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问答] 加拿大华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70738 20
你代表我的情愫 发表于 2019-11-5 01:04:29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移民加国的富商 高官这么多 且华人数量及比例都较高 那么当地华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上一篇:多伦多大学排名加拿大第一,为什么很多人并不推荐呢?
下一篇:加拿大300万加元房子 一年空置税合65多万人民币 外国买家哭了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 发表于 2019-11-5 01:05:25 | 只看该作者
 
上次好像有个人口调查吧,里面华人的数据很有意思,华人入籍的和有枫叶卡的170多万,留学的工签的还有黑户还有几十万。
华人是高度集中的,九成在大城市。
当然加拿大的大城市也就那么点人。最大的多伦多总人口280万,华人有70万。温哥华240多万,华人50万。光这两个城市,就已经是全加拿大华人的七成。
其他呢,蒙特利尔卡尔加里埃德蒙顿一个城市十万左右。
有27万人工作中只用中文
全加拿大有14.7万人在工作场所使用普通话,12.7万人讲广东话,其中在在大多伦多,职场上使用普通话的工人约有5.9万人,使用广东话有约5.5万人。大温哥华使用普通话约有5.7万人,广东话约有4.8万人。
工作场所使用中文的行业包括餐饮服务(占11.6%)、零售(占10.3%)、医疗护理与社区支援(占10.1%)、制造业(占9.3%)及建筑(占8%)。
在家里讲中文的有129万人,其中在家里讲普通话的有641,100人;在家里讲粤语的有594,705人;客家话8555人,闽南语27,580人;上海话11,195人。
。华人收入水平如下图。
 第1张图片 1
加拿大的华人之间不仅仅是经济差异,来源更是多种多样,以至于根本找不出共同的锚点。
比如说,按照来加时间可以分成老华人和新华人,最早一批是卖猪仔过来的修铁路的台山人,二战时候过来一批,60年代是台湾留学的,70年代是越棉寮华裔难民,80年代港澳台,90年代大陆留学和移民的,2000年后身家丰厚的资本家。。。
按照来加前的地点可以分为,大陆来的,里面又可以细分为北上广一线城市和其他地区。台湾来的。香港来的。东南亚华人。古巴华人。美国华人。
按照移民类型划分可以分为,技术移民,投资移民,难民,政庇(这个和难民分开),留学(分老留和小留,前者多是公费或者奖学金,后者多是自费)婚姻,父母团聚。
按照政治倾向可以分为,投保守党的,投自由党的,投NDP的,什么都不投的(这个占多数)
以下省略若干字,我也不想用错别字也不想被删除。
另外一种分法是按照到加时间,成年后 才来的算第一代,而20岁和30岁又是一个分野。
未成年的,十岁以上是一点五代,十岁以下基本上跟出生在加拿大的都可以算第二代。
第三代华人数量稀少。
留学生另外划分,来读大学的,来读硕士博士的,访问学者的,还有中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圈子。
温哥华的香港人特别多,多伦多则是港澳台已经是过去式了,大陆移民占主流了。
草原三省当年被当作越棉寮华裔难民安置点,至今还有不少。
渥太华十几年前曾经IT泡沫,而蒙城华人主流在开杂货店,当年个个拿补贴学法语
加拿大华人永恒的话题------去不去美国?回不回中国?
 第2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walkon_lu 发表于 2019-11-5 01:05:34 | 只看该作者
 
2019年4月更新
我考上大学啦!
12月6日更新
我注意到上面有人说“广东香港二代移民生活在最底层”,至少我接触到的不是这样的。早年的移民有其实有很多人都靠中国人不服输吃苦耐劳的精神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很多新移民接触到二代移民或老移民都只是饭店里跟您聊天求小费的服务生,那理所当然是最底层。您看加拿大有不少影响力不小的华人政治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移民。其中香港人伍冰枝就在1999年至2005年担任了加拿大总督的职位。各位还可以看一下UBC的教授名单,有多少是二代三代华人移民?
随便来答一下
上面全是七零后八零后和移民中介... 我以九五后的眼光看
坐标蒙特利尔,cegep学生狗。来加8年,有枫叶卡,没有入籍。
每天就坐地铁上学放学,做作业什么的,反正就是学生该做的事
平时没事干就看看电视,看看书,追追番。
国内小学朋友上高中时看到他们好苦,好庆幸自己不用受那个罪。
来得早,现在英法语都没有问题。其实小学刚来的时候挺苦的,但挺过那一两年就没多大事了。可惜大多数小移民都没挺过来,法语实在是太难了。
中学考上了私立,圈子因此会广了很多。怎么说呢?同学都是好好学习上进的,家庭环境都很好,他们的父母有医生、有教授、有法官,在这几年帮了我不少忙。毕竟在加拿大无依无靠,还是得靠自己。在这个国家,人会很自立。
周末有时候跟朋友去玩,有各种背景华人,有各种背景鬼佬,唯独没认识到黑人~ 只要性格和,什么圈子都能融入的,枫叶国没人会因为你的肤色而不和你交流。
对于我这个广东人来说,冬天狠冷,冷到没朋友。-30度的天每年都会有,雪量一年几米。但是习惯就好,到处都有暖气,比广州的回南天强多了。蒙特利尔真的是四季分明,一到春天就春暖花开,而秋天的落叶真的很美!
空气真tm好。我多年的鼻炎在广州这个空气不是特别差的城市都流得不要不要的,来加拿大后什么都没干自己治好了!反倒是因为空气干燥的原因给我弄出了个皮肤炎...
食物安全:加拿大规定国产食物不能含转基因、不能含抗生素、农药量的规范比美国严格多了。所以买菜的时候尽量买国产的!贵也要买国产的!那么辛苦来了加拿大还省那点钱买美国菜墨西哥菜?
蒙特利尔华人没温哥华、多伦多多,中国菜选择比较少,但也有华人超市。想吃中国菜是没问题啦,就是没有国内的水平而已。实际上去到多伦多和温哥华,中国菜和国内就差不多了。
医疗方面,我有个很负责任的家庭医生,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第二天就能看得到,不用钱。开个药政府补贴一大半,自己就付几毛钱。
前几年在这里做过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手术,是在麦吉尔大学附属的儿童医院做的,主刀的医生居然是荣誉教授。术后得好很好的疗养,几次复诊都是主刀医生联系我亲自给我看。
政府效率非常慢,换个枫叶卡我等了他一年零两个月。哪一位在中国换户口本的要等超过一个星期的?但是呢,公务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要准备什么在网上就写的清清楚楚,打个电话预约一下时间,到了服务处等十来分钟就有人帮忙办事。
差不多就这样吧,有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 我会尽量回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洞源人 发表于 2019-11-5 01:05:41 | 只看该作者
 
进入 21 世纪以来,前往加国生活的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不断增长,以大温哥华、大多伦多地区为代表的加国都市圈内,也诞生了诸多以华人为主体的生活区域。
在身份认同的优先级上,你大可以先是个中国人、俄罗斯人、墨西哥人,然后再把自己视作加拿大人。
如果要问北美两大国—美国与加拿大在文化上有什么差异,文化观察者们通常会这样回答:美国社会更讲求融合,加拿大社会则更为重视多元文化。
先说美国,其实早在 1908 年,伊斯雷尔·赞格威尔笔下以纽约为背景的移民爱情剧作《熔炉》,便已为美式的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作出完美概括: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踏上美利坚之土地,认同美国社会的价值信条,你便可以当个美国人了。不过,美国强势的文化影响使移民需要先认同自己是「美国人」,再补充自己的原生文化属性。
 第5张图片
但同为移民国家的加拿大,在历史上却从未过分强调「移民融合」的概念。
1971 年,加国时任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将多元文化立为国策,使加拿大对不同族裔文化的尊重与保护走向极致。加国移民并不必要对这个国家产生过多的文化认同感,也一样可以踏踏实实当个加拿大人。在身份认同的优先级上,你大可以先是个中国人、俄罗斯人、墨西哥人,然后再把自己视作加拿大人。
对于多元文化的全面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了世界各国移民所向往的目的地,也令各类少数族裔的文化与生活习性得以在加国保存完好,由此催生出一些加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与社会议题。
列治文市的华语商业

进入 21 世纪以来,前往加国生活的中国大陆移民人数不断增长,以大温哥华、大多伦多地区为代表的加国都市圈内,也诞生了诸多以华人为主体的生活区域。
人们传统印象中,好莱坞影片经常刻画的「北美中国城」是这样的:鱼龙混杂的街巷里,零星开着一些看上去神秘又复古的中餐馆和中药店,柜台后面站的总是穿唐装的白髯老人,一言不合就操着广东话打出一套中国功夫。
然而,伴随着大陆移民的进驻与开拓,加国的「华人区」却已进化至和时下中国社会无甚区别的样貌。
目前,华裔已成为大温哥华地区的第二大族裔。列治文市是温哥华南部的一座城市,这里因较早被香港和大陆移民相中,故成为如今大温哥华地区最受华人新移民喜爱的聚居地。在新来的大陆移民口中,列治文甚至有个「解放区」的别称。当地的华裔人口早已超过半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主流族裔。
在这里,你可以轻松找到桌游、网吧、烤串、密室逃脱、奶茶、KTV 等带有显着当代中国特色的餐饮、娱乐服务。山寨版「XX 打车」「XX 外卖」也像幽灵一般,游离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之外,却又大面积存在于华人居民的手机当中。
面向华人客户的移民中介遍地开花,就连超市柜台结账时用于隔开商品的塑料棍上,都印着华人地产经理人的头像。类似的景象,在大温哥华和大多伦多的其他地区亦不少见,无非是密度高低的区别。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xiantao61 发表于 2019-11-5 01:06: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大到可以写一本书~~~~
作为个在加拿大摸爬滚打几年,并且一直有参与各类华人社区活动的自由撰稿人来说。
总结起来:富人来花钱,穷人讨生活。中产阶级自己过日子。
首先要说,加拿大的移民大致分为好几个种类
1、中国的“土豪们”(仅以资产划分,不论职业)及他们的二代。
群体特点:有钱!就是有钱!现大多来自大陆地区,特别爱移居温哥华和多伦多。一门心思就是要移民!多半拿到身份后,一代们的商业活动仍以国内为主,提供资金给自己的二代子女们在海外发展“事业”。
                  中等土豪(我意思是钱还不够上述两地投资移民的),会选择一些投资门槛较低的城市(也就是没那么发的的地方)作为过渡。
                 语言技能----看个人,“一代”们大多数不太行。 很多人移民后基本处于家里蹲的态势,俗称“移民监”。
2、各类中产阶级或以上
群体特点:技术类移民,以及各类国外院校的毕业生,并且在加拿大找到正式工作(非服务员之类的),能够自食其力,有正常的社交活动,语言技能较强。
3、低收入群体
这类群体比较特殊,后面做详细解释。
群体特点:大多从事餐厅服务员、清洁工,以中餐馆相关服务性工作居多,低收入,生活上较为拮据,属于比较尴尬的群体---不想回国,但待在国外生活也不是很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上山打老虎007 发表于 2019-11-5 01:06:29 | 只看该作者
 
有钱人在哪里都是很爽,住豪宅,旅游,雇保姆照顾小孩。自成一个圈,白富美自主创业搞点时尚类工作室(摄影、模特、服装设计,奢侈品买手店);中老年喜欢滑雪垂钓,或者品茶搞园艺。
中产的子女,大都留学后找了份稳定工作,自食其力。朋友圈子不大,但是过得中规中矩,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类型
穷人,赚不到钱的最大原因还是语言,做不用讲话的工作,比如按摩店、清洁工,时薪15加币差不多80人民币,一天也有600多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任性人生才美好 发表于 2019-11-5 01:07:06 | 只看该作者
 
谢不邀。
第一次答题,找一个自己相对熟悉的来献丑了。
先介绍一下自己,在加拿大待了快2年,华人朋友歪果仁朋友都有。题主问华人的生活状态如何,一句话概括,自然是世间百态,高中低层都有。我自己是留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华人移民,包括几十年前香港、台湾移民以及近几年的大陆投资移民。
先说说我以前的房东。他们是一对20多年前移民到加拿大的台湾夫妻,笃信佛教,常做善事,人也非常和蔼。老先生因为腰部受伤身体不好没有上班,平时经常做义工,家里房子租出去4间,平时也打理房间(比如打扫公共区域、厨房、卫生间的清洁)。正是因为老先生爱干净,我们才能既偷懒又住在相对好的环境(现在搬走了,好想他们啊!很少能遇到这么好的房东啊)妻子打了两份工,以补贴家用。他们很辛苦,但是简单、幸福。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几岁就来了这里,和CBC小孩无异,都嫁了歪果仁。

阿姨Z,在教会认识的,60年代一个人从台湾来了加拿大,结婚离婚,后来一直没有再婚。由于歪果仁再婚率较高,也有人问过我她为什么没有再婚(她一段时间曾经和我很熟,我身边的人说她大概是看中我老实,想让我当儿媳妇23333…只是后来我因为受无神论教育多年,实在没有办法信教,慢慢疏远)。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现在儿子35+了,还没有结婚,女朋友都没有。有没有男朋友就不知道啦^_^因为加拿大比较自由,不结婚也没人说什么。同性恋也可以自由结婚。不知道阿姨Z着急不,也许吧,因为毕竟是自己唯一的基因传承者,他不结婚自己基因就要断层了。不过毕竟在加拿大多年,应该也有一些开明思想的。他们的状态是,母子俩住在一起,儿子平时上班,有空就传教,Z阿姨退休后全心全意传教。房子也租了一间出去补贴一点家用。

阿姨T,大陆10年前的技术移民。年轻时候应该是一个愤青吧,跟现在的我们一样(哪里不对)对我档我制度各种微词。来了以后先是餐馆打工,然后进修念幼儿教育,工作了10年,终于转正,成为光荣的加拿大人民教师。

阿姨X:这个阿姨是真正的人生赢家。长相美丽,据说出国前是公务员,做到了X长的级别。老公是一个有钱的企业家,一家人这两年投资移民而来。她是一个美丽的、温柔又贤惠的女人。事业成功的基础上,把她老公也照顾的很好。而且很懂得爱情的保鲜之道,和她先生结婚多年,依然手牵着手。他们夫妻两人都很会保养,现在是帅气的中年大叔和优雅美丽的中年妇女,他们夫妻十分般配。阿姨有空也曾经教育我一些为女人之道,无奈资质太差,朽木不可雕(≧∇≦)。阿姨很厉害,人到中年依然从零开始学英语,学得还挺不错。阿姨是做女人的榜样。她现在的生活,就有点像是想像中的富太太:有空打理自己的大花园,有时和朋友聚聚喝喝茶,还有去做义工。她丈夫做生意需要中国加拿大两处跑。叔叔来到加拿大,就是他们一起去旅游的时候了,去年走了南美洲某处,不知道今年会去哪里呢?祝福她

还有阿姨W,北京人,在北京也有豪宅的人生赢家。移民加拿大后,本来在大城市多伦多住着,无意来到一座中等城市,来了就不走了,买了N套房,成功地做着家庭旅馆+租房的生意,在一个华人不算太多的城市的华人圈混的风生水起。另,看阿姨年轻时候的照片,她年轻时也是美人一个,所以能够在60多岁,依然是个优雅的老太太。她也是从零开始学英文,十分认真,晚上还做家庭作业。

仅仅是个人愚见,眼光有限,欢迎各位指教。如有不对之处,请轻拍^_^

……………………分割线………………………

2016.02.09补充两句

有几位知友说,看完我的答案,觉得好像华人男在国外找不到女朋友的样子…谁说的!我身边的留学生朋友,找男朋友绝大多数都是找的中国人啊!也有找CBC的啊!我自己也是,对歪果仁小哥都不太感冒,约我吃饭什么的嫌天气冷不想出门。可惜这个鸟不生蛋的小镇没有什么华人…

至于那个我前文中提到的台湾小哥,他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他是华人,而是他信的那个教啊!那个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陆是被禁止的。于是他们在国内都是地下教会。这就算了,他们教有种种奇葩规定,第一条就是只能与教内的人结婚。第二呢,我觉得是最最奇葩的,他们不允许输血。以前曾经有过该教的教友,生命垂危的时候,医生给他输血抢救,这人出院以后就把医生给告了!医生吃了官司!我觉得人家医生治到这种病人也是无语问苍天啊!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去加入这样的教会…所以阿姨果断没有考虑我做她儿媳妇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sakura14 发表于 2019-11-5 01:07:31 | 只看该作者
 
半夜睡不着,来答一发。曾在加拿大某艺术设计学院读本科,后在导师工作室工作两年。期间和很多中国移民朋友打过交道,最好的朋友们也是中国留学生。
我没有遇到过不好的中国人,他们都特别善良,勤奋,所以不理解以前有人说中国人在国外互相伤害的事例。我爸爸的好朋友一家在当地移民多年,都是当地大学或者技术学校毕业的,阿姨在石油公司做会计,叔叔在一家西班牙的计算机公司做中层,过的特别不错,买了很棒的房子,两辆大suv,朋友圈和业余生活也很丰富,但是能感觉到加拿大土著们在他家聚餐的时候虽然也很开心热络,但有拘谨和隔阂的感觉。但中国同胞互相之间感觉就很舒服随意。可能叔叔阿姨并不是这里生长的Abc吧,无法做到完全没有文化隔阂。
还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想考建筑系,但是考试要考素描绘画,就拖熟人介绍到我这里来学画画,毕竟在加拿大上专门的课程他们觉得还是很贵的。当时我刚好暑假,早晨花店打工,下午回来给小女孩儿上课。可惜孩子太小不懂事,学的很敷衍,我其实挺生气的当时,因为他家赚钱很不容易,夫妇白天在印度人的工厂糊纸盒,晚上还要去赌场熬夜,因为赌场晚上都是double pay。
我每次看到她爸爸都是形容枯槁,眼圈发黑,身上的防寒服脏脏的。其实学费不贵,一个小时25加币,后来我只收20,因为又有了新来的两个学生,所以让她少交点。有一次下暴雨雪,c-trian都停了,我只能叫朋友开车送她回去,我也一起去的。那是我头一次去她家,是downtown附近一栋比较老破的townhouse,他们一家住地下室,很小,下雪居然还雪水流进来,屋里一股奇怪的刺鼻味道。爸爸支了一张床睡客厅,妈妈和女儿睡在卧室。他们人都很好,留我们吃他们自己做的晚饭,头一次跟他们深聊。其实他们在国内也是中产,在天津有房,夫妻俩以前都在银行工作,为了女儿的教育,卖了房子,抛下一切办了移民,但就没什么存款了,国内学历这边不认,年纪大了,也没时间再去读书,只能拼命打工,也不敢回国探亲,一个是路费高昂,再就是没混出个样子不想回去。其实他们反复跟我说以前在国内生活挺好,朋友多,生活轻松。
所以第二天那个女孩儿又在上课时间玩儿手机(第一代苹果),混时间,我就很生气,说了她几句。之后那女孩儿在没来过,我打电话也不接,就算了。很感慨她父母做出的牺牲。
还有一个,我曾有个室友,跟爸爸和爸爸的二婚妻子移民过来的,和我一样大,黑胖但是漂亮,少数民族那种漂亮,一句英文不会,语言学校也不去,就去华人夜店和韩国人夜店打工,小费收入很高,一有钱就去奢侈品店买东西,很开朗很会交际,很快就在夜店认识了个超级帅,还性格好的富二代,然后去温哥华结婚生了个儿子,生活乐无边。
还有一位人很好的北京大姐,老公出轨对婚姻心灰意冷,移民加国当散心。卖掉了北京一处四惠东的房子,瞬间就晋升加拿大中产,奔驰G系越野顶配加山顶豪宅,院子里还有一巨大的露天温泉浴缸,冬天可以在里面暖暖的泡温泉。她一个人住觉得寂寞,时常叫我和几个好朋友陪她住豪宅,哈哈,挺爽的。我想她除了有点情感寂寞,基本算是生活十分无忧无虑了,整天游山玩水,聚餐钓鱼。
最后说一个哥们儿的前女友,哥们儿和那女孩儿都是国际高中的同学,高中就在一起了,除了我他们人际圈子都是那个国际学校的同学。男孩儿是真富二代,女孩儿是家里砸锅卖铁的小中产,上国际学校几乎耗尽了家里积蓄,所以她在加拿大的大头费用几乎都是男孩儿掏的,没办法,初恋嘛。女孩儿很漂亮,也有点虚荣,酷爱名牌,我记得她上课的笔记本和笔都是lv的,当时还惊讶lv居然还出文具?!
后来分手了,去了好几座城市,大学也被踢出来了。据说就在高中同学圈儿里找男朋友(全是富二代),几乎能交往的全来个遍。
我回国之前听哥们儿说,有人在多伦多一家华人色情场所看到她了。
这是我知道的在加拿大最让人唏嘘的生活状态。
说白了,有钱在哪儿都能很好,没钱,或者没有足够的钱,就要好好规划,拿个学历和学好英文很重要,努力认真生活在这个国家都能有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言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19-11-5 01:07: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上层,到哪里都是上层。
中层来了,直接进底层。
底层来了,很幸福,反正到哪里都是底层,加拿大还赚的多。可惜他们不容易来。


据知友交流和之后的观察,那些不能在移民后5年内调整好心态的老移民。
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最大特征就是很敏感。
你不能挪揄加拿大。(故意的错别字)
让他们看见,就等同于否定他们来加拿大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无异于他们撕着伤口满世界找哪儿掉盐。


互联网普及的最坏结果就是民粹主义盛行,低俗言论泛滥。
以前纸质媒体时代,还有编辑部把关。
现在,人人都能在网络发声。
做自媒体真是累,天天和一帮不知道在想啥的闲人拉扯。
试图把他们的理智拉回正常的边缘。


移民是需要很多钱的,或者很高的智商的。
两者都没有,好好在家门口呆着吧,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想国。


来到国外的现实世界,遇到困难,有钱的砸钱,有脑子的动脑子。
和本地人的差距是可以用钱和智力填平的。


如果你没钱移民,知识付费也行,找到专业的人。
他们会告诉你移民的鸿沟以及你目前或将来,能不能跨越。
就在网上瞎问,连知识付费都做不到的,趁早绝了这门心思。
买路钱没有,问路钱呢?也没有!逗呢?


本机构号不再进行更新和续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闲时想到你 发表于 2019-11-5 01:08:23 | 只看该作者
 
谢邀。
首先我认为生活状态最核心的部分不能用国家来划分,而是在个人,就比如说在国内也有混吃等死的人,也精进奋斗的人,所以生活状态更多的是一个个人的选择,在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能用国家划分的只有整体的一个人文环境状态,说到加拿大的华人,这一点比较特殊,因为是需要分地区的,如果查数据我们就会发现,就整个加拿大来说,华人移民数量并不算多。
是的!并不算多,但是为什么我们却可以经常看到《华人占领加拿大xx城市》这样的文章,主要是目前华人移民在加拿大的居住地区比较集中,大型的华人居住社区也大多在这些城市,比如说温哥华和多伦多,前者华人占比大约有百分之三十多,后者则是百分之二十多,其实在华人社区的生活和国内是比较同质化的,毕竟都是华人,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人均占地高并不会像国内这样人挤人,同时没有加班,空气质量也较好。
不过华人社区里的华人自然也分了高收入群体和中收入群体以及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其他的答案也或多或少的提及过,这里就不做赘述。
那么在哪些华人并不多的城市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在加拿大的有些城市华人移民并不多,这样的城市大多是由白人主导,其实要说白人完全不排外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如果你是一个华人富豪你自然可以不用理会其他人的脸色,完全可以享受加拿大的自然风光,体验高质量的生活,而如果不是,是一代移民而且是走的技术移民这个路子的话,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白人中搭建自己的圈子融入他们的生活方式,搭建圈子和融入生活的时间也因人而异,大多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搭建完成之后你就可以迎来崭新的生活了,一份不会有加班的稳定工作,较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风光,外加上极高的人均占地,每到周末可以个邻居和同事一起野外烧烤和聚餐,当然要奋斗也是可以的,加拿大对于中产阶级想要上升所设置的壁垒其实是很好推开的。而如果是没有语言能力或者语言能力特别不行的底层华人移民群体在白人主导的城市或许会有些难受,只能做一些不需要语言能力的工作薪资也比较低,时薪12-15加币左右,在华人占比较多的城市或许会稍微好一点,但是也并不能算是好受,想要回国但是无法回的也大多是这些人。
最后政治就比较难参与了,毕竟华人对于整个加拿大来说属于小众群体,二三代移民可能会有机会。不过社会福利也都是一样的。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用,欢迎点赞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2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