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科技]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复制链接]
26440 0
博客装饰 发表于 2024-7-29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第1张图片





作者 |
 funqitun

来源 | 风起堂观察、蓝血研究(la
nxueyanjiu)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第2张图片




有人曾对我说,华为人充满“狼性”,还好我也是“一头狼”,因为我喜欢吃生肉和带血的食物。开个玩笑。在我看来,意大利人和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不论国籍,只要我们能提供大家想要的结果,一切事情都会为你打开门。


——Renato lombardi



华为,被某跨国公司总裁称为,是全球唯一用好中国人才和非中国人才的公司。


任正非也曾自豪地说: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其实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科学家……很多外国科学家都在为华为工作。


他叫Renato lombardi(中文译名隆巴迪),意大利人,著名微波技术研究专家,加入华为后,工号900004。


作为华为欧洲研究院的第四名外籍员工,意大利米兰微波分部的第一位外籍员工,隆巴迪很自豪自己的华为标签,喜欢给别人看自己的华为工卡,介绍自己900004的工号。


01

对华为的第一印象



加入华为之前,隆巴迪一直在西门子工作。


2004年,华为在柬埔寨的一个项目中,涉及到微波技术的应用,隆巴迪和华为因此接触,负责将西门子的微波产品卖给华为。


华为的营销三板斧之一,就是邀请客户参观华为总部,作为华为合作方,隆巴迪不久之后也去参观了华为深圳总部。


不得不说,任正非耗资百亿建成的华为坂田(全称应为坂雪岗基地,所在地块包括坂田、雪象、岗头三个行政村)总部,震撼了无数客户和合作伙伴,隆巴迪也不例外。


参观了“高大上”的F1展厅,实地考察了华为的制造工厂,了解了华为从草根逆袭的发展轨迹之后,隆巴迪感叹:华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公司!


隆巴迪还发现,华为生产制造员工很少,但研发人员却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说明,华为更关注长远的创新和发展。


参访结束后,隆巴迪给西门子的同事们做了一个报告,告诉自己的同事们:华为未来几年甚至几个月,我们就能看到它发展壮大!


正面积极的第一印象,为后续隆巴迪的加入华为,埋下了伏笔。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第3张图片




02

加入华为:不是面试的面试



华为要发展自己的微波技术,就需要顶级的研究人才,西方科技大厂专家隆巴迪,显然符合。


但是,要想让这样的外籍专家,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加入华为,成为华为奋斗者,


仅靠高薪、高职位,显然不够。


但任正非开放的人才战略不是“筑巢引凤”,而是“在有凤的地方筑巢”。


所以,华为,要在隆巴迪所在的意大利米兰,建一个研究中心。


2007年底,华为联系隆巴迪,约见面,也算是邀请加入华为的面试。


但是,这是一次不是面试的面试。


这是一次特别的面谈,没有多少关于待遇、职级等各种加入条件的你来我往,反倒像是两位高管之间对新业务筹建的规划讨论会。


时任华为欧洲研究所所长和隆巴迪,几个小时侃侃而谈的是,华为微波产品线的业务规划,华为要建立自己的微波研发能力中心,乃至研发中心应该选址在何地?要招多少人,需要多少投资额,需要多少时间等等。


虽是初次见面,但两位却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华为的微波研发中心应该建在米兰,因为全球知名公司如西门子、阿朗、爱立信都在米兰设有微波研发和销售机构,当地更有丰富的微波人才资源,生态条件完备。


正是这样的氛围,让隆巴迪下定决心,从西门子离开,正是加入华为,开启一段全新生活。


华为,米兰微波研究中心,正式确立。



03

华为高管约见,不是听汇报,是给支持



在西门子,隆巴迪去见高层领导,通常都是汇报工作。


但在华为不一样,隆巴迪发现,自己到华为总部,不是因为领导要听他的工作汇报,而是被领导们一一问:“你需要我们怎么支持你?”


并且,和高层领导见完之后,隆巴迪又会陆续被其他同事电话告知 “已接到工作任务”。


此后每一次,隆巴迪只要是到深圳总部出差,都会被多位高层领导“约谈”,最后总会问:“我怎么支持你?”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第4张图片




当然,隆巴迪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这正是华为的一线炮火文化,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决策!


隆巴迪在筹建实验室的时候,为了要让客户看到米兰华为的微波技术团队的实力,十分希望华为能将华为中标沃达丰项目后的POC测试放到米兰。


但问题是,米兰研究中心才刚刚筹建,办公室刚装修好,实验室还没有建立起来,按常理,无论是华为还是客户,都会选择将测试地点放在更成熟的其他实验室。


于是,隆巴迪就找到沃达丰,请客户主动向华为提出选择在米兰测试。


结果很顺利,测试地点确定就在米兰实验室。


此后的米兰团队,不分周末和日夜,连续奋战,顺利通过了客户的考验,打响了米兰华为微波研究中心的第一炮。


事后,隆巴迪向产品线总裁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走捷径“抄近路”把测试拉到米兰来。


不料,总裁却说,华为因为他的加入,早就决定将测试放在米兰!


原来,这就是华为对一线的支持。


正是华为的这种文化,让隆巴迪这位外国人,西方大厂空降的研究型高管,感受到了华为的支持,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并找到了自己和华为总部以及其他团队之间,最合适的配合方式。


04

比华为人还奋斗的意大利Fellow



很多从西方大厂出来的人到华为,面对华为奋斗者文化的跨文化的差异,都会有很长的不适感,甚至最后不得不离开华为。


但隆巴迪却似乎完全没有这种违和感,甚至还被一些中国同事戏称,他“很华为”。


隆巴迪的秘诀很简单,两个字,“适应”。


第一,先从了解和理解开始。


从了解中国开始,了解华为,理解华为的文化和思考方式,才能更好地沟通。


隆巴迪的方法是,每到中国一地,机会到周边转一转,参观旅游景点,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隆巴迪传授给团队里的外籍专家适应华为文化的经验是,学习一些基本的中文,尤其不要吃西餐,要学会吃中餐,这是理解中国同事的一个有效方法。


隆巴迪不会说中文,但却会说几百个中文单词,这是他的“求生工具”。


第二个重点是“不抱怨,多微笑,看看事物的积极面。”


习惯了西方大厂的制度和流程,很多老外适应不了华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火、拍桌子是常有的事。


但这些,隆巴迪都不会有,他总是面带微笑。


同事问:“你怎么从来不发火呢?”


隆巴迪回道,“华为请我们来,是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任何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各种问题,华为也不例外。如果没有问题,那还需要我们做什么?”


多看看事物的积极面,这也是隆巴迪适应华为的诀窍。


他工号900004,华为在米兰为他设了一个研究所,中国同事抱怨他从来不发火, 第5张图片




有华为人这样评价隆巴迪:“比华为人还奋斗的意大利Fellow”。


加入华为之后,隆巴迪总是早一点到研究所,晚一点回家。


和家人吃完晚餐后,他通常会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一年中,隆巴迪有一百四十天左右的时间在全球各地出差。出差途中,无论是在飞机还是在火车上,只要有时间我也会打开电脑工作。


隆巴迪说,“我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只要有想法就会立即写下来。”


“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也从未想过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画一条明确的界线,因为这就是我的生命。”


隆巴迪认为,自己到华为是幸运的,能将自己新的思路和想法贡献出来,与华为共同成就。


任正非说,“华为不仅5G做得好,微波也做得好,两个合起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华为做得最好”,很显然,华为的微波技术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也离不开隆巴迪所带领的米兰团队。


隆巴迪笑称,有人说华为人充满“狼性”,还好,自己也是“一头狼”。



“在有凤的地方筑巢”,华为为隆巴迪在米兰设立研究所,和隆巴迪融入华为,成为比华为人还奋斗的外籍Fellow,这大概只有任正非的华为能做到了。


相对于“唯一能用好中国人才和非中国人才”的华为,国内为何就出不了一个乔布斯?


原因有二:


一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国内高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二是任正非所提:“为什么不能让中国鸡留在中国的土地上下蛋?”


那么,华为又是凭什么能留住中国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


用田涛教授的话来说,因为任正非是一位人性大师。


正是有了任正非对人性的洞察和驾驭,才有了华为开放的 “以奋斗者为本”、“绝不亏待雷锋”的奋斗者文化。


本质来看,华为的奋斗者文化,其实就是基于人性的。


上一篇:54亿美金蒸发,83岁老人失踪!蓝屏元凶30天崩一个系统,微软急发事故报告
下一篇:突发!女排2大夺冠热门调整奥运名单,26岁悍将竟被压哨淘汰出局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8 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