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复制链接]
31583 7
中国战舰 发表于 2024-7-24 12:17:4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1张图片




按照设想,李允的暑假计划是出去旅游或者在家摆烂一段时间。


但实际上是,还没放假,他就向学校申请了暑假留校,准备在实验室里度过西安的夏天。他必须尽快积攒绩点,保研的准备工作多得望不到尽头,几乎挤占了他全部的私人空间,只有在这个暑假得到一定的科研成果,自己投递到某学术论坛的论文成功获录,李允才有更多的筹码来申请保研。


与人们认知中的大学或者说大学生活不同——如今的中国大学已经不复有家长们口中的“轻松”,他们的时间被专业课、竞赛、实习和社会调研挤的满满当当,一切的忙碌都是为了能有更漂亮的分数,更高的绩点。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2张图片


■ 图源:中新网


绩点,一般指平均学分绩点,简称GPA,是量化评估大学生学习的核心标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普遍采用绩点制进行教学评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绩点制变得与学生愈来愈紧密,无论是成绩向来优秀的精英学生,还是普通大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现况变得严峻——绩点直接影响着学生们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入党、奖学金、荣誉表彰、保研、考研、出国、就业等全大学方位发展的结果。


在当下,卷“绩点”几乎是所有大学生默认的事实,但同时,更多人不明白自己是为何而卷。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3张图片


入学西安北郊一所普通大学之前,饼饼对大学有一番美好期待:她想把中学生时期没时间看的书、剧和电影都看完,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点自己感兴趣的第二外语或者技能,课外还能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外出旅游或兼职。对她来说,大学是一片梦想之中的“成长之地”。


很快这些期待就落空了——在新生专业指导课上,老师不厌其烦地强调绩点对于未来的重要性,从考试成绩到志愿活动,老师似乎已经提前将每个学生的大学生活规划清楚。身旁消息灵通的同学窃窃私语,某学院的绩点第一和第二打起来了,互相检举考试作弊。


之后,综测和绩点,就构成了她大一和大二学习生涯中的绝对主线,毫无意外地主持着她全部的课余时间。


能在学校感受到的,只有卷, “想要绩点高的同学会早早和老师打好关系,期末老师要求两千字的论文,我们连格式都不清楚,但会有同学写到3500字,更过分的甚至4000、5000字——而这只是一门作业,我们一学期的课程在十几门上下。”


一篇十分钟广告的影评,饼饼写了七千字的长文交上去。为了古代汉语,她通宵了两夜,在自习室奋笔疾书到天亮。期末月泡在图书馆一个月,饼饼终于顺利拿到了第一年的学业奖学金,但哪怕在这样的高压努力下,饼饼还是没有抢到第二年的前30%,奖学金和她失之交臂,因为有人比她更卷。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4张图片


■ 《垫底辣妹》剧照


航子则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躲过了大学竞争最激烈的周期。他2018年进入西安某985院校就读,当时的大学好像真正有着高中老师口中的“大学”的一些味道,从老师到学生,有一种自上而下的松弛感——只要人还活着,社会允许你浅浅地抽离出来,蒸发一阵。


大学第一年,航子平时就是上上课,看看书,参加社团,培养培养兴趣爱好,身边人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认知很多元,本科的就业率不低,继续升学也并非一个必选项。


但绩点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卷绩点才是大学的常态,从专业课到竞赛,再到学校社团的行政工作,为了一个保研名额打破脑袋的比比皆是。综测的满分成绩是一百分,很多专业公示名单后,排在前列的同学无一不是超百的加分,看得航子直咂舌。


最后,他给出的看法是,“不怪他们,大家都在卷,谁也躲不过。”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5张图片

或许现在的大学生们——受互联网的影响——在还未成为大学生之前就已经了解到了绩点的重要性了。


一个对大学满怀憧憬的准大学生打开B站、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准备在暑假期间提前了解大学里的各种门道,最终会毫无意外的被指向同一种信息——有关大学卷学分绩点的“指南”信息。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6张图片




但这些只是大学生绩点焦虑的“第一课”,等他们真正上了大学就会发现,卷绩点这事儿完全是真的。


课上,任课教师会不经意地提及课后作业、课上表现与平时分紧密相关,而平时分直接影响期末成绩;学生工作、课外实践活动不再以满足学生兴趣、增长学生见识为首要目的,最大的卖点就是“能加综测”。诸如转专业、申请双学位和辅修、报名某些学术论坛等有关学生个人提升的事情也都要看绩点排名。


学校之外,社会也在推动绩点焦虑。大学生如果想去公司实习或求职,绩点总是简历审查的首要指标。有些大厂会要求面试者平均绩点排名在专业前百分之十,有的甚至精准到了专业前百分之五。在一些名校田野调查的招募条件中,绩点也是硬指标。


为了刷绩点,大学生们放弃了广泛体验社会,放弃了丰富精彩的大学规划,忙碌于刷水课、反复重修低分课程之中,以一种对个人成长毫无助益的方式搏得未来。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7张图片


■ 《小欢喜》剧照


也许事实的确是这样,大学成绩会对未来生活产生直接导向的影响。但在这种唯绩点论的烘托下,除了“考好成绩”之外,大学中其他通往光明未来的方式效果微乎其微。“绩点”特意规避了大学除了“教育”属性外,还有帮助青年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功能。在一切以绩点和分数考核的机制下,大学生卷成绩卷绩点,需要且必要。


“踏上保研之路之前,我至少看了一百篇保研经验帖。”杨露回忆。她今年研一,在西安某985成功保研上岸。对她来说,追求保研,与其说是自己的主观选择,不如说是在互联网普遍学历焦虑中随波逐流的结果。


杨露现在仍记得刚进大学时的失眠经历,“那天听了学校举办的一个保研经验分享会,看见保研的学长学姐的优秀履历,感觉压力特别大,闭上眼睛就是自己没考上研究生,投的offer全部被拒的画面,我接受不了,就在上辗转反侧。”第二天,杨露就给父母打了电话,向他们说明自己有保研的想法,卷了三年,杨露终于接到了自己心仪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杨露说,保研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百分之九十来自于外界。有时候是保研学校的招生政策,有时候是大学竞赛的性价比,每一次对绩点竞争和保研政策的深度了解都将她推进更深的成绩焦虑深渊。杨露对本科生活几乎没有关于娱乐的记忆,她把时间全部投入到为提高成绩而做出的学习和科研努力上。


“我甚至每天都会问自己,这种程度的努力真的够吗?这种水平的成绩真的能保研吗?对成绩的焦虑好像是粒心头的种子,时间越长,焦虑种子生长得越快,把我的大学生活紧紧攥在掌心。” 


西安某保研机构的在职老师坦言,大学里的成绩内卷氛围,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刻意造成的。以辅导机构为例,在向大学过渡的暑假时期,辅导机构就会开始高强度投放大学生涯规划视频和帖子,美其名曰是让大学少走弯路,内容还是把成绩焦虑进行美化加工。“推动卷绩点背后的逻辑只是生意逻辑,大学生存在的焦虑越多,能挣的钱越多。”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8张图片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9张图片

“不保研,不考研,不卷绩点”最后成了王楠的座右铭之一。


王楠是西安某211的财经类大四本科生。王楠说,大一到大三她对保研和绩点都很上心,当时她也有很高的可能得到专业保研名额。但是卷绩点这件事是一件既消磨脑力又考验体力的“挑战”,看不到尽头的竞争和担忧摧残了她的精神,最终,王楠几乎是“奔跑着”选择了放弃。


放弃的起因源于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王楠所在的财经类专业是“内卷”重灾区,专业课难度高,竞争者多,保研对学分绩点有很高的要求,每次期末考试对于保研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王楠提前了一个月集中复习,在图书馆朝九晚十地啃大部头专业课书籍,复习完课堂笔记还要再看相关网课。她本觉得自己胜券在握,可一门专业选修课的成绩却直接破碎了她追逐了三年的“保研梦”。


这门课实际成绩也并不低,八十多分的分数足以让她跻身班级中上游。可惜的是,一个专业只有区区四五个保研名额,其他的保研竞争者在这门课上都是九十分以上,她本就在保研边缘,这门课的低成绩会直接拉低她的排名,把她踢出保研队列。而王楠当时大三上,即将申请保研夏令营,已经没时间重修刷分。


对平均绩点下滑的恐惧充斥着王楠的脑海。她发现自己无论是学习还是休息放松,都集中不了注意力,做什么事都会想起绩点的问题。突然有一天早上开始,王楠感觉到胸口发闷,好像有千斤顶压着她的身体,让她喘不上气。王楠还大把大把地掉头发,恐惧一个人独处,只要关上灯,王楠就感觉黑暗要将她吞噬,让她难以入眠,还总是被噩梦惊醒,一觉最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被折磨了一段时间后,王楠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保研和卷分。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旅游放松,在寺庙和山林中治愈心灵,终于摆脱了卷绩点的阴影。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10张图片


■ 《请回答1988》剧照


在竞争压力和自我怀疑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调查显示,24.6%的当代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每年1-3%的速度在增长,只专注于学习和成绩让大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价值观,造成群体性的焦虑、抑郁情绪。“放弃保研,绝对是我人生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对于当时的痛苦,王楠心有余悸。


成功保研到北京国内某Top5名校,卫柯可谓是绩点游戏的成功者之一。卫柯笑谈,他本对自己“自视甚高”,认为几年的辛苦内卷终于得到了回报,把自己成功卷成了“成功人才”。等到了香港读书,和身边一些真正优秀的同学接触过后,卫柯觉得光顾成绩的自己很蠢。


研究生的生活与本科所差甚多。课程难度明显提高,科研和论文写作上要求学生具备书本上没教过的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卫柯自觉自身短板,就在于长时间的成绩内卷中只让他得到了做题和背诵的经验,而做题是没法做好基于科研目的的自发探究的。“本科时候写论文,就是为了简历上好看些,和科研目的一点也不沾边。”卫柯说,刚上研究生时,自己会有些不适应科研节奏,因为之前过惯了只卷分不学内容的生活。


卫柯更是发现,自己不会玩了。闲暇时间,卫柯只想刷刷手机,或者大睡一觉,而这是卫柯在本科卷成绩期间养成的习惯,因为忙完学习也不剩多少时间外出游玩,但其实他是个外向的人,自诩是个“旅行爱好者”。跟朋友结伴旅游,卫柯总是对和人交流存在畏惧心理,说话结结巴巴,而同伴就能很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语言能力的退化,直接导致了卫柯一次申请某五百强外企实习的失败结果。


在北大教授刘云杉看来,大学升学严苛的淘汰率并未筛选出更为优秀的人,反而造就了一批平庸且劳累的学生。他认为,大学期间严酷的竞争让市场逻辑成为学生升学背后的主导逻辑,分数成为讨价还价的资本,通过精巧的计算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甚至随时根据出价的多少任意变换自己的承诺。在招生场域,分数不仅成为流通货币,甚至成为一种信仰物,分数拥有了超越分数的价值。


在升学路径巨大的不确定下,学生只能小心地维持“分数”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平衡,高强度、目的明确的任务导向型应试学习让学生承受过多压力。结果,要求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生生活与填鸭式学习并不匹配,造就了一大批空有知识、不会应用的平庸人才。


“说到底,在这场成绩的博弈里不存在赢家。为了拉高成绩和排名,学生得去修没用的水课,写毫无营养的垃圾论文,把科研竞赛做成PPT大赛,苦等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好成绩,最终发现大学期间啥也没学到,也没玩到,忙得连校园恋爱都来不及谈一场,属实是一无是处了。”卫柯苦笑。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11张图片


■ 《请回答1988》剧照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12张图片

“除了卷绩点,我感觉自己啥也不会。”在某高校的校园论坛里,有学生在“上了大学,怎么弥补眼界的差距”话题版下留言。他认为卷绩点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丧失了很多锻炼能力、扩展眼界的机会,甚至会让人变得畏手畏脚。“有去国外交流的机会,我却先考虑这件事对我保持绩点成绩有没有影响,而不会意识到去国外学习见识对我个人的重要性。”他在评论的末尾补充到。


一次实习工作后,杨露才发现,自己被分数至上的好学生思维毒害已久。领导派任务,杨露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按照固定模式完成工作,并不会根据自己的思考主导工作进程。她总担心自己发散过度搞砸了整个项目,让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下降。她觉得“分数至上论”教育成长下的学生很容易陷入一个思维定式,即成绩不好,一件事就一无是处,个人在其中的努力就是无效的、失败的。“看分数还是看实际功用”的自证陷阱将每一个好学生拖进无效工作的泥潭,让他们花费长时间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实社会。


“太跟分数较死劲儿,就容易进思维上的死胡同,工作没干好,自己心情还一团糟。”杨露总结到。


从大一开始卷绩点的西安大学生们,读大学就像上高中 第13张图片


■ 《垫底辣妹》剧照


修远基金会的一篇文章抛出一类观点,即认为在国际、国内、技术的三重变局之下,既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新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也不再有迹可循。从小接受应试型教育,“考高分等于考好人生”已经成为深深烙印在年轻人脑海中的的思维定式,以及某种意义的社会共识。然而,许多大学毕业生们发现,把成绩和分数刷的再漂亮,也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结果成为人们口中的“高学历废物”。


无数的青年人从幼年开始便接收指向明确的应试型教育,在中考、高考、乃至成年之后的众多考试中,青年人拥有着奋斗的假象,但真正拥有明确理想的奋斗行为,在广大的青年中又有多少?年轻人看着曾经清晰的人生路径,他们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地卷分数,是为了实现阶级跃迁,但模糊的未来并没有给他们的付出给予应有的合理的回报。


卷不动,就算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正在选择逃离内卷,回归“躺平”,当一个“只想淡淡生活”的“淡人”。


从某种意义上,王楠很感谢那段卷天卷地的保研经历。将被动构建的保研大厦彻底击碎后,王楠才从“随波逐流”的无思考轨道中跳脱了出来,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她现在正跟着一个老师傅学造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简单的饭食,闲下来就喂工坊院子里养的鸡鸭。


“有很多东西,是比高薪和高地位要美好的。”王楠记得第一次拿到自己手作的纸张时的兴奋劲儿,那是她在上学十几年里都没经历过的绝无仅有的体验。“从头劳作,制作出一件倾注心血的完整产品,能感受到一种自己切切实实存在这世间的真实感。”


卫柯打算在一家咖啡店兼职。“在这里,我能感觉到时间的流速和外界不同,一个人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这些小而精巧的器具上,只用考虑怎么做一杯好喝的咖啡。我不用为成绩烦心,什么排名什么科研都去他x的。”在马不停蹄的卷分数中,卫柯放弃的时间太多了,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试错成本。现在他发现,人生没有那么多“必须”。


■ 文中人物为化名


作者 | 刀马、喝盐水战士 | 「贞观」实习生







上一篇:高考志愿中的“定向就业招生”是啥意思?
下一篇:新华视点|高校专业调整,透露人才培养新动向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7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华庭酒店朱世宏 发表于 2024-7-24 13:55:2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母校,当年ABC还是比较松的,80+就给A了,我只有体育是b。不过宽进严出是方向,大学确实还是要学习而不能混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周莹 发表于 2024-7-24 14:07:1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卷到大学,一切分数为大,但仍不思整改,一意孤行,害了一辈又一辈的孩子!怎能培养出世界精英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夏天的橙 发表于 2024-7-24 14:19:52 | 只看该作者
 
告诉你一个真相,那就是让你天天忙忙碌碌,没有思考人生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八卦南枫 发表于 2024-7-24 15:23:2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非得有保研呢??估计也就是有些权力好操作,合法操作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昔日如梦 发表于 2024-7-24 17:21:06 | 只看该作者
 
资本家一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导致所有人都毫无意义的卷来卷去。人还是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李凤辉 发表于 2024-7-24 18:08:23 | 只看该作者
 
处处都有大聪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真实虚幻 发表于 2024-7-24 20:41:1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考研的绩点没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7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