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只能高速增长一段时间

[复制链接]
95712 20
氤氲红唇 发表于 2024-8-28 23:09:53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奇迹,不仅仅依赖于内部因素,也依赖于外部因素。

而这,是今天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之下,我们不得不克服的一大难题。

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只能高速增长一段时间 第1张图片


历史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几乎都曾拥有过“经济奇迹”。
英国是现代工业化的发源地,美国则在世界大战后享受到了巨大的发展红利;韩国有汉江奇迹,日本则从战败国短短几十年后成为发达国家,本质上这些都是经济奇迹。
但我们的经济奇迹又有所不同,从人均GDP数百美元到人均GDP上万美元,我们也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从引入市场经济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奇迹不仅仅养活了数十亿人,还让他们奔入小康社会,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规模扩大了一倍,银行系统的规模扩大了三倍,在九年内增加了29万亿美元的资产,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种规模的扩张让我们快速走出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与此同时,高杠杆之下金融风险也正在快速形成。
自2016年以来,我国就一直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去杠杆,但每一次去杠杆的阵痛都伴随着经济增长和消费的疲软,去杠杆变成了加杠杆,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推动了房地产上涨的最后一个周期,地产泡沫再度冲上一个新的高度,并在今天逐渐回落。
房价下跌效果显现,家庭财富受房价下跌不断缩水之下,国内消费一蹶不振持续疲软,迫使企业降价去库存,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最终又演变为社会之间的内卷,中等收入陷阱和人口老龄化的讨论越来越多。
再现经济奇迹的阻力,也越来越大。
奇迹意味着过去,但并不代表着未来。从2008年至2021年,我国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40%以上,可以说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不仅如此,我国还向海外提供了约一万亿美元的贷款,并以此在世界各地承建基础设施项目,以非洲为例,在过去20年时间里,非洲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三分之一都是由国内企业修建的,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是投资全球经济的最大投资者之一。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过去也把这种受益分享给世界各地的国家,但这种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快速增长,都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在高速增长之后,增长随即开始放缓,进入一个经济体的“成熟期”。
而我们,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迈入成熟期,但在许多方面,我们依然不那么成熟。
例如债务。
过去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物流成本变得更低、经济交易变得更便捷,但也带来了巨额的债务负担,地方债务加上城投债高达百万亿的规模,基建投资所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也让高杠杆模式变得不可持续。
除此之外,国际环境也正变得越来越糟糕。
过去多年的全球化,其实是建立在制造业工厂迁移的全球化之上的,欧美失去的制造业份额转移到我们这里,过去这个问题不大,但随着我国制造业不断崛起,欧美蓝领工人变成了越来越大的社会问题,这激起了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
川普就是一个鲜明的信号,2018年川普单方面发动贸易关税,对我国数千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迫使我们坐到谈判桌上谈判。
时至今日,数千亿美元商品的关税依然在生效,而今天不仅仅是美国,随着欧美的极右翼开始觉醒,保守主义不断抬头,贸易摩擦也愈发激烈。
关税壁垒增高,不仅仅是欧美消费者买单,国内工厂也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压迫商品成本,挤压企业利润空间,最终演变成残酷的价格战,影响到员工的收入,最终导致消费降级。
一层层传导下来,经济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要想增长,宏观上就是有企业更多投资,微观上就是有人更多借贷消费,而不是存款。
但过去高杠杆模式下的债务问题,已经让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风险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眼下不管是企业、家庭还是地方,举债发展的意愿都不强烈。
今年7月份,我国信贷数据再创新低,贷款幅度大幅下滑,这也表明人们借贷的意愿还在降低,这也拉低了经济增长的势头。
根据摩根大通的计算,我国家庭、企业、地方在内的总体债务,已经达到GDP的282%,282%的杠杆率,依然是一个较高的数字。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债务相对于其经济规模增加了一倍多。
债务如今是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因素。
如果说房地产推高了家庭债务,那么地方基建则推高了地方债务,根据信用评级机构惠誉的估计,我国地方债务相当于年经济产出的30%左右,这些附属融资单位所欠债务则相当于全国产出的40%至50%。
高杠杆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如果杠杆换来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举债就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意义;反过来,大量借债但资金无法产生足够回报,那么高杠杆就会陷入困境。
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越来越多地方及其融资单位已经无力继续支付债务利息,连锁反应导致许多地方缺乏资金来应对公共服务,甚至是养老金。
短期的问题在于经济模式过分依赖出口而非是消费,这削弱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而长期来看,人口结构则是我们能否再现经济奇迹的基石。
我们为什么很难创造下一个经济奇迹?
长期来看,人口是决定性因素。
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陷入老龄化社会的经济体,都不太可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和韩国就是鲜明的例子,当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渐行渐远,也基本上宣告着高速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
而在人口还没有变老之前,这个国家能否实现橄榄型社会,这就非常重要。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目前人均GDP在一万多美元,属于是“未富先老”,在差不多十年后,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这意味着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0%,届时养老负担将不可避免制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但这还不是全部,按照社科院的预测,我国养老金也会在2035年耗尽结余,而那时恰恰是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的时刻。
经济增长的压力,不言而喻。
向外看,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面对欧美越来越高的贸易壁垒,今天的全球化早已经不是20年前的全球化。
对内看,我国人口红利消耗殆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负担和成本开始不断上涨,势必蚕食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叠加消费占比不足、债务问题等,比起实现下一个经济奇迹,能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已实属难得。
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都只能高速增长一段时间,对眼下的我们来说,只要经济还能够高速增长,就应该全力发展经济。
因为一旦错过,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上一篇:美网中国丰收之夜总结:郑钦文连场逆转 携王雅繁商竣程全进32强
下一篇:评论丨禁止“以贷养贷”,用“正道”为消费者树起防护栏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洪卫平 发表于 2024-8-28 23:51: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负债发展,不管个人还是地方政府,国家都大举借债,已达到年GDP的三倍了!过度借债发展是不理性了,最后也必然消费无力了,因果循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风中一鼎 发表于 2024-8-29 00:50:24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除了中国,还有谁强行把自己的人口结构搞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高山血狼 发表于 2024-8-29 00:55:41 | 只看该作者
 
说白了 ,不管是家庭还是政府都不应该大规模举债发展经济,搞得现在大部分家庭都背负房贷,严重影响了后期经济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久远年代的春天 发表于 2024-8-29 01:39:1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小平同志说得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百年不动摇[点赞][点赞][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成彪 发表于 2024-8-29 01:40:13 | 只看该作者
 
花无百日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蒋飞 发表于 2024-8-29 01:41:3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经济的红利哪去了?为什么高速发展这么多年,却发展的这么不平衡,这么不抗险,橄榄型社会为什么没出现?国民为什么没有这么没有钱,而且抗风险能力如此之弱?我打个比方:某g企为了响应投资、消费发展经济,进行大量采购(基本都是高于市场正常几倍的价),先审批拿到钱,再找朋友找亲戚注册个A公司东拼西凑生产出能达到某企最低要求的设备,然后你懂的,什么3/7或4/6或5/5啊,然后设备还要三天两维修,没多久这些审批的钱就没了,然后再申请下一个项目,最后两个人腰鼓一满就出国了。貌似某企和A公司促进了经济发展,实际上这是掏空gk,腰斩社会发展主力资金,空创造了一堆假数据(g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全美 发表于 2024-8-29 01:44:06 | 只看该作者
 
养老金2035年结余,交了养老保险的才有资格领,怎么耗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赚钱润出去 发表于 2024-8-29 01:59:1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国家能有现在的成就实属不易,有波峰就会有波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欣源 发表于 2024-8-29 02:22:13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搞经济能力的人去哪儿,哪儿遭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4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