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文化] 时隔81年的两场库尔斯克之战与阿登战役,重蹈历史还是走出历史?

[复制链接]
26317 1
汤洋 发表于 2024-9-6 17:30:3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隔81年的两场库尔斯克之战与阿登战役,重蹈历史还是走出历史? 第1张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8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乌克兰士兵现身苏贾镇。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自8月6日乌克兰军队突然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境内至今已过去整整一个月,双方现在仍然在库尔斯克进行胶着的阵地攻防战。与此同时,在乌东地区,俄军进攻势头似乎并没有受到库尔斯克战局的过多影响,俄军正发起多路攻击,其中俄军前锋距离乌东地区重要的战略交通重镇与后勤补给枢纽波克罗夫斯克(互联网上更多使用其简洁明了的苏联时代名字“红军城”),只有5公里左右了。
众所周知,库尔斯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爆发过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这次俄乌库尔斯克战事突起之后,世界各地的观察家给予了各种关注和评论,随着战事进展,目前大多数评论家逐渐认为,乌克兰这次行动与历史上的库尔斯克会战以及二战末期另一场德国与美英盟军之间的阿登战役有颇多相似之处。那么,究竟有何类似之处?它们的结局会不会也有所雷同呢?
历史的镜像回顾
时隔81年的两场库尔斯克之战与阿登战役,重蹈历史还是走出历史? 第2张图片


1943年7月到8月,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的苏联士兵。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 苏德库尔斯克战役
历史上的库尔斯克战役爆发于1943年7-8月。当时的战场态势是,1943年1月底纳粹德国第6集团军30万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全军覆没,该战役成为二战的重大转折点。之后,苏联红军发起全线大反攻,解放了大片国土,到1943年3月,双方战线逐渐稳定下来,在库尔斯克地区,苏军向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纳粹德国意识到已经无法彻底打败苏联,希望能通过一次较大军事胜利为苏德战场谋求体面结局。于是德国最高统帅部根据希特勒的训令制定“堡垒”作战计划,拟分别从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南北对进,向库尔斯克苏军突出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占库尔斯克。德军为此调集了90万人,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其中虎式、豹式坦克,象式坦克歼击车等装甲力量的技术性能明显优于盟国同类装备。
苏联获悉德军进攻意图后决定后发制人,首先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德国进攻力量然后反攻。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集结了两个方面军,突出部后方还有一个草原方面军作为预备队。苏军总兵力超过200万,坦克5000余辆,火炮2万多门,飞机3000余架。由于库尔斯克地区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草原地区,有利于德国坦克部队的进攻,因此苏军花费了3个月时间构筑了纵深100多公里、部署了大量地雷和反坦克炮的多重防线。
1943年7月5日凌晨,德军首先开始了对苏军阵地的进攻,由于苏军做了充分的防御准备,德军进展并不顺利。7月12日,苏德双方1000多辆坦克在普罗霍洛夫卡地区爆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双方都损失巨大。德军在苏军的顽强防守前最终丧失进攻动能,于7月17日停止了攻势。随后苏军开始发起大规模反攻,到8月23日,苏军攻占哈尔科夫,库尔斯克战役以苏联获胜告终。
此役虽然苏军损失要大于德军,但苏联在人力物力的补充能力上远大于德国。库尔斯克战役使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2. 阿登战役
在当下俄乌库尔斯克战事之际被频频提及的阿登战役是1944年12月德国对美英盟军发起的一次突袭。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美英盟军向德国腹地不断进攻,当年12月已经进抵德法与德比边界交界处。德国同时面临东线苏军与西线美英盟军两面夹击的巨大压力。为挽救败局,谋求政治出路,希特勒德国计划对西线美英盟军发动一次奇袭,从阿登森林地区出动装甲部队出其不意地发动进攻,占领美英盟军主要后勤枢纽、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然后试图与处于困境的美英媾和后可以单独对付苏联。
虽然德军这次计划出乎盟军预料,但最大的问题是自身实力与战役目标完全脱节。希特勒到处搜罗德国所有的战略预备力量,最后也只拼凑出了3个集团军20个师约25万人、1000余辆坦克的兵力。而1940年德国闪击法国时出动了136个师、300万人和近3000辆坦克。更何况此时德军已完全丧失制空权,还只能在有限的雾雪天气展开行动。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开始发起攻势。战役初期,德军利用突然性和恶劣天气下盟军空军无法支援地面部队的机会获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由于德军实力有限,后勤补给不足,在美军逐渐稳住阵脚后其进攻势头开始衰减。尤其是德军围攻交通枢纽巴斯托尼城久攻不克,使其攻势无法继续。从12月22日开始,著名的巴顿将军率美第3集团军开始反攻,26日解巴斯托尼之围。之后天气开始晴好,盟军在空军大力支援下开始对德军全面反攻。1945年1月12日,苏军在东线也开始大规模进攻,德军两面受敌,到1月28日,德军完全败退到战役开始之战线之后,阿登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
时隔81年的两场库尔斯克之战与阿登战役,重蹈历史还是走出历史? 第3张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6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苏贾镇郊区被摧毁的俄罗斯军用车辆。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历史共性的认知
之所以现在有很多观察家频频将目前的俄乌库尔斯克战事与历史比较,还是因为它们互相之间的确有不少共性。
首先从战役背景角度观察,无论是苏德库尔斯克战役还是阿登战役,当时的战场态势都是德军在人力物力等战争潜力方面都面临占据着压倒优势的对手,在战场上已经无法打败对手,如果按照常规军事思路,也许可以尽可能延长最后战败的时间,但结果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与俄乌库尔斯克战事爆发前乌克兰面临的战役背景相似,经过两年多的消耗战,乌克兰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国家经济资源都损失巨大。
乌克兰战前有约4000万人口,战事爆发后有数百万人流亡欧洲,目前虽有部分已经返回,但仍然有大量乌克兰人滞留欧洲,而乌东地区已经加入俄籍或者留在俄军控制区域内的大约有800万人。所以乌克兰政府现在能够控制管理的人口不足3000万。乌军已经经过多次动员,虽然战争期间双方公布的伤亡数字都有水分,但从乌克兰已经要求欧洲国家配合招募留欧乌克兰人回国服役来看,其人力资源紧张是确切的事实。至于经济,乌克兰现在主要靠欧盟的援助维持政府运作和公务人员的工资发放。乌克兰无法从军事上打败俄罗斯赢得战争胜利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明显。
其次,这些战役的战役企图也有类似之处,以军事促政治,都指望通过争取一次军事胜利为政治寻找出路。1943年的德国已经意识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国不可能赢得战争,需要争取的是怎么不输,因此通过库尔斯克战役试图获得局部军事胜利,利用自己在武器装备等技术上的优势大量消耗苏军实力,最终使苏联意识到取胜不易,从而使得双方有通过和谈体面结束战争的机会。阿登战役的初衷也不是要消灭所有西线盟军,德军统帅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德国只是希望夺取安特卫普使盟军面临一定的困境,再加上德国判断美英与苏联在战后利益问题上必然产生分歧,美英有可能为减少人员伤亡而与德国停战讲和。
现在的乌克兰也有同样的意图。乌军在乌东战场消极防御,在俄军优势的人力和火力资源下结果早已注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库尔斯克出奇兵,占领俄罗斯一片土地,也许能够促使俄军进行“换家”谈判。
战役初期进程来看,这些战役也有诸多雷同之处。无论是两次库尔斯克战役还是阿登战役,进攻方在初期都能利用突然性达成一定的战术成功,在最初几天都能够成功击败对手反应不及的前沿部队,并达成一定战术目标。最近的俄乌库尔斯克战事中,乌军一开始攻入俄罗斯境内时,始料未及的俄军边防部队也有很多无法组织有效防御而投降被俘的情况。但是一旦对手逐渐反应过来后,由于双方存在的实力差距,进攻方很快就会失去早期的战术优势,尤其是当对方坚守一些重要战略据点时,进攻方因为实力不足难以攻克从而彻底失去了突然性、机动性,一旦转入与优势之敌的阵地消耗战,很快就会失去进攻动能。阿登战役中的巴斯托尼之战和最近俄乌库尔斯克之战中乌军久攻科列涅沃无果,都导致对手得以构成完整防线,从而使得进攻方陷入与对手阵地攻防消耗而无法完成战役目标的局面。
战役的结果来看三场战役也有可能殊途同归。当年德军因为自身实力和战役目标严重脱节,面对实力远远优于自己的对手,战争资源不足无力支撑战役企图,最终无法挽回败局。乌克兰目前的库尔斯克之战也已经陷入胶着不利的境地,既没有能够按照预定计划在库尔斯克扩大战果甚至攻占库尔斯克核电站,也没有能够调动俄军以解乌东乌军之困境,其前景不容乐观。
时隔81年的两场库尔斯克之战与阿登战役,重蹈历史还是走出历史? 第4张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6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苏贾镇一座因战火而被烧毁的建筑。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历史启示与前瞻
德国军事哲学家克劳塞维茨的著作《战争论》中的名言“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关于战争的普遍原则,在战争中,具体的军事决策是从属于政治目标的。虽然战争形式各种各样,但其中自有规律可循。通过对与今日俄乌库尔斯克之战类似的两次二战战役的比较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虽然俄乌库尔斯克之战尚未结束,我们也可以根据前述规律和启示进行大概的前瞻。
启示一:战争是人类最为物质化的行为之一,决定战争走向的,除了战争性质以外,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是物质化的战争潜力,即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在具体的战场中,各种谋略计算在绝对实力优势下并没有太多的运作空间。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战争尤其是大国间的全面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的全面较量,一城一池一战的得失,决定不了战争的结局。在苏德库尔斯克战役和西线的阿登战役中,德军虽然集结了其精锐部队,在具体的战术表现上也优于盟军,但是苏军和美英盟军的总体实力远远优于德军,因此德军发起的这两场战役改变不了战略趋势。在库尔斯克战役和阿登战役中,其实苏军和美军的战术表现都很简单,就是在预设阵地上与德军互相消耗,直到实力处于劣势的德军在人力物力不堪消耗时发起反攻就能赢得胜利。
启示二:个别优势技术装备和个别战斗的成功不能决定战局走向。在不少战争场景下,个别性能出色的武器能够有出色的表现,比如无论是苏德库尔斯克战役还是后来的阿登战役,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的性能都要大大优于盟军的坦克,经常能够与苏联的T34和美国的谢尔曼坦克打出5:1、6:1甚至更高的交换比,二战中战绩最好的飞行员和坦克手都出自德国。但反法西斯盟国阵营的工业生产能力总和要大大高于德国,能够源源不断补充损失,而德国却总是不能补充损失。在人力资源上也是如此,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国与盟军实力的对比就越来越处于劣势,最终难以为继。
启示三:在军事决策从属于政治目标这条规律的影响下,当战争进入长期消耗阶段后,实力居于弱势的一方为避免最后失败,大都会选择一些出乎意料的军事冒险决策或其他极端行动以谋求有利的政治前景。德国的库尔斯克战役计划和阿登战役计划都是这样出现的。事实上日本偷袭珍珠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类似规律的产物。
乌克兰的库尔斯克突袭计划也是在整个俄乌战场出现对己严重不利的局面下产生的。经过两年半的剧烈消耗,乌克兰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都已不堪重负,俄军在乌东顿巴斯地区的进攻持续不断,继去年攻占巴赫穆特,今年初又攻占阿夫迪耶夫卡,然后缓慢但稳定地向红军城挺进。红军城是乌军乌东防御体系的核心枢纽,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乌东各重要城市据点,一旦红军城失守,整个乌东防御体系就可能失效乃至崩溃,而从红军城往西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直到第聂伯河。但是以乌军现在的实力与俄军在乌东死磕消耗,结果几乎没有疑义。所以乌克兰必须在自己还存有一定军事实力的时候集中精锐部队另辟蹊径,获得某种军事成就,并以此作为与俄罗斯获得平衡的战争结局的筹码。所以不在库尔斯克也一定会在其他地方出现类似场景。
但乌克兰的问题与当初的德国一样,就是实力与目标差距太大。1万多乌军占领部分库尔斯克地区并不能对俄罗斯形成太多威胁,俄军非但没有回防,反而加强了在乌东的攻势。接下来乌克兰可能面临两个选择,或者置乌东于不顾,继续增兵库尔斯克争取在库尔斯克开辟更多战果并坚守之;或者从库尔斯克撤军增援乌东尤其是红军城,现在乌克兰方面似乎做了第一个选择。从俄乌双方总体实力对比来看两个选择都不能解决最后问题,俄军在占领乌东后就可以把主力调到库尔斯克地区,届时乌军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
现在在库尔斯克的乌军只有1万多人,如果乌克兰把乌东乌军大量调过来,那么俄罗斯最终也会从乌东调回大量俄军。关键是乌军没有充足时间和机械设备在库尔斯克修筑坚固防御工事,等到有着人员和火力优势的俄军开始进攻时,其前景很不乐观。
现在乌克兰正在努力争取美欧援助其更多远程打击武器并允许其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地区,用意无非是准备以进一步的军事“奇招”和“险招”争取有利的政治解决筹码。但历史证明,这种指望少数几种超级武器的策略也很难获得效果。二战后期德国为迫使英国退出战争或与德国体面讲和,在V1和V2飞弹研发成功后向英国伦敦发射了1万余枚,造成了伦敦居民大量伤亡,但并没有影响到英国的任何战争决策。
正因为上述原因,大部分西方主流媒体与观察家,包括美国著名国际关系学者米尔斯海默现在都认为,乌克兰的库尔斯克突袭计划是失败的。
(张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海洋和极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俄罗斯中亚东欧学会常务理事)


上一篇:千亿资产房企破产重整计划获批,贵州前首富失去控制权
下一篇:香港知名冻龄女神罕见露面,丧夫后至今单身,看着比儿媳更年轻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新天地银行行长 发表于 2024-9-6 17:49:3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客观理性的分析,乌克兰失败是必然的结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9-16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