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怎么才能练好台球?

[复制链接]
35280 9
倒数正好七个字 发表于 2020-5-1 13:23:01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接触台球2月 练球3礼拜 一天最少推100个白球。100个5分点 平均一天最少练球2小时。推白球偶尔可以连续成功7 8次。 5分点最准的时候19杆进15个。但是到后面经常10个进2个 3个。一出杆就偏。 发力还能打进。 休息下会好点。 想练到能连进20个的水平… 我说的是中8。


上一篇:打台球能锻炼一个人什么?
下一篇:打台球时怎么才能出杆直?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9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缓缓飘落 发表于 2020-5-1 13:23:28 | 只看该作者
 
谢邀。
看题主目前的状态是出杆不稳,命中率时高时低。建议从姿势练起,分解动作,逐一击破。下面贴上我之前回答的部分内容,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分割线在此-----------------------
九字真言“想、瞄、站、架、趴、握、运、出、静"。
1.1
台球是一个脑力运动,脑力运动,脑力运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很多打台球的人只把台球当成一项体力运动,使劲全身力气开球,看一下台面,找到最容易击打入袋的目标球,用最大的力气让它消失(因为所谓 "大力出奇迹"),不思考母球随后的走位,只享受击球落袋的小快感,从而错过了运筹帷幄,奠定清台基础的机会。
志当存高远,系统地学习台球,就要以清台甚至连续清台的大快感为最终目标。不管最初的想法是否合理,能否实现,开始思考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决策可以极大的降低随后的击球难度。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基础阶段强调这一点的原因。
当你打任何一局球之前,先告诉自己12个字:“雷厉风行、扬长避短、面无表情"。
雷厉风行,要么磨,要么清。这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态度。开完球或者对方开球轮到你上台的时候,先看球形,觉得自己能上手清台就果断上手,觉得球形复杂就想办法一边做防守一边简化局面。很多球友打球,有时候遇到实力差的对手,就偷懒不认真思考和瞄准或者秀技术各种冒险,这是不尊重对手的表现,大忌。不管对手是谁,都要百分百的投入,要么磨,要么清,绝不拖泥带水地去秀杆法、秀技巧、秀优越。具体的防守和清台策略待到后面清台阶段再讲,这边基础阶段只需要端正态度,知道自己要朝着“彻底进攻”或“合理防守”的方向前进就可以了。
扬长避短,如果你知道你不擅长贴边球但是K球水平不错,那么在你把贴边球从不擅长练到擅长之前,优先考虑提前把库边球K出来,而不是冒险尝试直接击打库边球。反之,对于对手,你要扬短避长,尽量给对方留难度球,不给对方简单上手的机会。
面无表情,不悲不喜。打丢球的时候,不要发牢骚,不要抱怨硬件器材(哪怕你的球杆真的是歪的,桌子真的是不平,袋口是真的有问题 )。打进难度球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你要问自己里面是不是有运气成分,下一次母球是不是能有更好的走位。
当你开球之后,开始选球击打。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要么打,要么防。如果准备进攻,优先击打下列三种球:
1)阻碍其他球进球路线的球;
2)妨碍母球走位的球;
3)可以K出其他死球的球

如果准备防守,考虑以下两种策略:
1)是否能够简化己方球形,如K出死球,养袋口等;
2)是否能够复杂化对方球形,如挡对方球路,把对方球踢死到库边等
母球撞击目标球之后的运动称为走位。基础阶段考虑走位时为了提高成功率要记住3点:
1)路线尽量简单;
2)力度宁小勿大;
3)杆法尽量用中杆,就是击打母球正中央。
路线简单可以避免走位失误,小力度母球更可控,中杆击打母球不产生额外旋转而且母球击打非直线目标球后严格按照90°分离角运动,更容易预判走位。 上个小总结图。
 第1张图片 1.2 瞄
台球桌上只有直线球,直线球,直线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很多台球爱好者在网上苦苦搜寻了很多瞄准方法,一直在纠结哪一种瞄的最准。但是就我所知,大部分人打不准不是因为瞄准方法有问题,而是出杆的时候没有出直,导致母球偏离了既定轨道,打不到目标球上原先瞄准的点。关于出杆的问题下面还会讨论,在瞄准部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次趴下身子之前都找到目标球上的打点。找打点,我这边着重强调一种方法,找小三法(我瞎讲的,可能还有很多别称)。不是因为这个方法最准,而是这个方法最简单直观。先上个昨天比赛前拍的图。
 第2张图片 之所以放2号球,是取角度球可以转化成2个很简单的直线球之意
这是最简单的直线球,相信换一个从来没打过球的童鞋上来,都知道只要让母球往前走与2号球重合,就能够将2号球打进。也就是让母球的运动轨迹和目标球的运动轨迹都在母球、目标球、袋口的连线上。再上另一张图。
 第3张图片 我就不告诉你们我为什么找3号球了
同样要打2号球进中袋,只不过现在母球与2号球中间还隔了个3号球,而且母球、目标球、袋口三者的连线现在不是直线。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3号球、2号球、袋口的连线是一条直线。如果把3号球当成白球,球杆对直中袋击打3号球,让2号球入中袋,这个局面就跟上面打直线球一样了。所以只要连线母球和3号球,击打母球往前走取代3号球的位置,就能将2号球打进中袋。实际上这是组合球(母球先撞击第一颗目标球,这个目标球再撞击第二颗目标球,将第二颗目标球击落)。在这个过程中第一颗被撞击的目标球就充当了母球的角色。而这时候的母球则是充当了球杆的角色,给了这时候的3号球沿着白球和3号球连线延长线方向前进的动力。因为3号球与2号球相贴,这时候3号球的动力就向2号球、3号球、袋口的连线方向产生了分力。这个分力就相当于用球杆对着中袋直接击打3号球,让2号球入袋,也就是变成了我们前面讨论过的直线球击打。那么这个跟我们的瞄准有什么关系呢?再上另一张图。
 第4张图片 找6号球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方法真的很666啊
我们在击打这个组合球时,假想绿色的6号球此时是袋口,我们要做的就是假设2号球不存在,用母球击打3号球入绿球袋口,也就是上面的直线球击打。像我前面讲的一样,萌新也能完成这个直线球击打。然后实际上这样击打产生的结果就是3号球往2号球方向的分力给了2号球向中袋前进的动力,然后然后2号球入袋。这时候我们再把3号球拿到一边,如下图所示。
 第5张图片 继续假想6号球是袋口,球杆对着这个袋口击打母球。实际产生的结果就是2号球会进旁边的中袋。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完成了对有角度的2号球的成功击打。换句话说,在这个球形里,角度球也可以简化成直线球击打。实际上所有的角度球,最终都可以当成直线球瞄准,简化成2个直线球击打的过程(白球直线击打假想的3号球,3号球直线击打2号球入中袋)。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找到这个贴着目标球,且处于目标球、目标袋口连线延长线上的 “假想球”。也就是上面球形里的3号球。所以记住,台球桌上只有直线球,只有直线球,只有直线球。所以直线球的击打练习自然是重中之重,具体的练习方式到后面准度的部分会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6号球只是为了表达所有角度球可以简化成直线球,实际上击打过程中,只要假想出3号球,让母球直线前进,取代3号球位置即可。
很多朋友说台球很难,但是真的难吗?至少在瞄准这个环节不难。台球桌上只有直线球和非直线球两种情况(实际上只有直线球,一个非直线球可以转化成两个直线球)。只要知道怎么瞄准直线球就解决了台球桌上所有的瞄准问题。像我反复说的一样,萌新也能瞄准直线球。所以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要担心自己的瞄准力,你需要锻炼和培养的,其实是想象力。只要体会一下角度球到直线球的简化过程,多换几个角度想象,并勤加练习,人人都可以是瞄准大师。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找到心目中的那个 “小三”
1.3 站
能准确瞄准击球点之后,很多人长台命中率依然很低。像我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在于出杆的时候没有出直,导致母球偏离了既定轨道,打不到目标球上原先瞄准的点,而这种偏差会随着击球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终导致在击打长距离目标球时,目标球没法进入袋口。要打进球,出杆直是基础,而要出杆直,站姿是第一步。同样送上12个字:“平行站位,与肩同宽,一直一弯”。
双脚平行站开,两脚保持与肩膀宽度同样的距离,如果习惯右手握杆,那就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左脚可按个人习惯往前伸出适当距离,重点是要感觉姿势稳固舒适。左手握杆则相反,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右脚前伸一段距离。整体状态如下图所示。
 第6张图片 今年世锦赛火箭奥沙利文的站姿截图,注意他左脚膝盖的弯曲和右脚的伸直
1.4 架
将球杆架起来有两种方式:手架使用架杆。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优先考虑手架而非架杆,因为手架比架杆更可靠,你可以用手背亲自感受球杆在上面运动的美妙,谁试谁知道(我不会告诉你是因为拿架杆麻烦的)。根据球桌上遇到的具体情况,手架又可以分为中杆手架库边手架后斯诺手架。中杆手架最基础也最常用,另外两种手架是在中杆手架基础上的调整。
中杆手架的一般要求:
1)架杆手距离母球25到40cm(视自身情况调整)
2)食指、无名指、小指等指肚及手掌后部紧压台面。摩擦力等于压力乘以摩擦系数,手与桌面摩擦系数不变的情况下,压得越紧,手与桌面摩擦力越大,握杆手越稳定。
3)四指尽分、掌心隆起、两指成“V”四指尽分,指除拇指外四指尽可能分开,保证四指能稳定支撑住手架。原理如下图所示,四点支撑比两点支撑更稳定(两点支撑容易左右晃动)。掌心隆起,隆起程度视要打的杆法而定(高杆隆起最多,中杆次之,低杆最少)。两指成“V”,指的是拇指靠近食指,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形成一个“V”形槽,为后面架杆做准备。
 第7张图片 左图示四指并拢,两点支撑;右图示四指分开,四点支撑
 第8张图片 今年世锦赛火箭奥沙利文的手架截图,注意他分开的四指


库边手架可以采用中杆、凤眼、贴库平行等方式。中杆库边手架与普通台面上的中杆手架大致相同。需要要注意的是,因为此时手架在桌案边,击球高度自然升高,如果仍平行出杆,会自带高杆效果。如果要击打中杆或低杆时需要让握杆的后手抬高杆尾,完成击打。如下图所示。
 第9张图片 火箭后手抬高击打母球中部
 第10张图片 库边中杆手架要求与一般中杆手架大致相同


后斯诺手架,是在中杆手架基础上,架空掌心,依靠食指、中指、无名指形成三角支撑。若要击打出低杆效果时,球杆与桌面会形成较大的角度,注意随击不要过多,避免球杆触碰到球台,损毁球杆和台泥。
 第11张图片 中八双冠王加雷斯波茨的后斯诺手架,注意他三指形成的三角支撑


使用架杆
1)架杆尾部稳稳铆钉在桌上。跟使用手架时候一样,“稳”字是第一要紧处。
2)架杆头部尽量用低的摆法。一般大家球房里看到的架杆是“X”字形,有高的一头和低的一头,一般低的那一头是正对母球中央。换句话说,这边尽量用低的摆法,其实是让你尽量用中杆,像上面“想”部分提到的,中杆击打母球不产生额外旋转而且母球击打非直线目标球后严格按照90°分离角运动,更容易预判走位。
 第12张图片 图示左手铆定架杆




1.5 趴
1)上身自然俯下,背部挺直,不要弓背(球可以不进,姿势一定要帅)。插句相关的题外话(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我中文表达有问题?),台球在群众眼中是高雅的室内运动还是街头混混运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者趴下的姿势在别人眼中的感受。看到知乎里台球热度这么低我就很痛心。所以往大了讲,我们把下趴姿势做标准是为了台球事业的推广和发展。什么,你说你并不care给台球运动抹黑?那么我就告诉你一个打台球的惊天大秘密,那就是,把背趴直了可以什么球都打得进。什么,你说你把背趴直了还打不进球?呵呵,骗的就是你,你咬我啊。
2)下巴贴住球杆,一是为了可以贴近桌面,视线随球杆延伸,增加瞄准成功率;二是为了给运杆时提供一个额外支点,增加运杆时的稳定性。也有人认为胸口也要贴住球杆,我之前也尝试过,但是个人觉得胸贴杆会增加运杆时摩擦阻力,所以我后面并没有采用。总之,没有绝对“标准”的姿势,在合理范围内,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后手垂直于地面,这是运杆的起始位置,为后面运杆做准备。同时也可以用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握杆位。每次下趴时确定架杆手距母球的距离(如上文中杆手架所述, 合适距离在25-40cm之间),然后刚好能让后手小臂垂直于地面时后手抓球杆的位置,就是合适你的握杆位置。
 第13张图片 火老师同一张截图,下巴和胸都贴杆,后手垂直地面,三点稳住球杆
*上个站、架、趴姿势总结图。
 第14张图片 姿势总结图

1.6 握
握杆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是使用手架时候的握杆,第二种是使用架杆时的握杆。同样,使用手架比较常见,所以首先讨论。
使用手架时的握杆
1)握杆手小臂与杆垂直。其实如果前面下趴环节做到后手垂直地面,此时的握杆小臂自然会与球杆垂直。
2)手腕自然放松,不要内外翻。看到过一个比较好的判断方法是手指关节判定法,即:握杆时转动手腕,让手指的第二节正对着地面。如果是第三节对着地面就是内扣,第一节对着地面就是外翻。
3)只用实握手指带杆、运杆、出杆,不松不紧。手指握杆可分为中指实握和食指实握两种。前者拇指与中指第一个指关节成环握住球杆,其他手指轻贴球杆;后者拇指与食指第一个指关节成环握住球杆,其他手指轻贴球杆。至于握杆松紧度,按照戴维斯的说法,是握杆后非握杆手能将球杆顺利抽出。
使用架杆时的握杆
1)两指持杆上,拇指和食指捏住球杆。球杆尾部顶在食指和中指间的手掌部分。
2)球杆略低于眼睛
3)握杆手平行于桌面
图示右手握架杆
 第15张图片 握杆要求总结

1.7 运
趴下时后手垂直地面,是运杆前的初始状态,随后就是运杆的过程。运杆作为出杆前的准备动作,主要目的有三个,1)确定出杆平直度;2)确认母球击打点;3)培养手部平直出杆的惯性及节奏感。运杆具体可以细分为五个阶段,拉杆、送杆、前停、后摆和后停,我们下面逐一击破。
拉杆
1)保持握杆时后手手臂与球杆在一个平面
2)锁定肘部,假想自己的肘部被钉子死死钉在墙上,不能动弹
3)用小臂带动球杆往后运动,整个运杆阶段小臂全程都与球杆在一个与桌面垂直的平面内,这样能保证运杆过程中球杆不会左右晃动。
4)往后拉杆至手架距母球的距离一半左右停住,同时拉杆过程中逐渐放松后手
5)检查拉杆过程中:
手指、手腕、小臂、肘关节是否放松?
握杆力度和位置是否合适?参考前文握杆部分。
手架是否舒适稳固?参考前文手架部分。
但凡上述有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都得起身重新趴下再运杆,直到调整完毕
送杆
大部分要求与拉杆相似,可以理解为拉杆的逆运动。
1)保持握杆时后手手臂与球杆在一个平面内
2)锁定肘部
3)用小臂带动球杆往前运动
4)往前送杆至至母球击打点最近处(<0.5cm),同时送杆过程中逐渐抓紧后手
5)确认母球预期击打点,重复拉杆送杆,至各个部位都放松
前停
送杆至母球击打点最近处停住,进行以下四步操作:
1)屏息。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停止呼吸。两个目的,一是屏住呼吸能够集中注意力在瞄准上,二是避免呼吸带来的胸腔运动影响运杆的稳定性。
2)凝视。集中注意力再次确认母球击打点,然后沿着球杆的延伸线(即击球线路)穿透母球,一直聚焦到目标球上打点。
3)扫视。余光扫视要进的袋口。
4)记忆。依次记住母球打点、击球线和目标球打点。
后摆
前停后再把球杆拉回,要求与拉杆时相同,不再赘述。但是后摆动作要比拉杆时更慢一点。后摆的过程中要确定球杆仍运动在击球线路上。
后停
1)后摆至预期位置停住。预期位置取决于你预期的击打力量。这里顺带讲一下,球杆作用在母球上的力量取决于出杆速度后摆幅度(即后停的预期位置)。后摆幅度越大,即后停的位置越靠后,最后出杆作用在母球上的作用力就有多大。所以以后想要大力出奇迹的亲们,请在脑海中留着摆幅和速度的概念,千万不要想着大力出奇迹,全身动作各种变形。
2)屏住呼吸,感受预期击打力度和杆法,眼睛从母球过渡到目标球并死死盯准打点,像一头锁定猎物蓄势待发的高空雄鹰。这是整个台球运动中最适合拍照的一个瞬间,因为这个动作能体现出击打者所有的精气神,认真的人自带七彩霞云。
P.S. 可能有人会觉得,打球磨叽的人不招人待见, 而且看平时职业运动员打球运杆的时候也没见人家花那么多功夫考虑。但是事实上,这些标准和要求,早就在他们平时的训练中内化于心,所以比赛的时候并不需要刻意想着,也能自然而然做到上面的全部要求。所以如果要系统的学习台球,运杆阶段一定不能偷懒,先慢慢分解动作,刻意练习,一步步做到位,想到位,最后化零为整。然后当你上战场的那一刻,就可以像忘掉太极剑的张无忌一样了。
“无忌,我教你的还记得多少?”“回太师傅,我只记得一大半”
“ 那,现在呢?”“已经剩下一小半了”
“那,现在呢?”“我已经把所有的全忘记了!”
“好,你可以上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运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特地在下面总结图里提供一个练习流程,供大家参考。
 第16张图片 运杆的总结
1.8 出
运杆的最终阶段是最后蓄势待发的后停,后停之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出杆环节了。这个环节决定了你是一气呵成,还是前功尽弃。也决定了你前面7个步骤的苦心是否能够得到进球的回报。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手架出杆和架杆出杆。
手架出杆
1)带杆。按照之前运杆的节奏,手指带着球杆往前运动,基本要求与之前送杆相似。但要注意此时出杆动作更多的是顺着之前运杆的惯性出去,不要刻意想着要多么大力,也不用像之前送杆一样那么扣细节。因为现在,是你该忘记一切只管上的时候了。
2)摆臂。顺着手指带杆的节奏小臂自然跟上往前摆。这个时候注意关节和肌肉都要放松。手臂的摆动方向要与出杆方向一致。
3)抖腕。让摆动的小臂带动手腕抖动,一个比较贴切的比喻是像用锤子敲钉子一样。
4)抓挤。随着腕部抖动,手指逐渐握紧球杆,强行让球杆保持直线延伸。这时候球杆触碰到母球,然后之后的随击一定要透。具体做法就是放松出杆,靠球杆惯性击打,想象球杆穿过目标球打在击球线上。
5)夹臂。抓挤后球杆碰球并随击后,要夹紧手臂感受球杆回传力与颤音。这有利于帮助大脑记忆正确击打的习惯。每当我成功击打到母球预期点位,感受球杆回传力的时候,我总觉得是我的球杆在和我的对话。打进球的时候,她跟我说,回传力量不大不小刚刚好,主人你真棒;打不进球的时候,她会对我娇嗔,这么用力,都弄疼人家了…… 咳咳咳,意淫结束。一不小心暴露了。继续继续。
6)靠杆。夹臂之后,球杆靠住握杆手左下方肉肚。
架杆出杆
这个比较简单,记住握杆手小臂推出的时候要顺畅,身体不要左右摆动即可。
同样贴一个带练习的总结。
 第17张图片 出杆总结
1.9 静
很多人觉得出杆后整个击打过程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切记在出杆之后一定要保持住出杆后的姿势,静止一段时间。静止的时候注意观察母球是否沿击球线前进、母球是否在预定位置与目标球碰撞。静止相当于一个校正记忆的过程,这个动作可以引导出不同的反馈路径。
1)如果母球偏离既定轨道,提醒自己这次击打失败的原因是运杆出杆的问题,回到运杆和出杆阶段的练习,下次击球调整运杆和出杆;
2)如果母球沿既定轨道前进,但未在预定位置与目标球碰撞,告诉自己瞄准有问题,就算打进了也是“歪打正着”而已,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完美成功了;
3)如果母球沿既定轨道前进,也在预定位置与目标球碰撞,但是最后没进球,这是瞄准有误,回炉重造,重新练瞄准;
4)如果母球沿既定轨道前进,也在预定位置与目标球碰撞,最后也成功进球了,恭喜你,你完成了一次成功击打,请死命的记住这一次击打的感觉,以后请无数次重复这种正确的流程。而至于进球后的母球的走位,这不在基础阶段范畴,先按下不表。
可想而知,如果不进行静止观察的流程,最终非常有可能会积累错误反馈,导致自己养成不好的击球习惯,制约日后的球技进步。大多数入门级选手的瓶颈都是由这个原因导致的(顺带一提,高手的瓶颈一般是击球思路)。
以上是基础阶段的内容。主要以熟悉击球姿势,培养良好的击球习惯,具备初步控局意识为主。当最后静止阶段积累足够多的正向反馈,例如能够用一模一样的动作,一模一样的节奏,连续三次打进五分点的球(球形参考先前运杆出杆总结里的练习)时,就可以开始进入下一阶段开始练准度。
-------------------------------------------------分割线---------------------------------
文章比较长,就不继续贴了,感兴趣可以移步我的原回答。
如何系统地学习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rj!!! 发表于 2020-5-1 13:24:02 | 只看该作者
 
固定一个好的站位,慢慢把杆子拉平,找到把击球点打实的感觉,这三个做到了就算基本功打扎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o孔雀鱼o 发表于 2020-5-1 13:24:57 | 只看该作者
 
基于你的描述判断你的段位。现阶段建议你在练习中把运杆动作慢下来,慢到有点夸张那种,目的是感受球杆的位置(轨迹),这个眼睛是看不到的,(我们眼睛只能看到手架前面那一小段球杆)。当你能在球杆的前推和后拉中感受到球杆在你身体穿过的轨迹的时候,你的稳定性会好很多。
       练习动作的时候,目标球进球难度宜简不宜难(把尽量多的精力放在动作的感受中,不要被准度分散)。
       至于其他,真的是讲不完的,我个人最简洁的建议就如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涂鸦小lai 发表于 2020-5-1 13:25:20 | 只看该作者
 
五分点的练习一定要留意后手,看看整个运杆轨迹是否在击球线上,是否三线合一。
五分点的练习推杆15颗,中杆发力15颗,低杆发力15颗,这样来回练,反复找这种发力变化中后手的感觉。稳定以后开始练习发力高杆的五分点。这样就会比较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卡布基糯i 发表于 2020-5-1 13:25:27 | 只看该作者
 
每天练十小时一定比你现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z3234855 发表于 2020-5-1 13:25:5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不要急躁 基本功这个东西是个水磨功夫 且极为重要,一切技术都是建立在基本功之上的。再来就是你的情况目前还不稳定 推白球其实效果并不大 5分点的练习也是要注意方法的 第一 把出杆速度放慢   第二 运杆的时候用眼睛余光去感受你的杆是否笔直 第三 把球打出去以后不要急着起身 还是保持出杆的姿势 眼睛看着杆头 是不是你要打的点 偏了多少  下次击球心里略微会有点数   切记不要趴在那边 啪啪啪打半天 什么也不想就傻练 这个是没效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Xizi_ALrdNeYv 发表于 2020-5-1 13:26:04 | 只看该作者
 
球龄8年,个人总结打好台球第一靠兴趣,第二靠多练。有个高效又省钱的方法,去台球室打工吧,看看高手们打球,闲的时候自己再练练,提升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dirrkhxq136642 发表于 2020-5-1 13:27:04 | 只看该作者
 
重点在瞄准,发力,走位,姿势上下下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我是女人 发表于 2020-5-1 13:27:48 | 只看该作者
 
好问题呀,十四年过去,我还在这个问题泥潭中没走出来!时间允许的话捷径当然还是花钱找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1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