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分享] 你愿意做高学历却抑郁的人,还是低学历开心的人?

[复制链接]
59079 20
我瑷檸橗嗏 发表于 2020-11-26 07:31:40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愿意做高学历却抑郁的人,还是低学历开心的人?


上一篇:神经衰弱常见的情绪症状
下一篇:经常莫名的感到不安和焦虑,要如何调节?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Carolxu 发表于 2020-11-26 07:31:51 | 只看该作者
 
上周日,家里来了3个刷外墙的油漆工。
一个小伙子,开着车,精明强干,一看就是“包工头”。
从车上下来一老一小,
老的提着个桶,穿着双破黄胶鞋,头发蓬松着,浑身还散着酒味;
小的像个00后,跟在老的后面,拿着工具;
看来这一老一小是干活的。
他们站在院子里刷外墙,我在院子里种菜。
我发现:
站在高梯子上干活的,竟然是“包工头”和00后,
那个老农民工就只是扶着梯子,并不干活。
梯子他也不好好扶,一只手扶着梯子,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全部精力都在看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哈哈哈哈地笑出声。
老农民工看到我在种大蒜,咧开嘴冲我笑,来了一句:“种菜挺好玩的”。
种菜挺好玩的,这句话于我心有戚戚焉。
今年春天,我种了生菜、韭菜....,
结果CPA六门一开,我没时间管菜了,
眼瞅着院里“生菜与辣椒齐烂,韭菜共野草一色”。
CPA考完了,我有不少时间了,于是重新开始秋播。
深翻地,高起垄,施底肥,我要种大蒜了。
种菜的快乐,真不在于吃,这老师傅说到我心里去了。
“十月一,我刚回家种了40斤大蒜。你要种几斤?”
那老农民工连梯子也不扶了,收起手机,直接过来和我一起插蒜。
老农民工说:“你这样种不行,得种得密一点。
等过年的时候,蒜苗就长出来了,你每隔一颗就拔一颗出来吃蒜苗,剩下的留在地里继续吃蒜薹结大蒜。
肉炒蒜苗,好吃的很!”
咦,肉炒蒜苗好吃得很——又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们一边插蒜,一边聊天。
他跟我说他15岁就不念书了,就在家里种地,然后跟着亲戚跑到上海来做油漆工。
他指着那个“包工头”跟我说,那是他儿子,
他指着那个00后跟我说“这小孩的叔叔也跟着我干了10几年了”,
他说现在他手下有10多个人,不管甲方怎么拖欠工程款,他都按时给工人结工钱。
这老农民工其实并不老,才52岁,已经有2个孙女了。
我问:“你给儿子娶媳妇,花了多少彩礼?”
他说:“20万。不过娘家当嫁妆都给带回来了。我们那儿都这样”。
“那养儿子不亏,对吧?”我说。
“不亏,就是得先垫资”,老包工头的跨界用词,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我向老农民工展示了我种菜的18般兵器:
开沟神器、锄头、铁锹、耙子、镐头、小铲子、定植器......
他说用这些干什么,一把铁锹全搞定。
说着,拿起铁锹就开始整理旁边的一块地,深沟高畦一刻钟搞定。
我佩服之至,说:“要我得花一上午。咱俩中间有个陡峭的学习曲线。”
他完全听不明白什么“陡峭的学习曲线”,就嘿嘿嘿嘿地笑,我哈哈哈哈地笑。
我去拿了些啤酒出来给他们,
我本意是他们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吃着菜喝。
没想到那老农民工接过啤酒,啪地就直接打开喝了,还拿过一筒递给我说“你也喝”。
我说:“我喝酒就过敏。这些啤酒我们是做菜用的。我就喝水。”
他喝着酒,我喝着水,我们都很开心。
种上大蒜,浇上水,盖上遮阳网,我就回书房干活去了,
那老农民工又开始一只手扶着梯子,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全部精力都在看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哈哈哈哈地笑出声。
“干完了,走了”,那老农民工在院里喊我;
我下楼,握手道别。
从此我们可能再也不会见面,但今天我们都很开心。
我的学历算高:博士 + 两站博后;
他的学历算低:15岁就不念书了。
他喝酒我喝水,
他不如我懂“学习曲线”,我不如他会种地,
但我们都觉得“种菜挺好玩的”,
我们都喜欢“肉炒蒜苗”,
我们都秉持着无论别人如何亏欠自己,自己绝不亏欠别人,
我们都很开心。
开心,岂分学历高低、男女老幼?
开心,是一种内心状态,
无论生活怎么对待你,你都可以保持开心。
世上没有什么可以让你不开心,只有你是否愿意去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金皮卡Saber 发表于 2020-11-26 07:32:41 | 只看该作者
 
我总感觉这个问题充满了高学历者对低学历者的傲慢和刻板印象,仿佛低学历者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憨憨,只要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开心地露齿而笑一样。
而事实上,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倍,题目中暗示的高学历容易抑郁、低学历更开心完全站不住脚。无知或许会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快乐,但是他们在生老病死和贫困面前承受风险的能力也要脆弱的多,而后者并不会因为思考的少就绕道。更大的可能是低学历者由于条件所限,不知道什么是抑郁,不知道如何治疗抑郁,以及最关键的:没有能力和机会发声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天龙破城 发表于 2020-11-26 07:33:01 | 只看该作者
 
你会觉得高学历者抑郁,觉得低学历者开心。那往往是因为话语权被高学历者垄断了,所以你可以听见高学历者的埋怨和哀叹,甚至也愿意相信他们口中自嘲性质的"低学历者的开心日子"。那是因为他们的学历虽然不一定能让他们快乐,起码能让他们把握话语权。
可是真正底层想要的是什么?其实网络上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比如知乎上各种埋怨996,可是富士康工厂里员工为了能多加班要向人行贿。前段时间一篇关于外卖小哥的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让网络沸腾,可是真正做外卖的话没几个看过这报道,也不关心。
他们是真正失语的,即使是自媒体时代,他们真正的所知所感也难以展现。
人与人的悲喜就是如此不想通。
你手里有什么牌就打好它们,都要设法把日子过好,老憋着想换副牌就太不知好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you①氘曙光 发表于 2020-11-26 07:33:21 | 只看该作者
 
我读博的时候,特别羡慕我的初中毕业就工作的同学。
那个时期是浙江民营企业的黄金时期,同学们都成了小老板,家里都有几套房,甚至是别墅。
看他们周末一起去水库玩,野炊,钓鱼,晒照片。
心里别提多羡慕了。
我那个时候,离婚了,没房没车,博士能不能毕业还不知道。
手头仅有两千元,还是从朋友那里借的。
我一个月工资是1900多。
在上海生活,几乎难有多余,年底回老家还得给父母一点钱。
学业上,正处于崩溃阶段,自信心全部丧失。
……
我姐正在训斥外甥女,因为她不上进。
我说算了吧,不学也罢。
你看我的学历,小学同学中最高,在初中同学中最高,在高中同学中也最高,甚至在本科同学中依然是少数博士之一。
并且论学校也是名牌,导师也牛逼。
说起来,多少人羡慕?
可是实际生活状态呢?
不如我那啃老的堂弟,更不用说我那些初中好友了。
我是最穷的一个,每次回家,他们从来不要我请客,都是轮番请我吃。
我那个时候常常会想起杜甫的诗: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人家都是儿女成群,几家人一起玩玩,好不开心。
有个女同学,在客运中心工作,每天只上半天班,一个月两千,是最不上进的一个。那日子过得舒爽,周末去爬山,身材容颜就数她不老。
然后看看我自己,三十而立,没有立锥之地。
农村户口没了,土地也没有了,他们都老家还有地呢。
没有房子没有车,连老婆都没有,更不要说孩子,当然幸亏没孩子。
那才叫真正的光棍啊!
……
终于熬到毕业,然后你以为解脱了?
业绩考核,听说过没?
来,继续给我干。
往死里干。
……
我以前对干农活不喜欢的,小时候觉得太苦了,所以努力读书,立志不当农民。
这些年,突然觉得当农民真好。
我每次回家就喜欢扛起耙子去翻地,那个汗流浃背的感觉好舒服啊。
身心愉悦啊!
当然,最好只干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日漫算个毛 发表于 2020-11-26 07:34:14 | 只看该作者
 
再声明一下:
已经得了心理疾病的或者身体疾病的网友们,请配合就医,不要在下面讨论了,因为这些对你们来说不重要,恢复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担心负能量会传递给其他的网友,而且我更担心的是,由于我和网友不是专业的医师,所以我们说的话,很可能会对生病中的大家造成不对的影响,我记得我有次尝试开导我的心理医生朋友的一个病患朋友,然后被骂了,她说:你不是职业的,你的引导方式很可能会引发他另一个心理疾病,也可能诱发他刚刚缓解的一个心理疾病。从此之后,我记住了这个过错,除了劝说引导大家就医,再也闭口不和他们做任何交流了。就好像一个人快死了,你又不会急救,所以在毫无知识的情况下,你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加速他的死亡,这时候就叫救护车就行,千万别碰,碰就是害人性命。所以请已经确诊的网友们不要讨论了,配合就医,尽早恢复健康是最重要的。祝大家尽早恢复健康。
我说的人生的选择,是在你还健康,(大家可以理解为抑郁情绪但是还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时候)做出选择,如果大家因为任何原因无法或者不愿意做出选择脱离抑郁环境,那我只能说:如果万一不幸最后到需要就医的地步了,请大家就医。我也不会说什么选择一定不能做一定能做,只是希望大家都健康开心。
大家可以理解为:我劝大家不要酒驾,生命最重要。但是大家如果依然要酒驾说我是无奈之举,那我只能说,万一你出车祸了,我给你叫救护车。我也不会阻止你一定不酒驾,因为你是自由的。所以也不必告诉我原因,因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车祸,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也不能干涉你的选择,而会不会发生车祸是自然规律的结果,我只能在事后给你叫救护车。以及给大家说说我遇到的车祸案例。只是这样而已。
而且再说一次,我知道,快乐不是容易的,而是很难的,所以我遇到家财万贯,名利双收的人,会尊重,但是遇到开心的人,是从内心觉得万里挑一,内心觉得佩服至极的。所以大家吐槽的不快乐是正常的,我们一生都在努力变快乐的路上,而最后得到了快乐的人,是需要魄力,需要付出很多,需要冒险,努力很久,没个十几年的努力挣扎是到不了快乐的状态的。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轻轻松松就达到的成就的,包括快乐。所以我佩服快乐的人,是因为他们往往都是真正的从地狱里走过,并且走出来的人。绝对不是普通人躺着嚷嚷能做到的。
=========================================================
声明一下,并不是教大家偷懒,而是教大家放下不值钱的脸面,日子过给自己看不要装给别人看,活的真实一些。有天赋的有兴趣的自然付出努力去做。不喜欢的不是说一定不可以做,而是你选择强行上了之后,身体心理收到损伤了,不要抱怨。
毕竟有的人喜欢毫无压力,毫无责任感的爽,比如啃老就觉得自己很爽。
而有的人命可丢,面子不能失。那就为了面子奋斗就好。
拒绝内心拧巴,这件事不需要找借口,因为任何借口,明眼人都不会被骗到,只有你自己在骗你自己的内心。
比如,不想读书,开始逢人就吹读书无用论,高分低能论,学历韭菜论,无论多少理论,都是骗自己的,别人不会相信,而且别人信不信不会影响你拿多少工资,我推崇的思考模式是,你觉得不想读书,只要是你内心真的不想读书,就不要读,别去整那些乱七八糟理论,就不读就好了,这叫开心,如果不读,去鼓吹这些理论,就叫内心拧巴。因为你内心并没有真真的接受不读书是正确的选择。想好了就顺着内心想的做就行了。
有人说我穷必须读书,必须做手里这份工作,那就做,这不叫拧巴,因为你的内心能接受这个逻辑,没有太多别的想法。如果你明明可以做另一行,但是一直不敢踏入,但是每次都羡慕着,然后逢人就说我不转行因为穷,这就叫拧巴,要么管住自己的内心不要有想法,要么就顺应着内心的想法。
追随内心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世俗可以蒙蔽我们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所以才会有人说直面生活的人才是勇士,这里的勇敢就是说的是,放下别人看法对你的影响的勇气,有这样勇气的人绝对是万里挑一的。就单单这一条,能做到的已经是凤毛麟角的人上人了,做不到是正常的,我们都是凡人。
=========================================================
原答案:
这题我会,我还真的严肃思考过。
主要是发现公司同一个小组里,以及几个室友,都是抑郁症的博士。那种压抑的感觉,是你跟他说话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的,散发在空气中的。甚至会有人是抑郁到身边有陌生人他们就无法安心坐着吃饭,差不多到身上起疹子的地步了。
那时候我就很犹豫,真的金字塔上的聪明的,优秀的,高学历的人,需要付出这么多,以致于抑郁吗?
而且同时,我也遇到过欧洲的博士们,他们内心很健康,同样是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就能感受到。
以及,我荷兰的朋友,来我的大学里交换,她交换了一个学期,临走的时候跟我说:你们学校压力太大了,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人生?人活着不应该是这样的?非常欢迎你来荷兰感受一下生活,感受一下活着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我已经毕业好多年记不清大学里读书的痛苦了。后来一个捷克毕业的同事来亚洲工作也说了类似的话。
那时候我在思索。一边确实是抑郁的,压力极大的,有着卓越成就的高学历的人。一边是学历低一点的同事们,每天办公室里吹吹逼,打打闹闹很愉快,跟他们说话都觉得气氛轻松。一边是顶尖高校,科研成果满满,但是生理性抑郁的同事,一边是水博士,或者觉得太苦了,不值得干脆辍学了的,但是他们能正常跟人交流,虽然没有成果,但是也是聪明的人们。
但是我就陷入的不解:成就真的一定要用身心健康去换吗?是不是每个做出贡献的人,都是这样的“惨”呢?
这个问题在2年后我自己得到了答案。
因为,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基本原则。大多数痛苦的人,他们是选择了别人觉得爽的道路,而不是自己觉得喜欢的道路。当然,任何成就是要付出的。但是那是身体,体力,上的付出。心理上不应该扭曲的。如果心理上抑郁了,扭曲了,那还是不适合,不喜欢做这个事情。应该停止。
如果读书,获得学历,是自己想读,感兴趣,觉得有意思,哪怕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太投入了,那也是种享受,你会觉得累,但是你的内心不会拧巴。不会抑郁的。发不发文章啥的其次了,我觉得开心就好。
同理,如果做一个事情是为了面子,为了“别人看起来爽,别人面前吹逼容易”,那就走远了,很容易活在别人的眼中。很容易别人看不起你你就心理不平衡。很容易别人的评价不好,你就心理拧巴了。很容易还没得到成就就抑郁了。
但实际上,没有那么重要,自己的爽最重要。开心重要。所以,荷兰捷克的朋友们,会觉得老师叫他们把他们很有意思的想法,写成论文发布。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我觉得有意思,好呀,那就发。如果老师要求他们写一篇论文,他们觉得:为什么?我没有兴趣。注意两个的区别,前者是有兴趣,恰好能发。后者是为了发而发。所以他们看到我的硕士期间要求发两篇文的时候,反应是:your prof is as greedy as a shit. 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为了面子而发。虽然我也知道,对于我得老师学校来说,当然希望自己名下论文越多越好,学校当然希望名下论文质量越高越好,还靠这个冲排名呢。不过这样的方式压迫,可能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再加上有的同学兴趣不大,确实会被逼到心理出现问题的,对于这部分同学,如果选择退学一点毛病都没有,健康重要,人生路千万条,就得青山在就好
同理,抑郁症的博士朋友说:我有个缺点,容易看不起别人,别人要是没有点什么成就,我面子上不说,但是心里会看不起。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扭曲的原因(他的人品是很好的,也很拼很努力的人),就是因为活在:别人觉得好的世界里,而不是自己觉得好的世界里了。后来他也说过,自己博士毕不了业还得了抑郁症,总结来是因为自己喜欢医学,不喜欢计算机。问他为什么没选择医学呢?他说他高考那会儿名校在他们省不招医学生,而他的成绩很好,就顺理成章的进了姚班,读起了计算机。讲真这个人的性格真的蛮适合学医的。但是他放不下面子总怕我们提及他的失败之处,导致他的确性格越来越抑郁,已经抑郁引发了心肺肠胃疫病的地步了。
反之另一个朋友是读医放弃,硕士转了计算机,这个朋友上了年纪了,在他那个年代,计算机专业还是二三流的专业,分数线很低,而医生是绝对的仰慕专业。他觉得自己不喜欢学医,果断读完本科后放弃,现在是个码农,而且我们觉得他技术非常好,完全看不出转行迹象。他总跟我们开玩笑,有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这个朋友性格很淡定。而且工作的时候调皮开心,眼睛里充满着光芒。
还有两个同一个名校全球top15的那种名校,辍学的博士生,一个郁郁寡欢,一个时常自黑不放心上。因为一个怕被别人提到博士没毕业的问题。另一个完全接受自己的选择。觉得辍学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前者还问过我为什么不常找他玩,我至今没说实话,这么好面子的人,你要是跟他说实话他还不炸了?至今他都会觉得我们不找他玩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我们怕有压力,以及另一个辍学的那个人擅长社交。我觉得行,让他这样脑补吧,他开心就好。其实不找他玩的原因就是他太压抑了,我们不想接受他的负面情绪,感觉有个隐形的圈子,他周围2米内都会受到辐射的感觉。
回到问题:
首选是开心,不开心,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就的。一般来说,而且学历和开心也是不矛盾的。如果你要通过付出不开心,抑郁,去换取一个学历,那我劝停。学历,或者任何身外之物,都比不上你的身心健康重要。任何事情,做到心理扭曲了都应该及时止损(尤其是,大公司里,高薪岗位坐不下去的,博士痛苦毕不了业的,请记住你们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建议调整,调不好建议放弃)但是反过来,如果学历低,还觉得不开心,我会建议进修,基本上读了书就会解决学历低导致的不开心的问题。因为那些问题都能通过学习想通,就不会不开心了。
最后一类:学历低,但是开心:恭喜你获得人生真谛!这个世界上,安贫乐道的人真的稀有太多人欲求不满了。不努力不付出想的美的人太多了,太多人学历低但是奇葩要求高了,但是安贫乐道的人,不会妒忌羡慕别人的收入,不会酸,从内心不会自卑的人,不会攀比的人,恭喜你们已经走入人生真正的桃花源里!同理,内心想去读书就去读,不想读书就不读。有什么比这种最自然的状态更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c002 发表于 2020-11-26 07:35:01 | 只看该作者
 
学和学历是两回事。我们经常会赋予一些事物太多光环、标签、符号象征,最终却忘了它本来的面貌。
所谓学历,指的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特定科目的培训,在高考那几张卷子上拿到确定分数,最后考上某个大学并顺利毕业所拿到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学历能够衡量的东西,都是确定无疑的。它代表的是某个人,在特定科目考试后所拿到的一种数字资历,在求职意义上可以使作一个敲门砖。
但是并不代表在“学”这个事情上他就一定如何如何了。
任何一个有志于学的人都明白,诸如大学本科这样的学历,在学而言不过是开始,有时候连开始都不算。只不过滥竽充数和自欺欺人之辈太多,这才让一个原本是开始的事情看起来倒像是圆满究竟。到底有没有学,在学校都干了些啥,你自己最清楚。
不要扯别人的定义,也别拿群体层面的正态分布什么的糊弄自己。人成熟和独立的第一步就是摆脱群体幻觉,这和年龄无关。一个人只有扪心自问的时候,才能真正搞清楚自己学了没有,学了多少。
这也就意味着,拿高学历——这个更像是符号标签的东西,去换开心——这个非常具体的生活状态,不光是愚蠢的,其实也并没有该选择预设的那种“聪明却痛苦/低智却开心”分野。
一个人不开心,他就是不开心。除此而外没有任何其它含义。不要以为这里必然有任何高贵意味。参破无知之幕兴许会导向不开心,但并不意味着不开心就是看透了什么世相,或者说具备了更高端的追求。真不一定,太多痛苦却并未有什么高超追求的人了,永远不要拿这个商品社会给予你的东西,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毋宁说,开心也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总是不开心,那种情绪调节能力方面的捉紧,要比低学历所能意味的智力方面的捉紧更加显著,更加不言自明。只不过一个发证了,一个没发证而已。
毕竟,哪怕完全不考虑此前的教育环境,学历低无非说明一个人没有在具体学科上考到足够高分数,它依然是一种“外于人”的存在,但是否开心确实关乎人生活本身的东西了。
这里还没有算开心/学历/学三者的关系。
实际上据我所知,学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它却不一定跟学历有关系。看门的大爷照样可以读休谟,流水线上的打工仔也可以学作诗。学跟生活态度有关,超越于大学、书斋更超越于学历的事情。你发现了有意思的问题然后钻研进去,就是学了。“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公众号:凯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提刀续砍 发表于 2020-11-26 07:35:08 | 只看该作者
 
我愿意做后者。
说说我的故事吧。
我属于前者,我表妹属于后者。
先讲一下我的原生家庭:
我的父母奉行棍棒教育,而且受了他们父母的家庭暴力影响(尤其是我妈妈),永远不自知地对我施暴,并且将他们的暴力行为渲染成“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强行合理化。
我的父亲家暴倾向很严重,喜欢杀鸡儆猴,不是当着我的面打我妈威胁我(我犯错了,却打我妈妈)就是当我妈的面打我威胁我妈(妈妈惹怒他了,却打我)。
我爸是那种小孩子一犯错就死里揍的,还经常拿我撒气。他阴晴不定,我很怕他,打起我来什么工具都能用上,关我禁闭,威胁我恐吓我,不允许我躲闪,不允许我哭,不允许我因为疼痛叫出声。于是我就学会了像木偶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还经常自我催眠“我不疼我不疼打的一点都不疼我不哭”,因为哭泣或者反抗只会招来更多的暴力。
我爸和我妈也天天吵架打架,夫妻关系不好,从我记事起就看着他们厮打在一起,家里一片狼藉,两败俱伤。
我妈婚姻不顺,怀我、生我的时候就把生活的苦难发泄在我身上了,她觉得我的出生害得她生活这么惨,全是我的错,经常把“生你我疼了一个晚上,你折腾我一个晚上”挂在嘴边,不允许我过生日,说我自私,说我只为了自己快乐忽略她生产的疼痛和丈夫的不作为;除此之外,还经常向我抱怨坐月子的时候的事,还有她从无到有买房买家电一个人倾尽所有我爸坐享其成的事;常常是她被爸爸家暴了会怪我,说是我犯了错;或者她和我爸打架吵架逼我和她统一战线;还对我有很强的控制欲,因为本来她婚姻不幸嘛,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希望我和她联手对付我爸,所以在这方面她总向我灌输我爸不好的三观,总给我洗脑,让我帮着她打爸爸;然后她同时还排斥我,说我不像她,遗传的都是我爸的基因,所以她恨我;她对我的控制欲还体现在对我日常生活的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掌控上,比如,我每天穿什么衣服,都是她帮我选,我不可以自己选,否则就有杀身之祸,等等等等。
总之,我爸和我妈夫妻关系不好,我是受害者;我爸家暴我和妈妈;我妈还精神虐待我;我父母还经常人身攻击我。
他们也根本不信任我,我说什么他们都不相信,我说我被欺负了他们说我活该,我说长辈带我不好他们说是我不孝顺等等等等,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一无是处。我在外面受了委屈家根本无法给我精神上的慰藉。
这是我的原生家庭。
再来说说我表妹的。
我的表妹自幼父母离异,被几个姑姑轮流宠,爷爷奶奶也宠。大人都觉得她可怜所以想要弥补她的家庭缺散吧。妹妹法定监护人是我舅舅。我舅舅和我妈妈都是外公外婆的孩子。
我舅舅和我爸不一样,也和我们大家族里我见过的男性长辈不一样,他从来不会暴力妻子,没见过他和我妹发过一次火,都是讲道理,从来没动我妹一根手指头。
我爸天天打我,我舅舅常年纵容妹妹,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没给她一个完整的家,一方面是不想自己和他暴戾的爸爸那样给孩子造成伤害。
我的外公也家暴,虽然舅舅是男孩子,却一点都得不到我外公的宠溺,反而打他打的很凶。
我的外公很自私,除了他以外别人都低人一等。他是30后吧应该,封建思想残余很重很重,似乎他觉得他是个皇帝。
总之,面对父亲的家庭暴力,小儿子长大过分温柔,从来不对妻子和孩子发火;小女儿则视丈夫和孩子为自己不幸的祸根,尤其是小女儿发现自己无法跟自己丈夫抗衡,索性转移各种负面情绪到自己亲骨肉身上。
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是我的妹妹,她有能力一路优异,却因为父亲的失职和全家人的宠溺,成绩飞速滑坡,最后高中都没考上,去了职业学校。但她很快乐,要花钱姑姑奶奶爸爸妈妈后妈都会给,喜欢吃喝玩乐打游戏追剧和化妆,每天都好开心。
在苦难中长大的孩子是我,十二三岁因为性侵害(四个人里有一个是我的外公)患了PTSD不自知,十四五岁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不自知,浑浑噩噩考了个普通一本之后,两度休学抗抑郁。
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和我妹交换人生。
我妹看不到我受的苦,虽然她小时候经常看我被我爸打,偶尔看我爸我妈扭打,但她发自内心觉得我很幸福,不为什么,因为我的家有爸爸和妈妈,而她只有爷爷奶奶。
我的妹妹觉得我很幸福,有爸爸妈妈陪着,还有妈妈带着睡觉,妈妈陪着去公园玩,有时候一家三口去公园,或者跟着妈妈去旅游。
妹妹看到的是我们家为数不多的美好时光。
我巴不得我的父母离婚。从小学就有这个想法。但他们总说为了我不离婚。
这种强行扭在一起的家庭其实比离异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我从小就没被温柔以待,偶有的温柔以待后来发现其实是大人有利可图,我的人格根本得不到尊重,父母各种打压嘲讽,是我自卑的原因之一;而我的妹妹的人格一直被很好的尊重,比我自信比我开朗比我活泼。
我的妹妹是正常人,而我是PTSD继发抑郁障碍(单相抑郁发作了三次,首发重度抑郁非典型亚型,复发一次是重性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复发二次被诊断复发性抑郁)还共病焦虑障碍(社恐是本来就有的,和抑郁相互影响;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是抑郁继发的;分离焦虑是婴幼儿时期的病症,我个人觉得是社恐的根源;适应障碍表现在新环境我融不进集体,导致抑郁加重,因为我不会社交,害怕社交,不会维持友谊,无法处理亲密关系,所以与人相处时就有障碍,尤其是升学换环境的适应不良)的神经症患者。
最近好像抑郁又复发了,或者,不是复发,是根本没有好吧,属于复燃?其实第二次复发我也觉得像复燃,但是医院给的是复发诊断。
啰嗦了一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东源吖壁 发表于 2020-11-26 07:35:29 | 只看该作者
 
“极少有人会因为可以尽量地享受禽兽的快乐而同意变成低等的动物;凡聪明人都不会同意变成傻瓜,凡受过教育的人都不愿意成为无知的人,凡有良心和情感的人,即使相信傻瓜、白痴和流氓比他们更满足于自己的命运,也不愿意变得自私卑鄙。他们不会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和傻瓜共有的欲望,而舍弃自己拥有但傻瓜不拥有的东西。加入他们竟然幻想过自己愿意,那也不过是在极端不幸的场合,为了避免这种不幸而差不多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与随便什么东西相交换,无论这些东西在他们眼中看来是多么不值得欲求。”
——约翰·穆勒《功利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kephi_zoey 发表于 2020-11-26 07:36:2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会觉得低学历就一定会开心。
低学历就算开心也只是高中之前吧。
在学校里有父母供养而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努力。
毕业之后再看看到底是低学历开心还是高学历开心?
就算家里有矿,我依然觉得高学历开心。
认知和学习能力是这个世界排名第二的通行证。
排名第一的是钱。
很多事没有钱,你还可以通过自己去解决。
但是你如果自己没有解决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那么有再多的钱,早晚也是败干净。
就算退一步,就接受这个假定,高学历一定会不开心。
那么我毕业之后,只要自己稍微退行一些,不去和同学历的竞争,而是看得开一些,和低学历的竞争。
我的日子不就轻松了么,我是可以重新开心起来的不是么?
低学历的呢?
你能退到哪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1 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