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左侧

[旅游]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复制链接]
34146 0
linjiang7000 发表于 2020-12-14 21:20:14 | 只看该作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1张图片

1.
前一段时间,网络平台上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用最短的一句话,讲述你所在城市发生过的最大的事情。


我的回答是:皇上死了。


别笑!这的确是承德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的事情了。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个皇帝死在了承德,一个是嘉庆,一个是咸丰。


尤其是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卯时,咸丰皇帝崩逝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的西暖阁。


咸丰死后,接下来发生的“辛酉政变”,也被称为“北京政变”,事实上,政变的谋划和准备在承德,实施在北京。


从承德回北京,慈安和慈禧陪着小皇帝走了一个星期,而肃顺护送咸丰的灵柩还在路上,等慈禧和恭亲王奕䜣谋划好对肃顺实施抓捕时,肃顺还在密云行宫搂着两个小妾睡觉。


从承德回北京,慈禧等人比肃顺快了三天。


承德至北京的高铁即将开通,这个时候说承德到北京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想说速度决定命运,因为速度改变过中国。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2张图片

2.
咸丰崩逝的时候,慈禧刚刚26岁。
事实上,到小皇帝登基那天的前一天,十月初八日,才是慈禧26周岁的生日。


时事造人,估计慈禧自己也想不到,这个秋天,她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怎么也想不到,仅仅过了一百五十多年,当年他们八旗金戈铁马走过的御路,他们的子孙们走得如此的恓惶。


咸丰十年八月初八,英法联军还没有打到北京,肃顺就怂恿着咸丰皇帝仓促出行,这个时候,慈禧还是懿贵妃,她解决反对皇帝出京,态度非常明确。


吴相湘《晚清宫廷实记》:
当皇上之将行也,贵妃力阻,言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则宗庙无主,恐为夷人践毁。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永为后世之羞,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


实事求是的说,一个25岁的女人,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政治魄力,都要远远的高于咸丰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肃顺等人才处处的打压她。


火烧圆明园,烧了三天。咸丰皇帝大感刺激,本来就有呕血之疾,至此益感不支,为逃避现实,在避暑山庄里纵情声色。


七月十六,咸丰皇帝回光返照,深知自己时日不多,发出两道谕旨:
一、
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二、
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兹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杜翰、匡源、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


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顾命八大王”。


发完这两道谕旨后,七月十七日卯时,咸丰皇帝崩逝。


在北京替咸丰皇帝支应着一切朝务的恭亲王奕䜣不在此列,此前,肃顺和奕䜣“两六”不和,人所共知。


这个名单一出来,连各省督抚监司,都知道,“两六”的冲突,迟早不免。(高阳《大清皇帝正说》)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3张图片

3.
今天早晨,有人问我,皇帝从紫禁城到避暑山庄需要走多长时间?
这也是这次高铁开通后,人们都会做对比的事情。


我回答说,平时乾隆皇帝走一周左右,但那时坐轿或车轿,没有什么着急的事,有急事的时候,乾隆也会很快的就能到达承德。

乾隆十九年冬天,阿睦尔撒纳携带眷属4000余户,投归清朝,乾隆皇帝于十一月初九日,幸热河,用三天时间,赶到了避暑山庄。


恭亲王奕䜣和咸丰皇帝是同父异母,咸丰皇帝的亲生母亲去世的早,奕䜣的母亲带着咸丰,所以两个人的感情很好,但咸丰做了皇帝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了。


咸丰在承德崩逝,奕䜣到承德的时候是八月初一的清晨。正好赶上咸丰皇帝的头七,叫殷奠礼。奕䜣跪扑在咸丰的灵柩之前,“伏地大恸,声彻殿陛”。在承德,咸丰死后这七天,没有谁这样痛哭过。


此时,以慈禧为主的两宫皇太后与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王已经斗争了好几个回合了,最厉害的一次,把小皇帝给吓尿裤子了,这后来都成为肃顺一伙的罪行。事实上就是权力之争,也就是谁说了算的事。


据费行简的《慈禧传信录》记载:
两宫乃召辅政大臣入,议诏谕、疏章、黜陟、刑赏事。初,肃顺、杜翰、焦祐瀛,谓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后持不可。议四日,乃决章疏呈览,谕旨钤印。任用尚侍督抚,枢臣拟名,请懿训裁定,其他简放人员,按照亰察暨疆臣密考,拟具正陪数员,在御前掣签,两宫并许可。


慈安、慈禧与八大臣争论了四天,最后,居然是两个小女子赢了。
最后议定:
一、文武大臣的奏折疏章,皆由八大臣首先进呈两宫太后阅览;
二、有关的谕旨,必须由两宫太后认可钤印后,方可颁发;
三、任命中央各部、院的尚书、侍郎、各省的总督、巡抚,先由八大臣提出名单、最后由两宫太后裁定;
四、任用其他官员,则由赞襄政务八大臣提出候选人数名,并开列他们的履历、评语等,在皇帝面前抽签,最后仍需两宫太后认可后,才能正式任命。


在承德,突破肃顺等人的阻挠,两宫皇太后与奕䜣共计见三次面,据《热河密札》记载,在第二次见面时,双方议定:1、尽早回京;2、无论是在承德还是在北京,都要暂时有所克制,切不可鲁莽行事,一切等回京再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八月初七,恭亲王奕䜣回京。
由承德回京的路上,他一路快马加鞭,好像随时都会有肃顺等人的追兵过来。


溥雪斋说:
恭亲王奕䜣当时的确加了万分的小心,使用了声东击西的障眼法。他先秘密命自己的随行、护卫等,准备好马匹等物,到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后门等候。自己则对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佯称,他想去普陀宗乘庙参佛拜庙,但自己的随从未到,请他们将轿子暂借一用。载垣等人不知其中的奥妙,便欣然答应,连声说:“请爷坐!请爷坐!”奕䜣坐着他们的轿子,到了普陀宗乘庙前,从前门进去后,立即从后门出来,会同自己的护卫,向北京疾驰而去。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4张图片

4.
在慈禧与奕䜣结盟的过程中,清朝著名太监安德海浮出了水面。


咸丰皇帝崩逝时,恭亲王奕訢正在北京主持与英法联军求和事宜。


咸丰死后,肃顺等人阻止奕䜣等人来承德奔丧,慈禧决定让自已的心腹太监安德海暗地里回到北京,把热河的情况告诉恭亲王奕䜣。第二天一早,安德海就匆匆别去,奕䜣立即向承德行宫发了要求奔丧的折子。


肃顺接到奕䜣要求奔丧的奏折后,立刻找载垣、端华等研究对策。肃顺认为恭亲王奕訢是借奔丧为口实,实际上是来向他们示威、夺权,必须阻止他的行动。最后借口京师重地,留守重臣,一刻也不得离开为由,拒绝了奕訢要求奔丧的请求。


慈禧见肃顺识破了自己的计谋,立即与皇后商量了一番,最后下了一道密诏,盖了“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再次派安德海星夜兼程进京,召奕䜣速来承德共商大计。


奕䜣接到密诏后,立即动身,打着奔丧的旗号,于八月初一日来到承德行宫。之后又在安德海的精密安排下,与两宫皇太后见面。


在辛酉政变中,安德海由于充当了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之间的秘密联系人,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了朝中显赫的人物。


1861年的秋天,从承德到北京的御路上,来来往往的马蹄声急。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5张图片

5.
在北京,奕䜣与掌握兵权的胜保、僧格林沁形成了共识;
在承德,慈禧等人用尽心机,抓住肃顺等人的麻痹大意,成功的解除了部分武装卫戍的控制权。


这一年,肃顺44岁,慈安24、慈禧26、奕䜣29,按理说,44岁的年龄也不大,不至于老糊涂了,可怎么也没弄过这几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双方剑拔弩张时,肃顺等人犯了一个低级错误,直接把自己推向了深渊。


九月初四,清廷颁布上谕:
本日载垣、端华、肃顺面奏,因差务较繁,请将管理处所,恳恩酌量改派等语,自系实在情形。著照所请,载垣著开銮仪卫、上虞备用处事务;端华著开步军统领缺;肃顺著开管理理藩院并向导处事务。


銮仪卫专门负责皇帝、皇后等仪仗事务;上虞备用处主要随侍皇帝渔猎等事;向导处主要为皇帝出巡做准备;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还有法院的智能。


在后来很多人研究这段历史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真的发生了。


慈禧等人立刻把这三个位置换上了与奕䜣关系密切的人,上虞备用处由德木齐扎布管理,向导处由伯彦诺谟祜管理,步军统领由瑞常担任。


在接下来的政变中,他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6张图片

6.
人生如戏,但戏剧到了高潮的时候,也就结束了,戏剧的重点都在前面的铺垫上。


辛酉政变也是。事实上,慈禧也好、肃顺也罢,在他们从热河出发的那一刻起,成败已经决定了。


在承德民间有一个传说,皇帝死后的灵柩都是从碧峰门抬出去的,现在碧峰门常年紧闭,也是与此有关。


然而,台湾作家高阳的《大清皇帝正说》、安忠和《古承德探秘》都非常明确的写道:
九月二十三日:是日请驾后,至梓宫前奠酒,辰时目送梓宫出丽正门毕,随皇太后乘轿至喀喇河屯传膳。


与慈禧等人的富于心机相比,此时的载垣显出来的是农村二大爷一样的厚道。按照嘉庆皇帝梓宫回京的丧仪,新皇帝需要提前到中途的驻跸行宫等着,皇帝的灵柩到了时,新帝须跪迎,行晡奠礼。


时至九月底,塞外承德已经显出了凉意,小皇帝年仅6岁,载垣发了恻隐之心,上奏称:


小皇帝冲龄即位,接受大行皇帝托付国家之重,一人关系天下之安危,如果仍按前朝定例,每日在途中跪迎跪送咸丰帝的灵柩,恐于皇上身体有碍,因此建议对此次回京时的丧仪程序略作改变。即九月二十三日(10月26日),新帝载淳先在避暑山庄的丽正门外恭送梓宫登舆后,即可间道先行启跸回京,而不必于每一个驻跸行宫迎送梓宫,这样大约于九月二十九日即可回到北京的皇宫。等到咸丰帝梓宫抵京之日,“皇上在东华门外袛跪迎”即可。这样既可使新帝不至过于劳顿又可表示小皇帝的孝心孝意。(王开玺《慈溪垂帘》)


这样,慈禧等人护送着小皇帝先行出发,肃顺护送咸丰皇帝的灵柩后行,之间有了两三天的时间差,就决定了肃顺集团无可挽回的灭亡。


如果当时有高铁,大家一起坐着高铁一个小时到北京,事情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了,所以,辛酉政变的成功,有很多因素,但由承德到北京的时间差,非常重要。


时间改变了历史。

没有火车的日子:慈禧由承德至北京,这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旅行 第7张图片

7.
刘备当年从曹操那里逃跑时,罗贯中有这样几句诗: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这次的慈禧和小皇帝也是,在承德,肃顺还能控制局面,一旦离开承德,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据说,肃顺等人也曾密谋在途中杀死两宫皇太后,由怡亲王载垣派自己的护卫动手,又曾调动江湖上的武林高手途中截杀,但慈禧早就有了准备,荣禄派兵接驾,有专家考证,此次回銮,清廷共动用了清军两万人,可谓是浩浩荡荡,旌旗招展。
终于谢幕了,
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慈安、慈禧在北京发出三道谕旨:
“谕内阁解赞襄政务王大臣任并派奕䜣等会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
“谕将载垣等革职拿问”;
“谕将肃顺即行拿问议罪”。


此时,护送咸丰皇帝灵柩的肃顺刚到密云。


时过境迁,不同的时代对辛酉政变有不同的评价,对慈禧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慈禧所处的时代,按照清史专家戴逸先生的话来说,这个时候中国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和防御的重点已经从北方转向了南方,太平天国带来的内乱、甲午战争为代表的外侵,都发生在南方,这也是承德这个作为稳固北方少数民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逐步的走向衰落最根本的原因。


历史的重任,放在了一个26岁的女人身上。
26岁,现在的很多姑娘还刚刚大学毕业呢。


本文参考资料:
戴逸《清史寻踪》
(台湾)高阳《正说清朝皇帝》
王开玺《慈禧垂帘》
安忠和《古承德探秘》
宋佩等《大清王朝之谜》
贾熟村《祺祥政变》等


下一篇:客服工作人员 Part-time type
@



1.西兔生活网 CTLIVES 内容全部来自网络;
2.版权归原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3.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4.若涉及侵权或有疑义,请点击“举报”按钮,其他联系方式或无法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
活跃网友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APP下载手机访问
Copyright © 2016-2028 CTLIVE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兔生活网  小黑屋| GMT+8, 2024-7-2 05:04