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教育] 19所大学撤停99个专业 考生家庭该如何面对这种调整?| 教育一周洞见

[复制链接]
58019 0
雨颜 发表于 2024-8-25 18:52:1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里是腾讯新闻教育频道“教育一周洞见”栏目,每一期将就过去一周内的教育热点话题、政策风向或人物观点展开分析评论。
文|丁阳
这一周,“19所大学撤销停招99个专业”这个报道,引发了媒体的广泛讨论。
讨论的目的之一,是澄清误会。不少网友会以为,这些撤销停招的专业,都是冷门专业,不受就业市场欢迎。但如果看了四川大学撤销的31个专业中,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热门专业,就难免大惑不解。
实际上,高校撤销专业,只能说明这个专业不适合这个学校,有可能是师资力量不足招不到合适的人,也有可能是学校打算改变资源重点投入的方向。但如果把所有高校的动态都纳入考虑,就会发现,一些高校撤并的专业,恰好是另外一些高校增加的专业。这也提醒我们,不能仅看到“19所大学撤销停招99个专业”就以为高校只是在裁减专业,事实上还有大量高校在新设专业,并大量招人。
不过,即便如此,当前高校大量撤并、停招的现象,也依然引发不少专家的忧虑。一个突出现象是“设置快、停招快”。“设置快”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学校不顾自身定位和条件,强行跟风设置热门专业。紧接着,就出现同一类专业招生规模过大,办学质量无法保障,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接着就出现了“停招快”。比如,在今年大数据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就有学校撤销了2018年开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近年中国高校专业的优化调整力度称得上大
近年高校专业的调整,与国家政策有关。深入了解整体状况和相关政策,就会发现,真实的现状和未来,都比“19所大学撤销停招99个专业”要猛烈得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相关负责人2023年曾经表示,“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
但未来的调整力度还要加大,根据该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方案明确表示,改革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是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
 两年或三年内,优化调整20%,这个力度相当大。从今年公布的2023年调整数据来看,的确有这个趋势,2023年新增备案、审批的专业数量比去年微降了100多个,但撤销的专业数量从2022年的925个暴增到1670个,幅度之大令人乍舌。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整体数量也是历年最多。要达到五部门改革方案的目标,今年和明年的调整力度恐怕还会进一步加大。
 针对专业的调整,也已经引发许多社会议论。许多媒体都总结了“撤销专业数量榜单”,排在前列的两个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也被许多人嘲为“绝版专业”,5年间各撤销了100个以上的专业点。
19所大学撤停99个专业 考生家庭该如何面对这种调整?| 教育一周洞见 第1张图片


 与此同时,新增的专业点不仅数量巨大,专业的种类增长也十分迅速。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还只有506个专业,2024年已经增长到816个,每年增加约25种。其中有大量交叉学科,以及前缀冠以“智能”或“智慧”的,如智能制造工程、智慧能源工程之类的专业。昵称为“根叔”的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在今年的一篇合著论文《近十年我国工科专业调整:逻辑与反思》中对此现象提出了许多疑问:当传统工科专业冠名“智能”或“智慧”之后,专业真的更加智能吗?基于技术、装备或产品设立新专业是否有必要?大量开设新专业是不是学科交叉融合最佳的路径选择?
高校专业设置大幅度调整优化,对学生构成了挑战
 近年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大幅度调整,与很多因素有关,既是教育事业自身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反映了经济形势的变化。许多家长也认可一些调整,比如认为有些“误人子弟”的专业早就该撤销了。 
但不得不说的是,过大幅度的调整,对于受影响的学生来说构成了较大挑战。
首先,大幅度撤并一些专业,尤其是那些“绝版专业”,会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构成巨大影响。如果刚毕业时就缺乏对口的岗位,那随着时间推移,未来就业市场对“绝版专业”学生会更不友好。
 其次,许多设立时初衷是“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若未经充分验证,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方向过于狭窄,掌握的能力也过于狭窄,一旦技术、产业发生变化,该学科的毕业生未必适应得了变化。
 最后,高校专业过于快速的调整,可能会让一部分学生没有师兄师姐,一部分学生没有学弟学妹,甚至还可能既没有师兄师姐也没有学弟学妹。这就不仅导致学术缺乏传承,这些学生将来可用的人脉资源也会受到影响。 
 对学生和家长的启示:尽量考虑那些稳定、宽口径的专业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的大幅度调整优化,恐怕不会长期持续。随着优化逐步到位,以及中国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厚基础”和“宽口径”,将来学科专业的设置可能会趋向稳定。
 但至少在目前,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还需要面临高校专业大幅度优化调整的现实,在选择就读专业方面,要有应对的意识。
 比如,选择专业要考虑学科的稳定性。要详细考察潜在的目标专业是否在“撤销专业数量榜单”上,看看究竟是为什么被撤销的。如果是因为这个专业本身就缺乏设置的合理性,那这种专业可能就不应考虑了。比如“绝版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也是笔者曾就读的专业——就是一个典型,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许多人对这个专业的评价都是过于大而全、空泛,核心课程缺乏竞争力,被日渐淘汰是可想而知的。
比如,要考虑选择专业方向不那么狭窄的专业。学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是大趋势,许多国外大公司在招聘人才时不太看重专业属性。如果选择一些宽口径的专业——具体来说,是指那些二级学科代码比较靠前、比较老的学科——职业发展往往会呈现出后劲足的特点。李培根院士在前述论文提到,美国的机械工程专业大多涵盖动力、热能、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加工、 车辆工程、流体传动、机电一体化、微机电工程等, 是典型的宽口径的“大专业”。如果了解到中国哪所高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向也往“宽口径”靠拢,那么就是比较理想的志愿了。
 李培根院士还引述了埃隆•马斯克的一个说法——如果把知识, 特别是科学知识,作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教,就会更有效。“但目前,人们不是针对问题开展教学,而是针对工具进行教学。这就像开设了一门螺丝刀课程或扳手课程,但不理解什么你要有一门课程,学习螺丝刀和扳手。”
 换句话说,不管专业再怎么调整,你都应该意识到,去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在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能被你手头的工具(专业)所拘泥和限制,那么在选择工具(专业)时,就应该考虑这个工具是否经历了足够久的考验,是否有泛用性,是否延展性。


上一篇:记者探访救人英雄栾留伟火锅店 有顾客从河南专程带孩子过来
下一篇:快开学了,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你的回应很重要 | 伴读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3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