


这次热度中带着乌龙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事件让这个行业和领域被更多人所熟知,也让人们将未来出行方式这颗种子埋在了心底。随着人工智能与汽车工程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将重新定义我们的出行方式。


从全球来看,当前是自动驾驶发展窗口期,机会稍纵即逝。当然,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不可避免地引起短期的“阵痛”,任何技术的应用,谨慎都是必要的。但站在产业技术进步、国际竞争、长期发展的角度,我们应理性看待自动驾驶发展中出现的质疑,建立起宽容的环境,形成坚定的政策支持体系与良好的舆论氛围,给创新留足时间和空间。


上一篇:12场决赛4球+12冠!36岁巨星最后一舞 助梅西封王 功成身退
下一篇:支持鸿蒙4.2升级,华为认证二手机上架,配置是这样价格更便宜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日月的等 发表于 2024-7-12 17:09:01 | 只看该作者
 
😡😡😡欲速则不达!现代城市标签,早了点!(城市间)无人驾驶的恶性竞争,不仅仅是让出租车行业丢掉了饭碗,弊端尽显,不太明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玥彤 发表于 2024-7-12 17:12:58 | 只看该作者
 
像牛一样运动如果再不安全,那不就说不过去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风过叶落 发表于 2024-7-12 17:13:1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有啥好喷的,新事物出来都要适应一段时间,人从出生到长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长大,就像评论区里的喷子![抠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心诚蛋糕店 发表于 2024-7-12 17:26:01 | 只看该作者
 
无人驾驶事故数量如果远远低于人工驾驶事故数量,那社会主流尤其是官方还是会选择无人驾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爱吃青蛙的小蝴蝶 发表于 2024-7-12 17:48:06 | 只看该作者
 
不要瞎蹭,还蹭大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风的追忆 发表于 2024-7-12 18:07:39 | 只看该作者
 
还没正式运营呢,就开始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腾讯评论员 发表于 2024-7-12 18:08:45 | 只看该作者
 
宁停三秒不抢-步在无人驾驶身上会看不到的,程序对它有效没法临时改变主意,礼让行人的规则在它面前就是白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加勒比海草 发表于 2024-7-12 18:52:12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搞清楚担责的问题!机动车驾驶员为要考驾照就是为了担责!无人驾驶汽车谁担责!几百辆车在马路上跑要车辆的老板担责现实吗?为什么在复杂的城乡道路上不推行有人驾驶+再智能驾驶模式让出行更安全呢?而是在阶够法规並不明朗情况下推行呢?现时无人驾驶汽车只能在标准及特定的环境使用才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骑着蝸牛闯天下 发表于 2024-7-12 18:58:18 | 只看该作者
 
你们说,万一哪天刮大风,路上出现了很多塑料袋泡沫箱子,是不是武汉的交通就瘫痪了,而且这个锅得由大风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1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