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军事]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复制链接]
93337 0
没低保的王大爷 发表于 2024-7-8 00:47:5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很多网友发现,央视有关“辽宁舰”航母编队的报道中,官方不再将其称之为“航母战斗群”,而是使用了“航母打击群”一词。
结果,不少网友感叹,这难道是真要干大事了?
感觉自己要见证历史了,好激动!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张图片


不过,你再看看2016年的军改,咱们七大军区还调为了五大战区呢。
换成“战”字,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近期就要直接拉出去打仗。
实际上,有关航母编队表述的变化,最直观目的,还是旨在加强解放军航母编队的实战意义。
毕竟,航母属于一种战略性进攻武器,而非防御性武器。
就看现代航母力量最庞大,作战体系最成熟的美军,其早在2003年发布的《海军作战指令C3501.65D》中,就将航母战斗群“Carrier Battle Group”(CVBG)改为了航母打击群(Carrier Strike Group),简称CSG。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2张图片


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的战斗群,强调的是对海作战;而打击群,则更强调对岸作战。
在曾经冷战时代,美国航母编队的假想敌主要是实力相差不远的海上力量,比如跟苏联红海军争夺制海权。
因此,在那段岁月中,美国的航母战斗群配置都很庞大,通常是两艘航母一起行动。同时,外围的护卫舰和前面负责开路的攻击型核潜艇也比现在的数量要多一些,以尽一切可能延伸防御圈。
然而,这样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自然不可避免的会加大协调和指挥的难度,每次行动带来的军费消耗,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苏联还“健在”的时候,对于美军而言,这笔钱确实是必须要花的。但随着冷战结束,曾经能够威胁到自己的苏联红海军分崩离析,美国发现,眼下竟然没有了可堪一战的对手。
在这之后,美军的航母编队大部分任务都是在进行地区威慑武力和火力投送,开始由“惊天动地”的海战,向局部战争中的对陆打击转变。
因此,美军精简并升级了手上的航母编队,改“战斗群”为“打击群”,更强调灵活性和对岸火力投送能力。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3张图片


目前,美海军以现役11艘航母为核心,组成了9个航母打击群。其基本组成如下:
一般航母战斗群核心是一艘或者两艘航母;紧贴着航母的是护卫舰;外围是驱逐舰、巡洋舰,前方水下是攻击型核潜艇(带着大量鱼雷)。
空中有为航母的伴行的预警机、巡航的战斗机。
军舰之间有直升机进行人员输送,全程使用卫星提供的通讯和导航服务。
最后是至少一艘补给舰,以保证远洋持续作战能力。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4张图片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就捋顺清楚了,咱们的“辽宁”号航母编队也用上了航母“打击群”这个名字,显然也就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对陆作战,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环。东海和南海的某些“不安分”的家伙们,都得注意了。
而且,目前全球拥有航母的国家里,只有中美存在航母“打击群”。
不过,可能有人还会问,除了教训那些“不安分”的家伙,咱们对美军的海上力量,是不是也要保持一定的威慑力呢?除了对岸,对海也很重要啊。
这方面,中国海军应该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5张图片


比如,去年055大驱护航山东舰训练期间,就曾追着美国的“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跑了好几天,把美军给吓坏了。
咱们之所以能有这么大胆子,主要就是因为,055能够把攻击距离定位在美国航母的防御半径之外。
保守估计,055和“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之间,至少有500公里的距离。这500公里,是美方纯挨打的范围。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6张图片


咱们的055配备了鹰击-21反舰导弹,有效攻击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属于全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打击力度大,打击距离远。
而“罗斯福”号上的防空导弹打击距离仅为120-200公里;鱼叉反舰导弹300公里;
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倒是足有700公里。但是,055上配有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美军那边战机一起飞,咱们就给瞄准了。
对此,当时的台湾省媒体中天新闻有过专门分析,推测说,解放军的两条055,就能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发起多轮饱和式打击。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7张图片


再看美国,最近这30多年,美利坚的造船能力一直在持续下滑。
盛极必衰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当年的美国为了追求最大利益,走上了“去工业化”的不归路。
目前,全美只有俩船厂能勉强造航母。交付时限,更是从原先的5年到了后来的“不确定”。
去工业化,正在侵蚀着美国霸权的最大根基。
据很多分析评估显示,如今中国的造船能力,约为美国的63-200倍不等。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8张图片


而且,同期的其他国家航母的状态,也普遍都比较尴尬。
比如,俄罗斯硕果仅存的那个“库兹涅佐夫”号,人们听到跟它有关的新闻,一般不是“笑料”,就是“悲惨的事故”。
“库兹涅佐夫”号最后一次出镜执行任务,还要追溯到7年多前。
这是2016年10月,俄海军派出以“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从北方舰队的摩尔曼斯克港出发,浩浩荡荡的奔向东地中海的叙利亚,经过英吉利海峡时的场面。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9张图片

  
以至于有网友戏称——这俄罗斯的大航母,别是烧劈柴的吧?
执行完作战任务后,抱病出征的“库兹涅佐夫”号又吐着黑烟一路踉踉跄跄地成功开了回来,“咣当”一下,停到了造船厂,宣布开始大修。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俄军再次陷入了无航母可用的窘境。
最近的一次有关“库兹涅佐夫”号的新闻,还是2022年12月12日,正在维修中的“库兹涅佐夫”号突发火灾事故,导致3人死亡、12人受伤,事故中航母过火面积达600平方米,甚至把船坞都给烧废了。
后来,似乎都没有再听到有关“库兹涅佐夫”号的消息了。那是因为,至今,它还在大修中呢。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0张图片


还有以制海权起家的大英帝国。虽然手头上有三艘航母,但却造不了自己的舰载机,全靠从美国人手里买。
特别是刚下水没几年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1张图片


像今年初,美国打算拉着北约搞“坚定捍卫者2024”军演的时候,英国就把“伊丽莎白女王”号给派了出去。
没成想,英国本来想涨个大脸,结果却丢人现眼。航母刚出港直接就趴窝了,不得不折返港口维护。
而且,这可不是它第一“趴窝”了。
有分析说,从“伊丽莎白女王”号每次“趴窝”的表现来看,这个英国的大航母可能是设计的时候,负责整个军舰传动的轴系统给搞歪了。要想彻底修好,得拆龙骨,超级麻烦。
英国现在的航母可算是要技术没技术,要配套设施没配套设施。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2张图片


再看法国,倒是有航母,也能自己造舰载机,还是除了美国以外,全球唯二的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但是,法国航母“戴高乐”号的弹射系统却无法自产,深度依赖美国。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3张图片


可以说,在当下,中国是除了美国以外,全球第二个能从航母平台、舰载机,到弹射系统(福建舰电磁弹射)、阻拦索都能实现自产的国家。
再加上两国造船能力的悬殊对比,中美航母的数量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4张图片


不过,相对于美国航母,咱们确实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目前中国海军只有两艘现役航母和一艘正在海试的航母,数量少,还没形成系列。
相比之下,美国航母的“小鹰级”(已退役)、“尼米兹级”、“福特级”,作为三种不同设计的航母模式,早已经在生产上做到了系列化。
美国航母的一个级别,就是一个设计。这种设计的命名,通常会用按照此设计下水的第一条船的名字来命名。
其实,美国海军还有个“企业号”航母,既不属于“小鹰级”,也不属于“尼米兹级”和“福特级”,它是美国最早的,也是全球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但因为造价太贵和其他原因,最终没形成序列。
从战斗群到“打击群”:解放军航母编队官方称谓变化,或在释放某些信号? 第15张图片


总之,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能随随便便成功,军队也一样,海军更是如此。
以至于有这么一种说法: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建立一支成熟的陆军,是一个现实要求;
建立一支成熟的空军,是一个需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建立一支成熟的海军,进行海陆空系统化作战,则属于这个世界上90%的国家想都不敢想的梦。


上一篇:部署不到3个月,美军突然从菲撤离中程导弹系统
下一篇:铭记“七七事变”87周年 各部队开展多种活动缅怀革命英烈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8-24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