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财经]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复制链接]
63521 17
清泉水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城市市域人口的收缩与扩张排行榜
                —— 暨中国城市进入“鹤岗化”与“东莞化”分化形态报告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执笔人:胡小武 袁龙涛)
       本研究创新提出“鹤岗化”和“东莞化”两种不同的城市人口变迁类型,用于分析中国城市之间非均衡发展格局,描述不同城市发展模式的差异性。“鹤岗化”主要表现城市人口收缩及产业萎缩、活力衰减及房价贬值的一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形态。而基于能够持续吸引外部区域人口、资本、资源而成就的人口大增长、经济高成长、社会强活力的城市增长现象,则称之为“东莞化”城市发展形态。中国因地域广阔而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格局。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沿线的省会城市,虹吸了全国各地的劳动人口和社会资本,使得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两面性:一方面与鹤岗相似,被发达城市虹吸,呈现出“城市收缩”现象;另一方面,涌现了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增长迅猛、经济快速增长的一批人口东莞化城市,其中尤以制造业闻名的东莞市最为典型。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趋势映射出不同区域的吸引力变迁,也彰显着不同城市的扩张与收缩。由于人们“用脚投票”自由迁徙,导致了一些鹤岗化城市频频出现人口流失及“空心化”等现象。正是随着城市发展进程,城市人口增长的趋势放缓,在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分化。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国经济、人口、资源从欠发达城市流向发达城市,发展快速的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不断扩张,而发展滞后的人口持续下降。无论人口收缩或增长,都将引发城市经济社会的结构变迁。
       本研究根据2000—2022年共23年期间的数据计算人口增减幅度,将全国332个地级市(不含三沙市)的人口变迁进行了统计。数据主要基于每个城市的公开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数据(数据详见附表)。其中“鹤岗化”城市共有131个,东莞化城市共有201个。其中鹤岗市的人口流出率为19.81%,东莞的人口增长率为61.86%。分布处于样本数据的中间区位。其中样本框中的伊春市在2000-2022年间人口的下降幅度近37%,黑龙江伊春市和黑河市,安徽六安市和安庆市,吉林通化市和白山市,辽宁抚顺市,宁夏吴忠市,四川资阳市等城市人口收缩幅度都高于20%;其中鹤岗市为19.8%,处于20%临界点;其他鹤岗化城市也在8%-17%区间。头部鹤岗化城市东三省占比最高。该数据使用的是2000年到2022年的直接变化幅度,人口收缩超过20%的城市视为“极端鹤岗化”现象,即2001—2022年人口绝对值严重下降。而以柳州、三亚、珠海、苏州、铜陵、佛山、芜湖、东莞等东莞化城市,其人口增长幅度超过60%,可以称之为“超级东莞化”现象,而其他东莞化城市扩张幅度也都在12%之上。表中数据显示,南方城市多为东莞化城市,而鹤岗化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区域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张图片


         区域非均衡发展导致的城市人口收缩或人口增长是一种普遍发展规律。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城市发展的非均衡问题。其中美国与中国尤为相似,美国的北方地区更早遭遇了“铁锈地带”“雪带”等因素造成的“底特律化”现象。中国的城市人口收缩现象,不仅东北地区存在,华北、西部、中部,甚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同样遭遇了“鹤岗化”问题。同样,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城市增长也十分明显。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沿海发达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也呈现出人口增长与扩张的“东莞化”态势。“鹤岗化”与“东莞化”现象几乎在全国各省域都同时存在。
城市人口收缩形态的“鹤岗化”是一种客观现象
        城市发展尤其自身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制约,在全球化背景和地区开放格局中,不同城市一定会有不同的发展能力,人口收缩将会成为一种区域不均衡发展规律下的普遍且客观的后果。欧美国家普遍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城市人口收缩进程。在“经济增长主义”的主导下,决策者往往倾向于将收缩视为负面现象,而难以接受城市收缩现象。但也有学者认为,城市人口收缩和经济下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城市人口收缩并不必然迟滞城市空间扩张。学者们对如何应对城市收缩和城市枯竭形成了较为充分的探讨,一方面,城市需要合理精简,调整土地存量、重新规划城市建成环境,达成城市发展的内部均衡;二是推动城市“精明收缩”,在新的区域经济中定义城市的角色,设立合理的发展规划,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并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和贫困居民的利益以减少犯罪;三是需要综合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基础设施,保证城市人口密度与创造活力。总体来看,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对抗”和“适应”两种类型,前者以城市更新、中心区复兴、城市运营等为具体措施的复兴型规划为主;后者以精明收缩、绿色基础设施、适应性住房、城市农业、土地银行等提高生活质量为代表的适应型规划为主。无论哪种应对策略,鹤岗化城市都有机会重新制订城市发展的战略和经济发展的路径,需求一条“适合”的“精明化”策略,可以保持城市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从而建立城市的永续发展能力。
  “鹤岗化”城市需推动精明收缩策略
      精明收缩是人口鹤岗化城市必须正视的策略。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背景下,出于虹吸效应,不可避免出现优质资源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从“此消彼长的城市化”规律看,人口鹤岗化城市的出现成为必然。人口流失导致原有的区划行政资源所能服务的人口下降,城市的合理调整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鹤岗化”城市需要更系统地认识自身的产业、禀赋、经济优势,实事求是地制定发展策略和目标,推动量体裁衣型的城市发展规划,以“精明收缩”的发展规划理念,科学推动城市资源整合和经济增长,适时通过人口、土地和市域空间的匹配性,合理收缩住房建设总量,保持城市活力,优化发展路径。 
“东莞化”城市需推动精明增长策略
       “东莞化”城市需推动“精明增长”策略以避免“大城市病”蔓延。在人口东莞化城市发展中,往往存在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区、商业区的空间规划。与此同时,在城市内部如何协调新、老居民就城市空间分配产生的矛盾,在城市边缘如何协调城乡、城郊、城中村居民的利益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东莞化”形态的人口东莞化城市必须统筹外来人口与城市空间发展,将人口、空间、资源、产业、公共服务进行有机重组和精明统筹,通过合理的产业和人口的布局,引导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一体、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城,逐渐解决城市人口增长中的过度集中、拥挤和不经济的问题。
“鹤岗化”与“东莞化”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中国面临着“鹤岗化”与“东莞化”两种形态并存城市发展趋势。沿海地区的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省份都存在“鹤岗化”和“东莞化”形态的城市,比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都处于净流入人口大于净流出人口的“东莞化”周期。其中苏州市整体属于“强东莞化”发展状态,南京因人口增量幅度较小,属于“弱东莞化”发展状态。而同期苏北地区的徐州、盐城、宿迁、淮安、连云港都属于较强的“鹤岗化”发展形态,流出人口数量较多。另外广东省2023年只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等珠三角核心区内8个城市存在人口净流入,而韶关、河源、茂名、湛江、汕头、汕尾、阳江、梅州、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等外围13市呈现出明显的人口净流出形态的“鹤岗化”现象。因此,沿海发达省份的地市依然需要根据自身城市禀赋和特点,及时制定适合自己市情的“精明增长”或“精明收缩”策略。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鹤岗化”现象更严重的地方,更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精明规划”。
      中国城市化战略需要坚持总体上的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既是国家安全、民族复兴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是保障不同地区民生幸福的要求。因此,在中国城市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下,加快推动基于不同城市现状的精明收缩和精明增长的发展规划,确保每一个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本报告内容在《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收缩还是扩张:中国城市类型化研究”一文中有所呈现)
                                           附:中国城市市域人口收缩与扩张的排名(2000-2022)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2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3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4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5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6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7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8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9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0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1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2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3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4张图片


“鹤岗化”或者“东莞化”,中国城市的分化趋势 第15张图片



上一篇:白酒板块腰斩,适合抄底吗?
下一篇:美媒:研究人员称“外星人可能已生活在地球地表下”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17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鋒兒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长江以南的东部沿海小城市东莞化,其余小城市都是鹤岗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徒児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广东保留了较完整的传统文化,家族观念强烈,四世同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烟火传承,在计划时代,农村户口允许二个小孩,超生仍大有人在,所以说广东传统生育率高是有传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不吃这一套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东莞人都跑完了,到处围村收费,天天抓三轮车,电动车,经济增长全省倒数,还在吹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振刚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东莞难道没有朝鹤岗化的方向转化吗?[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徐志耀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民族心静不下来,那些落后的以及收入低的地区,人们肯定会流动到生活水平高的地方去,只有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人们才能安居乐业。所以抢人计划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做法,政府应该要坚决禁止这种行为,让东南西北都均衡的发展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伤痛无声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东莞自从扫黄以来人口就在不断减少,以前到处是商业中心东莞每个镇中心都是人流饱满,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人,很多地方实体经济除了上下班期间有人其它时间段根本没个人影,说来也是矛盾首先是互联网让人养成了宅的习惯,其次现在能生存的工厂企业都是以高效运行,就是24小时30天开工的状态,普通人赚钱根本没有时间花,根本没有业余时间,使得当地经济无法造成内循环,以前没有网络支付,没有互联服务,可以做到当地赚钱当地花,内循环可以直接带动当地繁荣发展,现在的社会经济是畸形的,我是做个体户餐饮的,自己去东莞转了一圈,发现没有几个地方实话做,人口太少了消费力不足,开个餐饮店还不如进厂去上个班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莫健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经济活力及社会环境是吸引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并且经济活力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投资不过山海关说明了什么?东北地区社会环境不行,经济更不行,怎么会吸引人口呢?政府难辞其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淘气的小哥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才能吸引人,才能留得住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烽火神差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6-30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